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高一政治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338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高一政治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高一政治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高一政治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高一政治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高一政治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高一政治教案模板.docx

《第一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高一政治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高一政治教案模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高一政治教案模板.docx

第一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高一政治教案模板

第一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_高一政治教案_模板

教学题目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要求

1、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

(1)、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2)、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范围

(3)、税收的基本含义

(4)、税收的基本特征

(5)、纳税人的基本含义

(6)、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2、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

(1)、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原则

(2)、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意义

(3)、我国税收的性质

(4)、税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3、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

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说明公民应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自觉纳税,依法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二、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的能力

1、        从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可以看出,国民收入按最终用途分别用于积累和用于消费两部分,而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        在处理积累和消费二者的关系上,强调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3、        在预算及其执行过程中,收支相抵是最理想的状态,收大于支、节余过多或大于收,出现赤字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

4、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的能力

三、思想觉悟要求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以依法自觉纳税为荣的意识

1、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要求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2、        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的特点

课   题

国民收入的分配

教学目标

一、        知识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原则

2、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说明公民应该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依法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二、        能力要求

从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可以看出,国民收入按最终用途分别用于积累和用于消费两部分,而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教学重点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原则

教学难点

国民收入的概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类型

讲授新课

[1] [2] [3] [4] 下一页

经济常识前言

转载

前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使学生准确理解并正确掌握经济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全面了解经济常识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它的重要意义。

帮助学生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教育学生懂得学习和具备一定的经济常识,培养和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学会用法律法规和高层道德准则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家的行为,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具体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

经济的基本含义、《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

理解:

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公民参加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说明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即再现和再认识所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即在识记知识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的能力或解释、推理的能力。

如,深入理解“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一基本观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引导和训练学生思考:

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公民参加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这三个方面,来说明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的很需要性。

3.觉悟要求

通过本课教学,深化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远大志向。

教育和帮助学生确立起这样一个信念:

面对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必须拥有经济知识、经济头脑和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否则将难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游刃有余。

教育和帮助学生认识到发达的市场经济必然是法制经济,中学生应注意了解和掌握公民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具有良好的市场道德准则,并以此来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

教学重点

经济的基本含义

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经济的基本含义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复习提问

在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上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受到了哪些教育?

请同学们思考后用简洁的语言来回答。

(以上提问设计的目的在于:

回顾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引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内容,适时切入高一经济常识教材的内容。

导入新课

经过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如何做人的道理(初一);知识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客观规律(初二);掌握了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三)。

这些都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

目的在于帮助高中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全面分析问题,自学选择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能力,逐步提高参加社会主义实践的能力,为在下个世纪建功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第一册(分上、下两册),主要讲述经济常识的内容。

全册书由前言、商品经济的基础理论和社会主义高层经济常识三部分构成。

今天这节课主要讲授前言部分。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前言部分内容。

(要求粗读,即只读这部分内容的第一框题和第二框题)

讲授新课

前言(板书)

知识总体框架结构(板书)

经济的基本含义(板书)

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板书)

社会生活中的消费现象(板书)

社会生活中的消费现象随处可见,五彩缤绥的消费市场上活跃着数不清的消费者的身影。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离江开消费,居民家庭每天的生活离散开消费,人的一生一点儿也离不开消费。

那么人们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消费现象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前言第1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国有经济专家指出:

当前在吃、穿、用的消费之外,至少还有下列五大消费愈来愈被民从所亲睐。

家庭居室消费。

没房的千方百计买房,有房的精心设计装修,精美家具逐步进入百姓家庭。

交通通讯消费。

私人电话机、电传机、手机、BP机的普及率愈来愈高,高收入家庭的购车计划

正成为现实。

假日游乐消费。

举家出游、放情山水、回归村野、垂钓碧溪、远足名胜古迹已成为平常事情。

4.健身保健消费。

购跑步机、举重器、按摩椅。

打保龄、练健美。

休闲健身已成为时尚之举。

5.个人文化消费。

购钢、买电脑、请家教,支付各类文化补习学校的课时费、资料费等。

(以上第一至第五的文字内容,可以用投影胶片展示给学生。

)以上我们列举了社会生活中的大量的消费现象。

可以说,消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消费伴随着你、我、他。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现象(板书)

前面我们分析说明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消费现象。

那么无限多样的、琳琅满目的消费品又是如何进入百姓家庭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前言第1段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这一问题。

(教师讲授)柴米油盐菜、果品蛋奶肉、水电煤气房、洗涤保健品等,这些消费品是绝不会没有任何条件地进入居民家庭的,它需要经过一个交换环节。

用老百姓通俗的话说就是花钱买,用经济学的术语就是用手中的货币到商店、到市场上去交换。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现象是大量的、经济的、多种形式的。

如,花钱买日用品、花钱买健康(保健品)、花钱买教育(家教和补习学校)、花钱买时间(保姆、钟点工、快餐),还有交水电费、煤气费、暖气费、住房费等。

交换不仅连接消费,它也连接着分配。

社会生活中的分配现象(板书)

社会生活是离散开消费的,人们所需要的消费品只有到市场上去交换、去购买才能得到。

人们购买消费品时手中必须持有货币。

那么,人们手中的倾向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在他们劳动之后可按时领取工资、奖金和津贴;集体农民按合同规定完成上缴给国家和提留给集体的任务外,余下的收入全部归自己;个体劳动者百纳税之后根据劳动和经营状况获得收入;私营企业主和三资企业中的外国投资者的收入是非劳动收,这些企业的职工领取的是工资。

另外,各级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也都实行按劳取酬。

同学们,社会生活离不开消费和交换,同样也离不开分配。

只有经过“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分配途径,倾向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消费者才能借助倾向这一交换媒介,从市场上换回自己所需要的消费品。

社会生活中的生产现象(板书)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一点儿也离不开消费。

要消费就得有消费吕,市场上无限多样的消费品在被人们生产出来的。

那么,在社会生活中哪些现象是直接的物资资料生产的现象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前言第1段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来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直接的物资资料生产部门是农业和工业,直接的物质资料生产现象是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

农民生产了粮食、棉花、蔬菜、水果、肉类和禽蛋;工人生产了食品、布匹、机床、煤炭、汽车和楼房。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化社会生活中人们一点儿也离不开生产。

以上我们从消费、交换、分配、生产这四个方面,分析说明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经济现象。

每一个人都置身于一定提经济关系之中。

那么,什么是经济?

它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前言第2段,并结合前面所讲的各种经济现象来思考这一问题。

(学生阅读思考,稍候教师往下讲授)

经济科学含义(板书)

经济是指人类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板书0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板书)

为什么经济首先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而不是指人类从事的政治、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等社会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人类要生存,首先要解决吃、穿、住的问题;而吃、穿、住所需要的各种物资资料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们用自己的双手生产出来的。

离开了物质资料生产这一首要的经济活动,人类就难以生存。

人类除了生理需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外,还有其它需要,还要进行其它活动,如政治、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等。

要进行这些活动,也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以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

可见,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决定其他一切社会活动。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板书)

生产是指人们使用生产工具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板书)

这里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创造产品的生产。

人们生产出劳动产品之后,要按一定比例分给国家(上缴利税)、分配给社会集团(企业留利)、分给社会成员(工资)。

产品分配给国家、社会集团、社会成员的过程叫做分配(板书)

各个社会由于所有制性质同,因而产品分配的原则也是同。

产品分配完毕本应进入消费领域,但是由于社会分工不同,社会成员得到的产品不能完全满足自身需要,因此需要交换。

人们相互交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叫做交换(板书)

人们在商品经济中,通常采用商品交换的形式,经过交换,社会成员取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便开始了吃、穿、住即为满足自己需要的消费。

消费是指对物质资料进行使用和消耗。

(板书)

消费分为两种:

一种是生产消费,它存在于生产过程中。

另一种是生活消费,主要指个人消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

5.经济是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种经济活动(板书)

凡是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活动都是经济活动。

例如,农民种田和工人做工是生产活动;怎样拿到工资级别是分配活动;商品在市场上销售是交换活动;怎样花钱是消费活动。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它们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人们有消费的需要,才能进行生产。

生产过后必须经过分配和交换才能达到消费的目的。

这四种经济活动,又都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必须发生关系,形成联系,组成社会体系。

6.经济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结成的经济关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前言第3段并思考、回答:

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发生在直接的过程中,一般是指人和生产资料的关系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经济的含义中所说的生产关系是广义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性质(板书)

人们从事什么样的经济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结成什么样的经济关系,都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社会性质。

例如:

我们国家,在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生产中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分配中体现的是按劳分配原则;消费中人们的收入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

这种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体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分析说明了经济的科学含义。

那么,我们怎样用简练而规范的语言来准确和科学地表述这一概念呢?

请阅读教材第2而第6行黑体字,并用红笔画下来。

(教师结合黑体字的内容和下图归纳“经济”这一概念的科学含义并板书)

经济,简言之,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经济活动和形成的经济关系。

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经济”这个概念呢?

首先,当我们把经济(一定社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过程时,它有生产、分配、交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它的性质决定了四个环节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性质。

再次,人们的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即经济关系中进行的。

因此,我们在认识经济活动的现象时必须认识把握这些活动所体现的生产关系。

学生经济常识的意义(板书)

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板书)

经济常识由前言、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识三部分构成(板书)

前言

1、经济的科学含义

2、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

3、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1] [2] 下一页

高三政治常识须知须会

1、政治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斗争。

3)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什么叫国体?

什么叫政体?

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1)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国家的性质由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

2)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3)关系: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3、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2)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4、为什么说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1) 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敌人的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5、我国的国家职能是什么?

1) 对内职能:

a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b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d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e搞好社会公共服务。

2) 对内职能:

a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b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分行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6、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其他有关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7、“一国两制”含义、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 含义:

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

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2) 内容:

a“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b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c“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3) 意义:

a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b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8、我国的国家机构是如何设置的?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主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是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3)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4)最高国家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5)最高军事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

  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经监督。

9、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有哪些?

  1)民主集中制原则;2)对人民负责原则;3)依法治国原则。

(本质:

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目的: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要做到:

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10、我国公民应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11、公民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2)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3、为什么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 [2] [3] 下一页

教案

 

 

 

教学课题

价值规律的作用

 

所用

教材

 

 

教材名称:

思想政治 第1册,第一章三节29-31   页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

目标

 

 

1、知识方面:

识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三个作用。

2、能力方面:

引导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运用价值规律的知识,分析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3、觉悟方面:

培养学生树立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按规律办事的观念

 

 

教学

重点

 

 

 

1、价值规律的的三个作用

 

 

 

教学

难点

 

 

1、我国一些长期亏损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利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机、电脑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提问法、举例法相结合

教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