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遴选及培育工作指引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491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遴选及培育工作指引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遴选及培育工作指引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遴选及培育工作指引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遴选及培育工作指引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遴选及培育工作指引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遴选及培育工作指引模板.docx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遴选及培育工作指引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遴选及培育工作指引模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遴选及培育工作指引模板.docx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遴选及培育工作指引模板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遴选及培育工作指引

本指引旨在帮助各培养单位遴选和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包括参赛要求和评审标准、往届优秀作品、培育建议等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参赛要求和评审标准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下设若干赛道,我校师生可参加的包括高教主赛道(下设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商业组)和国际赛道(商业企业组、社会企业组、命题组),比赛时分组别进行评审。

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可查看往年各高校各赛道的参赛作品。

参照往年大赛方案,各赛道的参赛要求和评审标准如下(因2020年大赛暂未印发通知,以2019年第五届大赛参赛要求和评审标准为例,供参考):

高教主赛道

一、参赛项目类型

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

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二、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2.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

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全国总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3.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

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

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4.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

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第五届大赛。

三、参赛组别和对象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

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一)创意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19年5月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此日期为上一届大赛规定的时间节点,2020年的具体时间节点以大赛最终通知为准,下同)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2.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参赛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有参赛申报人的除外)。

(二)初创组。

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初创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初创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三)成长组。

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6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册),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成长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成长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四)师生共创组。

参赛项目中高校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持股比例的只能参加师生共创组,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项目必须注册成立公司,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2014年3月1日后注册),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

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参赛申报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3.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在编教师(2019年3月1日前正式入职)。

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四、高教主赛道创意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

分值

创新性

突出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的价值,不鼓励模仿。

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工艺流程、应用场景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

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专利、创新奖励、行业认可等)。

40

团队情况

团队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创新思想、价值观念、分工协作和能力互补情况。

项目拟成立公司的组织构架、股权结构与人员配置安排合理。

创业顾问、潜在投资人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计划和有关情况。

30

商业性

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项目盈利能力推导过程合理。

在商业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具有可行性。

行业调查研究深入详实,项目市场、技术等调查工作形成一手资料,强调田野调查和实际操作检验。

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及市场前景,未来对相关产业升级或颠覆的可能性,近期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规划是否合理。

20

社会效益

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判项目可能带动社会就业的能力。

10

五、高教主赛道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

分值

商业性

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产品或服务成熟度及市场认可度,已获外部投资情况。

经营绩效方面,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营业收入、企业利润、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客户(用户)情况、税收上缴、投入与产出比等情况。

成长性方面,重点考察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是否有合适的计划和可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持续快速成长。

现金流及融资方面,关注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现金流情况,以及企业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规划是否合理。

40

团队情况

团队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创新思想、价值观念、分工协作和能力互补情况,重点考察成员的投入程度。

公司的组织构架、股权结构、人员配置以及激励制度合理。

项目对创业顾问、投资人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

师生共创组须特别关注师生分工协作、利益分配情况及合作关系稳定程度。

30

创新性

具有原始创新或技术突破,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专利、创新奖励、行业认可等)。

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工艺流程、应用场景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

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

20

社会效益

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项目实际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数,考察项目未来持续带动就业的能力。

10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符合大赛参赛要求的,可自主选择参加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或其他赛道比赛(只能选择参加一个赛道组别)。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单列奖项、单独设置评审指标,突出项目的社会贡献和公益价值。

一、参赛项目要求

1.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要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

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全国总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4.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

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

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5.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项目,不可报名参加第五届大赛。

二、参赛组别和对象

参加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

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商业组。

1.公益组。

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该组。

2.商业组。

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均可参赛。

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如已注册成立机构或公司,学生须为法人代表。

(3)师生共创的商业组项目只能参加高教主赛道,不能报名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三、红旅赛道公益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

分值

公益性

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使命,不以营利为目的,有可预见的公益成果,公益受众的覆盖面广。

在公益服务领域有良好产品或服务模式。

20

项目团队

团队成员的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奉献意愿和价值观与项目需求相匹配;团队或公司组织架构与分工协作合理;团队权益结构或公司股权结构合理;团队的延续性或接替性。

20

实效性

项目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等社会问题的贡献度;在引入社会资源方面对农村组织和农民增收、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项目对促进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效果。

20

创新性

鼓励技术或服务创新、引入或运用新技术,鼓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鼓励组织模式创新或进行资源整合。

20

可持续性

项目的持续生存能力;创新研发、生产销售、资源整合等持续运营能力;项目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具有示范效应等。

20

必要条件

参加由学校、省市或全国组织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符合公益性要求。

四、红旅赛道商业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

分值

项目团队

团队成员的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奉献意愿和价值观与项目需求相匹配;团队或公司组织架构与分工协作合理;团队权益结构或公司股权结构合理。

20

实效性

项目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等社会问题的贡献度;在引入社会资源方面对农村组织和农民增收、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项目对促进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效果。

20

创新性

鼓励技术或服务创新、引入或运用新技术,鼓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鼓励在生产、服务、营销等商业模式要素上创新;鼓励组织模式创新或进行资源整合。

20

可持续性

项目的持续生存能力;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适度融合;创新研发、生产销售、资源整合等持续运营能力;项目模式可复制、可推广等。

20

社会效益

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项目实际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数,考察项目未来持续带动就业的能力。

20

必要条件

参加由学校、省市或全国组织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国际赛道

一、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2.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公司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其他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等。

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生态贡献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参赛项目,建议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3.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

允许跨校、跨国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2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

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所在校为申报学校。

4.鼓励中国各高校推荐本校外国留学生、海外校友、国外合作高校师生参赛。

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如果同时具备国际和国内双学籍,可以同时代表国内外两个高校参赛,奖项可以由国内外两个高校同时获得。

5.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国际赛道的商业企业组和社会企业组,可报名参加命题组赛事。

二、参赛对象和组别

参赛项目学生成员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认可的国外普通高等学校(参见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网址】)18岁以上的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

根据项目性质和类别,分为商业企业组、社会企业组、命题组。

参赛条件如下:

1.商业企业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新的创意、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有明确的创业计划,尚未注册公司或已注册公司的创业项目均可参赛。

已注册公司的,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社会企业组。

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形成正向、良性、可持续运行模式,服务于乡村振兴、社区发展、弱势群体、或以增益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和目标,并有机制保证其社会目标稳定。

其社会影响力与市场成果是清晰、可测量的。

社会企业组项目要求以工商企业类为主,以利于引入社会影响力投资推动社会企业发展;尚未注册公司或已注册公司的社会企业项目均可参赛。

已注册公司的,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命题组。

持续征集全球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公益机构等就自身发展或社会共性问题设立参赛题目。

符合参赛条件的个人、团队、企业均可参赛,包括已获往届大赛国际赛道金银奖的项目或公司,可同时参与多个命题。

鼓励师生共创项目,即可由在校教师和符合参赛条件的学生共同组队参赛,团队负责人须由符合参赛条件的学生担任,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三、国际赛道商业企业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

分值

创新性

重点考察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水平

1.1.项目具有原始创新或技术突破,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专利、创新奖励、行业认可等)。

2.项目在商业模式、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创新情况。

35

团队情况

重点考察成员资历、分工协作和外部伙伴

2.1.考核团队核心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战略眼光、擅长领域,特别是成员的投入程度。

3.2.公司股权结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以及激励制度合理。

4.3.项目对创业顾问、投资人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

30

商业性

重点考察商业可行性、经营绩效、增长潜力和现金流情况

5.1.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产品或者服务成熟度及市场认可度高,是否已有或将有外部投资。

6.2.经营绩效方面,如已注册公司,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营业收入、企业利润、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客户(用户)情况、投入与产出比等情况。

7.3.增长潜力方面,重点考察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是否有合适的计划和可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持续快速成长。

8.4.现金流及融资方面,关注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现金流情况,以及企业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规划。

25

社会效益

重点考察带动就业其其它可持续发展贡献

9.1.项目实际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数,考察项目未来持续带动就业的能力。

2.项目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已做出的或潜在的贡献能力。

10

四、国际赛道社会企业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

分值

社会目标及社会影响力

重点考察社会使命及社会影响力

1.社会问题和社会目标界定明确,可参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描述或界定;

2.社会使命清晰,以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社会价值实现优于商业目标;

3.社会影响力可评估,侧重考察受益群体、其他利益相关方所产生的正向改变。

30

可持续性

重点考察商业模式设计和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

1.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具有清晰可行的产品和服务、利益相关方需求、完整的价值链闭环设计、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2.盈利模式清晰,财务结构合理,资金使用效率高;

3.具有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等跨界资源的机制和能力。

30

创新性

重点考察产品和服务创新、模式创新

1.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或新方法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创造社会价值;

2.用新的组织形式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

3.鼓励社会企业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

20

治理结构

重点考察决策机制和利润分配

1.组织结构合理,具有科学的决策机制,确保其社会使命稳定;

2.制度安排体现出利润(部分或全部)继续用于实现社会目标;

3.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

20

第二部分优秀项目案例

中山大学在前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共取得4金6银6铜的成绩。

在第五届赛事中,学校共有169支队伍参加校内赛,最终2支队伍参加广东省复赛,获得省赛1金(及亚军)1铜的成绩;3支队伍进入国赛网评阶段,1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获得国赛1金2铜的成绩。

以下为部分前五届大赛的国赛金奖、省赛金奖项目介绍:

项目一:

面向终端的低功耗人工智能芯片及系统

获奖情况:

第五届国赛初创组金奖

简介:

真微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定位为以AI芯片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硬件公司。

公司致力于向终端设备提供包含了算法,芯片和系统的完整嵌入式人工智能计算方案。

团队由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博士陈小柏领衔,6位联合创始人中5位具有集成电路或人工智能的博士学位,团队具备雄厚技术力量和强大商业落地能力。

目前,真微已经与联想、华为、富士康合作,未来将以芯片为核心提供全方位高智能解决方案。

项目二:

中大普仁移动互联网公司

获奖情况:

第一届国赛创意组金奖

简介:

中大普仁健康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联合普仁集团、中山大学超级计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移动医疗有限公司。

以中大超算中心为数据库,通过团队开发的APP与普仁手环连接,并接口医院,可提供用户身体健康实时监控、线上功能医院、医疗数据共享等特色业务。

项目三:

佳学—中国最好的生活技能在线教育平台

获奖情况:

第一届国赛实践组金奖

简介:

广东佳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6月在广州市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落地,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创始人黎展毕业于中山大学软件学院。

佳学是一个学习、分享生活技能的在线视频教育平台。

团队运用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发现了一个崭新的市场,快速占领了市场,形成了先发优势。

佳学的手机端APP于2015年3月份上线,拥有超过3000门课程,1000个内容供应来源。

目前,形成了跨手机、平板、PC和TV的全平台生活技能在线教育终端,为内容供应商和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在线交易机会和条件。

学习者可以在平台享受免费和付费的服务,而内容供应商和个人教师可在平台分享学习内容,并获得流量和收益分成,实现多方共赢。

项目四:

基于大数据平台化融合架构的智能化运营及垂直分销深度服务的应用解决方案

获奖情况:

第二届国赛成长组金奖

简介:

火烈鸟网络(广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移动游戏的互联网企业,业务覆盖游戏全产业链,包含游戏平台、游戏发行、游戏研发,并以领先的大数据业务为支撑,构建起移动游戏生态圈。

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为广大移动游戏开发公司研制并搭建一个基于移动游戏平台社区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吸引游戏公司将其开发的游戏放到该平台社区中进行智能化联合运营并为其提供低成本的游戏垂直分销服务,在游戏开发公司和游戏用户之间建立一个桥梁,以推动整个移动游戏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项目五:

交叉双旋翼复合推力尾桨无人直升机(清华大学)

获奖情况:

第五届国赛成长组金奖(总冠军)

简介:

“交叉双旋翼复合推力尾桨无人直升机”项目负责人清华博士毕业生李京阳,2015年底,他和4位清华工科男联合创建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他们研制出世界首架交叉双旋翼复合推力尾桨无人直升机,具有载重大、操控稳、突防快优势,其载重相比传统构型提高30%,速度相比同级机型提升100千米/小时。

打破了国外在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