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社会主义本质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920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 社会主义本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五讲 社会主义本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五讲 社会主义本质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五讲 社会主义本质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五讲 社会主义本质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讲 社会主义本质论.docx

《第五讲 社会主义本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 社会主义本质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讲 社会主义本质论.docx

第五讲社会主义本质论

第五讲社会主义本质论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

这是人们普遍希望弄清楚的问题,更是社会主义理论中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只有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在茫茫迷雾里,在大风大浪中,自觉地坚定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也才会懂得怎样科学地完整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当代思潮》

逃港事件(视频)

4次大规模偷渡

第一次:

1957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一次外逃了5000多人。

第二次:

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1.9万人。

第三次:

1972年,外逃2万人。

第四次:

是1979年,撤县建市初期,有7万多人

沿着几条公路成群结队地拥向边境线,伺机越

境。

最后外逃3万人。

对于只有11万劳动力的宝

安县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大失血。

据宝安县不完全统计,1978年1月到11月20日止,全县共外逃1.38万人,逃出7037人。

全县逃出大、小队干部121人,党员29人,团员161人。

仅沙头角一个小镇就逃出2500多人。

1978年在宝安一地就堵截收容了外逃人员4.6万多人。

为什么1978年外逃的人这么多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两边的经济差距太大了。

这边劳动一天只有几角钱,香港一个打零工的,一个月可得2000多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

基本的理论问题

改革开放的实践与传统观念冲突,逼迫人们回答: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

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核心和主题。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说到:

¡°什么叫社会主义?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楚的。

¡±

¡ª¡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64页

 

“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

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

这是邓小平从理论上对我国几十年历史经验深刻总结得出的重要结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必须明确回答。

2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历史发展

 

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

第五、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

第六、国家自行消亡。

第七、人的全面发展。

二、列宁的经典认识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认真学习,利用和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先进的科学成果和管理经验,学会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使非社会主义力量为社会主义服务。

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病:

社会主义国家逐渐将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斯大林模式标准化、凝固化

★社会主义本质=激烈化的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本质=清一色的国家所有制

★社会主义本质=大一统的计划经济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应具备的要素: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制;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文化大革命”时发生停滞和倒退。

1955年,我国GNP占世界的4.7%,1978年下降到2.5%;

1960年,我国GNP与日本相当,而1978年却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及特点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及特点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概念中最深刻.最根本.最实质的东西,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最高层次和最深层次的理论概括。

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表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基本标志。

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着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是统一的,二者都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揭示。

 

从坚持社会主义的外部特征,到强调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把社会主义的原则落到实处。

社会主义的目的和目标:

生产力方面:

解放、发展生产力

生产关系方面:

共同富裕。

2.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这是对社会主义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认识

  

 

既然各种生产方式都以发展生产力为其存在的历史理由,为什么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

中印首府对照图(视频)

城市面貌的差距

孟买印象

两国之自然资源及利用比较

两国基础设施比较(根据世界银行报告)

两国资本资源比较

两国人力资源比较

 

中印经济差距

中印人均国民收入比较

(以199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

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单位:

美元)

中印产业结构比较

对外开放度(进出口总额/美元)

国家竞争力评定排名比较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排名)

国家竞争力排名比较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排名)

信息技术竞争力比较

( 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2002年4月

联合发布的《2001-2002全球信息技术报告》)

信息技术竞争力比较

( 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2002年4月

联合发布的《2001-2002全球信息技术报告》)

在次级指标方面,我国只在信息基础设施、商业与经济环境、ICT机会与社会投入3个方面比印度位置靠前,而在硬件、软件与支持、网络接入、网络政策、网络社会、网络学习、网络经济、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方面排名都落后于印度,特别是硬件、软件与支持、ICT政策、网络学习方面名次悬殊很大,反映了我国信息技术与印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软件业印度遥遥领先于我国。

印度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大国,2000年软件出口额达80亿美元。

近几年信息技术产业托起了印度牛市,预计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870亿美元,出口达500亿美元,软件业成为了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我国软件出口还微不足道。

  200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规划署的调查表明,到内地定居的香港居民2001年为41,000多人,2003年为60,000多人,而2005年(6月)为91,800人,4年间增长了一倍多;另外还有80,200人打算未来移居内地。

调查显示,港人北上定居悄然成为“潮流”。

 大公报写道:

回归前,到内地定居对很多港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而在回归9年后的今天,却成了“趋势”。

香港与内地那条长期存在的无形“界线”已经在慢慢淡化和消失。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1985年5月)

“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

”(1985年12月)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共同富裕的条件。

“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邓小平1985年3月7日《一靠理想,

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共同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视频)

如何认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

•自我实现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社会承认的需求)

•社交的需求(社会关系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身体基本需求)

贫富差距是一个普遍现象,没有任何国家例外;但是程度有别。

一般来说,工业化越发达的国家,国内的贫富差距越小;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贫富差距越大。

2006年在美国总人口之中最富有的10%,拥有美国70%的财富。

中国已超国际基尼系数警戒线

★根据国际通行惯例,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表明全体居民的收入差距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程度。

★低于0.3,表明收入分配过于平均,高于0.4表明居民的收入分配已趋于不合理。

1994年:

0.452

 

2006年:

3.28︰1

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

2005年,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比上一年扩大500元以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

2000年到2005年的五年间,城镇居民中10%最高收入组与10%最低收入组的收入之比从4.6倍上升到9.2倍,扩大了一倍。

行业工资差距问题尤为突出。

2000年,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2005年增加到4.88倍。

2002年流行于网络的《农民的困惑》

•俺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菜了;

•俺们刚娶上媳妇你们又包二奶了;

•俺们刚吃上糖你们又尿糖了;

•俺们刚知道拿白纸擦腚你们又用它抹嘴了

•俺们刚有点钱你们又买保险了。

•俺们的娃子春节刚回家你们又去香港了。

2002年流行于网络的《农民的困惑》

俺们刚锄完地你们又去健身房了;

俺们刚能吃顿饱饭你们又要花钱把肉减了;

俺们刚知道洗澡打香皂你们洗头又去洗头房了;

俺们刚穿了件像样的衣服你们又把新裤子剪碎了!

俺们刚羡慕城里的繁华你们又开始建乡村别野了

俺们刚住上瓦房你们又要露营了。

俺们的娃儿刚有书念你们又要出国留洋了。

2002年流行于网络的《农民的困惑》

•俺们刚知道存款你们又倒腾股票了。

•俺们的乡镇企业正挣扎呢你们又玩企业上市了。

•俺们的民工进城了你们就开始下岗了。

•俺们的好娃子到了城里当官都成贪污犯了。

•俺们的俊闺女到了城里都改名叫”小姐”了。

•俺们刚看上电视你们又玩电脑了;

•俺们还没见过电脑你们又宽带上网了!

•俺们刚知道NBA打球MBA又吃香了!

•俺们刚看懂文艺节目你们又改成卫星收黄了

2002年流行于网络的《农民的困惑》

•俺们刚听说WC是茅房W又TO了;  

•俺们刚攒了点粮食粮食又不值钱了;

•俺们刚把白条换成钞票你们又把人民币换美圆了

•俺们刚把害虫灭掉你们又爱吃害虫啃过的青菜了

•俺们刚喝上自来水你们又改喝山泉了

•俺们刚刚敢坐公汽你们又NB哄哄打的了

•俺们刚学会打麻将你们又开始赌球了

•俺们刚能抽带嘴的香烟你们又开始吃摇头丸了

•俺们刚养了很多鸡你们又喜欢吃鳖了;

•俺们刚学会养鳖你们又喜欢上吃蝎了。

•……

造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的原因何在?

当前收入差距扩大,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政策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

1.收入差距扩大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

2.收入分配调控政策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充分,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对过高收入的税收调节还不是很有效,对低收入者的保障力度不够

3.收入差距扩大,还与发展不平衡有关。

4.收入差距扩大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4.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不是用静态的、僵硬的概念定义社会主义。

  用“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这些动词,表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动态中逐步实现。

社会主义本质有一个展开的过程,任何社会制度的本质都有一个逐步展开、逐步实现的过程。

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还没有达到其本质充分展开和实现的成熟阶段。

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在这一阶段还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完整的实现。

实现和展开社会主义的本质还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去观察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辩证法的发展观去研究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去认识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

第一,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水平,为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支柱。

第二,在实践上,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的指导原则。

其一,抛弃了被实践证明在现阶段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不再将其视为社会主义的固有特征,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其二,将对社会主义公有制认识的新水平:

在社会主义时期,公有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在社会经济中绝对化的公有制,而是在社会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与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公有制。

其三,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新认识: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生产力

1.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要素的总合,由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素和准备性因素四类要素构成。

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①独立的实体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②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③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④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当代生产力呈现出显著的变化:

第一、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科学渗透于生产力的各类要素中;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了主导和超前作用;科技进步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因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所用的时间日益缩短;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第二、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资源。

战后美国经济增长率

美国投资产出率的不断提高

 

2.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社会主义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

3.从社会主义的前途看,发展生产力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吸引力,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运动处在低潮,受到怀疑。

三大卫星发射基地

1964年10月16日我国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导弹核潜艇出海训练

★从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到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用了12年;

★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到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成功,用了11年;

★从卫星方案设计算起,“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前后花了5年时间;如果从2004年初“嫦娥工程”正式立项,绕月工程启动到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升空,只用了3年多时间

★嫦娥一号卫星飞向距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把中国人造卫星此前约8万公里的最远飞行距离,一步提高到4.5倍以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十四名航天员的

飞天英雄谱

票证见证历史

四、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奋力开拓

我国发展观的树立也同样吸收和借鉴国外理论和经验中有益成分,走一条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相结合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从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问题,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作出的重大决策。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基于国情的必然选择。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国内外发展经验后的科学借鉴。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十六大: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为什么发展是第一要务

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关键在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

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

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

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不断提高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其主要包含两个辩证的方面

一是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

即我们的一切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

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灵魂和根本追求。

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能力、才能、潜能、生活关系、自由个性、人的需要等方面内容的全面发展。

其中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素质或者能力、才能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以人为本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

¡°推进人的发展,同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向前发展。

¡±其中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

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

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还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统筹兼顾。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但生产力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也表现为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稳步地提高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更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价值目标。

1.“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意义

继承、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毛泽东)

把“生产力标准”具体化、深化

2.“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践意义

摆脱姓“社”姓“资”抽象争论的困扰

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

大胆地实验、大胆地创新。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断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完整概括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1992年视察南方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搞阶级斗争 

•B、抓好民主建设 

•C、发展生产力 

•D、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要务?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理论成果的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论十大关系》

C、中共八大确立的路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E、反“右倾”运动

2、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则在于

A、计划经济

B、平均主义

C、公有制为基础

D、市场经济

E、共同富裕

三、辨析题

1、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关键的是不要去借鉴他国经验。

2、社会主义特征的体现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民主政治。

四、简答题

1、请简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科学内涵。

2、把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是什么?

3、我们党为什么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

答案:

一、1、D   2、C

 

二、1、BCD   2、CE    

三、1、答:

错误。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关键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时借鉴他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走自己的路。

 

2、答:

错误。

我们以前误把社会主义的特征当作本质,并且不看国情特点、不分发展阶段,试图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就全部实现其特征,结果在认识上产生混乱,在实践中造成失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