现代餐饮业概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2485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7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餐饮业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现代餐饮业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现代餐饮业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现代餐饮业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现代餐饮业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餐饮业概述.docx

《现代餐饮业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餐饮业概述.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餐饮业概述.docx

现代餐饮业概述

第一章现代餐饮业概述

餐饮业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产业。

虽然今天人们在中国的许多大街小巷、乡镇村落仍然还可以看到一些设施简陋、生产经营方式比较落后的小餐馆、小吃店和食品加工手工作坊,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餐饮业已逐渐走上了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餐饮业的业态、生产经营方式、产业组织结构、供给能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但与海外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的餐饮业相比,我国餐饮业的现代化水平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研究现代餐饮业的特点、产业与产品结构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对提高我国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国餐饮业在“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第一节现代餐饮业的涵与特征

一、餐饮业的涵及基本特征

(一)餐饮业的涵

餐饮业(CateringIndustry)是指有目的、有组织地向社会提供餐饮产品及相关服务,并以此来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第三产业。

按欧美《标准行业分类法》的定义,餐饮业是指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餐饮服务机构。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1年修订版(GB/T4754—2011)的定义,餐饮业是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性行业(industry)。

(二)餐饮业的基本特征

总的来说,餐饮业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产品以提供菜肴及其他食品、酒水、消费场所及与餐饮相关的劳务服务为主,属于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既有生产加工产品(如菜肴、酒水、小吃、糕点)的工业生产属性,又有提供有偿劳务服务、方便顾客购买、消费的商业交易属性;(3)有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食品、卫生、防疫、环保、节约、消防、安全生产方面都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4)场所设施设备、就餐环境以及文化氛围也是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和餐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产业性质属于分散型行业,在空间分布上一般不会过于集中;而生产、服务与经营活动,在时间上则比较集中。

二、现代餐饮业的概念及特征

(一)现代餐饮业的涵

现代餐饮业是指产品生产、服务与经营方式与传统的餐饮业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社会化分工合作比较深入,产业组织比较完善,企业大量使用现代化的设备与装备,产业标准化、规化与现代化程度比较高,能充分满足现代社会餐饮消费者更高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比较大的餐饮行业。

(二)现代餐饮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餐饮业除了具有传统餐饮业所具有的所有功能外,还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产品生产、接待服务实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规化操作,产品与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比较完善。

(2)社会化分工合作比较深入,餐饮业产业琏、产业集群比较完善。

(3)使用了大量现代化的设备与装备、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方法,产品与服务的技术含量大,效率高。

(4)通过连锁经营或集团联营、企业战略联盟等方式与途径,实现了规模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比较大。

(5)经营领域和围比较大,产品线比较丰富,产业融合司空见惯,业态已日趋多样化。

从高端的商务、公务宴请,婚宴,社交餐宴,各具特色的主题休闲餐饮,到深入日常百姓家的早餐工程、团膳、便当(便携式工作餐)外卖、宴席外卖,餐饮业已渗透更多前所未及的行业与领域,甚至成为其他服务产品不可或缺的配套产品。

(6)信息化水平高,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十分普及,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对餐饮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三、餐饮业的产业与产品结构分析

(一)餐饮业的产业结构

餐饮业的产业结构是指某一时期某特定地区各种不同业态、类型、不同等级(规格、档次)的餐饮企业的数量、分布、规模大小、组成结构和比例关系。

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于1984年首次发布,分别于1994年和2002年进行过两次修订,2011年作了第三次修订。

第三次修订由国家统计局起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于2011年11月1日实施。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1年修订版(GB/T4754—2011),住宿业和餐饮业(H)门类包括住宿业(代码61)和餐饮业(代码62)两个大类。

这个分类标准基本上是参考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的标准来制订的,与国外的统计分析接轨。

这里之所以把住宿业与餐饮业一同列出有两个原因:

一是这里的住宿业实际上是指饭店业(Hotels),它同时包含饭店餐厅,饭店餐厅也是现代餐饮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自201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在按行业统计国民经济收入时,

是将住宿业与餐饮业的收入合在一起,按住宿和餐饮业大类来统计的。

因此,这里就把它们一起列出。

表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的住宿和餐饮业分类及其代码

代码

行业名称

定义

H

住宿和餐饮业

61

住宿业

指为旅行者提供短期留宿场所的活动,有些单位只提供住宿,也有些单位提供住宿、饮食、商务、娱乐一体的服务,本类不包括主要按月或按年长期出租房屋住所的活动

6116110

旅游饭店

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的旅游饭店和具有同等质量、水平的饭店活动

6126120

一般旅馆

指不具备评定旅游饭店和同等水平饭店的一般旅馆的活动

6196190

其他住宿业

指上述未列明的住宿服务

62

餐饮业

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

6216210

正餐服务

指在一定场所提供以中餐、晚餐为主的各种中西式炒菜和主食,并由服务员送餐上桌的餐饮活动

6226220

快餐服务

指在一定场所提供快捷、便利的就餐服务

623

饮料及冷饮服务

指在一定场所以提供饮料和冷饮为主的服务

6231

茶馆服务

6232

咖啡馆服务

6233

酒吧服务

6239

其他饮料及冷饮服务

629

其他餐饮业

6291

小吃服务

指提供全天就餐的简便餐饮服务,包括路边小饭馆、农家饭馆、流动餐饮和单一小吃等餐饮服务

6292

餐饮配送服务

由表1-1的编码规则不难看出,国标GB/T4754—2011在国民经济归类统计分析中,把餐饮业分成正餐服务、快餐服务、饮料及冷饮服务,及其他餐饮业4大类,其中饮料及冷饮服务、其他餐饮业下面又分别有4个和2个小类。

而在住宿业方面,餐饮服务既是饭店服务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餐饮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不同类型的饭店都有自己配套的餐厅,只不过餐厅的业态、规格、档次、经营容不尽相同而已。

由此便勾画出这些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眼里的餐饮业产业结构。

这种分类方法在进行国民经济统计分析时具有计算简单、操作方便又与国外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等诸多优点。

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由于它太笼统,不够细致、深入,无法反映某一时期某特定地区餐饮业产业的组成发展状况。

2010年由国家商务部商贸服务司编制并发布的餐饮企业经营规中,适用围标明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经济类型的餐饮企业,包括饭庄、酒家、酒楼、餐馆、餐厅(含饭店、宾馆、酒店对外经营的餐厅)、小吃店、快餐店、饮品店,以及集体用餐配送企业。

商务部的这个餐饮企业适用对象,比较重视按“业态”进行分类,而由国家统计局起草的行业分类标准则侧重在“服务”的归类,显然,前者比较直观、分类也更详细、专业、具体。

中国餐饮业历史悠久,业态复杂多样,各地的产业组织结构、企业规模大小也有很大差别。

由于竞争激烈,国餐饮企业的市场进入与退出现象都比较频繁。

这给餐饮业产业组织结构的研究带来了不少难题。

本着"抓大放小”的思想,从2009年开始,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每年都组织全国餐饮百强企业的调查研究,采用企业自愿申报、结合有关的公开资料数据进行评选,最终确定百强。

从进入百强的餐饮企业来看,火锅有24家、快餐送餐有22家、餐馆酒楼有34家、休闲餐饮有5家、西式正餐有4家、宾馆餐饮有5家、综合餐饮及其他(团膳)各有3家,营业额分别达到了319.21亿元、506.39亿元、254.84亿元、37.08亿元、28.84亿元、61.50亿元、22.62亿元、19.25亿元,占百强营业额比重分别为25.54%、40.52%、20.39%、2.97%、2.31%、4.92%、1.81%、1.54%。

统计分析显示,2009年我国餐饮百强企业营业额为1249.73亿元,比2008年餐饮百强企业营业额增长22.6%o

虽然餐饮百强企业的调查、统计分析难以完整地描绘出中国餐饮业的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但它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反映餐饮业产业结构的组成及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从中不难看出,火锅、快餐、餐馆酒楼大企业数量多,经营收入在整个餐饮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西式正餐、宾馆餐饮档次(含菜品和就餐环境)、价格都比较高,但营业额却比不上大众化、丰廉随意,以规模(企业数量、接待人次)取胜的火锅、快餐、餐馆酒楼。

图1-1是国餐饮业产业结构的一个层次关系示意图。

事实上,餐饮企业在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有时候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用一个图来准确地描绘或者刻画国餐饮业的产业结构。

而且,具体到某一个业态,比如快餐店,还有中西餐、中西合璧之分,有不同菜系、不同风格之分,有不同档次、不同价位之分;至于更加复杂的餐饮业各个业态的相对结构比例关系及其发展变化,国至今尚未有人专门研究过。

这与国餐饮业产业化起步晚,研究的力度还不够大有关系。

现代餐饮业的产业结构,是建立在深层次的社会化分工合作、关联产业(如金融业、交通运输与物流业、餐饮装备制造业、旅游业)强有力的物质文化支撑的基础上形成的,许多餐饮合作项目都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钺,上下游企业的分工十分明确,良性互动与互补性强。

如何用一系统、完整的产业结构图把这种餐饮业产业分工合作关系刻画、反映出来,还有待学者深入研究,逐步完善它。

图1-1国餐饮业产业结构的层次关系示意图

运输工具附屈餐厅

站点餐厅

宴会

(二)餐饮业的产品结构

产业结构研究的是产业的资源配置、业态及其企业种群的生长、分布状况,而产品结构研究的是企业经营容、市场供给及其结构比例关系。

产品结构(productmix)是指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中各类产品的比例关系。

研究一个企业的产品结构,可以了解、掌握该企业的主打(主营)、附属(副营)产品及其目标市场、经营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利润主要的来源。

从企业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研究企业的产品结构可以深入了解企业之间的产品互补或市场竞争关系,为制订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竞争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产品种类的多少有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策略的不同之分。

实际研究过程中,主要是以企业的主营业务比,或各类产品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来作为企

业专业化或多元化程度的分析、评判依据。

一般来说,专业化经营有助于突出产品特色,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性能和质量,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发展集约化经营的基础;但专业化经营的市场比较单一,经营风险也相应比较大。

多元化经营是围经济的基础,它不仅有利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源共享,因原材料、设施设备的利用率提高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经营成本,而且产品的多种多样可以使顾客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多元化经营减少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因此经营风险相对就小一些。

但多元化经营如果太粗泛,容易分散投资经营者的时间和精力,产品也容易因研发、创新不足,失去特色而被顾客所抛弃。

广义上的产品多元化并不限于产品品种的多元化,也包括产品规格、档次的多元化;换言之,规格、档次当然还有价格不同的同类产品,也可以被视为不同的产品,因为消费者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

一些酒吧、冰室在收工打烽时,随着最后一个客人结账离去,计算机便会自动统计出当天当班各种酒水、小吃的销售额及其所占百分比,这样餐厅便可以及时了解各种产品的销售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日后的产品经营策略。

顾客的餐饮消费大多是一种产品组合消费。

一次只购买、消费一种产品的情况其实是不多见的。

就算是经济实惠的便当(盒饭),菜通常也是荤素搭配。

餐厅的产品结构设计其实是大有玄机的。

一般来说,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价位和边际贡献率,在产品组合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指能够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

一般来说,每家餐饮企业都会有自己的招牌菜,它可能集合了选材用料、烹饪加工技术甚至还有品牌或商誉上的优势,使之成为企业一种竞争力强、带动及辐射作用明显的拳头产品,但这并不等于企业可以忽视其他辅助产品相互衬托、相得益彰的作用。

换言之,辅助产品、延伸产品有时候与主打产品一样重要。

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其实是餐饮业投资经营者经常要做的事。

产业结构调整要比产品结构调整难度大得多,它通常需要对新建或改扩建项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因此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经营风险,必须三思而后行。

而产品结构调整、产品更新换代的动作要快,才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保持甚至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以便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餐饮产品大部分都是现场烹饪制作,以确保其色、香、味、形及口感符合要求。

但一些熟食、卤制品、冷拼盘、餐前小菜、半成品及糕点可以提前预制,这类熟食制品除了生产加工和保鲜有更为严格的卫生要求,它所使用的刀具、切配砧板、储藏橱柜及专用场所也有要求以外,时令性的特点也比较突出。

例如,月饼、粽子的时令性都很强,餐前小菜也经常随季节、搭配菜肴的不同而不时进行更换。

第二节餐饮业的产业资源和产业能力

资源(resources)是指可以被人们利用来创造价值的各种要素的总称。

产业资源是指可

以为某个产业所利用来创造价值的各种要素的总称,其中包括自然资源和各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

资源对产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产业的诞生与发展,是需要强有力的资源支撑的;产业规模扩大后,对资源"质”与“量”的需求也会水涨船高,资源供给不足甚至匮乏,必然会拖累产业的发展进程;而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会影响到项目的投入产出效果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

资源消耗过度不仅会增加企业的投资经营成本负担,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而且还会影响到其日后的产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餐饮业产业资源的概念与构成分析

餐饮业的产业资源(industryresources)是指能够为餐饮业的发展所利用的各种要素的总称。

产业资源根据其是否容易辨识、评估可分为有形资源(tangibleresources/physicalresources)和无形资源(intangibleresources);其中,有形的自然资源根据其是否可以再生分为可再生资源(renewableresources,如农作物,水、、风等)和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resources,如矿产资源,煤、石油等)。

餐饮业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餐饮企业组成的。

某一时期某一特定地区餐饮业所拥有的资源包括已被餐饮企业开发利用(餐饮企业资源的类型及其表现形式见表1-2)和尚未被企业开发利用的其他餐饮业产业资源,如当地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餐饮文化资源,有地方特色、特殊营养价值或口感的食材,甚至当地扶持、促进餐饮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也是餐饮业发展的一种无形资源。

表1-2餐饮企业资源的类型及其表现形式

资源类别

表现形式

形资源

财力资源

企业流动资金、专项基金,筹资、融资能力,库存物资

物力资源

固定资产(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其技术水平),装备与设备,土地(使用权),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

人力资源

员工数量、素质及其忠诚度,专业人才的数量及其水平,激励和约束机制,培训教育体系及其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组织资源

组织架构,运营模式与分工合作安排,项目产业链,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物流与供应镀

无形资源

技术资源

专利,经营诀窍,专有或占优的技术,生产工艺水平,项目策划与产品研发能力,资源整合和创新能力

品牌商誉

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产品的顾客忠诚度,企业形象与企业荣誉,公众口碑,老字号招牌

公共关系

企业公共关系、人脉关系、客户关系

人文资源

企业经营理念,优良传统,企业文化,企业道德伦理

餐饮业的有形资源是企业有偿获得的,持有及使用它必须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如人力资源成本,固定资产投资及其运营、维持费用,物资采购供应成本,库存成本及资金使用成本(包括机会成本)。

有形资源是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

合理地配置企业的有形资源,并加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是企业取得良好经营效益的重要前提。

餐饮业的无形资源是企业通过引进或自创、有意识地去开发,长期枳累下来的一种特殊的资源。

无形资源一般情况下只能通过有形资源来发挥其“乘数”效用,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

但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无形资源也可以直接帮助餐饮企业创造价值,如餐厅加盟特许经营,技术、管理合约输出等。

二、餐饮业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有形资源的开发利用

1.餐饮业财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市场经济和金融业不发达的时代,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财力支持主要靠的是原始的资本积累。

在如今这个市场瞬息万变、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依靠原始的资本积累极易错失良机。

餐饮业财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是要善于筹资融资,为企业的发展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是要善于理财,把钱''用在刀刃上",加强成本控制,杜绝浪费,减少资金使用成本。

对外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对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来支持企业的发展。

强化餐饮企业的筹资融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1)餐饮业新建、改扩建项目的策划、论证要在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可行性研究这项工作;要客观地评估项目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无论是与金融机构打交道还是与其他企业的经贸往来,都要重合同、守信用。

良好的企业信用对寻求外部的资金支持是大有裨益的;反之,则困难重重,甚至到处碰壁。

(3)国餐饮业IPO(InitialPublicOfferings,即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因目前条件还不成熟,获批的机会不大。

有条件的餐饮大企业、企业集团可以“借壳上市”,通过母公司到资本市场上去筹措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4)处在扩、发展阶段的餐饮企业亟需大量的资金支持时,也可以考虑用转让部分股权来引进风险投资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表1-3是国学者根据公开发表的资料整理出来的中国餐饮业已公开的风险投资项目。

(5)有条件的餐饮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开项目的资金用途,完善收益分配与财务监管制度,以职工参股的形式从企业部筹集企业设备技术改造所需的资金。

表1-32005-2011年中国餐饮业已公开的风险投资项目一览表

引入时间

投资机构

金额

餐饮类型

餐饮企业名称

2005年底

顶新集团,SIG,IDG,南鹏,东元集团

1260万美元

休闲餐饮

一茶一坐

2006年8月

3i与普凯基金

2500万美元

火锅

小肥羊

2007年1月

寰慧投资(GGY)

1068万美元

休闲餐饮

一茶一坐

2007年6月

红杉,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AI

2500万美元

火锅

小天鹅火锅

2007年7月

凯雷

超过1亿元人民币

休闲餐饮

巴贝拉

2007年10月

今日资本、联动投资

3亿元人民币

快餐

真功夫

2007年10月

晨兴创投

1200万美元

快餐

丽华快餐

2007年11月

红杉,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AI

2000万美元

快餐

乡村基

2007年12月

凯雷亚洲增长基金

2100万美元

休闲餐饮

迪欧餐饮集团

2007年12月

中美桥梁资本

5632万美元

火锅

菜根香

2008年1月

长安创新投资咨询

5000万元人民

西餐

亚洲蕉叶饮食集团

2008年2月

德诚盛景

不详

休闲餐饮

好伦哥

2008年4月

华生资本

3000万美元

休闲餐饮

两岸食品连锁

2008年4月

1DG技术创业基金

500万元人民币

火锅

奇火锅

2008年8月

快乐蜂

5550万美元

快餐

宏状元

2008年9月

橡树资本

2300万美元

休闲餐饮

一茶一坐

2008年9月

创新投资

10亿元人民币

烧烤

百富烤霸

2008年11月

英联控股

5000万美元

火锅

呷哺呷哺

2008年12月

鼎晖投资

2亿元人民币

正餐

俏江南

2008年12月

鑫华投资

3000万元人民

快餐

红高粱

2009年

今日资本

不详

休闲餐饮

避风塘餐饮

2009年2月

美亚投资

3000万元人民

快餐

盛记一品锅贴

2009年3月

乐澳投资

不详

休闲餐饮

伊诺咖啡

2009年3月

复星平燿

1000万美元

快餐

老娘舅餐饮

2009年5月

不详

3亿元人民币

综合

唇齿香浓餐饮管

2009年6月

智基创投

不详

休闲餐饮

喜来公社

2009年6月

松禾资本

176万美元

团餐

金谷园

续表

引入时间

投资机构

金额

餐饮类型

餐饮企业名称

2009年9月

凯达创投

5000万元人民

正餐

吴地人家

2010年1月

创新投资、昆吾九鼎投资等

不详

正餐

净雅餐饮

2010年1月

复星谱润

不详

正餐

望湘园

2010年2月

中科招商

不详

休闲餐饮

绿茵阁

2010年10月

红杉、涌锋资本

1亿元人民币

快餐

嘉和一品

2010年11月

天图创投

6000万元人民

食品连锁

周黑鸭

2011年上半年

兰馨亚洲

600万美元

正餐

唐宫

2011年6月

MUSRooseveltCapital

Partners

不详

西餐

好伦哥

2011年7月

安佰深

2.5亿美元

自助餐

金钱豹

2011年10月

启明创投、和通投资和三井物产环球投资

2000万美元

休闲餐饮

心品印象餐饮管

资料来源:

京桥.餐饮企业与金融资本的融合.转引自:

柳,荆林波.餐饮产业蓝皮书一一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2).:

社会科学文献,2012

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企业所掌握的资金,要抓住用途及其机会成本、金额、资金成本、支付与结算时间,规章制度和部稽核监督几个最基本的理财要素。

该省的要省,该花的要花,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这方面,国一些先进企业的好的做法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1)新建、改扩建项目是购买还是租赁不动产来装修要深思熟虑、精打细算。

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和资金压力,近年来用租店(楼)而不是买店(楼)来装修、经营不仅在餐饮业,在饭店业中也很常见。

(2)餐饮业设备、装备的更新改造周期短,门面改造、部装修甚至平均两三年就要做一次,否则会影响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有关设备供应商、装修承包商的遴选,要尽可能采用招标的方法来进行,以节省投资费用。

(3)区位条件和停车场是影响餐饮企业经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