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303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docx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docx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

一、从改革开放到新课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经历哪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怎样的特点?

答:

从改革开放到新课改,就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来看,学生学业评价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是改革开放初期,以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进行观察为主的贴标签式的终结性评价阶段

特点:

着重体现的是评价的筛选甄别功能。

与之相配合的是当时的教材说教意味十足,故事中人物道德形象过于高大,不够贴近学生生活,缺乏现实意义。

当时品德课各地基本由班主任担任,教师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来进行本课程的学业评价。

2、是开始将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学科,以学生考试分数为主导的学业评价阶段

特点:

注重用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明理,学业评价开始重视相关知识的积累。

但受唯分数论的影响,这个阶段产生了将品德课等同于一般的自然学科课程的倾向,学业评价过于关注学生测试卷上的成绩。

 3、是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阶段

特点: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看起来似乎又回到第一阶段的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行为来做出评价。

但实际上,这一次评价的角度、尺度更灵活,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个性更包容,学生们能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受到激励。

评价主体也不再是仅由教师说了算,学生自我、同伴、家长、社会人员等都可以参与评价。

4、是基础教育新课改理念催生下的发展性评价阶段。

特点:

综合性、准确性、德育性与发展性。

二、现阶段学生学业评价有哪些新理念?

举例说明学业评价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现阶段学生学业评价的新理念有:

(1)“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2)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行为中追求教育公平。

(3)评价要有利于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

(4)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5)评价要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新课程背景下,积极的学业评价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学业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态度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态度就是高尚的师德,就是始终能保持着对成为成熟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

当教师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的心情就会很舒畅、很轻松;当教师一脸怒气地走近学生时,学生则会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教师怨怒的“枪口”上。

教师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学生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教师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会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

(2)学业评价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教师的劳动是一项复杂又极富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

善学的教师必善教,善教的教师必好学。

教师首先要做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书生。

以书为师,与书为友。

书能丰盈人的生命,丰富人生的色彩。

善于从书中吸取前人经验,丰厚自己学识的教师,其课堂也必会因其知识面的广博与深入而大放异彩。

除了向书本学习,还得乐于向同行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和自然学习,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成为奋斗的人生、健康的人生、成功快乐的人生。

严谨体现在不盲从,敢于质疑,崇真尚本。

创新是最高境界,要不断探求教育教学规律,以科学的普遍真理研究和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

 

   三、如何理解“面向全体,以学生生命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谈谈应树立怎样的评价观?

答:

面向全体,即面向全体学生。

一个真正关爱学生的老师,不会仅仅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他必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的变化、价值观的形成,以学生生命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

即学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发展和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取得进步,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动力。

《教育规划纲要》非常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把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作为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一部分,为人才的多样化成长提供切实保障。

针对《教育规划纲要》对于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我以为作为教师应有如下评价观:

1.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

今天的教师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输者,而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

教师要实现这种转变,首要的前提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观的转变。

在学生观方面,正确的学生观的要义是要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来对待。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

 

2.评价时,要看学生在学习中是否真正成为了学习主体

学生是千奇百怪、各有差异的,但是学生在真正成为主体之后,他的差异就是一个优势,就是他的起点,那就公平了。

3.在集体教学的环境下,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注个性发展是我们的理想,但是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

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一个班里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

4.在教学行为评价中,追求教育公平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无意地作出一些对学生不公平的举动。

如习惯性地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喜欢表达的学生,一个老师一堂课从头自尾是叫举手的孩子回答,就缺失了一些教育公平。

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当然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克服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偏见,时刻提醒自己,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对自己以往不公平的教学行为作出反思,并适当调整,使其努力接近教育公平。

5、推进学生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学思结合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 

6、评价要有利于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

实现学思结合,就要改变侧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被动接受的这种学习方式,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7.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鲜事物,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

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新性、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是学业评价的重要任务。

学生在好奇心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

在某些学生身上会激发好奇心的教学内容,在另外一些学生身上,则可能诱发焦虑。

因此,教师通常要考虑各种激发好奇心的方法,照顾到各类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策略。

 8.评价要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也叫兴致,是人们对于事物喜好和关注的情绪,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兴趣非常重要,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可以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9、评价要有利于促进知行统一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知行统一,既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也是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统一。

总之,只有树立新时期的评价观,方能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四、结合你的教学实践简析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作业有哪些类型和特点。

答:

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作业的设计既要以基础性为主,又要适当进行拓展,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题型的设计,可结合课标与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

作业类型包括口头表达式,(此类作业不易保留下来),书面式、实践式。

例如:

口头表达式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懂得了)什么。

这类作业低年级较多。

书面式作业又包括问题式、制作式、调查、观察等。

实践式如:

做一件关心爸妈的事。

这些作业有的是在课堂上能完成的,有的需要在课下完成,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灵活把握。

根据学习主题的需要布置行为练习、资料搜集和阅读调查访问等课外延伸活动。

课外延伸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实践性活动需要考虑可操作性与安全性。

 

五、举例说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作业设计的过程。

答:

根据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学科特点,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时的体验与经验,在类型、方式的选择上,应尽量避免单一的、机械的、重复的作业出现,作业应尽可能地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作业类型:

预习作业、实践作业、学科关联作业、讨论作业、调查作业、个性作业。

 

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

评价主要采用怎样的方式方法?

答: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项内容。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学业评价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因此,评价不仅要在学习结束后进行,更要伴随教学的全过程,重视过程性评价。

特别重视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学生在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个人体验,关注学生获得的发展,而不仅仅重视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

关注过程性学业评价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落实:

(1)围绕课程目标,解析评价本质。

在价值取向上,过程性评价既重视学习成果的价值,又注意学习的过程,强调过程的价值,采取过程性与目标性并重的取向。

在评价内容上,过程性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主张对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这种理念由于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而得到落实。

在评价方法上,过程性评价既支持从外部对学习成果进行“量化”的测量,同时倡导并更加重视“质性”的方法,强调内部的、开放的评价过程,将评价“嵌入”到教学的过程中,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包含了多样的方法和策略。

在评价主体上,过程性评价主张评价主体和客体的整合,通过师生间共同的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来共同判断这种渗透于学习过程中的成果价值。

(2)关注学习情感,实施过程性评价。

(3)关注个性特长,强调综合评价。

2.恰当应用过程性学业评价的方法:

(1)观察记录。

(2)成长记录袋。

(3)多主体参与评价。

 

七、探究性作业设计应体现哪些理念?

为什么说它是回归生活的作业?

答: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应该更多地用无形的探究性作业来代替有形的说教。

之所以称为无形,是指这种回归生活的作业,可以极其自然地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感悟,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它不同于过去那种外加的、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也要求教师要转变相应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重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交流与合作的全新的教育观念。

 

八、先导性作业在品德课中很重要,如何让学生完成好先导性作业?

答:

先导型作业并不存在具体的模式,探究型的、实践型的、访察型的,都可以作为先导型作业布置。

之所以单独列出,是因为,如果没有课前材料的搜集、情感的体验,课堂丰富的案例、思想的碰撞,感情的升华就难以实现,对于品德课,先导型作业格外重要。

让学生完成好先导性作业要做到:

1.做好课前准备

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任课教师应认真落实好学生的课前准备,包括课前应搜集调查的资料或其他准备,如果课前不认真准备,课内教学有许多知识点是无法完成的。

如,一年级上册第十二课,要求调查爷爷、奶奶小时候是怎样过新年的,如果教师事前不布置学生调查,课内交流或作业肯定是没法完成的。

每次教学课尾,就应提出下节课相应的先导型作业。

2.坚持课前调查

教师必须重视课前调查,无论是问卷还是采访,都应该在让学生课前有所了解,课上才能有的放矢。

教师应当让学生自由结组调查、讨论自己关注的某一方面问题,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汇合起来,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等等。

这种热烈交流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能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合理确定作业时间

充分实践就要给足实践的时间,引导学生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掌握实践的方法。

那种为了实践,匆忙地布置任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如有的教师第二天要上该主题,前一天晚上才布置作业,这样的实践只会流于形式,因为学生晚上要回家料理自己的生活事务,完成相应学科的纸笔作业,没有办法安排出时间进行调查。

这样的实践也容易引起家长的误会,最终得不到家长的支持。

同时教师要通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科书,对书上安排的各个主题进行梳理,在考虑以上几个因素的基础上,与学生们共同制定实践计划。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充分实践、深度实践。

提前计划的实践,有计划的实践,也有利于部分学生们在没有完成实践任务时,通过教师和同学的提醒,去再实践,再认识。

4.重视学生的负面体验

在先导型活动中,课前的负面体验也有助于学生对情感的消化,对真理的认同。

如在学习“规矩方圆”一课时,教师可以不定规则让学生玩游戏,让学生在不断的争执中体验没有规则带来的不愉快,从而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九.探究性作业开展的可操作性应关注哪些方面?

答:

探究性作业的方案是开展探究性作业的必要前提,一般的作业不需要详细的书面方案,但是大型的、户外的、时间跨度较长的作业就一定要认真制定书面方案。

方案一般包括:

活动名称、成员、指导人、活动时间、组织形式、组内分工、活动实施步骤、预期收获、展示形式等。

方案要力求具体细致,如时间的安排、组织形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每一步的目标,都要一一细化,便于在活动中有的放矢。

外出考察作业的大致过程为“查找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考察——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几个阶段。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由于学生自控能力差或者兴趣的转移,常常使活动半途而废或难以为继。

因此,如何采取督促手段,落实方案,确保作业的有效实施,是教师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组长的监督作用。

其次,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

通过交流,了解作业的进展情况;通过交流,监督学生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通过交流,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从而形成一种师生的良性互动

 

十.个性化评价有哪些特点?

列举一个您教学中所做的个性化评价案例。

答:

评价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内在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体现学生的差异,做到“因人而评,因事而论”。

其特点如下:

1.个性化的评价更宽容

给予学生的综合探究活动的评价要宽容,给学生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

(1)允许和鼓励不同个性的学生,不同个性风格的合作小组,制定自己的评价方案。

(2)注重“纵向”的评价。

在关注小组间对比和学生间对比的横向对比的同时,注重每个小组和每个学生的纵向评价。

记得我上了一堂课,学生由于紧张谁也没有回答问题了。

我一再的鼓励,终于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可是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我想应该鼓励他一下于是我说:

“你说得很正确,很有自己的见解,若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

”然后我又鼓励其余跃跃欲试的学生,“说话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

”“嗯,你读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再加上语气、表情,就更能传情达意了,不信,再试一试。

”“哇!

你说得真棒,你是最有思想的一个。

”几个句简单的激励。

使学生信心百倍,回味无穷。

原来零零星星的几个学生举手,在我的鼓励下,小手像一面面旗帜,纷纷举了起来,成长不需要阴霾、寒风,需要的是阳光雨露、需要的是肯定和激励。

“你能行,再试一试!

”“你真棒,做得这么好!

……”由衷的肯定,诚恳的激励,是一种无与论比的快乐和感受,她带给孩子的是暖意、亲近,是成就感,是自信心。

后来,通过几次课堂上的实验,我真的发现,越是鼓励他,学生越是有信心,相反越是讽刺挖苦,学生越是缩手缩脚,我觉得教师的评价语言就像一根指挥棒,时时刻刻指挥着学生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个性化、多元化评价对学生成长的重要。

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个微笑,同学的一次掌声、一些肯定都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十一.简析教师在评价中的角色及教师的评价应针对哪些方面?

答:

在探究性作业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不应以救世主或权威人士的身份来评判学生们的是是非非,而应该让学生们作评价的主体。

教师应该扮演好以下角色。

(1)学生的学习伙伴。

做“朋友式”的教师。

(2)深受学生影响的人。

教师应承认并尊重与学生年龄的差异,融入学生的世界,淡化这种差异。

(3)学生观点的探寻者。

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掘他们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的生活素材作为学习资源,交流的话题。

(4)“寡言少语”者。

教师的语言应精练,起到画龙点睛、贯穿始终的作用。

(5)学生学习的共同遭遇者、学生的“学习共同体”。

(6)学生的创造同盟。

教师应相信自己有创造潜能,也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潜能。

 

十二.举例说明成长记录袋评价在您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的评价应采取质性的评价方法,不但要关注评价的结果,更要注重评价的过程。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结合学生实际,开始创建和使用“学生成长记录袋”。

在学生的这些成长袋中,我主要是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家长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资料,学生的作品与反思,及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

它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在建立成长袋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封面,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开学时,我给班里的每个学生发了一个档案袋,让他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设计封面。

结果,在教师或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有的学生照了自己最漂亮的照片贴在封面上,有的则精心地在封面左上角画了自画像,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写上姓名,如“爱唱爱跳的×××”“刻苦好学的×××”。

不仅如此,大家还给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取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名字,如“成长的足迹”“新苗长高了”“雏鹰起飞”“小手在变大”等等。

这些封面的设计既新颖美观又极有创意。

为了让学生正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努力和发展的方向,首页我让学生用一张白纸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待期末反思时,看看优点是不是增加了,缺点是不是克服了,目标是不是已经达到了。

在这个成长袋中,我还保存了家校联系册,这样既有学生课堂表现又有学生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等校外表现的评价。

不但有家长的评价,还有教师的评价、学生自己的反思等内容,是及时、全面记录学生成长与进步过程的有效凭据。

具体做法是:

开学时,先召开一次家长会,教师将课改的目的、意义、要求等向家长讲清楚,让家长了解课改,支持并参与到课改工作之中。

然后给每位家长发一本小册子,要求家长每周一次记录孩子一周内在家里的主要表现和学习情况。

星期一由孩子交给老师,老师阅后又将孩子的在校情况简要地用红笔写在联系册上(老师的批语可以是激励的语言,也可以是中肯的意见或建议),星期二再由孩子将家校联系册返还到家长手里。

这样架起校内外沟通的桥梁,不但有助于教师、家长的情感交流,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家校联系册能够客观、公正、及时、全面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记录学生成长进步的轨迹。

同时,学生也能从中不断发现自我、反省自我、改正自我,真正地促进了学生的不断进步和健康成长,因而很受家长欢迎。

另外在这个袋子中,我还保存了学生搜集的课外资料、所取得的荣誉等,全面记录学生成长的历程,内容丰富、充实,但又不能杂乱无序。

一段时间后,我会让学生把各自的成长记录袋带到教室里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展示自己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快乐。

每到这时,学生的成就感都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也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孩子展示、交流成长记录袋的活动之中,使家长不仅能了解自己子女的成长状况,也能展开比较,学习别人好的做法,在参与课改实验的同时,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