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259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docx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docx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毕业论文设计

武威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系别:

农业经济系

专业班级:

2011级设施农业大专

(2)班

学生姓名:

杨晓玲

指导教师:

申海香

提交日期:

2013年5月4日

 

摘要1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摘要:

本文阐述了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并对其做出了防治方法。

关键词:

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

前言

病虫害防治是为了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产品品质,减少经济损失。

园艺作物健壮生长,能为我们提供各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蔬菜,能够装点和美化我们的环境,为我们的生存提供氧气,还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作用。

当园艺作物发生病虫害时,可能给人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带来灾害性后果。

1.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1园艺作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植物病害需要有病原、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病害三角”或“病害三要素”。

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起的。

非生物因素是由环境中不适宜的化学或物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化学因素主要包括营养元素的不足,比例的失调或过量,空气,水和土壤的各种污染化学农药的药害等。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气温、土温的过高,过低或骤然变化,土壤或空气水分过高、过低,肥料的不合理使用,光照强度或光周期的不正常变化等引生理病害的发生。

1.1.1非生物因素

1.1.1.1化学因素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化学因素主要包括营养失调、环境污染、药害、肥害。

营养失调包括营养缺乏,各种营养间的比例失调或营养过量。

造成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的原因有:

一是土壤中缺乏营养元素;二是土壤中营养元素比例不同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影响植物吸收;三是土壤的物理性质不适,如温度过高,水分过少,PH过高或过低等均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地块在连作频繁的保护地栽培等情况下,土壤中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不平衡日益突出,在这种土壤环境中生长的作物往往表现营养失调的症状。

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对植物生长发育不利,甚至可以造成严重危害[1]。

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空气、水源、土壤和酸雨的污染等,这些污染对不同植物的危害程度不同引起的症状不同。

污染物种类与来源有:

(1)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天然气工业和矿石冶炼等;

(2)氮化物来源于内燃机废气、天然气、石油或煤燃烧等;(3)乙烯来源于汽车废气、煤、油燃烧及后熟的果实等。

药害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药害喷药后几小时三到四天出现烧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

慢性药害是在喷药后经过较长时间才发生明显反应,如生长不良、叶片畸形,晚熟等。

农药喷洒后,多从气孔、伤口进入植物体内,有的还从枝、叶、花、果及根表皮进入,当用药不当时,药剂的微粒直接阻塞叶表气孔、水孔或进入组织后堵塞了细胞间隙、使作物的正常呼吸和同化作用受到抑制[2]。

肥害脱水型肥害:

是因一次性施用化肥过多,或施肥后因土壤水分不足导致肥料溶液浓度过大,引起作物细胞内水分反渗透,造成作物的脱水,多表现萎蔫,似霜冻或开水烫状。

熏伤型肥害:

是在气温较高时施用氨水、碳酸氢铵等肥料,产生大量氨气对造成的伤害。

烧种型肥害:

是施用种肥量过多,或用过磷酸钙、易挥发的碳酸氢铵及尿素等出现的烧种导致缺苗。

1.1.1.2物理因素

园艺作物病害发生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水分供应失调、气温过高或过低、光照不适。

水分供应失调植物在长期水分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营养生长受到抑制,各种器官的体积减小、质量减少和品质变劣,导致植物矮小细弱。

缺水严重时,可引起植物萎焉、叶缘焦枯等症状,造成落叶、落花落果,甚至导致整株凋萎枯死[3]。

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土温的升高和土壤的通气性,是植物根系活力减弱,甚至受到毒害,引起烂根,植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变黄、落花、落果,严重时导致植株枯死。

气温过高或过低高温可使光合作用迅速减弱,呼吸作用增强,糖类积累减少,生长缓慢,有时使植物矮化和提早成熟。

温度过高,常使植物的茎、叶、果等组织产生灼伤。

低温对植物危害也很大。

0℃以上低温所致的病害称为冷害。

当气温低于10℃时,就会出现变色、坏死表面斑点等常见症状。

植物开花期遇到较长时间的低温也会影响结实。

0℃以下的低温所致的病害称为冻害,主要是幼茎或幼叶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的病斑,之后组织逐渐死亡,严重时整株植物变黑、干枯、死亡。

土温过低往往导致幼苗根系生长不良,引起作物幼苗“沤根”,容易造受根际病原物的侵染。

剧烈变温对植物的影响比高温和低温的影响更大。

如昼夜温差过大,可使木本植物枝干发生灼伤或冻裂。

光照不适光照不足通常导致植物徒长,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和光合作用,使植株黄花,植物组织脆弱,容易发生倒伏和受到病原物的侵染。

光照过强常与高温干旱结合,引起日灼病和叶烧病。

光照长短不适宜,可以延迟或提早长日照或短日照植物的开花和结实,甚至导致不开花结实,造成严重损失[4]。

1.1.2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真菌是一类具有细胞核、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以吸收为营养方式的有机体其营养体通常是以丝状分支的菌丝体,无根茎叶的分化,通过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

真菌是多细胞体,有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

真菌性病害一般在高温多湿时易发病,病菌多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

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

在适合的,温、湿度条件下孢子萌发,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植物内为害。

细菌细菌大多是杆菌状,多数有鞭毛。

细菌依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直接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同时分泌各种酶使不溶性物质转为可溶性物质以利吸收。

细菌以裂殖的方式进行繁殖,可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借流水、雨水、昆虫等传播,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

病毒是一种不具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或脂蛋白外壳组成的具有侵染活性的细胞内寄生病原物。

病毒是以复制增殖的方式繁殖,通过昆虫、植物的各种繁殖方式进行传染,在杂草、块茎、种子和昆虫等活体组织内越冬。

线虫线虫无色、不分节,虫体结构较简单从外向内可分为体壁和体腔两部分,体壁几乎是透明的。

线虫的口腔内都有口针,是线虫侵入寄主体内并获取营养的工具。

一般为两性交配生殖也可以孤雌生殖。

线虫一般是通过人为的传带种苗的调运、风和灌水以及耕作农具的携带进行远距离传播。

主要从植物表面的自然孔口侵入和根尖的幼嫩部分直接穿刺侵入,也可从伤口和裂口侵入植物组织。

寄生性种子植物少数植物由于叶片或根系退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必须从其他植物上获取营养物质而营寄生生活。

寄生性种子植物分为全寄生和半寄生。

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得自身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称为全寄生;寄生植物本身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但由于缺乏根系而要从寄主植物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

寄生性种子植物靠种子传播,分为被动传播如风力、鸟等,主动传播有种子吸水膨胀后将种子弹射出去[5]。

1.2虫害发生的原因

影响虫害发生因素主要是气候因子、生物因子、土壤因子、人为因子等。

1.2.1气候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1.2.1.1温度

一般地说,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增高,害虫取食多,消化快,发育快,寿命相对缩短;尤其是暖冬,导致害虫全年可繁殖天数增加,越冬基数增加,越冬北界北移,向北迁出的时间提前,向南回迁的时间推迟,繁殖世代数增加,危害地理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剧。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害虫的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危害期延长,种群数量随之增加。

1.2.1.2湿度

湿度过大容易引起虫害的发生,湿度不但与害虫体内水分平衡、体温及活动有关,而且直接影响害虫的生长、繁殖。

湿度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害虫数量的消长上,湿度能显著地影响害虫的成活率,如蚜虫、介壳虫、红蜘蛛等常在干旱的年份和季节发生猖獗。

1.2.1.3光照

光对害虫的作用主要包括太阳光的辐射和光的波长,光照强度的变化能影响害虫的昼夜节律、交尾、产卵、取食、栖息、迁飞等行为。

光对昆虫生命活动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光的性质、光照度和光周期的变化。

1.2.2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1.2.2.1食物因子

食物是昆虫生存的条件,是害虫维持新陈代谢的能量来源,它对害虫的影响比其他因子更直接、更深刻。

害虫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不同的种类,其食性是不同的。

按照取食可将害虫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杂食性四类,无论是哪一种害虫都有其最嗜食的种类,当取食嗜食植物时,发育快,死亡率低,繁殖率高。

1.2.2.2天敌因子

害虫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天然的敌害,其中包括鸟类、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以及病原微生物等。

它们对抑制害虫数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这些天敌的作用,有些害虫的种群经常维持在相当低的数量水平,即使是主要害虫也由于天敌的控制使其危害减轻。

1.2.3土壤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1.2.3.1土壤温度和湿度

土温变化相稳定,越深层当土温变化越小,昆虫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1.2.3.2土壤理化性质

主要包括土壤机械组成、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影响昆虫的分布和为害。

1.2.4人为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对害虫的发生、生活等影响也是很大的。

如:

虫情调查不及时,长期使用单一化学农药防治虫害,以及大量杀伤天敌等都会使虫害加重[6]。

2.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病虫害主要防治方法有:

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法和植物检疫。

2.1农业防治法

农业防治法是通过改革种植制度和改进栽培技术,调节寄主植物,病虫害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从而控制或消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主要要措施有: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虫品种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代替或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和减轻农药带来的残毒和环境污染问题,大量减少田间防治费用。

抗病品种可通过选种、引种和育种获得,应注意兼顾抗病、抗虫与高产、优质以及适应性。

(2)改革种植制度

①合理轮作:

对寄主范围窄、食性单一的有害生物,合理轮作可以切断有害生物的寄主桥梁,恶化其营养条件和生存环境,或切断其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某一环节,使其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

②合理间作、套作:

不同作物实行合理间作或套作,可以控制或者减轻某些病虫的发生。

如,果园间作绿肥能提高果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果园内天敌的数量,充分发挥自然界天敌对害虫的持续控制作用。

③合理的作物布局:

合理的作物布局可以阻止病虫害扩散蔓延或交叉侵染,有效的控制虫害蔓延病害流行的时间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3)培育无病虫种苗

有些病虫害随种子和苗木传播,培育无病虫壮苗是防治种苗传播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可采取无病虫圃培育种苗、无病虫株采种、组织培养脱毒育苗等措施。

(4)改进栽培技术

①耕翻整地

②调整播期与定量播种

③加强栽培管理:

水分管理;合理施肥及时除草;清洁田园

(5)适时采收与合理储藏[7]

2.2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是利用各种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其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利用有益生物保护植物、避免或减轻病害的颉抗作用、竞争作用、交互保护作用;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及应用生物农药。

(1)颉抗作用和竞争作用

一种微生物的存在限制另一种生物的存在和发展的现象为颉抗作用,有些微生物与病原物争夺水分、养分及氧气从而控制病原物的繁殖和侵染称竞争作用。

(2)利用天敌昆虫

①寄生性天敌与捕食性天敌②利用本地天敌③引进和释放天敌

(3)应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的主要种类有:

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虫剂和生化农药等。

2.3物理防治法

利用物理因子或机械作用防止有害生物的方法。

(1)温度处理利用致死高温杀死有害生物的方法。

(2)射线处理利用电磁辐射进行防治的方法。

(3)捕杀法指根据害虫习性、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所采用的直接杀死或破坏病虫栖息地的方法。

(4)诱杀法指根据昆虫的趋光性、趋化性诱杀昆虫的方法。

(5)阻隔法隔离病虫与植物的接触以防止受害的方法。

2.4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是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8]。

主要优点是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能在短期内消灭或控制大量发生的病虫害,不受地区季节性限制,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化学农药有杀虫剂、杀菌剂、杀线虫剂等。

杀虫剂根据其杀虫功能又可分为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等。

杀菌剂有保护剂、治疗剂等。

使用农药的方法很多,有喷雾、喷粉、喷种、浸种、熏蒸、土壤处理等。

 

2.5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一项法规防治措施,指由国家颁布条例和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接穗、插条、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病、虫、杂草传播蔓[9]延。

2.5.1植物检疫的任务一是禁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到国内或由国内输入到国外。

二是将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封锁在一定范围内,并采取各种措施逐步将其消灭。

三是当危险性病、虫、杂草传入新地区时,采取紧急措施,就地彻底消灭。

2.5.1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主要有国内植物检疫和出入境植物检疫。

国内植物检疫:

在发生疫情的地区,植物检疫机构经批准可以设立植物检疫查站,进行产地检验和现场检验。

疫区内的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和应实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只允许在疫区内种植和使用,严禁运出疫区。

出入境植物检疫:

对于出口的苗木、种子及其他繁殖材料,有检疫机关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查,如发现检疫对象,必须禁止其输入或输出。

抽样检查时如发现可疑的、当时无法确定的检疫对象材料,一定要在隔离的温室或苗圃种植,或在室内进行分离培养,得出准确的结论后在决定处理办法。

小结

综上所述,植物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化学、物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对植物生理机能进行破坏和干扰,使其经济价值受到影响的现,而病虫害防治是通过农药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方法和植物检疫等方法,控制或消灭病虫害防止经济损失。

致谢

大学两年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老师及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感谢我的母校武威职业学院给了我大学两年深造的机会,能让我继续学习和提高,感谢农业经济系的老师和同学两年来的关心和鼓励。

在这里我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申老师对此毕业论文的指,才让我的论文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丁梦然,王昕,邓其盛.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4—45.

[2]房德纯.蔬菜病虫杂草害综合防治.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50—78.

[3]冯兰香,杨又迪中国番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研究.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0—90.

[4]黑龙江省佳木丝农业学校.蔬菜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7—87.

[5]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观赏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78.32—65.

[6]李怀芳,刘凤权,郭小蜜.园艺植物病理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55—90.

[7]刘树生,曹若彬,朱国念.蔬菜病虫草害防治手册.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76—122.

[8]王善龙.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26—160.

[9]徐明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

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1993.83—133.

[10]我国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网.2012-12-9[引用日期2012-12-9].98—1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