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校对清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378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排水校对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给排水校对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给排水校对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给排水校对清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给排水校对清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排水校对清单.docx

《给排水校对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排水校对清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排水校对清单.docx

给排水校对清单

目录:

一、图纸要求

二、目录、说明

三、平面通用说明

四、给排水总平面图

五、给水平面及系统

六、热水平面及系统

七、污、废水平面及系统

八、雨水、冷凝水排水平面及系统

九、消火栓平面及系统

一十、自动喷淋平面及系统

十一、及水泵房大样

十二、卫生间大样

十三、水表井大样

十四、消防稳压泵系统

十五、中小学给排水设计规范

 

校对清单

建设单位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项目编号

项目阶段

专业

给排水

校对人

子项

日期

序号

校对内容

处理结果

无此项

图纸要求

图纸资料是否齐全,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1

设计计算书

2

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图例、主要设备材料选型列表

3

给排水总平面图

4

各层给排水及消火栓平面图

5

自喷平面图

6

各系统原理图

7

各厨房、卫生间大样图,管井大样图

8

泵房布置平面图、剖面图

9

人防平面图、系统图及大样图

目录、说明

1

确认设计规范依据及标准图是否合适,是否为最新版本。

2

说明中的建筑概况描述应与本项目一致。

3

说明及材料表各设计参数应与计算书一致。

(消防用水量、给水量、排水量等)

4

各系统的描述是否与本项目设计一一对应。

5

管道试验压力是否满足本项目要求。

6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工程机电设施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深圳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在此类项目说明中是否有机电抗震的相关内容。

给排水总平面图

a

总平面

1

各建筑物及室外道路标高、红线范围控制点坐标是否与建筑图相符。

2

进出建筑物各管道平面位置、标高、管径等是否与建筑单体给排水平面图相符。

3

管道平面是否布置合理,水平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

雨污水干管走向应考虑合理性:

走线最短、埋深最浅、能接入市政井。

5

室外消火栓、消防接合器、水表井、阀门井、跌水井、检查井、雨水口、隔油池、化粪池等布置是否合理,有无遗漏。

6

化粪池宜设置在靠近出水大户、接户管的下游端,便于机动车清掏的位置;化粪池外壁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并不得影响建筑物基础;与埋地生活用水储水池的距离是否不小于10m,当不满足时,是否采取了防止污染生活水池水质的措施。

7

各管道平面布置,水平间距是否符合室外给排水规范管线最小间距要求(详见室外给排水规范附录B)。

建筑红线距住宅地下室或地下车库外墙的距离较小时,综合电气、暖通、燃气等专业管线,核实能否设置。

8

各管道垂直交叉处标高有无碰撞,垂直间距、管道埋深、管径设置坡度是否符合要求。

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人行道下0.5m,车行道下0.7m。

当管道在顶板覆土内埋设时,管道标高应高于地下室顶板标高。

9

给水管径、排水管径是否符合要求;化粪池有效容积、隔油有效容积、雨水收集池容积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10

各管网与市政给水、污水、雨水管道接驳处的平面位置、管径、标高、坡度等图中是否标注清楚,符合要求。

11

为住宅小区服务的各种管线,不得穿越市政道路。

即跨越市政道路的住宅小区,应分别设置各种管线及各种泵房。

12

总图说明及图例表达是否正确。

13

如有景观用水,水源需注明。

14

绿化及车库冲洗水嘴与给水管道连接处是否设置真空破坏器。

15

当项目无地下室(即基础较浅时),应注意结构桩基础会比外墙突出(通常700mm),室外排水管线及检查井、构筑物应避开基础。

b

室外排水

1

道路红线超过40m的城镇干道,宜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道。

2

户内同类型排出管尽量在架空层、室外覆土层或地下室合并,便于优化给排水总图设计,达到减少雨、污水井数量及减少室外管道交叉的目的。

3

检查井的位置应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同时需要满足检查井最大间距要求。

4

检查井尽量避免在以下位置:

进户门口及其入户通道,进单元门口及其入户通道,跨道牙处,跨墙处,私家庭院。

维修检查井宜设计成小方井。

接入检查井的支管管径大于300mm是,支管数不宜超过3条。

检查井内上下游主管段跌差不宜大于1.0m。

管道跌水水头超过2m时,应设跌水井,且跌水井不宜设在管道转弯处。

5

在地下车库入口及路面高差较大时需设截水沟。

6

小区内排水管道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宜按室外排水规范表4.2.10取值,但必须校核管内流速是否超过规范要求。

7

地库顶板排水,需提前考虑结构找坡或建筑找坡。

根据广东省防水协会规定,地库顶板覆土排水建议结构找坡排水。

8

排水沟宜通过沟底排水地漏和水封装置,与排水管道连接。

室内排水沟与室外排水管道连接处,应设水封。

9

化粪池管道连接及埋深是否符合图集要求。

接入管埋深为1.2m~2.5m。

10

冷凝水管排水及阳台排水(深圳地区除外)需间接排水,接入雨水口。

深圳地区阳台排水应排入室外污水管,并在连接处设水封。

c

室外生活、消防给水

1

小区的室外给水系统,应尽量利用城镇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2

宜在室外给水主管上、地势最低处的阀门井内设置放空管、地势最高处设置排气阀,阀门井底宜设置排水管。

3

室外应预留绿化与道路浇洒水龙头。

4

消防专用或与生活共用的室外给水管是否按规范要求成环。

5

室外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的布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6

从生活饮用给水管接消火栓管道时,消火栓引入管是否设有倒流防止器。

了解是几路进水,消防水池是否需要贮存室外消防用水量。

7

室外消防管道直径不应小于DN100,并核算流量、流速和压力。

8

消防给水管道阀门设置是否正确,每段内消火栓数量不宜超过5个。

9

室外消火栓应沿建筑物外围均匀布置,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

10

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每个消火栓出流量宜按10L/s~15L/s计算。

室外消火栓距路边的距离宜为:

0.5m-2m。

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0m。

平面通用问题

1

所有立管位置是否经过建筑专业核对并协商处理。

2

公共的给水、消防、屋面雨水管是否避开了户内位置。

3

进人管井的面积是否满足检修要求?

4

不进人管井是否预留了检修孔、活页门等措施。

5

水表井的尺寸是否满足安装要求,是否设置了排水地漏?

6

管道梁下安装净高是否满足要求;水暖电汇总后,楼层净高是否满足要求。

7

管穿伸缩缝、沉降缝处是否采用伸缩补偿措施。

8

核灭火器危险等级和保护距离。

给水平面及系统

a

给水平面

1

给水分区是否正确,减压阀设置是否正确。

了解市政水压,能供到几层,应尽量利用市政压力供水,节能要求,强条要求。

2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进行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计算;静水压力大于0.20MPa的入户管或配水干管,应设减压或调压设施。

3

按《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当化学实验室给水水嘴的水头大于2米,急救冲洗水嘴的水头大于1米时,应采取减压措施。

4

高层住宅每隔数层设置清洁用给水点(与甲方协定),是否单独设置水表。

5

接有软管的给水系统均应设置真空破坏器。

6

管道穿梁是否注明提前预留套管。

7

当冷、热水供水系统分区不一致时,宜采用配水支管设置可调式减压阀减压,使冷热水供水压力差不大于0.02MPa。

b

首层或架空层

1

首层平面应设有指北针、室内外地面标高,给排水管不可缺少标高及管径。

2

在人防区、电气设备房间、生活饮用水池、消防水池、横向土建风道等部位的上方,不能走管;当无法避让时,注意要给土建提降板范围及高度,管道在降板上走出。

3

生活泵房不得设在厕所、浴室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下方。

生活泵房不得设在住宅正下方。

4

注意核对首层进出户管的标高,当管穿地下室侧墙时,核实出管标高是否与地下室顶板关系有冲突,结合总图标高核实是否满足室外管道覆土厚度要求。

c

标准层

1

标准层平面如有生活给水横管应注明在哪一层,当有减压阀设置时,应绘制减压阀安装详图,注明表前压力和表后压力,同样所有给水管不可缺少标高和管径。

2

标准层管道井:

进人检修管道井宽度最小不小于600mm;不进人检修管井宽度最小不小于300mm。

3

大型公建餐饮厨房应注意预留厨房给水管,并加水表,管径以最大时流量的2.5倍进行估算。

4

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给水管的外径不宜大于25mm,且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管材不得有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

d

屋面层

1

屋面给水管敷设高度应注意为建筑完成面上200mm,如有屋顶高位水箱,应注意屋顶水箱架空高度,是否满足消防系统最不利点水压要求,如不满足则需设置稳压设备间。

设备间地面需低于消防水箱底,设备间面积建议不小于25平米。

注意水箱的水位是否满足止回阀开启的要求。

水箱与水箱间墙壁、顶板的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水箱间地面应设排水。

结构专业是否考虑水箱荷载。

e

地下室平面

1

水泵流量扬程计算是否合理?

2

设备房层高及面积是否满足要求。

3

在人防区、电气设备房间、生活饮用水池、消防水池、横向土建风道等部位的上方,不能走管;当无法避让时,注意要给土建提降板范围及高度,管道在降板上走出。

4

生活泵房不得设在厕所、浴室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下方。

生活泵房不得设在住宅正下方。

5

商业、办公、酒店和住宅的给水方案是怎样的定案?

是否需各自单独设置生活水池和水泵和供水管网。

6

水泵、水池、水箱及其管道布置是否合理,是否考虑防水套管,其尺寸是否标全,设备基础尺寸是否准确。

7

地下室设备房及人防门处水管穿管高度是否满足。

8

消防、生活给水管与地上的连接立管,是否与地上部分的平面位置一致。

消防、生活给水的分区情况是否与地上部分一致。

9

给水管道连接是否存在回流污染问题。

注意核对生活、消防水箱进水管标高与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是否满足要求。

10

地下车库冲洗管应设水表。

当从市政水接入时,应设真空破坏器.人防应单设水表。

11

商业、办公、酒店和住宅应各自单独设水表;消防水池给水管应设水表。

12

管道穿人防设防护阀门和密闭套管。

f

给水系统

1

系统图要与平面完全对应,包括分区情况、立管编号、管道的相对位置、阀门等。

不可缺少标高和管径。

2

注意生活、消防给水管上阀门的设置,阀前后压力是否正确。

3

注意倒流防止器、真空破坏器、自动排气阀、减压阀的设置。

4

核对水泵参数和数量的正确性,并核对与材料表是否一致。

5

注意需设水表的位置。

6

注意核对生活、消防水箱进水管标高与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是否满足要求。

热水平面及系统

a

热水平面

1

各层平面要求同冷水。

2

热水给水分区是否正确,减压阀设置是否正确。

3

注意热水加热设备与储热水箱、水泵的设计。

4

注意热水回水泵的设置位置。

5

热水管网布置是否保证同程。

6

当有大量淋浴器时,应采用环状管网布置,且环管不可变径,环管管径计算应按规范保证其损失要求。

7

给水管道与水加热设备及可能引起回流的卫生设备的连接是否有防止回流污染的措施。

8

大型公建餐饮厨房应注意预留厨房给水管,并加水表,管径以最大时流量的2.5倍估算。

9

热水管穿越建筑物墙壁、楼板和基础处应加套管,穿屋面及地下室外墙时应加防水套管。

10

塑料热水管宜暗设,明设时宜布置在不受撞击处。

b

热水系统

1

系统图应与平面图完全对应,包括立管编号、相对位置、阀门等。

标高、管径不可缺少。

2

热水横管的敷设坡度不宜小于0.003.

3

上行下给式系统配水干管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下行上给式配水系统可利用最高配水点放气,系统最低点应设泄水装置。

4

热水管道要有补偿管道热胀冷缩的的措施。

污废水排水平面及系统

a

污废水排水平面

1

排水出户管标高应既能保证室外埋地最小覆土深度,又能保证顺畅排至市政管网。

2

注意核对首层出户管的标高,当管穿地下室侧墙时,核实出管标高是否与地下室顶板关系有冲突,结合总图标高核实是否满足室外管道覆土厚度要求。

3

注意是否需要设置清扫口,保证清扫口与室外检查井的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4

尽量减少管道转弯,尽量就近排放。

5

最低横支管连接是否正确。

注意底层排水管应单独排放,在满足规范最低横支管与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离要求的情况下,可接入立管排放。

6

标准层若有排水转换,转换层的卫生器具应单独设立立管排水,不可直接接入主立管,即使排水横管与立管底部距离满足规范要求也不可。

7

排水竖支管接入横干管竖直转向管段时,连接点应在转弯处以下,且与横管垂直距离不得小于0.6m。

8

重力流出户管管径可比立管放大一档,且保证其自清流速,即适当放大排出管坡度。

9

地漏设置是否正确(公共建筑卫生间洗手盆、拖布池、小便器附近需设置地漏)。

10

排水管道不得穿越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烟道和风道。

不得不穿伸缩缝时,应安装伸缩器;穿沉降缝时,应预留沉降量,设置不锈钢软管柔性连接。

软管和伸缩器均应为低波不锈钢制品。

11

出户管与室外排水管道连接时,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室外排水管管顶标高。

12

当室内设置卫生器具处地面标高或地漏面标高低于室外检查井井底标高时,该卫生器具排水管或地漏不得直接排入室外检查井。

13

公共建筑的厨房排水是否设隔油池,并经计算确定。

14

消防电梯底坑排水管、潜污泵走垫层排水管、人防走底板排水管等需在土建上预埋的管道是否已留到位。

15

地下室污废水集水坑容积确定应满足规范要求,水泵选型应满足设计秒流量,集水坑容积应与水泵流量匹配。

集水坑有效容积不宜小于最大一台污水泵5min的出水量,且污水泵每小时的启动次数不宜超过6次。

16

一般集水坑(长x宽x高=1.6x1.2x1.5米)每个防火分区两个以上,根据找坡长度建筑定数量;

其他集水坑(长x宽x高=2.0x1.5x1.5米):

17

地下一层车库出入坡道底部需设置;

消防泵房、生活泵房、冷冻机房等设备房需设置;

消防电梯基坑底排水需设置集水坑,尽量靠近基坑基础位置。

坑的深度以基坑底为基准。

人防集水坑(长x宽x高=1x1x1米)位置:

靠近墙或柱;位置需与结构基础核对不碰撞。

18

地下室应注明穿墙套管的标高、管径,并进行定位,同时应附带穿墙套管与管径的对照表。

19

注意地下室设备房及人防门处水管高度是否满足。

b

污废水排水系统

1

系统图应与平面图完全统一。

2

是否标注排水管标高、管径。

3

立管检查口、排水横管清扫口设置应满足规范要求。

清扫口需标注管径。

(铸铁排水立管上检查口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0m,塑料排水立管宜每六层设置一个检查口;在建筑物最低层和设有卫生器具的二层以上建筑物的最高层、立管拐弯处和乙字管的上部应设检查口)

4

通气管的设置是否满足要求。

5

注意环形通气管接入主立管时,应保证接入点高于卫生器具上边缘至少150mm。

6

污废水需伸顶通气。

7

不上人不上人屋面,通气管高出屋面隔热层以上不小于0.3米;上人屋面,高出2米。

雨水、冷凝水排水平面及系统

a

雨水、冷凝水排水平面

1

雨水斗位置是否考虑其立管对每层平面及立面效果的影响。

屋面雨水沟不能设置于结构梁的正上方,设置侧排雨水斗处除外。

2

各种局部小屋面的排水要设置

3

注意每处屋面雨水斗设置与土建专业找坡方向是否吻合。

4

阳台雨水、冷凝水立管是否采用间接排水。

生活阳台雨水与洗衣机共用地漏时,该立管必须排至室外污水检查井。

5

直接排水的屋面雨水立管仅底层及立管转弯处需设检查口,间接排水的屋面雨水管不需设置检查口。

6

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的雨水应单独排放。

7

建筑屋面各汇水范围内,雨水排水立管不宜少于2根。

8

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中,长度大于15m的雨水悬吊管,应设检查口,其间距不应大于20米,并应便于维修操作。

9

高层建筑阳台排水系统是否单独设置,不得与屋面雨水

合用排水管。

露台、雨棚雨水等同于屋面雨水。

10

下沉庭院、汽车坡道入口需设雨水集水坑,排水泵的流量应按排入集水池的雨水量确定,且不应少于2台。

下沉广场地面排水集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排水泵30s的出水量,(尺寸参6.1.11)。

汽车坡道入口集水坑的有效容积不小于5分钟潜污泵流量。

雨水泵应有不间断的动力供应。

11

消防电梯不可直接重力排水,必须设置集水坑排水至室外雨水井。

12

消防电梯集水坑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2.0m3,其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b

雨水、冷凝水排水系统

1

系统图是否与平面图完全统一,管径、标高均不可少。

2

集水坑是否绘制详图,水泵启停控制标高应注意。

3

冷凝水预留接口标高需表示清楚。

4

排水管支管安装高度需与平面对应,走梁下,还是板下-0.35。

消火栓平面及系统

a

消火栓平面

1

消防水泵流量和扬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

设备房层高及面积是否满足要求;消防水池容积需核算。

3

项目物业管理是否为1个单位,如为不同单位,是否应根据物管情况分别设消防水泵。

4

消防分区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5

水泵接合器是否设置;屋顶水箱稳压管是否与管网连接。

6

消防水管是否成环,阀门的设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消防横向环管上的阀门设置是否保证塔楼供水立管在横管检修时仍有另一路供水。

横管上每隔5个消火栓设阀门。

7

裙房商铺内尽量不走消防横干管。

8

试验消火栓的设置是否正确。

多层或高层应设置在屋顶,单层应设置在水力最不利处。

9

屋顶消防水箱设置位置是否是小区内屋顶绝对标高最高的单体。

10

消防水箱消火栓出水管管径不小于DN100,且应设置止回阀,蝶阀;喷淋出水管不小于DN80,除止回阀、信号阀外,不可设置任何阀门。

11

高位消防水箱最低有效水位是否满足最不利点处的静水压力。

不满足时,需设稳压装置。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应低于0.10MPa,但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低于0.15MPa;

高层住宅、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不应低于0.07MPa,多层住宅不宜低于0.07MPa;

工业建筑不应低于0.10MPa,当建筑体积小于20000m3时,不宜低于0.07MP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统应根据喷头灭火需求压力确定,但最小不应小于0.10MPa;

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本条第a款~第d款的静压要求时,应设稳压泵。

当设稳压装置时,参数是否正确,稳压管是否接入总消火栓环网。

12

高位消防水箱的进水管、出水管、通气管、溢流管及各阀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13

消防系统分区环管设置是否正确,检修阀门设置是否正确,是否设置减压阀组等,与系统图是否一致。

减压阀组应标出阀后压力或者减压比例。

14

管道穿梁是否注明提前预留套管。

15

是否需要分区供水:

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大于1.0MPa,或者系统工作压力大于2.4MPa时,应采用分区供水形式。

b

消火栓系统

1

系统图是否与平面图完全统一,管径、标高不可缺少。

2

消防分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与平面表达一致。

3

消火栓需注明减压稳压消火栓的设置层数。

4

水泵接合器的设置需满足规范要求。

并明确表达。

5

注意核对消防水箱进水管标高与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是否满足要求。

自动喷淋平面及系统

a

自动喷淋平面

1

管道是否穿伸缩缝,穿伸缩缝需加波纹管。

有伸缩缝的防火分区,以尽量少穿伸缩缝为原则布置管道。

2

地下室车库坡道部分是否布置喷淋。

3

车道喷淋布置原则:

主干管宜贴车道边壁敷设。

多层车道,根据防火分区划分来布置喷淋和接管,不能

留空白区域。

车道出口,上空有顶部分均应布置喷淋。

4

带人防的地下室,管道布置以尽量少穿人防为原则。

穿人防墙处应增加防护密闭套管及相应阀门。

5

核对水流指示器及未端试水装置是否合理。

强条要求。

6

末端试水装置及试水阀是否设置于防火分区最末端,且应设置在公共位置:

管井、公共卫生间、走道末端等。

7

报警阀间与试水阀端的排水要设置专用的排水立管,不可与生活废水立管合用。

末端试水装置处的排水立管管径不小于DN75。

8

自动扶梯部分一般为单独的防火分区,应核对是否单独设水流指示器。

扶梯底部应设喷头,并在平面做特别标示。

9

中庭上空喷头一般与下方合并为一个分区,管道接自下方的防火分区。

10

设置侧墙喷头的房间,应注意核对梁图。

水平式边墙型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为150mm~300mm。

直立式边墙型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为100mm~150mm,与背墙的距离为50mm~100mm。

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为75mm~150mm。

11

电设备房(包括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