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 重点复习资料.docx
《外国文学史 重点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 重点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重点复习资料
【奥林匹斯神统】
天帝宙斯:
代表力量,生性风流,掌管天。
天后赫拉:
掌管婚姻,嫉妒心强。
海神波塞冬:
掌管海洋。
智慧女神雅典娜:
代表智慧,亦是女战神。
冥神哈迪斯:
掌管阴间。
太阳神阿波罗:
真理化身,掌管音乐、诗、舞。
光明之身,男性美的象征。
匠神(火神):
心灵手巧。
使神:
掌管字母,象征速度。
爱神阿佛洛狄忒:
管理繁衍、爱情。
战神阿瑞斯
缪斯:
文艺女神。
普罗米修斯:
先知。
中国神与希腊神话的不同:
①产生土壤不同:
中国是陆地文明;古希腊是海洋文明。
②价值指向不同:
中国道德感,使命感;古希腊人的现实生活个性张扬。
③生活方式不同:
中国完全脱离生活;古希腊与人同行同性。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过程,公元前19世纪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称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主要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赛》讴歌了古代英雄同自然力抗争中表现出的勇敢和意志,以及对部落和乡土的眷恋。
两部史诗结构精巧、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各自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真实的反映了古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国度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索福克勒斯对戏剧的贡献:
①他将演员人数增加到三位,加强了对话的地位,更有利于表现戏剧的冲突。
i.他改变了布景办法,将实景致改为绘画。
欧里庇得斯对戏剧的贡献:
①写实:
取材神话和英雄传说,但剧情已接近日常生活。
②心理刻画:
在西方,他首先把心理分析引入戏剧。
古希腊悲剧:
起源于祭祀酒神的仪式,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由此产生。
希腊悲剧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庄重、严肃的英雄主义思想。
它大都采用神话传说题材反应现实生活和人跟命运的冲突,表现民主精神。
古希腊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
古希腊喜剧:
起源于秋天谢神的狂欢歌舞,人们载歌载舞感谢酒神带来的丰收,希腊喜剧主要是政治讽刺喜剧,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反应重大社会问题,讽刺抨击违背民意的当权人物和各种丑恶现象,以浓厚的现实性,强烈的政治性著称,希腊古典时期出现了被称为“喜剧之父”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代表作《阿卡奈人》。
悲剧与喜剧的不同:
①内容上:
悲剧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加以新的解释;喜剧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
②主人公:
悲剧是神、英雄、国王;喜剧是普通人。
③语言上:
悲剧为诗的语言;喜剧则接近日常用语。
简答题:
《神曲》的象征和隐喻。
1.主题象征性:
地狱,天堂,炼狱:
象征现实和理想。
人生旅途的中途和昏暗的森林:
35岁,意大利黑暗的现实。
猛兽:
尘世杂态和恶势力。
地狱:
象征罪恶一级带来苦难。
炼狱:
对罪恶的忏悔和对意志的考验。
天堂:
光明至善的境界。
2.人物象征性。
维吉尔:
象征理性和哲学。
贝阿特丽采:
信仰和神学。
整个神曲象征人的精神道德。
3.结构象征性:
诗中的诗句、材料按照三、九、十的数字组织起来,形成一个雄伟的建筑物。
全诗分三部分,每一部分分为33歌,总99歌。
加上序曲合成100歌。
在中世纪三、九、十这三个数字具有神秘意义和象征性。
《神曲》的两重性:
一、思想内容上
2、对教会、神职人员的双重态度。
他推翻了中世纪的神学思想,帮助他走出困境的不是教会,而是维吉尔和贝阿特丽采。
他批判教皇、教会,主张政教分离,但不完全否定宗教。
3、对世俗生活的双重态度:
主张禁欲主义,肯定世俗生活。
4、对古代文化,对人和神的双重态度:
他的作品中既有虔诚的基督思想又有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
他对中世纪非常排斥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的新思想还表现在他《神曲》的主题思想是“人”,这是了不起的突破。
二、艺术上
1、《神曲》形式和内容上的双重性:
在《神曲》中他用的是中世纪盛行的象征梦幻的手法,他用这种陈旧的形式反映的是人文主义思想。
2、《神曲》所蕴含的知识性是双重的:
既有基督教知识,也有庞大的古罗马异教文化。
3、语言上的双重性:
当时的教会作家都用拉丁语写作,他是第一位用意大利民族语言的作家,这是一种反叛,所以在中世纪《神曲》是一道曙光,宣告了资本主义新文化的到来。
【文艺复兴】:
是14—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遍及欧洲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①“复兴”并非指古希腊、古罗马的简单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淹没已久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起来,“文艺复兴”由此得名。
②借助古代文化摧毁教会的“神”为中心的思想,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新思想。
人们在挖掘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重新发现了人的价值,这一觉醒使人摆脱了中世纪的精神枷锁,宣告了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诞生。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
人文主义,所以他标志了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十日谈》被称为“人曲”】
主要内容:
1.基督教故事
1揭露神职人员道袍下的丑陋、贪婪、虚伪、顽固。
2肯定了道袍下的人性。
2.基督教与异教的故事
3.百姓故事
4.爱情故事
5.机智故事
为什么《十日谈》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1.薄伽丘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关注人和人性。
2.塑造了一系列社会各阶层的人物群像,反映了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
3.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精神,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与堕落。
【塞万提斯—西班牙《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性格的矛盾性:
他是手里提着中世纪的长矛,脑子里装的是人文思想的充满矛盾的形象。
1.堂·吉诃德的形象具有喜剧因素。
2.由于骑士小说的毒害他脱离实际,终日沉浸在幻想中,从这一角度看他是个荒诞的梦想家,夸张的喜剧家。
3.堂·吉诃德的形象又具有悲剧色彩。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化身,一个为了维护正义拯救世人,甘愿牺牲的无畏勇士。
4.他清醒时是个学识渊博的智者,糊涂时又是个胡冲乱杀的疯子。
一方面他的学识广博,见解独特;另一方面他又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
如此极端矛盾。
【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引领至最高峰。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奥赛罗》
奥赛罗——黑人将领
卡西欧——奥赛罗的副将
伊阿古——旗官
苔丝狄蒙娜——奥赛罗的妻子
艾米莉——苔丝狄蒙娜的侍女,伊阿古的妻子
《雅典的泰门》
金子啊!
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多么神奇的力量!
只要那么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它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窃贼获得高位,使恶棍受到敬爱;使歪脸的流氓得到少女青睐,使鸡皮黄脸的寡妇再做新娘;即使她满脸都是流脓的恶疮,也会被认为是娇艳无比的美娇娘!
这就是金子,这就是金子的伟大力量!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评价货币
《哈姆雷特》(不是原创,丹麦民间故事。
)
哈姆雷特——丹麦王子
皇后——王子的母亲
克劳狄斯——王子的叔叔
奥菲利娅——王子的情人
雷欧提斯——奥菲利娅的哥哥
霍拉旭——王子的朋友
哈姆雷特的形象:
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1.是一个处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理想:
他出身王室,却在大学里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
他同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一样,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
他自己也是一个“可爱的王子”是一个会得到民众拥戴的王子。
拥有幸福的爱情,世界美好。
(大学读书-人文主义思想-家庭美好-爱情幸福-世界美好。
)
对人的赞美: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这种议论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对社会所寄托的思想,说明他曾经是一个怀抱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现实:
剧本一开始,世界已经颠倒混乱,父亲猝死,母亲速嫁,他一夜之间变成了“忧郁王子”。
严酷的现实击碎了他往日的梦幻。
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破灭,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了他行为上的犹豫(或延宕),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说的延宕王子。
2.如何理解他在复仇行动上的拖延和犹豫:
①从社会意义上说,他的犹豫是因为在复仇过程中他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简单的为父报仇,他还有重整乾坤的任务但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他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担当这一重任,所以他表现出了犹豫和延宕。
最后他替父报仇,但没有完成重整乾坤的重任。
②从哲学与艺术层面上说,他的犹豫是对人类生命本身的探讨,所以表现出的行为是“敏于思考而拙于行动”
③哈姆雷特的时代是一个封建势力还很强大的时代,他的敌人又是一个极其奸诈,善于笼络臣下的国王;而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不相信暴力,不相信群众,只是孤军奋战,终于抱恨死去。
他的悲剧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
3.作品特色:
①在他的戏剧中,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②他是无与伦比的戏剧结构大师。
③他还是语言的巨人。
十七世纪文学
【巴罗克时代】
巴罗克文学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在17世纪上半叶达到盛期。
“巴洛克”原意为未经雕琢、外形不规则的珍珠,在新古典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这场风靡全欧的艺术运动被谑称为“畸形的珍珠”,借取了不规则不完美以至荒谬的涵义,是大遭贬斥的。
巴洛克文学摒弃了古典主义的清高、质朴、庄重,不是为了探求事物的内在逻辑,而是一任情绪的奔放,轻理性而重感情,重主体性的张扬。
后期的巴洛克文学流于雕琢辞藻,滥用寓意,玄学味过浓。
它的出现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作用,对19世纪以来的拉美文学也有深刻影响。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太阳王,法国第三任国王。
“联即国家”——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赞助者。
“对荣誉的热爱,是我统治欲的根源。
”——路易十四
法语在欧洲取代拉丁语成为最时髦的语言。
名词解释:
【三一律】
三一律:
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即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性。
三一律规定:
一出戏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三一律的积极作用:
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并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戏作家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伪君子》形象分析:
达丢夫是戏剧的核心人物,莫里哀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概括了封建贵族和教会的伪善本性,对他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
首先,他把宗教当工作,骗取人们的信任,作为达到卑鄙目的的跳板,这是一切伪善者的共同手段。
作者通过他贪食财色的行径揭露了伪善者的丑恶嘴脸,达丢夫的宗教伪善具有巨大的危险性,在西方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
启蒙文学与古典文学
产生的时间不同:
启蒙文学是18世纪主流文学;古典文学是17世纪主流文学。
反封建力度不同:
古典文学反封反教,但前提是拥护王权;启蒙文学最鲜明的,毫不掩饰的,尖锐的,彻底的批判封建教会势力。
强调理性内容不同:
古典文学提倡的理性带有明显浓厚封建色彩;启蒙文学明确提出了资产理论纲领,即自由、平等、博爱。
主人公不同:
古典文学主人公是半贵族、皇帝、大臣;启蒙文学主人公是资产阶级和平民。
形式上不同:
古典文学讲究“三一律”;启蒙文学大胆用各种样式,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等。
【鲁滨逊的形象】
他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平民资产阶级正面形象,恩格斯称之为“真正的资产阶级”。
1.不懈的进取心和冒险精神。
2.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
3.强烈的殖民思想。
【《浮士德》歌德】
1.魔鬼靡菲斯特的两次打赌。
和上帝打赌。
和浮士德打赌。
2.浮士德追求真理的一生(五个阶段)
书斋生活/爱情生活/宫廷生活/追求古典美/改造大自然
①书斋生活(走出书斋投身社会阶段)
浮士德年过半百——因茫然痛苦而想自杀——复活节的钟声——回到大自然——与魔鬼打赌。
书斋生活——表明歌德对中世纪文学的否定,象征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摆脱中世纪的旧学问投身社会、探索社会的战争历程。
表明新兴资产阶级扩展自己,要求获取新知识、了解社会、了解人生的自然愿望。
②爱情生活(追求个人幸福阶段)
返老还童——与玛甘泪发生恋情——与玛甘泪的哥哥决斗——玛甘泪判死刑——浮士德在悔恨中离去——不想继续堕落下去——靡菲斯特失败。
说明围绕个人生活小圈子追求理想是不可能的,必须向着更高的境界,克服“小我”走向“大我”。
这段描写实际上是对文艺复兴时期那种过分追求官能享受和个人主义泛滥的否定。
③政治生活(为宫廷服务阶段)
浮士德来到罗马帝国宫廷——王朝混乱——发行纸币——取悦皇帝——召见美人海伦——梦幻破灭——靡菲斯特驮起他溜出宫廷。
反映了政治资产阶级分子思想发展的历程。
当时的知识分子把政革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害怕自下而上的社会改革。
歌德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晚年认清了这一点,否定了这条道路。
④重回书斋(追求古典美)
重回书斋——与海伦结合——儿子欧福良死去——海伦消失——浮士德没能得到满足。
当时许多人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改革社会的途径,就把目光转向古代,转向艺术,企图用艺术美陶冶人的精神,启迪人的思想从而改造社会,歌德否定了这条。
⑤建功立业(在改造自然中找到真理)
得到封底——移山填海——双目失明——得到满足——“真美呀!
请停留一下!
”——浮士德依约倒地死去——天使将他的灵魂抢走——“凡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得救”——得到上帝的拯救。
改造大自然——歌德悟出了一条真理——不懈的努力,就是人类的自我拯救。
歌德一方面收到资产主义发展的鼓舞,认为这是人类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了资产主义的弊端,接受了空想主义的思想,认为只有通过集体劳动才能创造丰富的财富。
而个人只能在集体的,为人类服务的事业中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
浮士德的精神:
在诗剧中浮士德是个象征性的形象,是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
他的性格特征就是永不满足,不断追求的进去精神,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席勒】
《欢乐颂》词作者(曲作者:
贝多芬)
《阴谋与爱情》两个主题
1.自由爱情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婚姻交易的反抗。
2.在婚姻爱情之外歌颂了社会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期主流文学,开始在德国、英国有很大发展,在法国达到高峰。
1.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这种主观性事浪漫主义文学的本质特征,浪漫主义诗人一般有丰富的情感生活,炽热的激情取代了冷静的理性。
2.寄情山水和赞美大自然。
浪漫主义作家受卢梭“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厌倦城市文明,把大自然看作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大自然中,用自然的美对照社会的丑。
3.重视民间文学。
很多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是从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开始创作的,他们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手法和语言,这对革新文学内容和形式起了重大作用。
【拜伦】
拜伦的性格:
①“魔鬼诗人”——叛逆的诗歌
②自卑心理——病态的敏感
③性格矛盾——利己主义和宽广的胸怀
拜伦的英雄主义:
指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他们是高傲坚强而又孤独、犹豫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的社会势力不两立,对封建强权统治进行不屈的反抗,但带有明显的跟人主义特征。
他们反抗社会是出于个人的原因,追求个人的自由,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都只能以悲剧告终。
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就像拜伦本人一样,故事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
【雪莱】
雪莱的诗歌分类:
诗剧,抒情诗,爱情诗。
抒情诗特点:
①抒情中带着深沉的思想。
②在形式上大胆探究。
③把自然景物拟人化。
【雨果】
《悲惨世界》主要内容:
①冉阿让与米里哀主教的故事。
②芳订的故事。
③冉阿让与沙威的故事。
④冉阿让与珂赛特的故事。
⑤马吕斯的故事。
《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
1.米里哀教皇博爱主义的化身。
这一情节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改造邪恶习性,铸就善良灵魂的可行性,并成为小说整体结构的契机。
2.冉阿让被感化后,立志行善至死不渝。
这些描写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化解人际隔阂,建立友好感情的可行性。
3.冉阿让对沙威的以德报怨
这些描写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征服恶人,自然淘汰恶人的可行性。
4.兴办福利,改善社会风气。
办福利事业是作者人道主义张扬的具体体现,描写悲惨世界目的在于消灭悲惨世界。
雨果提出的桑迫切问题是什么?
《悲惨世界》中雨果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这部小说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产物。
在这篇小说的序中,雨果曾提出当代社会三个迫切解决的问题:
贫富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女性堕落,黑暗是儿童羸弱。
这是理解小说的钥匙。
为解决这些问题,雨果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1法律问题:
雨果认为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和习俗吧人间变成了地狱,他不赞成强制性的处罚,而要用仁慈、宽恕去感化那些犯了罪的人。
2贫穷问题:
他认为贫穷使人潦倒、堕落、犯罪。
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富人去对穷人多施舍,使他们能够生存下去,给他们就业机会,兴办慈善事业。
3愚昧问题:
雨果认为愚昧造成社会的罪恶与黑暗,要除去人们的愚昧雨果认为要靠良好的教育。
总之,雨果提出消除社会弊病的办法的中心实质是道德感化,他的这些办法在当时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途径,很难实行。
19世纪俄国文学特点:
1.名家如林,名作如海,群星灿烂。
2.这个时期的俄国文学围绕这两大主题展开:
谁之罪和怎么办。
3.俄国文学具有强烈的自我反省和忏悔意识,塑造出一批“多余人”的艺术典型。
4.俄国文学很重视对人的灵魂的探索。
重点:
什么叫做“多余人”
他们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的特殊的人物群体,他们是进步的贵族。
这些人不满当时贵族的生活,厌恶这个群体。
但是当他们转向贫苦的农民,转向工人,转向受苦的市民的时候,又觉得和这些人格格不入。
当社会双方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反而觉得无事可做。
他们既不站在政府的一边,也不站在人民的一边,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他们冷漠而痛苦,成为一个“多余人”。
奥涅金形象分析
主人公奥涅金是进步贵族的代表,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
成长环境对他的影响:
年轻时是快乐的浪子,法文谈吐写作,社交礼仪。
①厌倦贵族生活,愿意接受新思想,到农村愿意创作,进行农事改革,愤世嫉俗对俄国前途忧虑。
②奥涅金身上的贵族习气使他缺乏毅力和信心,亦毫无实际工作的能力。
缺乏毅力:
读书无系统,写作无内容,改革不了了之。
冷漠无情:
把达以为逢场作戏。
苦闷虚荣:
做错事不认错,大打死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总之,无论事业、爱情、友谊,奥涅金一概无所成就,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③奥涅金性格的两重性概括了20年代俄国贵族先进青年的典型特征。
浪漫主义创作格言是:
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批判现实主义创作的格言:
生活就是这样的。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矛盾心态:
1.对贵族社会既鞭挞又眷恋。
2.既抨击金钱的罪恶又无法拒绝它的诱惑。
3.既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又反对暴力革命。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期的主流文学。
1.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力求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思想基础是人道主义。
4.在形式上以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走向成熟。
于连的性格特征:
于连是王朝复辟时期受压迫的小资产阶级的青年典型形象,是一个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于连性格改变线路:
瞬间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瞬间的自卑——再反抗……
总之,于连的性格是复杂的,多侧面的,由于自我观念始终是他性格的主流,因而在不同的生存环境里时而反抗,时而妥协,时而政治善良,时而又?
?
伪善。
他的一生激荡着追求自由平等的政治热情,也充满追求个人利己主义的欲望。
他的典型意义在于,在他身上有法国社会的时代精神,特别是表现了受压抑一代年轻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理想,于连身上表现出的反压迫,求自由,坚定的追寻自我生命价值的精神体现了人的一种普遍的生存追求,具有象征意义。
※简答题:
《红与黑》的政治内容。
1.作品表现出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渗透到每个角落,唯利是图成风,金钱成为人行为的唯一标准。
2.表现了19世纪法国贵族与资产阶级的争权夺利的社会风貌。
3.表现了法国贵族阶级腐朽本质和狰狞面目。
4.对宗教的揭露与批评。
《红与黑》心理描写的特色:
1.作者善于展示人物的激情与理智相冲突时的内心世界。
2.刻画人物心理非常的细腻。
3.善于通过内心独白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
※拉斯蒂涅是怎样一步步堕落成资本主义野心家的。
(或题为,拉斯蒂涅的形象。
)
拉斯蒂涅一步步堕落诚资产阶级的野心家,性格形成有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
受物质环境的刺激,野心萌发。
第二阶段:
受人生三课的教育走向堕落。
1.鲍赛昂夫人的教育。
2.付托冷的教唆。
3.高老头的惨死。
4.他是一个贵族子弟,资产阶级化的典型代表。
拉斯蒂涅在物质环境的刺激下,在“人生三课”的教育下,经过良心和野心的激烈搏斗,完成了野心家性格发展的过程。
小说通过对他堕落过程的描写,反映了金钱对青年的腐蚀和贵族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人间喜剧》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
这种方式将将它组合成有机的整体。
所谓分类整理:
就是将作品按其类别分为:
风格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
其中风格研究最为重要,又分为和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军事生活,乡村生活等6大类。
所谓人物再现法:
就是让同一个人物,让他们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思想发展轨迹。
《人间喜剧》三大主题:
第一主题:
贵族衰亡
1.老一代被金钱打到。
代表作《古屋陈列室》
2.新一代被金钱腐蚀。
代表作《高老头》
3.妇女被金钱轰倒。
代表作《弃妇》《苏城舞会》
第二主题:
资产阶级的发迹
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者形象。
代表人物:
高布塞克。
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者形象。
代表人物:
老葛朗台。
3.具有垄断时期金融?
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
纽沁根。
?
?
第三主题:
金钱罪恶
1.毁灭人性,败坏良心。
代表作《高老头》《贝姨》
2.毁灭爱情,败坏家庭。
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夏倍上校》
3.毁坏社会,败坏国家。
代表作《幻灭》《交际花盛衰记》
《人间喜剧》中人物塑造的手法。
1.强调物质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1先写环境,引出活力的人物,
2把环境同人物的心理变化,精神状态糅合在一起。
2.细致、精确的经济细节描写。
巴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尤其是他塑造人物时非常注重经济细节的描写,让读者了解人物命运发展变化的物质背景。
3.强调人物“欲?
”,凸现人物性格。
巴认为“欲?
”是人的基本要素,巴常常赋予人物一种极度膨胀的欲忿?
,强化它、渲染它,比如高老头的父爱,葛朗台的贪婪等。
4.使人物再现法。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人物介绍
爱玛悲剧的原因
1.不切实际的教育毒害了她
2.残酷的社会把她推向深渊。
*福楼拜冷静的剖析爱玛走向毁灭的主、客观原因。
不动声色地将一群卑鄙自私的正人君子和一个“不正经”的女人作对比。
*爱玛追求幸福却身败名裂,最后服毒而死,但把她逼向死亡的无耻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