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135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七中学高一年级

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出题人:

孔会娜审核人:

孔会娜时间: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三)夜幕降临后,距离地球最近的3个天体——月球、金星和木星,汇聚在双鱼座的西方夜空,交相辉映,媲美争辉,形成少见而有趣的“双星拱月”天象。

读图完成1~2题。

1.与地球相比,图中三天体均缺少()

A.岩石B.大气C.液态水D.阳光

2、组成双星拱月的天体为()

A.恒星和卫星B.行星和卫星C.恒星和行星D.彗星和卫星

一场强烈的太阳风暴于2015年3月17日至18日“光临”地球。

美国太空天气预报人员说,这是过去一年半中最“生猛”的太阳风暴,此次太阳风暴持续了24小时至36小时,会对太空中运行的部分卫星及地球上的某些电网造成短暂影响。

读图回答3~5题。

3.关于图中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色球层B.②—光球层C.③—日冕层D.①—日冕层

4.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英国、墨西哥B.挪威、芬兰

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巴基斯坦

5.下列行业受太阳风暴影响最大的是()

A.棉纺织业B.通信C.钢铁工业D.石油化工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

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

据此回答下列6--7题。

6.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拔高,气候寒冷

B、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C、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

能削弱作用小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7.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

、藏南谷地的地热B、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

C、风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各点分别是二分二至日和近、远日点,回答8~9题。

8.2016年的秋分在9月22日,那么秋分日时地球运动到图中的位置大约是()

A.①B.③C.⑤D.⑥

9.当太阳从公转轨道③处运行到①处时,其公转速度()

A.先变慢后变快B.逐渐变快C.先变快后变慢D.逐渐变慢

下图为两条河流下游图,图中圆圈为一小岛。

据此10~11题。

10.图中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若要在甲、乙两图四点中建设港口,则最合适的点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一天来到美丽的大蜀山,它突发奇想,从大蜀山“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如果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据此回答12~14题。

12.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1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D.通过地球卫星获得的信息

1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

15.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

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④传到②,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D.①②均为液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为20千米,此次地震使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产生核泄漏危机。

据此回答16~17题。

16.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一圈层(  )

A.水圈B.岩石圈C.下地幔D.地核

17.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后,产生的放射性危害物质,可能污染的圈层是(  )

①水圈 ②大气圈 ③岩石圈 ④生物圈 ⑤地核

A.①②⑤B.①②③

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18.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19.下图能正确表示城郊间、海陆间热力环流的是()

20.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图中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21-22题。

2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23~25题。

23.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

24.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湿润是由于()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25.下图对应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写出左图中甲、丙位置所代表的节气。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在右图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3)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___。

(填写:

晨线或者昏线)

(4)右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对应左图中的地球的位置是_________。

(5)A点的地方时是_____点,C点的昼长时间为______小时,

D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6)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

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

27.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分辨图中地震波类型并比较两者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的差异:

E波是波,其特点是(3分)

F波是波,其特点是(3分)

(2)图中分界面A是,界面B是(2分)

(3)图中,自B向下地震波波速出现的变化是:

 

这种变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字母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_(2分)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3分)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其原因是_________

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过程有关。

(3分0

(4)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__________。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2分)

29.读下图模式图,回答问题。

(10分)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海陆风,箭头③表示的是海风,那此时为________(填“白天”或“夜间”),甲地为近地面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

(3)若此图表示的是热岛环流,则甲、乙两地中表示城区的是__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甲处为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是由________(填热力或者动力)作用形成的,③处为_____________带(风带)。

气压带乙和风带③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气候;

常年受③风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读季风环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分)

(1)左图为_____月的季风示意图,右图为_____月的季风示意图。

(填“1月”或“7月”)

(2)左图中,亚欧大陆被_______________(气压中心)控制,

①处盛行________风,③处盛行________风。

(填风向)

(3)右图中④处为风(填风向),其成因主要是。

⑤处为风(填风向),其成因主要是。

此季节上海的气候特点是。

 

1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七中学高一年级

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答题卷

出题人:

孔会娜审核人:

孔会娜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班级姓名考场考号(座号)

密封线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写出左图中甲、丙位置所代表的节气。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在右图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3)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___。

(填写:

晨线或者昏线)

(4)右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对应左图中的地球的位置是_________。

(5)A点的地方时是_____点,C点的昼长时间为______小时,

D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6)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

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

27.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分辨图中地震波类型并比较两者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的差异:

E波是波,其特点是(3分)

F波是波,其特点是(3分)

(2)图中分界面A是,界面B是(2分)

(3)图中,自B向下地震波波速出现的变化是:

 

这种变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字母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_(2分)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3分)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其原因是_________

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过程有关。

(3分0

(4)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__________。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2分)

29.读下图模式图,回答问题。

(10分)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海陆风,箭头③表示的是海风,那此时为________(填“白天”或“夜间”),甲地为近地面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

(3)若此图表示的是热岛环流,则甲、乙两地中表示城区的是__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甲处为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是由________(填热力或者动力)作用形成的,③处为_____________带(风带)。

气压带乙和风带③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气候;

常年受③风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读季风环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分)

(1)左图为_____月的季风示意图,右图为_____月的季风示意图。

(填“1月”或“7月”)

(2)左图中,亚欧大陆被_______________(气压中心)控制,

①处盛行________风,③处盛行________风。

(填风向)

(3)右图中④处为风(填风向),其成因主要是。

⑤处为风(填风向),其成因主要是。

此季节上海的气候特点是。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七中学高一年级

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C B C B B    

6―10 A A B C B

11-15C D C C B

16-20 B D B A A 

21-25 A C B B D

二、综合题

26.(10分)

(1)夏至秋分

(2)略(3)晨线

(4)丙(5)12812(6)AB

27.(10分)

(1)横,速度较慢,且只能通过固体介质;纵,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介质。

(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3)横波消失,纵波速度骤减该深度以下物质状态不是固态。

28.(10分)

(1)太阳辐射(1分)地面辐射(1分)

(2)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丙(3分)

(3)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2分)甲(1分)

(4)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1分)乙(1分)(共10分)

29.(10分)

(1)乙甲丙丁

(2)白天陆地(3)甲

(4)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盛行西风带

地中海温带海洋性全年温和多雨(温暖湿润)

30.(10分)

(1)17

(2)亚洲高压西北东北

(3)东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高温多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