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阅读概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068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语文阅读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上语文阅读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上语文阅读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上语文阅读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上语文阅读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语文阅读概要.docx

《三上语文阅读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语文阅读概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上语文阅读概要.docx

三上语文阅读概要

《我们的民族小学》节选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  摔跤  做游戏  招引来许多小鸟   连松鼠   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      )的铜钟,挂在大青树(        )的枝干上。

(        )的影子,在(       )的粉墙上摇晃……

1、在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补充适当的标点符号

2.填写合适的词语

 (  )的小鸟      (  )的老师        (  )的小学

 古老的(  )      粗壮的(  )         洁白的(  )

3、在第2自然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4、从划线句子我感觉到                                                    

 

金色的草地(节选)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向 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   它是金色的   草地也是金色的   花朵合拢时  金色的花瓣被包住   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把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

(1分)  

2、给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

(3分)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2分)  

4、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每层的意思。

(5分)  

 第一层:

                                                           。

 第二层:

                                                           。

 

爬天都峰(节选)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我爬得上去吗?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这段话写出了天都峰的两个特点:

(          )和(           ),我能分别用“———”和“~~~”来表示。

   

2.这时候,“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                         )

《爬天都峰》片段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

我不再犹豫,点点头,仰起脸,问: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

“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1、认真读下面的题目,请在对的答案后画“√”,不对的在后面画“×”。

(6分)

(1)“犹豫”一词的意思是:

①想来想去,不停地思考。

(     )

②拿不定主意。

(     )

③坐着不向前走。

(     )

(2)“我不再犹豫”奋力向峰顶爬的原因是:

①为了跟老爷爷比赛爬山。

(     )

②多一个人爬山更有趣。

(     )

③老爷爷爬山的勇气鼓舞了我。

(     )

2.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槐乡的孩子

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

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风飘动。

它们一点儿也不惹人注意,却是槐乡孩子的宝贝。

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勤劳的槐乡的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1、这段话共有(    )句话。

先写槐米的(         ),再写槐米的(         ),最后 写槐米的(          )。

( 4分)  

2、槐米可以(        ),还能做(        ),孩子们上学的钱都是用(         )换来的。

( 3分) 

 3、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        ),山里的孩子离不开(         )。

我的成长离不开(            ),就像鱼儿离不开(         ),花草离不开(          )。

( 5分)  

4、抄写二个四字词:

(              )(              )( 2分) 

5、你喜欢的树是什么树?

为什么喜欢它?

(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二)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小儿垂钓》片断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            。

              遥招手,          不应人。

1、给字选择正确解释。

遥:

(    ) ①摇手   ②摇头   ③很远

应:

(    ) ①回答、答应    ②应该

2、根据诗意判断下面说法能否正确,对的打“√”“×”。

①这个学钓鱼的小孩看到远处有人问路,就赶快招手让他过来。

 (     )

②这个学钓鱼的小孩不回答过路人的问话,是怕惊跑了水里的鱼。

(    )

3、读古诗,想像写话。

一个蓬着头的小男孩坐在草丛中,专心致志地学着钓鱼。

这时,一位过路人 ,说:

“                     。

”小男孩急忙                                              。

 

灰雀(节选)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1.写出三个和“望”意思相近的词。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2.找出两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              

3、用“惹人喜爱”写一句话。

   

                                                                          

4.用“~~~~”画出写灰雀样子的句子。

5.用“----”画出列宁喜欢这三只灰雀的句子。

并从这句话中圈出四个最能体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与关切之情的词。

 

 

《小摄影师》片段练习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

“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嘛?

”高尔基问。

    “不是。

是一家杂志杜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

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1、文中的第一个“他”是指       ,“我”是指         ,第二个“他”是指         。

2、最后一段话的意思是:

(      )

①小男孩给高尔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还要见小男孩。

②高尔基不喜欢成年人,希望小男孩能回来给他拍照。

③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使他的愿望早日实现,充分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奇怪的大石头(节选)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查  察)了这块大石头。

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快大石头是从(摇  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经过(近  进)一步的考(查  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振  震)惊了全世界。

   

1.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2.造句。

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成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所以有这样的“研究成果”,是因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4.我想对李四光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我知道像李四光这样的科学家还有________________,我要简单地介绍一下他。

 

闻鸡起舞

晋朝的时候,一个叫祖逖的青年,与好友刘琨住在一起。

   

一天夜里,祖逖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想,怎样才能为祖国效力呢?

到了后半夜,他听到鸡叫的声音,受到启发,决心练就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

于是,他提醒刘琨,两个人起床到院子里练习武艺。

祖逖手执长剑,刘琨手挥大刀,认真的挥舞起来。

从此以后,无论是凛冽的寒冬,还是炎热的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

由于勤学苦练,他们的武艺都很高强。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

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主要讲了晋朝青年(              )的故事。

2、“闻鸡起舞”的意思是                                。

 

我还能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至少2个)。

(4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祖逖刻苦练功的句子。

(2分)

 

             课内阅读(三)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古诗两首》片段练习

独在            , 每逢             。

                ,       茱萸        。

 

1 、将古诗句写在横线上。

2、这首古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我还知道《           》也是他的作品。

3、诗中的“佳节”指的是           。

4、选择正确的意思,对的打“√”。

“独”:

 ①独自   ②唯独     ③孤独

“异”:

 ①不同   ②另外的   ③特别的

“遥”:

 ① 远    ② 摇动 

“忆”:

 ①想念   ②记得

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风筝》片断

我们去放风筝。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   拉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  淋)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  飞翔),我们(快活  愉快)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看见了,说:

“放得这么高!

” 

(1)把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用“/”画去。

 

(2)用“越……越……”造句。

  

                                                                                                     (3)给这段话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秋天的雨》节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