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点和精选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863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点和精选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点和精选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点和精选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点和精选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点和精选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点和精选试题.docx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点和精选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点和精选试题.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点和精选试题.docx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点和精选试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发展简史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计算机的发展史

1.1.1计算机的发展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通常称为电子管计算机年代。

其主要特点是:

①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②存储器使用水银延迟线、静电存储管、磁鼓等;

③外部设备采用纸带、卡片、磁带等;

④使用机器语言,5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汇编语言,但还没有操作系统。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人们通常称为晶体管计算机年代。

其主要特点是:

①使用半导体晶体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②使用磁芯作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磁盘和磁带;

③输入 / 输出方式有了很大改进;④开始使用操作系统,有了各种计算机高级语言。

(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通常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年代。

其主要特点是:

①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开关元件;

②开始使用半导体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仍以磁盘、磁带为主;③外部设备种类和品种增加;

④开始走向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通常称为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年代。

其主要特点是:

①使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开关元件;

②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并开始引入和使用光盘;

③外部设备有了很大发展,采用光字符阅读器(OCR)、扫描仪、激光打印机和绘图仪;

④操作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了更新的发展,软件行业已发展成为现代新型的工业产业。

⑤操作系统进一步完善,高级语言数量增多。

(5)新一代计算机。

从80年代开始,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共同体都相继开展了新一代计算机(FGCS)的研究。

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计算机系统,它不仅能进行一般信息处理,而且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能力,能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取新的知识。

1.1.2微型计算机的发的发展

为叙述简单起见,微型机的阶段划分从准16位的IBM-PC机开始。

(1)第一代微型计算机。

1981年8月I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IBM–PC。

1983年8月又推出了IBM–PC/XT,其中XT表示扩展型。

它以Intel8088芯片为CPU,内部总线为16位,外部总线为8位。

我们称IBM–PC/XT及其兼容机为第一代微型计算机。

(2)第二代微型计算机。

1984年8月IBM公司又推出了IBM–PC/AT,其中AT表示先进型或高级型。

(3)第三代微型计算机。

1986年由PC兼容厂家Compaq公司率先推出了386/AT,牌号为Deskpro386,开辟了386微型计算机新时代。

(4)第四代微型计算机。

1989年Intel80486芯片问世,不久就出现了以它为CPU的微型计算机。

(5)第五代微型计算机。

1993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芯片。

它是人们常说的80586,但出于专利保护的原因,将其命名为Pentium,它的中文名字叫“奔腾”。

1.1.3目前计算机的发展是向着五个方向:

巨型化、微型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1.2.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

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以二进制表示的。

在应用中有2、8、10、16进制

在数字后加字母B表示二进制数,加字母O表示八进制数,加字母D表示十进制数,加字母H表示十六进制数。

1011B为二进制数1011,也记为(1011)2

21357O为八进制数1357,也记为(1357)8

2049D为十进制数2049,也记为(2049)10

3FB9H为十六进制数3FB9,也记为(3FB9)16

1.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

一个二进制位称为1比特(bit);

8个二进制位组成1字节(byte;B),通常把字节作为最小的存取单位;

1KB=210B=1024B

1MB=220B=1024×1024B=1024KB

1GB=230B=1024×1024×1024B=1024MB=1024×1024KB

1TB=1024GB

1)       11.计算机存储器中,组成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数是

A)4B)8C)16D)32

2)       KB(千字节)是度量存储器容量大小的常用单位之一,1KB实际等于

A)1000个字节B)1024个字节C)1000个二进位D)1024个字

3)       将十进制77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01001101)

4)       标准ASCII码用7位二进制位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那么ASCII码字符集共有______个不同的字符。

A)127B)128C)256C)256

5)       用8位二进制位能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整数等于十进制整数_255___。

6)       一个24×24点的汉字字形码要用(72)个字节存储。

(24×24/8)20)

7)       字符比较大小实际是比较它们的ASCII码值,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

A) A)‘A’比‘B’大B)‘H’比‘h’小C)‘F’比‘D’小D)‘9’比‘D’大

2.字符编码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码:

ASCII码的十进制表示:

0-9:

48-57A-Z:

65-90a-z:

97-122

8)       字符比较大小实际是比较它们的ASCII码值,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

A)‘A’比‘B’大B)‘H’比‘h’小C)‘F’比‘D’小D)‘9’比‘D’大

 

3.汉字编码

汉字编码有四种分别为:

汉字输入码、汉字国标码、汉字内码、汉字字形码。

汉字输入码:

用来完成汉字的输入的汉字编码,也称之为汉字的外码。

•         流水码(如电报码,区位码,国标码等)

•         音码(如全拼码,简拼码,双拼码等)

•         形码(如五笔字型等)

•         音形码(如自然码等)

汉字国标码:

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颁布了GB2312-80《通讯用汉字字符集(基本集)及其交换标准》,通称标准码或交换码。

在此标准中,收录了7445个汉字和符号,其中汉字6763个(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

所有汉字字符共分为94个区(01-94区),每个区分为94个位(01-94位),汉字所在的区号和位号共同组合成该汉字的区位码,即标准码(或称交换码)。

1993年国家新标准GB13000,采用国际“通用多八位字符集”标准,简称UCS。

它使全世界的文字编码得以统一,是一种4字节编码。

目前最新标准是GB18030。

汉字的内码

计算机处理信息时所用的汉字编码,也称为机内码。

汉字的内码用两个字节来保存,前一字节保存高位内码,后一字节保存低位内码

字形码:

是指字形的点阵信息的数字代码。

存放在汉字库中。

字型码有显示字形码和打印字形码两种。

根据输出的去向将汉字输出在显示器上或打印机上

系统代码交换流程图:

输入码

国标码(交换码)

机内码

字形码

 

 

 

9)       .一个GB2312编码字符集中的汉字的机内码长度是()

A)32位B)24位C)16位D)8位

10)某汉字的区位码是5448,它的机内码是

  A)D6D0HB)E5E0HC)E5D0HD)D5E0H

 【解析】:

国际码=区位码+2020H,汉字机内码=国际码+8080H。

首先将区位码转换成国际码,然后将国际码加上8080H,即得机内码。

11)中国国家标准汉字信息交换编码是()  A)GB2312-80B)GBKC)UCSD)BIG-5

12)显示或打印汉字时,系统使用的是汉字的()a)机内码b)字形码c)输入码d)国际交换码

13)根据国标GB2312-80的规定,总计有各类符号和一、二级汉字编码_______。

A)7145个B)7445个C)3008个D)3755个

1.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1.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有5大部件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被合称为CPU,是计算机的心脏。

2.软件系统:

软件分为: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

操作系统(windows)、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c语言等)等;应用软件包括:

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绘图软件

计算机语言的种类:

计算机语言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

其中前两类又称低级语言,因为它们是面向计算机的。

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其它语言编写的程序,称源代码,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必须经过一定的处理,形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指令程序(目标程序),然后才能执行。

不同的计算机语言有各自不同的处理程序:

一般分为汇编程序、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三种。

•         常用的几种高级语言:

C、C++、JAVA、FOXPRO

3.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微型机是有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

运算器与控制器构成CPU,CPU和内存储器构成微机的主机。

1)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简称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件。

计算机所发生的全部动作都受CPU的控制。

其中,运算器主要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是对信息加工和处理的部件,由进行运算的运算器件以及用来暂时寄存数据的寄存器、累加器等组成。

控制器控制指挥各部件有条不紊的工作。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CPU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档次。

CPU能够处理的数据位数是它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标志。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并根据控制命令提供这些程序和数据。

存储器分两大类:

一类和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直接相连,称为主存储器(内部存储器),简称主存(内存);另一种存储设备称为辅助存储器(外部存储器),简称辅存(外存)。

2)内存储器

内存又称为主存,它和CPU一起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部分。

内存根据功能可以分为只度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 RAM)两种,内存的大小与微机的性能有密切的关系。

⑴只读存储器:

ROM是一种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的存储器,其中的信息通常是厂家制造时在脱机情况或者在非正常情况下写入的。

ROM的最大特点是掉电后信息不会消失,因此常用ROM存放至关重要的、经常要用到的系统程序和数据,如监控程序,各个部件的启动程序等。

⑵随机存储器 RAM可随时进行读出和写入,是对信息进行操作和存储的场所,也就是计算机的工作区域。

 RAM在工作中遇到关机、掉电、重新启动其中的内容就会自动消失,不可恢复。

⑶高速缓冲CacheCache在逻辑上位于CPU和内存之间,其运算速度高于内存而底于CPU。

3)外存储器

外存储起用于存放需要永久存放的信息。

它比内存储器的容量大。

外存储器包括:

①硬盘:

为微机的主要外存设备。

现在,每台计算机上有有硬盘,硬盘的容量也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②软盘:

软盘是现在使用较少的一种外存设备。

软盘是用柔软的聚酯材料制成圆形底片,在表面涂有磁性材料,被封装在硬塑料封套。

将盘片逻辑地划分成若干个同心圆,每个同心圆称为一个磁道(磁道的编号由外圈向内圈增大,即0~39或0~79);磁道又等分成若干段,每段称为一个扇区(扇区数为8、9、15、18),扇区是软盘的基本存储单位,一个扇区一般可存放512字节的数据。

存放在软盘上的信息可通过它所在面号、磁道号、扇区号确定其存储位置。

•        “存储容量”指软盘所能存储的数据字节总数,其计算公式为:

•        磁盘总容量=磁道数×扇区数×磁面数×扇区字节数

目前在微机上使用的软盘主要是容量1.44MB3.5英寸软盘,它有2个面,每面80磁道,每磁道18扇区,每扇区512Bytes。

③光盘存储器

光盘存储器的容量较大,目前CD—ROM容量达650MB,DVD—ROM可达5GB以上。

光盘的类型:

只读光盘:

又称CD---ROM,特点是由厂家将信息写入,用户使用但不能更改其中的信息。

可写入光盘:

又称WORM或WO。

这种光盘用户可以一次,多次读取信息。

可重写型光盘:

可以多次、读信息。

④移动存储设备:

移动硬盘,U盘(也称闪盘)

4)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图形扫描仪、麦克风。

5)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分为三种:

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音箱。

 

 

4.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运算速度、主频、字长、存储容量

运算速度是计算机的重要技术指标,一般指每秒钟执行指令的条数。

单位是MIPS(millioninstructionspersecond,每秒106条指令)和BIPS(billioninstructionspersecond,每秒109条指令)。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与机器的主频有关。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是计算机时序信号源的频率,由控制器内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所产生和控制,能以较高的精度协调机器各部分的工作,是衡量计算机运行速度的重要指标。

主频的单位是“兆赫兹(MHz)”。

386机的主频为16-33MHz,486机为25-100MHz,Pentium机的主频一般在100MHz以上,现在高达1000MHz以上。

字长:

计算机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称为字长。

字长越大,处理信息的效率就越高,计算机内处理的数值精度就越高,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指令位数就越多。

386、486机的字长为32位,Pentium机的字长可达64位。

内存的容量:

内存贮器中所能存贮数据的量大能力,其值越大,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处理数据的速度也越快,所以内存的容量也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性能技术指标。

目前机器的内存容量一般为4MB、8MB、32MB、64MB、128MB、256MB等。

5、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

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大型系统软件,是最重要的一种系统软件,是代替人管理机器的指挥中枢,就象是人的大脑一样。

操作系统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与指挥机构,管理计算机的所有资源,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由操作系统来指挥和调度。

计算机使用者都必须和操作系统打交道。

常用的操作系统:

MS-DOSWindows2000、WindowsNT等

1.4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中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处理的信息类型有:

文本、图形、动画、光信息、图形、声音、音频,视频等

媒体计算机处理的信息类型有______。

A、文字,数字,图形B、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

C、文字,数字,图形,图像D、文字,图形,图像,动画

1.5计算机文化

1.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系统、过程控制、人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

2.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一组人为设计的程序。

这种特殊的程序隐藏在计算机系统中,能够把自身或自身的一部分复制到其它程序上,给计算机系统造成一定损害甚至严重破坏。

这种程序的活动方式与生物学上的病毒非常相似,所以被称为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      按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破坏情况,可分为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两类。

♣      按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方式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复合型病毒三类。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1)破坏文件分配表或目录区2)删除文件、修改或破坏文件中的数据。

3)大量复制自身,减少磁盘可用的存储空间。

4)修改或破坏系统信息。

5)非法格式化磁盘,非法加密或解密用户文件。

6)在磁盘上产生坏扇区。

7)降低系统运行速度。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

1)定期备份常用数据和系统软件、不使用非法复制或解密的软件、定期检测,及时消毒,避免带毒操作

2)及时更新清除病毒软件版本

 

网络基础知识

一、        计算机网络简介

1.      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各种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将处于不同位置的多台独立计算机连接起来,并在相应网络软件的管理下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1)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2)计算机网络阶段(3)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4)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丰富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源共享和快速通信。

1)快速通信2)资源共享3)提高可靠性4)分担负荷5)实现分布式处理

二、数据通信常识

通信有两种,一种是数字通信,另一种是模拟通信。

计算机内部处理的信息都是数字信号。

1)信道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

双交线、同轴电缆和无线电波等

2)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信号是数据的表现形式。

信号分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常用一个脉冲表示一位二进制。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声音就是一种模拟信号。

目前,计算机内部处理的是数字信号。

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二部分组成。

资源子网主要包括:

联网的计算机、终端、外部设备、网络协议以及网络软件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收集、存储和处理信息,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的功能等。

通信子网即把各站点互相连接起来的数据通信系统,主要包括:

通信线路(即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如通信控制处理器)、网络协议和通信控制软件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连接网上各种计算机,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和通信处理工作。

通信子网中集中设备:

1.        调制解调器

分为内置调制解调器和外置调制解调器。

内置比外置便宜,但是内置缺点是不易移动。

它们的功能就是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进行转换,一般通信线路上传送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而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信号,通过它就可以将数摸信号进行转换。

2.网络接口卡(网卡)

网络接口卡(网卡)用于将计算机和通信电缆连接起来,以便电缆在计算机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每个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都需要安装网卡。

3、路由器

4、交换机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从网络的物理结构按传输技术可分为点对点式网络和广播式网络。

点对点式网络拓扑结构又分为星型、环型、树型、完全互联型、相交环型和不规则型;广播式网络又分为总线型、环型和卫星网。

2.从网络的作用范围可分为局域网(HAD)、城域网和广域网(WAD)。

3.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4.按传输介质可分有线网和无线网。

因特网概述

因特网(Internet)概述:

因特网是通过路由器将世界不同地区、规模大小不一、类型不同的网络互相连接起来的网络。

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它的前身是ARPANET网络。

1)Internet的主要特点:

①    Internet采用分组交换技术②Internet使用TCP/IP协议③Internet通过路由器将各个网络互联起来④Internet上每台计算机都必须给定一个唯一的IP地址

2)Internet的主要功能

•        1.信息资源浏览——WWW2.搜索信息——搜索引擎3.收发电子邮件——E-mail4.远程登陆——Telnet5.文件传输——FTP6.IP电话7.电子商务——E-Business8.电子政务——E-Government

 

2)我国Internet情况

我国从1994年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接,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5大Internet主干网。

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中国共用计算机网络(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联通网(UNINET)

3)上网浏览:

上网目前使用较多的浏览起是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简称IE)

4)E-mail地址

它的一般形式为:

用户名@服务器地址

这里:

“用户名”表示电子邮件账户的用户名称,它由邮件服务器的管理员(根据用户要求)设置;“服务器地址”表示邮件服务器地址,可以为服务器的IP地址或域名。

“用户名”与“服务器地址”之间以“@”符号分隔。

E-mail地址可以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①用户名@服务器域名例如:

public@

②户名@服务器IP地址例如:

public@210.37.6.160

 

 

习题

 

第一套

(1)计算机的特点是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工作全自动以及

  A)造价低廉B)便于大规模生产C)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D)体积小巧【答案】:

C

 【解析】: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就是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工作全自动以及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2)1983年,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诞生了,它的名称是

  A)东方红B)神威C)曙光D)银河【答案】:

D

 【解析】:

1983年底,我国第一台名叫"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诞生,标示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3)十进制数215用二进制数表示是

  A)1100001B)11011101 C)0011001D)11010111【答案】:

D

 【解析】:

十进制向二进制的转换采用"除二取余"法。

(4)有一个数是123,它与十六进制数53相等,那么该数值是

  A)八进制数B)十进制数C)五进制D)二进制数【答案】:

A

 【解析】:

解答这类问题,一般是将十六进制数逐一转换成选项中的各个进制数进行对比。

(5)下列4种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大的一个是

  A)八进制数227B)十进制数789C)十六进制数1FFD)二进制数1010001【答案】:

B

 【解析】:

解答这类问题,一般都是将这些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才能进行统一的对比。

非十进制转换成十进制的方法是按权展开。

(6)某汉字的区位码是5448,它的机内码是

  A)D6D0HB)E5E0HC)E5D0HD)D5E0H【答案】:

A

 【解析】:

国际码=区位码+2020H,汉字机内码=国际码+8080H。

首先将区位码转换成国际码,然后将国际码加上8080H,即得机内码。

(7)汉字的字形通常分为哪两类?

  A)通用型和精密型 B)通用型和专用型C)精密型和简易型D)普通型和提高【答案】:

A

 【解析】:

汉字的字形可以分为通用型和精密型两种,其中通用型又可以分成简易型、普通型、提高型3种。

(8)中国国家标准汉字信息交换编码是

  A)GB2312-80B)GBKC)UCSD)BIG-5【答案】:

A

 【解析】:

GB2312-80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汉字信息交换用编码,习惯上称为国际码、GB码或区位码。

(9)用户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通常称为

  A)汇编程序B)目标程序C)源程序D)二进制代码程序【答案】:

C

 【解析】:

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通常称为高级语言源程序。

(10)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所采用的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