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4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242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4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4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4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4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4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40.docx

《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4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40.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40.docx

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40

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如图是小明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小明是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的(  )

A.水蒸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2.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序数

中文名称

符号

汉语拼音

113

Nh

115

117

Ts

tián

118

Og

ào

A.鉨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元素符号是mo

C.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D.

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3.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O4N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有机物B.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

C.由五种元素组成D.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

8

4.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5.以下四个化学反应都有气体产生,其反应类型和产生的气体性质均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气体性质

A

Fe+H2SO4=FeSO4+H2↑

置换反应

还原性

B

2H2O2

2H2O+O2↑

分解反应

可燃性

C

2KClO3

2KCl+3O2↑

化合反应

氧化性

D

CaCO3+2HCl=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酸性

(  )

A.A、B.B、C.C、D.D、

6.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高倍镜下调焦B.

检验气密性C.

辨别火线D.

滴加液体

7.2017年,联合国把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废水”,关注重点是寻找各种方式来减少和再利用废水.以下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类别,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不溶性颗粒物

加明矾

结晶法

B

异味物质

加活性炭

吸附法

C

氯化铜

加硫酸钠

过滤法

D

纯碱

加石灰水

蒸馏法

A.AB.BC.CD.D

 

二、解答题

8.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严禁直接排放,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

(1)写出NaOH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溶液及吸收S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表示的微粒是  .

9.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

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

【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过程】

(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  .(用离子符号表示)

(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

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有关.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应选择下例试剂中的  .(选填编号)

A.3%的盐酸B.5%的醋酸C.5%的盐酸

(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将食品干燥剂加入适量清水中,搅拌后静置

放出大量的热

2

取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先加入牵牛花汁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再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色

【评价反思】科掌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

10.实验室有一瓶由氯化钾和硝酸钾组成的化肥,但标注的质量分数己模糊不清,小明想通过实验重新标注,以下是他进行的实验步骤:

①取10克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60克溶液;

②在配制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⑧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14.35克.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Cl+AgNO3═AgCl↓+KNO3)

(1)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  和玻璃棒.

(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要求列式计算)

(3)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多少克?

(4)为了回收硝酸钾,小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称量,发现所得的晶体质量小于计算得出的理论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编号)

A.晶体没有干燥B.蒸发时液体飞溅C.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

11.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

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

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Cl═ZnCl2+H2↑;2Al+6HCl=2AICl3+3H2↑)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  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象.在绘制锌的图象时,a点所对应的锌的质量m为多少?

(通过计算回答)

(3)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根据上图可知,“银粉”是  .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如图是小明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小明是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的(  )

A.水蒸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考点】56: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分析】氯化钴试纸常用来检验水是否存在.

【解答】解:

氯化钴试纸常用来检验水是否存在,图中小明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是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故选A.

 

2.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序数

中文名称

符号

汉语拼音

113

Nh

115

117

Ts

tián

118

Og

ào

A.鉨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元素符号是mo

C.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D.

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考点】BB: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C3: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C4:

元素的简单分类.

【分析】A、根据金属单质的特点考虑:

汉字中带有“钅”字旁(除汞和金外).

B、元素的汉语拼音不代表元素符号;

C、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分析;

D、根据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分析.

【解答】解:

A、鉨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

B、镆的汉语拼音是mò,不代表元素符号是mo,故错误;

C、

的原子序数是117,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错误;

D、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故错误;

故选:

A.

 

3.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O4N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有机物B.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

C.由五种元素组成D.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

8

【考点】D1: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AC: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分析】A.根据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

A.由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O4NNa)的化学式可知,这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B.由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O4NNa)的化学式可知,谷氨酸钠中不含硫元素,加热不会产生含硫物质,故错误;

C.由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O4NNa)的化学式可知,谷氨酸钠是由碳、氢、氧、氮、钠五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D.由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O4NNa)的化学式可知,谷氨酸钠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

8,故正确.

故选B.

 

4.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考点】CB:

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决定物质性质来分析;

B.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来分析;

C.根据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来分析;

D.根据防止吸入臭氧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

A.3个氧原子构成1个臭氧分子,2个氧原子构成1个氧气分子,臭氧的化学式为O3,氧气的化学式为O2,它们的分子结构不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正确;

B.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故正确;

C.汽车尾气汽车排放的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一氧化氮会破坏臭氧层破坏臭氧层,故正确;

D.口罩能阻挡颗粒状固体粉尘,不能阻挡臭氧这种气体,故错误.

故选D.

 

5.以下四个化学反应都有气体产生,其反应类型和产生的气体性质均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气体性质

A

Fe+H2SO4=FeSO4+H2↑

置换反应

还原性

B

2H2O2

2H2O+O2↑

分解反应

可燃性

C

2KClO3

2KCl+3O2↑

化合反应

氧化性

D

CaCO3+2HCl=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酸性

(  )

A.A、B.B、C.C、D.D、

【考点】FA:

反应类型的判定;68:

氧气的化学性质;HK: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分析】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若反应类型正确,再判断产生的气体性质是否正确.

【解答】解:

A、Fe+H2SO4=FeSO4+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且生成的氢气具有还原性,故选项正确.

B、2H2O2

2H2O+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氧气能支持燃烧,故选项错误.

C、2KClO3

2K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6.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高倍镜下调焦B.

检验气密性C.

辨别火线D.

滴加液体

【考点】4K: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9:

液体药品的取用.

【分析】A、根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装置气密性检验的方法分析;

C、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分析;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解答】解:

A、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然后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将物像调清晰后,再换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故此选项不正确;

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仪器,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掌紧握试管壁,如果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故此选项正确;

C、使用测电笔时,笔尖接触要检测的导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才能在接触火线时氖管发光,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故此选项不正确;

D、胶头滴管插入到试管内部会污染药品,应垂直悬空,故错误;

故选:

B

 

7.2017年,联合国把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废水”,关注重点是寻找各种方式来减少和再利用废水.以下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类别,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不溶性颗粒物

加明矾

结晶法

B

异味物质

加活性炭

吸附法

C

氯化铜

加硫酸钠

过滤法

D

纯碱

加石灰水

蒸馏法

A.AB.BC.CD.D

【考点】79: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9H:

盐的化学性质;C6: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A、根据明矾溶于水的生成物具有吸附性分析;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C、根据氯化铜与硫酸钠的性质分析;

D、根据纯碱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分析.

【解答】解:

A、明矾溶于水的生成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杂质,然后再进行过滤即可,故A错误;

B、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物质,利用的是吸附法,故B正确;

C、由于氯化铜与硫酸钠不反应,过滤法无法除去,故C错误;

D、纯碱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利用过滤能除去碳酸钙,但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D错误.

故选B.

 

二、解答题

8.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严禁直接排放,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

(1)写出NaOH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SO2+2NaOH═Na2SO3+H2O .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溶液及吸收S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表示的微粒是 钠离子 .

【考点】B3: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G5:

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

(1)根据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表示的微粒.

【解答】解:

(1)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了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O2+2NaOH═Na2SO3+H2O.

(2)由NaOH溶液吸收SO2的反应及溶液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应为钠离子.

故答为:

(1)SO2+2NaOH═Na2SO3+H2O.

(2)钠离子.

 

9.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

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

【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过程】

(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 C

 .(用离子符号表示)

(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

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有关.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应选择下例试剂中的 B .(选填编号)

A.3%的盐酸B.5%的醋酸C.5%的盐酸

(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将食品干燥剂加入适量清水中,搅拌后静置

放出大量的热

2

取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先加入牵牛花汁液, 滴加白醋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再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色

【评价反思】科掌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

【考点】93:

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

(1)根据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

【解答】解:

(1)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C

(2)提出猜想:

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有关,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需要控制酸的种类相同,浓度不同,应该选用5%的醋酸,故选:

B;

(3)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将食品干燥剂加入适量清水中,搅拌后静置

放出大量的热

2

取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先加入牵牛花汁液,滴加白醋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再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色

故答案为:

(1)C

(2)B;

(3)

步骤

操作

现象

1

2

滴加白醋

 

10.实验室有一瓶由氯化钾和硝酸钾组成的化肥,但标注的质量分数己模糊不清,小明想通过实验重新标注,以下是他进行的实验步骤:

①取10克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60克溶液;

②在配制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⑧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14.35克.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Cl+AgNO3═AgCl↓+KNO3)

(1)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 漏斗 和玻璃棒.

(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要求列式计算)

(3)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多少克?

(4)为了回收硝酸钾,小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称量,发现所得的晶体质量小于计算得出的理论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BC .(选填编号)

A.晶体没有干燥B.蒸发时液体飞溅C.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

【考点】G6: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4G: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和烧杯;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解答】解:

(1)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故填:

漏斗.

(2)设氯化钾质量为x,生成硝酸钾质量为y,

KCl+AgNO3═AgCl↓+KNO3,

74.5143.5101

x14.35gy

=

=

x=7.45g,y=10.1g,

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100%=74.5%,

答:

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74.5%.

(3)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

10g﹣7.45g+10.1g=12.65g,

答:

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12.65g.

(4)A.晶体没有干燥会导致结果偏大;

B.蒸发时液体飞溅会导致结果偏小;

C.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会导致结果偏小.

故选:

BC.

 

11.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

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

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Cl═ZnCl2+H2↑;2Al+6HCl=2AICl3+3H2↑)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 气泡 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象.在绘制锌的图象时,a点所对应的锌的质量m为多少?

(通过计算回答)

(3)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根据上图可知,“银粉”是 铝 .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G6: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7U: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锌、铝和稀盐酸反应都能够产生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解答】解:

(1)银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锌、铝和稀盐酸反应都能够产生氢气,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故填:

气泡.

(2)设生成0.2g氢气时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2

x0.2g

=

x=6.5g,

答:

a点所对应的锌的质量是6.5g,因此m=6.5.

(3)由Zn+2HCl═ZnCl2+H2↑;2Al+6HCl=2AICl3+3H2↑,

652546

可知,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时,消耗锌的质量是6.5g,消耗铝的质量是1.8g,因此“银粉”是锌;

设稀盐酸中氯化氢质量为y,

2Al+6HCl=2AICl3+3H2↑,

2196

y0.2g

=

y=7.3g,

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4.6%,

答:

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