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笔记整理默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973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笔记整理默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生物笔记整理默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生物笔记整理默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二生物笔记整理默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二生物笔记整理默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笔记整理默写版.docx

《高二生物笔记整理默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笔记整理默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生物笔记整理默写版.docx

高二生物笔记整理默写版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

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生命科学发展阶段

(1)描述法和比较法生物学阶段

我国古代:

《诗经》——诗歌总集;贾思勰《齐民要素》——农书;李时珍《本草纲目》——药书。

国外: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生物研究进入水平;18世纪林耐的“生物分类法则”;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进化论”。

(2)实验法生物学阶段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和摩尔根进一步揭示遗传机制(伴性遗传)的果蝇实验。

(3)分子生物学阶段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建立,生物研究进入水平(微观领域);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核酸领域)。

2.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

微观领域的方向——分子生物学

宏观领域的方向——生态学

3.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人体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用于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治疗)

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生物多样性保护、脑科学。

三.生命科学的定义

生命科学是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第二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一.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1.基本步骤

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答疑问——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

2.实验设计的原则

(1)等量原则;

(2)单一变量原则;(3)设置对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5)平行重复原则;(6)随机性原则。

二.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重视观察和实验:

(1)带着问题学习;

(2)了解方法和步骤;(3)做好观察和记录;(4)及时处理数据;(5)做好讨论和实验报告。

 

实验1.1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一.实验目的

学会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测微尺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应用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同时借助显微镜的物镜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两尺配合使用,进行测量和运算,得出细胞的大小。

三.实验过程

1.低倍镜观察:

对光→规范地安放玻片→调焦→低倍镜观察。

2.高倍镜的使用:

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首先必须在低倍镜下调整焦距使物像达到最清晰,并把要进一步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

在转动时,两眼要从显微镜侧面注意观察,避免镜头与玻片相碰。

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应使用细调节器,绝不可以用粗调节器,避免镜头压碎玻片。

3.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4.显微测微尺的使用

(1)将物镜测微尺有刻度的一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夹好,使测微尺刻度位于视野中央。

调焦至看清物镜测微尺的刻度。

(2)小心移动物镜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如目镜测微尺刻度模糊,可转动目镜上透镜进行调焦,使两尺左边的“0”点一直线重合,然后由左向右找出两尺另一重合的直线。

(3)记录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的格数。

按照下式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等于多少μm。

若物镜测微尺每格长度=l0μm。

则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μm)=物镜测微尺的格数/目镜测微尺的格数×10。

例如:

目镜测微尺20小格等于镜台测微尺3小格,已知镜台测微尺每格10μm,则3小格的宽度为3×10=30μm,那么相应地在目镜测微尺上每小格大小为:

3×10÷20=1.5μm。

四.注意事项

1.镜检时,如有必要使镜筒倾斜,须注意倾斜角度不能超过45°,以免由于整个镜体重心不稳而翻倒。

2.转动调节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机件损坏。

 

本章小结

1.生命科学是研究的科学,是与我们的生存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门基础科学。

它涉及到种植业、畜牧业、渔业、食品加工业、医学、制药、环境保护等方面,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2.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是采用和进行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的观察和记录。

随着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的发展和相互渗透,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主要研究手段。

3.17世纪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到水平。

1953年模型的建立,将生命科学的研究深入到水平,并为奠定了基础。

4.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它面临的重大课题有、和、和等。

它将对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5.生命科学的探究过程源自问题的提出,为了解决问题,可以提出多种,用、和来检验假设是否正确,从而获得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论。

在探究过程中,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激发进一步探究。

查阅与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有助于假设的提出和实验的设计。

6.从总体上看,当代生物科学主要朝着和两个方面发展:

在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在方面,逐渐兴起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一.水

1.含量:

是生物体中含量的化合物。

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含水量不同,代谢旺盛的器官含水量高。

2.存在形式:

(1)结合水(4.5%);

(2)自由水。

3.生理功能

结合水:

与其他大分子物质一起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

(1)自由水是细胞中的良好溶剂;

(2)参与各种代谢;

(3)运输养料和废物;

(4)调节体温;

(5)维持细胞形态。

4.人体缺乏表现:

(1)缺水10%,生理紊乱;

(2)缺水20%,生命停止。

二.无机盐

1.含量:

是生物体中含量的化合物,仅占细胞干重的1%。

2.存在形式:

3.生理功能

(1)参与组成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合物。

如:

血红蛋白:

Fe2+、骨骼:

Ca2+(缺钙,肌肉抽搐)、PO43—是磷脂的组成成分、Mg是植物叶绿素的必需成分、Zn是多种酶的组成元素、I是甲状腺素的原料。

(2)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

(3)生物体需要适量的无机盐来调节机体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第二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糖类

1.概念:

符合化学通式Cm(H2O)n,俗称碳水化合物。

(m,n≥3),m,n可以不相等。

、、。

2.作用

(1)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3.种类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糖

戊糖

 

组成RNA的成分

 

组成DNA的成分

己糖

 

主要的能源物质

 

提供能量

 

提供能量

双糖:

由两分子单糖经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提供能量

 

提供能量

提供能量

多糖:

由许多个葡萄糖经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储存能量

支持保护细胞

糖原

(CH2O)n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储存能量

4.其他多糖物质:

多糖+脂质=糖脂多糖+蛋白质=糖蛋白

二.脂质:

俗称脂类物质。

1.化学性质: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种类

(1)脂肪(甘油三酯):

、、。

①基本成分:

甘油:

脂肪分子中,即含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称为(植物)油。

植物油为。

脂肪酸:

脂肪分子中,即只含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称为(动物)脂。

②作用:

最好的;缓冲外界打击;防止能量损失,。

(2)磷脂:

、、、、。

①结构:

由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组成极性分子。

②功能: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双分子层。

③种类:

卵磷脂和脑磷脂。

(3)胆固醇:

①含量:

正常人体含l50g。

②分布:

全身各组织中,以脑及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内脏和皮下脂肪的含量也高。

③功能: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的重要生理功能。

④血液胆固醇偏高与心血管疾病发生明显相关。

三.蛋白质

1.概念

以为基本单位,由一条或者多条多肽链构成的。

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干重占50%)。

氨基酸有20种,其中8种是必需氨基酸,须从食物中获得。

2.基本组成单位:

氨基酸。

、、、。

(1)共同特点:

在与羧基(—COOH)相连的C原子上同时连有一个氨基(—NH2)。

(2)不同之处:

侧链所连接R基团不同,代表不同的氨基酸种类。

3.化学结构

(1)(—CO—NH—):

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

在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中,如果分子中一共有M个氨基酸组成,则分子中:

在由N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中,如果分子中一共有M个氨基酸组成,则分子中:

(2):

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不是直线结构,而是折叠或螺旋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3):

由3个以上氨基酸残基连成的肽链,3个组成就是三肽,4个组成就是四肽,……n个氨基酸组成就是n肽。

(4):

每条多肽链的一端至少有1个自由氨基(N端),另一端至少有一个自由羧基(C端)。

4.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20种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功能多样性的主因)。

5.功能

(1)机体构造的主要成分()。

(2)酶、抗体、激素(胰岛素、生长素)、血红蛋白等的必需原料()。

(3)分解供能占日需总能的10%~15%()。

四.核酸

1.定义: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

2.分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A)

结构

组成基本单位

碱基

嘌呤

嘧啶

 

五碳糖

无机酸

分布

3.作用:

核酸是一切生物体(包括病毒)的,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维生素

1.概念:

是生物生长和代谢必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2.特点:

需要量极少,但不能缺乏。

膳食多样化是避免缺乏症的合理方法。

3.分类:

根据溶解特性划分。

(1)脂溶性维生素:

E、K溶解于脂肪,不溶于水,与脂肪一起被淋巴组织吸收后,可在体内储存。

(2)水溶性维生素:

溶解于水,不溶于脂肪,直接吸收进入血液中,吸收后很少储存,过多的则由尿液排出。

 

实验2.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学会植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二.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颜色反应。

可以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三.实验过程

1.预备实验

材料

方法与试剂

现象

结论

1%淀粉糊

在试管中加1%淀粉糊(多糖)2mL,滴加碘液2滴

淀粉糊中有大量淀粉存在(多糖鉴定法)

1%葡萄糖溶液

在试管中加葡萄糖溶液2mL,滴加2滴班氏试剂,均匀加热至沸腾

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还原性糖鉴定法)

10%鸡蛋清溶液

在试管中加鸡蛋清溶液2mL,然后加入2mL5%NaOH溶液震荡,再滴加2~3滴1%CuSO4溶液(5%NaOH+l%CuSO4称为双缩脲试剂)

蛋清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鉴定法)

植物油

在试管中加植物油2mL,逐步滴加苏丹Ⅲ染液几滴

植物油属于脂肪(脂肪鉴定法)

2.正式实验

(1)梨果肉薄片+班氏试剂(均匀加热)→红黄色沉淀;

(2)花生仁子叶薄片+苏丹Ⅲ染液→橘红色;

(3)含有蛋白质的材料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四.注意事项

1.还原性糖的鉴定:

预备实验时,加热试管中的溶液,应使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

2.脂肪的鉴定:

切片时刀口要向内,同时注意不要伤着自己和他人。

3.蛋白质的鉴定:

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应先加NaOH溶液,造成碱性环境,再加CuSO4溶液,且CuSO4溶液不能多加,否则CuSO4的蓝色将遮盖颜色反应的真实结果。

 

本章小结

1.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并具有、、、的作用。

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和两种,其中含量最多的形式的主要作用是细胞内的,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必须有水的参与,。

2.无机盐大多数以形式存在于生物体内,其含量虽然很,但它们却是不可缺少的物质。

重要作用:

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有重要作用,如血液中含量太低就会出现抽搐现象;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也很重要。

3.蛋白质是由组成的化合物。

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以相连接形成,氨基酸的、、决定了肽链的多样性。

蛋白质的是其功能多样性的基础。

蛋白质不但是生物体的,而且在生理活动中起作用。

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含量只比少,占细胞干重的以上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大约有种,在结构上都符合结构通式。

氨基酸分子间以的方式互相结合形成多肽,再加工成有特定空间的蛋白质。

10个氨基酸构成1条多肽链,脱份水,形成个肽键。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其通常呈链状结构,称为。

4.糖类是细胞的主要物质,糖类的通式是。

糖类可分为﹑和等几类。

和属于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它们是核酸的组成成分;双糖中和是植物糖,是动物糖;多糖中是动物体内的多糖物质,为动物体内的和。

和是植物体内的主要多糖物质,和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动植物共有的是形式,其中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主要位于细胞的和。

5.核酸是由为组成的化合物。

核酸有两种,一种为,一种为。

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和。

核酸是的载体。

基本单位,由一分子﹑一分子和一分子组成。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主要存在于中。

核糖核酸简称,主要存在于中。

6.脂类主要是由三种化学元素组成。

脂质可分为、和,后者包括、和,主要是对维持正常的和等生命活动起作用。

、和是最常见的脂质。

脂肪由和构成,是生物体内的的重要形式;磷脂分子结构中有和,是构成的主要成分;胆固醇是组成结构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许多的重要组成部分。

7.是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按其溶解特性可分为和两大类。

 

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

第一节细胞膜

一.细胞膜的结构

1.化学成分:

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外侧有少量多糖。

2.细胞膜的流动镶嵌结构:

(1)以为;

(2)蛋白质分子有的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有的或者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

(3)糖被:

,是细胞识别外界信息的“信号天线”。

3.特点:

(1)细胞膜具有一定的;

(2)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功能。

死细胞的细胞膜具。

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1.溶质分子的通过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细胞膜两侧物质浓度差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等出入细胞

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膜

葡萄糖、氮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

2.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的通过方式

胞吞

胞吐

方向

进入细胞

运出细胞

过程

附着在细胞膜上,膜内陷形成小囊被包入,从膜上脱离,形成小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在细胞膜内被包围形成小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移到细胞表面,向外张开,排出细胞

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需要

需要

代表例子

白细胞吞噬细菌

消化酶的分泌

三.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渗透作用: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细胞膜)的扩散运动过程。

2.关于“一个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看成一个渗透系统”的分析

(1)细胞壁,全透性,水和溶质可自由通过。

(2)细胞膜,液泡膜和部分细胞质合称,可看成一层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

(3)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即细胞液和外界溶液存在着浓度差。

3.质壁分离和复原

四.细胞膜的功能

1.

2.

3.

4.

5.

 

实验3.1探究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细胞壁的特点:

全透性的,伸缩性较小。

细胞膜,液泡膜相当于半透膜。

原生质层:

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三.实验过程

1.第一步:

用清水制作洋葱鳞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

2.第二步:

尝试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浓度分别为10%,20%,30%)引流,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3.第三步:

使洋葱表皮细胞浸润于清水中,观察质壁分离的复原。

四.注意事项

1.撕下的表皮既能观察到紫色,又不带有叶肉细胞。

2.选用的洋葱紫色越深越好。

如果使用的洋葱紫色较浅,则不利于观察。

3.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后,要尽快滴加清水使其复原,否则,细胞会因质壁分离时间过长而失水死亡。

4.决不能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

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的步骤,分别要重复3次以上。

千万要注意,绝不能让蔗糖溶液溢至盖玻片上,以免污染物镜。

5.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用根尖的细胞:

细胞呈,,。

这样才能看到不同分裂期细胞。

 

第二节细胞核和细胞器

一.细胞核:

形态结构

功能

核膜

两层膜组成,其上有核孔,利于大分子物质进出

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界膜,限制染色质于细胞核内

核基质

透明均一的核液

核内进行生化反应的场所

核仁

一个或几个圆球形结构

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

可被碱性染料染成蓝色的细丝状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二.细胞质

1.细胞质基质——液体部分

(1)悬浮各种细胞器。

(2)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场所、物质和环境条件。

如,核苷酸,氨基酸。

2.细胞器

(1)线粒体:

①结构:

,(扩大膜面积),基质。

②成分:

呼吸酶,等。

③功能:

(2)叶绿体:

①结构:

,基质,基粒(扩大膜面积)。

②成分:

光合色素,光合酶,DNA等。

③功能:

④分布:

高等植物细胞特有。

(3)内质网:

①结构:

单层膜的网状物。

②分类:

光滑型,粗糙型。

③功能:

增大膜面积;与有关。

(4)高尔基体:

①结构:

单层膜,结构。

②功能:

(5)核糖体:

①结构:

无膜,体积最小,数量最多。

②成分:

蛋白质,RNA。

③功能:

附着核糖体:

合成分泌蛋白(如抗体,酶,蛋白质类激素)和膜蛋白。

游离核糖体:

合成结构蛋白(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和特殊蛋白(如血红蛋白)。

(6)中心体:

①结构:

,无膜结构。

②分布:

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

③功能:

(7)液泡:

①结构:

单层膜,含细胞液。

②分布:

一般成熟植物细胞具有大型液泡。

③功能:

储存物质(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与渗透吸水有关。

(8)溶酶体:

①结构:

单层膜,含多种。

②分布:

所有细胞都有。

③功能:

可进入细胞内的及衰老无用的。

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lμm~10μm)

(l0μm~50μm)

细胞核

,遗传物质DNA集中在细胞中央,称为拟核。

,,,

染色体

,只有一条裸露的DNA分子

细胞器

细胞壁

主要含肽聚糖

含纤维素,果胶

举例

,放线菌,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原生动物,,植物,动物和人

细胞(除病毒外)是生物体和。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和细胞器:

与胰岛素(酶)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

微生物中:

 

实验3.2颤藻和水绵细胞的比较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颤藻和水绵细胞的比较观察,了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最本质区别在于:

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而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三.实验过程

1.制备水绵临时装片

(1)滴清水;

(2)取样品;(3)散开;(4)盖盖玻片;(5)低倍镜观察;(6)高倍镜观察。

2.制备颤藻临时装片(方法步骤同步骤1)

3.染色和比较观察

(1)碘液引流: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进行引流。

(2)比较细胞内结构差异。

4.结论

在水绵细胞内有染成棕色、圆球形的细胞核,而颤藻细胞内没有。

深蓝紫色的颗粒是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

四.注意事项

1.洋品不能取太多,否则相互重叠反而看不清细胞。

2.碘液引流要充分,重复多次。

第三节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一.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1.结构特点

(1)一类的生物体。

(2)很小,绝大多数病毒的大小在150nm以下,电子显微镜可见。

2.主要成分

(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即RNA或DNA)。

3.结构模式:

(核酸位于中心),(蛋白质包在周围)。

4.活动特点:

5.病毒的种类

(1)植物病毒;

(2)动物病毒;(3)细菌病毒(噬菌体)

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危害

(1)病毒性传染病:

病毒性感冒,狂犬病,水痘,腮腺炎,脊髓灰质炎。

(2)乙型肝炎:

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3)艾滋病:

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T淋巴细胞,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2.益处

(1)杀灭农业害虫(生物防冶);

(2)制造疫苗;(3)转基因技术。

本章小结

1.把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还具有、实现细胞等功能。

细胞膜主要有、和组成。

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分子有的附着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内外两侧,有的以不同深度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细胞膜的对于细胞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2.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有、和。

是梯度运输的过程,消耗细胞的能量,包括和。

是梯度运输的过程,消耗细胞的能量,还需要的协助。

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通过的方式运输。

水通过进出细胞。

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示例

自由扩散

浓度高到低

O2、CO2

协助扩散

浓度高到低

H2O

主动运输

浓度低到高

3.在以内,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和。

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和。

细胞质中分布着、、、等各种细胞器,它们执行着各自功能,又相互协同,使细胞中的各种生命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

植物细胞还具有、及等结构。

名称

功能

存在细胞(动、植物)

线粒体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动、植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场所

内质网

蛋白质加工、运输、脂类代谢

动、植

高尔基体

储存、加工、转运细胞分泌物,(植)形成细胞壁

动、植

核糖体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动、植

中心体

有丝分裂

动、低等植物

液泡

维持细胞形态、渗透压

溶酶体

消化异物

动、植

4.细胞核由、、和组成,是储存的场所,是调控的中心。

具有细胞核的细胞为。

原核细胞仅具,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5.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在生物界存在着细胞和细胞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