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年第2学期考试大纲定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568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年第2学期考试大纲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年第2学期考试大纲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年第2学期考试大纲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年第2学期考试大纲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年第2学期考试大纲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年第2学期考试大纲定稿.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年第2学期考试大纲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年第2学期考试大纲定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年第2学期考试大纲定稿.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年第2学期考试大纲定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

1、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主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崇高的理想、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智慧

2、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

世界是“绝对观念”运动和发展的结果;

自然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社会是“绝对观念”的表现。

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一方面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另一方面又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天然合理的。

一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他们的“公正性”就荡然无存。

3、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对新制度作了富有天才性的构想。

但找不到理想社会的现实基础和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一)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首先,哲学世界观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其次,哲学世界观是理论化的真理体系。

再次,哲学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第四,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世界的本原问题:

世界“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

世界“怎么样”——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二)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两个方面

(1)、二者何为第一性,即谁是世界的本原,其它由它派生出来。

物质第一性:

唯物主义;意识第一性:

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首先,古代哲学家们从世界的“本原”、“始基”、“统一性”问题引出物质概念,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寻求世界的共同本质。

其显著特征是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开出科学进路。

其次,古代哲学家们的物质观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在当时没有也不可能被科学所证实。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首先,同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相比,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自然科学为依据,并以此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反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是对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深化和发展。

其次,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从而具有机械性。

第三,它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从而具有形而上学性。

第四,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没有把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及其特点,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首先,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线。

其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科学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分化于自然的决定性因素

2、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

3、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4、劳动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5、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

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

2、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

3、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是由无限多样的具体事物构成的联系之网,每一个事物就是这个网上的一个纽结。

发展的实质:

一、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二、发展:

发展是上升的运动,是前进性的变化,是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更新的变化。

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已丧失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违背事物发展方向,日趋灭亡的事物。

6、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概念

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是指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由矛盾构成的统一体,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这种矛盾双方又对立又统一的普遍性联系就是对立统一规律。

2、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3)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吸引、互相贯通、互相作用的联系和趋势。

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即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为存在的前提,失去对方自己也就不存在了;其二,矛盾双方互相贯通。

包括:

矛盾双方互相包含、互相渗透;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矛盾双方在作用上发生变化等。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4)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斗争性的含义: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以及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的多种形式:

一切对立面之间的互相否定、排斥、差别、限制、分离等。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

同一性和事物的稳定性相联,斗争性与事物的变动性相联。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

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

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3)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1)先进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

(2)落后错误认识的误导作用。

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1、唯物主义反映论:

从物到感觉和思维

2、唯心主义先验论: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用实践的观点科学地说明了主体能动性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贯彻于认识论,真正驳倒了不可知论,科学地论证了世界的可知性。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一方面,立足于实践活动把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改造成能动反映论;另一方面,明确指出人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从而实现了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9、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

是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中介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

实践中介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

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二是作为人的感观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10、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客观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为真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的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真理没有阶级性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确定、无条件的。

人类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确定、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

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从广度看,真理只是部分地反映客观世界。

从深度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能达到某种程度,是近似正确的反映。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首先,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其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和包含,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总是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第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相互转化的。

真理是一个过程,人类认识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不断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

11、真理的检验标准

1.这是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2.这是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普遍性:

相同条件必然产生相同结果

(2)直接现实性:

直接把理论变为现实

真理的本性: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1)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真理是与客体相符合的认识,它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即认识与客体的符合性,因此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与客体相符合,这表明主体的认识或客体本身都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同客体联系起来并验证它们之间是否相符合。

(2)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是联系主体认识与客体对象的中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一方面,实践是以认识为指导的能动的活动,同主体的认识直接相联系,另一方面,实践是变革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同客体直接相联系。

通过实践,认识转变为客观现实。

实践的结果即客体及其本质和规律,所以,认识与实践结果的对照也就是认识与客体的对照,从实践结果是否达到主体的目的,可以检验证实指导实践的认识是否与客体相符合。

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唯心史观:

2.唯物史观:

第一,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根本不同

第二,对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认识根本不同 

第三,对历史的创造者的认识根本对立。

第四,最根本的对立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概念: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因素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②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③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④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

1.概念: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2.构成要素:

实体因素------劳动者、生产资料

渗透性因素---科技、信息、教育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科学技术并不是直接生产力,而只是潜在生产力;

②科技可以渗透到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中转化为生产力;

③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科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生产关系

1.概念: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两种基本类型

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②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反作用:

适应→推动;不适应→阻碍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发展运动过程

3.现实意义:

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按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1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什么是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什么是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循环往复发展的过程

3.现实意义:

在当代中国,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15、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

1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唯物史观:

群众历史观-人民是决定历史的根本源泉

2.唯心史观:

英雄史观-少数英雄决定历史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2.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3.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1.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3.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什么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2.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奋勉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局限性:

①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②要受到人民群众自身精神文化条件的限制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1.群众观点

①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③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④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通过雇佣劳动实现剩余价值生产的一种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两途径: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即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封建贵族使用暴力,掠夺生产资料,加速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二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殖民地掠夺。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基础,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对雇佣劳动者进行剩余价值剥削为特征的物质财富的谋取方式。

1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自然经济

(1)定义:

自然经济指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

(2)特点:

自给自足的经济

 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2、商品经济

(1)定义: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产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分工的出现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定义

交换

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价值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商品的价值量

(1)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2.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引起两极分化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1)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的职能

第一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用货币来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表现,只能在交换过程中通过等于多少货币间接地表现出来。

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第二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顾客用十元钱购买了五斤苹果,表明货币是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使商品流通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这两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离,包含了商品相对过剩危机的可能性。

第三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货币之所以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只能是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第四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暂时缓解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的矛盾,使商品在缺乏现金的情况下得以流通,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使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

第五 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

这是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

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一般只限于贵金属(金或银),各国发行的纸币中少数信誉较好的如美元、日元、英磅等可以在较大范围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但从根本上说是以其黄金储备为基础的。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9、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来源,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具有两个特点:

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量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二、劳动力的价值包含有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⑴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⑵劳动者繁殖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⑶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不仅仅指人的生理上的最低需要,而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维持劳动者正常生活上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质量和结构会发生变化。

但是,在一定国家的一定时期,必要生活资料是一个可以确定的量,它是决定劳动力价值的标准。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指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价值。

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的使用能够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这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时候,它才转化为资本。

(2)而只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货币才能够买到这种商品,并利用这种商品带来剩余价值。

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0、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内容太多了,看课本吧)

2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每隔若干年发生一次大破坏、大混乱。

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社会基本矛盾突出体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22、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生产集中(AssemblyProduction):

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CapitalCentralization:

是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