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383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docx

《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docx

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

第6单元

课题

21七律长征

第1课时

主备人

朱殿香

授课日期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新词。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课文中“逶迤”“磅礴”等词的含义。

4、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

难点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学习生字词。

理解课文生词、重点词语意思;理清文章脉络。

教具

学具

课件

七律长征

范写:

逶迤磅礴

预习

要求

读课文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

一、谈话导入

1、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文章?

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2、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长征。

(板书)

二、解题,补充课外资料

1、读了课题,你查找了哪些与长征有关的资料?

⑴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

⑵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

⑶有关作者毛泽东的资料。

⑷介绍这首诗的体裁:

这是一首七言诗。

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

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

就是七律。

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2、教师小结:

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那么,现在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体会舒适的韵律与节奏。

动态修改

3、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4、教师小结: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三、再读诗句,质疑解疑

1、读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标画在书上,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2、学生质疑。

(字词)

3、根据大家的提问,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自学。

4、学生汇报交流,集体解疑:

远征:

指两万五千里长征。

只等闲:

等闲是平平常常的意思。

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精神。

万水千山:

“万”和“千”都不是实数,在课文里是指无数的山、无数的水。

逶迤:

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腾:

向上跳跃,起伏跳跃。

细浪:

翻着浪花的细流。

云崖:

高耸入云的山崖。

磅礴:

气势雄伟。

开颜:

脸上露出笑容,内心充满喜悦。

5、交流解疑后的感受。

四、指导朗读,教学生演唱《长征》

五、布置作业

1、思考每句诗的意思。

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

3、完成《习字册》

4、完成《同步拓展》《补充习题》基础题。

教后记

第6单元

课题

21七律长征

第2课时

主备人

朱殿香

授课日期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

背诵课文。

3、找出体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词句

重点

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红军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具

学具

课件

七律长征

大无畏英雄气概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预习

要求

读课文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

一、读全诗,领会诗句的意思

1、自由朗读全诗,想想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

二、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

1、学习首联:

⑴请同学们读读首联,有哪些语句不理解?

⑵学生质疑。

⑶师生共同解疑:

理解“等闲”:

理解“只”(投影出示)。

⑷读首联,读出语气⑸同学之间评读。

⑹红军战士把什么看作平常的事?

⑺长征时,战士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从这句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

(理解“千、万”的含义。

⑻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有怎样的态度呢?

从哪些词与中可以看出不怕困难?

⑼用自己的话说说首联的含义。

⑽再次朗读首联,想想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

(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

2、学习颔联

⑴读读这一联,找出哪些是难以理解的词语?

(五岭逶迤、乌蒙磅礴。

⑵哪些词是说明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

⑶你是怎样理解“腾细浪”“走泥丸”的?

(腾:

翻;细浪:

细小的浪花。

腾细浪:

翻着浪花的细流。

走:

滚动;泥丸,泥球。

走泥丸:

小泥球在脚下滚动。

⑷投影练习:

把()比作翻着的细小的浪花。

把()比作()。

⑸再读这一联:

动态修改

①用“不仅……而且”回答。

(不仅写出了长征的艰难,而且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形象和高大的形象。

)②朗读颔联。

3、学习颈联

⑴如果说颔联是千山的写照,那么颈联就是万水的说明。

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云崖:

高耸入云的山崖。

铁索:

大渡河上的13根铁索。

暖:

暖的感觉;寒:

寒气逼人的感觉。

⑶说说这两句的大意。

⑷质疑:

为什么说暖、寒?

⑸讨论归纳:

⑹再读这一段。

体会思想感情。

4、颔联、颈联的小结:

从这两联的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是怎样看出来的?

⑴讨论后回答。

⑵这里所说的困难仅仅指千山万水吗?

⑶除去这些自然界中的困难,还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万水千山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困难,还泛指所有的困难。

(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

比如:

在长征中,天上每日几十架敌机侦查轰炸,地上有几十万的大军围追堵截。

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

⑷再读这两联,体会思想感情。

⑸这两联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呢?

⑹学生讨论自学:

(两联,两两相对,就被称为对仗。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我发现这首诗押an的韵。

)⑺自由朗读。

三、学习尾联

1、读尾联。

2、岷山──红军长征翻过的最后一座山。

此时,红军战士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3、读出这种心情。

4、理解:

⑴更喜:

对胜利充满信心。

⑵尽开颜:

出示:

什么人“喜笑颜开?

(红一、四方面军以及所有的革命军民。

5、品读。

三、总结全诗

1、谈谈你学完全诗后的感受。

2、那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

3、红军战士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四、吟诵诗句,背诵诗文

五、作业

教后记

第6单元

课题

22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

第2课时

主备人

朱殿香

授课日期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体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重点

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体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具

学具

课件

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

爱骡子

更爱战士

热爱革命事业

预习

要求

读课文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

一、谈话导入

1、读题;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①关于彭德怀爱大黑骡子;②彭德怀忍痛杀掉了大黑骡子。

3、引导:

这是一个关于彭德怀、大黑骡子的感人肺腑的故事,老师想,学了它,我们对于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一定会有更加强烈的理解和体验。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好吗?

二、学习2至20小节。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读2至20小节,把感受深的地方多读一读,并把自己的感受简要地写下来,和他人交流。

1、学生阅读,体会感受;2、学生和同桌或者小组成员交流感受。

(二)、大组集中交流感受

1、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厚的爱。

①彭德怀深情地抚摩着大黑骡子……一直看着它吃完。

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师小结;有感情地朗读。

②彭德怀背过脸去。

③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

(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④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我吃不下,端开。

(生汇报、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动态修改

小结:

彭德怀是绝对喝不下肉汤的,他深深地爱着大黑骡子;他怎么可能吃得下大黑骡子的肉做的汤呢?

引导:

你还有什么感受吗?

2、战士们对大黑骡子深深的爱。

①生谈感受;相机朗读。

②小结:

引导质疑:

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战士们也是那么舍不得杀掉大黑骡子,那么为什么还要杀大黑骡子呢?

三、浏览课文的第1、2小节,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①红军长征途中十分艰苦;

②又饿又冷的日子很不好受;

③许多战士因为饥饿昏倒在地上了

3、师引导:

是啊,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

谁能够通过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补充一下过草地的艰苦?

小结:

(观图)

4、作为红三军的军团长,彭德怀看到一个个战士们因饥饿而昏倒,而牺牲,他心里会怎样想呢?

5、很长时间过去了,在彭德怀的再三命令下,枪声终于响了,大黑骡子庞大而瘦弱的身躯缓缓地斜倒下去。

大黑骡子就这样默默地离开彭德怀,离开了红军战士们,此时此刻,彭德怀心里感慨万千,他想到了什么?

你可能说些什么?

①学生谈感受;(放葬礼进行曲)

②再次朗读19、20小节。

四、学习21小节

过渡:

大黑骡子离开了彭德怀,离开了战士们,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它的身影了,但是,

1、引读

2、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3、总结

五、作业:

完成同步拓展和补充习题。

教后记

第6单元

课题

22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

第1课时

主备人

朱殿香

授课日期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认写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初读课文,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体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重点

难点

通过初读课文,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体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具

学具

课件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爱黑骡子

预习

要求

读课文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

一、揭题设问,激发兴趣,感受将军伟大的人格魅力

你知道共和国有哪些元帅吗?

我们曾学过哪些元帅的事迹?

毛泽东曾这样地评价过一位元帅,“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猜猜他是谁?

板书:

彭德怀

说说你所知道的彭大将军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位军功卓著的将军。

补齐课题。

这位军功卓著的将军与一个大黑骡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动态修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的梗概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读课文。

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一要读准子字音,认清字形,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二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注意“彭”“骡”“警”“御”的读音。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交流读文情况,讨论质疑。

4、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给课文分段,讨论段意。

四、讲解生字“御”“融”的写法。

五、作业:

完成《习字册》《同步》基础题

教后记

第6单元

课题

23大江保卫战

第1课时

主备人

朱殿香

授课日期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的含义。

2、理清课文脉络。

初步了解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的事迹感悟其英勇无畏的形象。

重点

难点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学习生字词。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

学具

课件

预习

要求

读课文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述:

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请听——《为了谁》。

2、过渡:

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

3、板书课题:

大江保卫战

4、教师简介背景

5、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出几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肆虐撕咬崩塌

塌陷堤坝脚趾撕扯

稀泥赛城湖冲锋舟

全然不顾奔腾不息

日夜兼程劈波斩浪

铮铮铁汉惊心动魄

动态修改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第一段

(1):

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

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

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

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概括归纳:

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

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

”。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

“日夜兼程”、“挺进”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

四、作业

1、写《习字册》。

2、朗读课文。

教后记

第6单元

课题

23、大江保卫战

第2课时

主备人

朱殿香

授课日期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继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

难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具

学具

课件

大堤抢险  英雄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 ↓

     勇救群众  铭记

预习

要求

读课文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媒体播放灾情,渲染气氛),说说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

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1)默读。

    

(2)交流概括。

  大堤抢险

   (3)板书小标题  铁汉本色

           勇救群众

2、学习事迹之一:

大堤抢险

(1)默读课文相关段落,画出相关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

①交流所画的句子②逐句交流、体会、朗读。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

“上!

”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

☆“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狂风为我们呐喊!

暴雨为我们助威!

巨浪为我们加油!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2)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身临其境地体会战士们的心情。

(3)把你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在交流。

动态修改

(4)指导朗读,面对险情,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事例之二:

铁汉本色

师过渡:

如果第一层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那么第二层就是特写个体形象,黄晓文的事迹。

(1)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准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先同桌说,再集体交流。

(4)体会“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动人的事迹太多了,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5)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

(6)再次朗读这句话。

(7)齐读第四节。

 4、学习事迹之三:

勇救群众

师过渡:

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1)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

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

②再集体交流。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2)体会了这么多,那么在你们心目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

请用笔把他们写下来。

再交流。

(3)齐读这一节。

      铭记

5、总结,引读第六节,板书   ↓

             英雄

6、有一首歌《为了谁》,唱的就是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教后记

第6单元

课题

练习六

第1课时

主备人

朱殿香

授课日期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长征,激发学生对长征故事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历史文化知识。

重点

难点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长征,激发学生对长征故事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历史文化知识。

教具

学具

课件

预习

要求

读课文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创举,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故事。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篇这样的诗文,今天我们继续关注长征。

(2)播放《四度赤水出奇兵》,要求对照题中的歌词来听。

(3)简介《四度赤水出奇兵》的故事背景。

(4)学生再认真看歌词,了解大意。

质疑、点拨。

(5)学生再细读这段话,同学之间交流。

(6)布置学生课后找相关故事读读。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题并带着问题再次读歌词,重点看看两个看看两个“重”字在歌词中的不同读音和意思。

(引导、培养学生细读的习惯)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师生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体会其中的感情。

(2)引导体会歌词特点:

写得雄壮,音韵很和谐。

(3)在弄懂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诵读。

(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动态修改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体会其中的感情。

(2)引导体会歌词特点:

写得雄壮,音韵很和谐。

(3)在弄懂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诵读。

(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并背诵《清平乐六盘山》。

(1)指名试读

(2)教师范读。

(3)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4)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毛泽东的这首词意境雄浑,满怀着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这个结论。

(2)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3)学生讲讲这首词中的故事,师生评议。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并抄写《清平乐六盘山》。

2、布置学生课后找长征故事读读。

教后记

第6单元

课题

练习六

第2课时

主备人

朱殿香

授课日期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评说影视剧。

3、学写毛笔字。

重点

难点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评说影视剧。

3、学写毛笔字。

教具

学具

课件

预习

要求

读课文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这段话选自哪篇课文?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重点指导“彭德怀、黑骡子、辛苦、塞”等字词的书写和整体布局的安排。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

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不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回忆出一部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影视剧。

(2)明确交际要求:

评评剧中的人物,说说剧情和故事,模仿剧中人的精彩台词;留心别的同学的发言。

动态修改

2、指导。

(1)让学生认真思考:

印象最深刻的那部影视剧究竟是什么使你感兴趣?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提建议。

(3)分组练说。

3、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上台评说。

(2)师生评议

4、反馈小结。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写这两个字。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