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传播学概论概论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268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传播学概论概论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版传播学概论概论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版传播学概论概论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版传播学概论概论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版传播学概论概论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传播学概论概论知识点.docx

《版传播学概论概论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传播学概论概论知识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传播学概论概论知识点.docx

版传播学概论概论知识点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2013版

第一章传播概述

第一节、传播的含义

1、传播学:

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

2、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史,突厥传》。

3、传播的特性:

(1)形态多样性:

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写信、作文)、图像传播(绘画、拍照)

(2)时空遍布性:

从时间上从古至今、从空间上从南到北

(3)行为伴随性:

行为离不开传播、行为本身就是传播

(4)极端重要性:

传播的本质

4、传播的定义:

(1)共享说:

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2)影响说:

强调传播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

(3)仪式说:

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

(4)符号说:

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

5、传播与信息的关系:

(1)与信息相随的传播,同样遍布整个自然界

(2)传播同样可分为物理传播、生物传播、人类传播

(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只是广义的传播中的一部分,即人类传播,传播学,即人类传播学

(4)传播定义:

广义:

系统(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行为;

狭义:

人(自身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即人类传播

第二节、传播的类型

1、从符号角度:

口语、文字、图像、实物

语言传播(口语、文字)、非语言传播(图像、实物)

从性质角度:

人类传播(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非人类传播

2、人类传播的划分方法:

(1)二分法(技术、手段):

亲身传播、大众传播

(2)四分法(范围、规模):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大众传播

3、自我传播:

最小是一种传播,是非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至少两人以上,下限明确,上限模糊,无明确的群体正式的组织组织传播:

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之间的传播,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公益组织、互利组织等

大众传播:

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优点:

快、广、多、好缺点:

反馈不及时、不直接、不充分

第三节、传播的结构

1、传播的三要素说:

传者、受者、信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

2、模式的类型:

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数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

3、传播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一)线性模式: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者分析效果分析

不足:

1)是单向未双向2)是孤立未联系3)静止未变动4)只是环节不是要素

(2)申农—韦弗的通信模式

讯息信号接收到的信号讯息

 

(二)控制论模式传播的要素,内部结构

(1)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美)申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加入反馈,强调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

(2)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传播单的概念

(3)竹内郁郎的传播单位模式

(4)丹斯的“螺旋形上升”模式

(三)社会系统模式传播的条件,外部结构

(1)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

(2)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第四节、传播的功能

1、二功能说

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

E托尔曼,人类的说话是工具,为应对环境,父母催孩子起床、马路上的问话

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

W斯蒂芬森,提倡游戏理论,调节身心

另瑞士皮亚杰将儿童的谈话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

2、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

(1)个人层次工具性传播:

了解环境变动消遣性传播:

调节身心

(2)组织层次工具性传播:

为决策提供依据消遣性传播:

调节成员情绪

(3)社会层次工具性传播:

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消遣性传播:

提供娱乐或调节社会大众情绪

3、传播的四大功能说

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传承社会遗产,是由拉斯韦尔提出,C赖特增加提供娱乐

4、传播功能的相对性和双向性

相对性:

传播功能与内容的对应应关系,是相对的,即消息可有劝服功能,言论可有新闻功能,知识可有娱乐功能,寓教于乐.罗马帝国的贺拉斯

双向性:

传播大多是双向的,交互的

6、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代表人物:

拉扎斯菲尔德、默顿

(1)授予地位:

无论人个、组织、事件,一旦被媒介传颂,即名扬天下

(2)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

违背社会规范且坚持不改的行为,一经媒介曝光,则可望迅速、有效地得到制止

(3)麻醉精神:

与大众传播媒介接触,耗费大量时间,使他们越来越疏于行动

负功能研究:

两个环境理论:

李普曼《舆论学》:

一个现实环境,一个虚拟环境(未到上海,通过渠道对上海有认识)托马斯公理:

如果人将某善人生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

和自我达成预言:

默顿,医院把两病员化验单弄错,病了没病了,没病了却有病了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

第一节、世界传播学沿革

1、19世纪末逐步形成,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1943年施拉姆创办世界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

2、传播学起源于欧洲,诞生于美国,流向美洲,传到欧洲,进入亚洲

3、思想来源:

19世纪的进化论、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等欧洲的理论,间接地影响了在美国崛起的传播学

(1)达尔文的进化文论,1859年,《物种起源》及《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表达》

(2)弗络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

其他欧洲先驱:

孔德、涂尔干、塔尔德、西梅尔

塔尔德:

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模仿理论西梅尔:

德国社会学家,网络理论

4、传播学的奠基人:

(1)拉斯韦尔5W模式美

(2)勒温把关人理论,又译卢因,美,场论,群体动力论

(3)霍夫兰劝服研究美实验是观看影片《我们为何而战》鼓舞士气

(4)拉扎斯菲尔德与两级传播理论,即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产生影响,《人民的选择》

(5)李普曼与《舆论学》美议程设置提出虚拟环境和刻板印象受《梦的解析》影响深

5、传播学的创立者:

施拉姆伟大的概括者《大众的传播学》《传播过程和效果》《报刊的四种理论》

6、传播学的主要流派

(1)经验学派经验性的方法:

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

(2)批判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

20世纪60年代,英国默多克和戈尔丁

文化研究学派:

霍尔

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学派:

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

第二节、中国传播学历程

1、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956—1978)张隆栋翻译《报刊的四种理论》

(二)兴起阶段(1978—1982)央视《新闻联播》开播

1、第一次受众调查2、施拉姆访华19823、第一次西方传播学座谈会

(三)发展阶段(1982—1997)译著出版《传播学概论》

(四)确立阶段(1997—2007)复旦开设传播学课程

2、传播学科分支及其研究成果

(一)大众传播研究

(二)人际传播研究(三)组织传播研究(四)跨文化传播研究(五)新媒体传播研究

3、中国传播学研究现状

(一)研究焦点:

新媒体、传媒经济

(二)存在问题:

从研究层次看,仍停留在介绍层面;从研究话题看,长期分散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

第一节、传播革命的意义

1、口语传播时代

特点:

表述的自由性;依托人体发声传递信息,传播距离及空间有限;使用声符号,转瞬即逝,记录性较差意义:

增强人际沟通,维系社会,促进思维,传承文化

2、文字传播时代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文字

特点:

克服了口语转瞬即逝性,在时间上能长期保存信息,便于记忆,储存

克服了物理空间长距离的局限,可实现大面积传播

文字记录的精确性,使人类知识、经验和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依据

3、印刷传播时代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造纸;公元7世纪唐代有雕版印刷;1045年,宋代毕昇胶泥活字印刷术

表达性:

能传送范围广阔的思想和感情;

记录永久性:

可以超越时间;

迅速性:

可以跨越空间;

分布性:

可以到达所有阶层的人们

1833年,美国印刷工人本杰明.戴伊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将人类带入了大众传播时代

4、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的贡献:

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

1844年,美国第一条电报线开通,摩尔斯从华盛顿发出第一封电报,内容《圣经》电子媒介的种类:

电影20世纪初,美国发明了能放映1分钟的早期电影

1903年,一批片长超过25分钟的电影故事片陆续上映

1905年,美国的匹兹堡出现了5分种院线

1910年,美国共有10000家放映默片的电影院

广播1906年,广播产生1933年,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电视电子媒介的影响:

促进经济;推动政治;方便生活;传承文化

5、网络传播时代

特点:

信息量巨大;技术融合;信息双向流动;超越时空限制

6、人类传播革命的规律:

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融合状态发展;

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第二节、婚介理论的演进

1、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他的第一篇传播学论文《报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代表《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

(一)媒介偏向:

即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的特性

前者指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石头、羊皮等,适合于克服时间,能长久保存,后者指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适合于克服空间的障碍,任何媒介若不具有长久保持的特性来控制时间,就具有便于运送的特点来控制空间,二者必有其一。

(二)媒介与权力的关系

2、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被誉为“思想家、先知、圣人”有“媒介即讯息”“地球村”等论断

(一)媒介即讯息:

是麦克卢汉的核心观点,媒介四定律:

放大、过时、再现、逆转

(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的作用与传播的信息无关,不单是传播渠道,而是延伸人体的器官

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等

(三)媒介的凉热之分:

热媒介:

传播的信息明确清楚,受者的参与度相对降低的媒介,广播,电影,报纸凉媒介:

传播的信息模糊,受都参与度提高的媒介,电视,电话,交谈,讨论会等

(四)地球村

3、莱文森的媒介理论:

代表《手机:

挡不住的呼唤》《新新媒介》

(一)人性化趋势:

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模仿甚至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并模仿或复制人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二)补偿性媒介:

任何一种后继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以往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

(三)对手机的哲学解读

第三节、媒介融合

1、形式:

高登:

媒介科技融合、所有权融合、战术融合、结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呈现方式的融合

詹金斯:

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全球融合

2、进展:

论坛公司的实验、媒介综合集团的经验、中国媒介探索1933,杭州日报是第一家有网络版的报社

3、前景:

数字化是媒介融合的技术基础、受众需求使媒介产业融合进一步向跨媒体集团方向发展、媒介融合将对新闻传播和新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

第一节、传播与政治

1、传播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一)政治对传播的影响:

1、政治已成为大众传媒最重要的消息来源和报道内容;

2、政治的民主化程度决定了大众传媒发展的多元化与繁荣景象

(二)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1、大众传媒通过信息沟通与交流,形成自身影响与作用,成为政治活动的主要手

段与工具,延伸政治活动的影响范围,成为政治伸展的触角;

2、大众传媒对政治发展发挥一定制约作用;

3、在社会政治经济矛盾激化的条件下,大众传媒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新

政治活动出现的导火索和鼓动者,在一定时刻发挥关键性作用。

负面:

1、媒介发展,人们更方便参政议政,过分依赖网络而消弱了实践的力量

2、传媒与政治融合,互相勾结,制造遥言,封锁消息,导致公众错误判断

2、大众传播与舆论监督

要求:

1、要保证媒介与公民的知情权,是前提条件

2、在强调新闻自由的基础上,舆论监督对政治权力能有效制约:

(1)提高政治行为和活动的透明度

(2)新闻媒体通过曝光、报道,改善社会民主环境

问题:

1、受到有关部门的压制2、缺乏必要法律武器

第二节、传播与社会

1、传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一)传播寓于社会之内

(二)社会对传播的影响:

1、社会的分层为传播的阶梯性提供了可能

2、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传播技术的进步

3、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传播的发展水闰

(三)传播对社会的作用:

1、协调社会关系2、监视社会环境3、塑造社会形象4、促进个人的社会化

2、报刊四种理论:

施拉姆:

报刊总是带有它所属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形式和色彩,特别是报刊反映一种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控制的方式。

1、集权主义理论

2、自由主义理论英国弥尔顿《论出版自由》——观点的公开市场、自我修正过程

3、社会责任理论《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新闻自由:

原则的纲要》

4、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3、媒介三种体系:

阿特休尔:

1、市场经济世界的媒介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世界的媒介体系

3、进步中世界的媒介体系

第五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下)

第一节、传播与文化

1、大众传播对文化的积极作用

(1)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

(2)大众传媒是维护主流价值观念的有力工具

(3)大众传媒是促使大众文化兴起的重要平台

2、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

(1)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

(2)湮没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

(3)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

3、文化认同:

一种,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

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

4、大众传媒对文化认同的作用:

(1)大众传播媒介是营造文化认同的天然温床,文化认同的建构,离不开传播媒介的推动和协助

(2)大众传媒还具有沟通功能和润滑作用,能充当社会的减压阀和灭火器

第二节、传播与经济

1、大众传播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传递与解释经济信息

(2)监督市场秩序

(3)刊载商业广告以刺激和满足消费需求

(4)发展媒介产业以丰富经济主体

2、经济对传播的影响

(1)经济体制制约传播的功能发挥

(2)经济体制决定大众媒介的动作方式

(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3、媒介产业分类:

(1)印刷媒介产业:

报纸、杂志、出版

(2)电子媒介产业:

广播、电视、电影

(3)互联网产业

4、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媒体集团化,个案—默多集团—新闻集团的并购

5、新闻集团的媒介集团化启示:

深化改革,跨媒体发展;横向联合,多种经营

第六章传播活动的实践

第一节、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2、三要素:

个人、信息传播、意义的生成

3、特点:

社会性、互动性、灵活性、个体性

4、网络人际传播特点:

从载体和方式看,网络人际传播生成了网络语言这一特殊的符号系统

从范围和对象看,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广泛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从性质和关系看,网络人际传播更加放松、平等和自由

5、人际传播的手段的类型:

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其他媒介物

第二节、群体传播

1、群体传播:

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制

2、群体意识:

指一定人群结成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是为群体的实践、利益和需要服务的。

3、群体规范:

群体确定的行为标准

功能:

维系作用、认知的标准化作用、行为的定向作用、惰性作用

4、群体规范与群体传播的关联:

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制约作用

对来自群体外部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群体规范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节、组织沟通

1、组织传播:

以组织为主体、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2、三要素:

组织、传播、目的

3、组织传播的渠道:

正式传播渠道和非正式传播渠道

组织外传播更多采用正式渠道;横向传播;

组织内传播正式渠道中,有纵向(上行和下行)传播和横向传播,

4、组织传播的媒介手段:

内传播:

书面媒体、会议、电话、内部杂志、工作手册、工资单、通告外传播:

大众媒介、广告、

5、组织传播的功能和目标:

功能:

卡兹和卡恩:

生产、维持、适应、管理

伯罗:

生产即完成工作、革新功能即探索新的行为方式、维持功能即维持系统运行苏东水:

搜集资料、改变行为、建立及改善人群关系

目标:

内:

实现组织成员的融合、价值的趋同外:

对环境的适应

7、组织传播中的沟通障碍

下行传播:

(1)信息过载或信息泛滥

(2)传播时间安排不当

(3)信息受过过滤和改变(4)信息反馈欠缺或不足

上行传播:

(1)过滤

(2)延迟(3)缺少直接沟通

第四节、公众表达

1、公众表达:

普通民从有关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言论

2、互联网时代公众表达形态:

网络聊天、电子邮件、BBS论坛、博客、微博

3、互联网时代公众表达特征:

与传统的公众表达相比,网络公众表达的主体更加多元,内容更加广泛,

情绪中的非理性成分增加,意见领袖作用甚为突出

第五节、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

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2、四要素:

传者、信息、大众媒介、受众

3、类型:

传统大众传播、网络大众传播

4、传统大众传播

特征:

(1)受众的性质:

为数众多的、异质的、匿名的

(2)传播实践的性质:

信息公开而迅速,不具耐久性,稍纵即逝

(3)传者的性质:

复杂的组织,在复杂机构中工作的了群人

传播过程三个特征界定:

(1)公共性

(2)迅速性(3)短暂性

特点:

(1)传者是一个传播组织(报社、电台)的整体或其中个

(2)手段是机械媒介或电子媒介

(3)受众广泛,成分复杂、有众多、杂乱、分散、匿名的特点,被看作具有某种普遍特性的群体

(4)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

优点:

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数量多、传播信息质量高

缺点:

反馈慢、互动频率低

5、网络大众传播的特点:

(1)受众特征发生了改变

(2)传者微分发生了变化

(3)传播手段兼容并包(4)传播速度更快

6、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

7、网络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影响:

正面:

实施舆论监督、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以及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形成网络舆论,对事件的推进和最终解决,起决定性作用

负面:

垃圾信息泛滥、网络暴力肆虐、责任意识淡薄

第六节、国际传播

1、国际传播:

广义:

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信息交流,包括首脑互访、双边会谈以及其他各种相关事务狭义:

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2、特点:

目的、频道、传输技术、内容形式、文化影响、政治本质

3、发展趋势:

以全球性重大事件报道增强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跨国传媒集团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的主角

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正在成为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第七章传播主体的互动

第一节、传者

1、传者:

即传布者,又称信源,指传播活动中运用特定手段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

既可是个人,也可是群体或组织。

2、传者的类型:

按空间形态:

直接传者、间接传者

按角色特点:

普通传者、专职传者

按对象性质:

人际传播传者、群体传播传者、组织传播传者、大众传播传者

3、传者的特性:

代表性、自主性、专业性、机构性

4、传者的权利:

一般性权利:

言论自由权、出版权、著作权

专业性权利:

专职传者专门从事传播活动的人员,尤其是新闻传播行业人员应享有的传播权利

5、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享有的权利:

(1)采访权:

知察权知闻权,是在法律认可的范围内,记者拥有为采集新闻信息而进行调查或访问活动的权利

(2)报道权:

记者有传送、报道公关的信息的权利。

(3)批评权:

记者拥有对报道对象的言行进行议论和批评的权利

(4)编辑权:

专职传者有权对信息进行编辑,即有权根据自己个人或所属群体及社会的需要、意见、主张、立场等,对信息进行取舍、修改和组织。

(5)秘匿权:

记者和新闻媒体有权利、义务,对新闻或消息提供者的情况实行保密,不向任何人提供有关他们姓名、职务、所属机构等基本情况,也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他们所提供的文件、资料等。

(6)安全保护权:

要保证大众传播人业人员在本国或国外都能得到保护,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保证他们获得开展本职工作的最好条件。

(7)版权(著作权):

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已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

6、传者的义务:

不泄露国家机密、法庭秘密、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

与职业相关的契约性:

收集信息(原则:

目的性、准确性、系统性、时效性、相关性、合法性)制作信息、发送信息、收集反馈信息

第二节、受者

1、受众:

信息传播的接收者,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及电视的观众以及网络的使用者宏观:

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微观:

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个人

2、受众的权利:

(1)传布权:

受众应有的议论自由以及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2)知晓权:

社会成员有获得关于自身所处环境及变化的信息的权利

(3)媒介接近权:

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权利:

反论权、意见广告、开放频道

(4)隐私权:

受众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3、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受众

(1)受众即市场论——关于受众角色的理论

是商业媒介的受众观,受众被当作市场,或消费者市场,媒介和受众的关系,就是市场经济下的供求关系。

优点:

反映了传媒活动的一些特征,包括经营性、商品性竞争性,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行为特点

缺点:

导致对受众的忽视,对媒介应负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的忽视,无法达到媒介和受众的真实社会关系的全面理解。

(2)使用与满足论——关于受众行为的理论20世纪30年代,典型的魔弹论(子弹论,皮下注射论)贡献:

指出受众是基于自己的需求而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即受众具有能动性,揭示了受众的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

缺点:

没有充分考虑社会条件或社会结构因素,只关注受众的接受需求,忽略了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具有主动传播需求与权利

(3)制码\解码论——关于受众生产意义的理论

霍尔《电视话语的制码解码》

制码阶段:

传媒制作都对原材料的加工

成品阶段:

电视作品完成

解码阶段:

观众对节目进行解码,产生相同或相异的理解

霍尔模式:

观众对于同一个电视节目,可能存在三种解码立场。

(1)支配/霸权立场:

观众完全按照支配的符码意义进行解读

(2)协商立场:

对众对电视符码既不完全同意又不完全否定

(3)对抗立场:

观众对电视信息有自己的思考和解读,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作出与制码相反或相异的解读。

体现了观众的能动性乃至决定性,彻底改变了传统理论中观众被动盲从的形象

(4)观展\表演论——关于受众接触、参与媒介的理论

行为范式、收编/抗拒范式、观展/表演范式

媒介影像大量进入日常生活,人人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受众,同时,他们也是表演者,内容的生产者与接受者融为一体,如在微博上晒照片

4、粉丝:

(一)病态与非理性:

着迷的孤独者、歇斯底里的群众

(二)富有辨识力与创造力:

盗猎者、游牧民

5、中国受众研究的历程

(一)第一阶段:

受众调研的起步与探索阶段(1980年初——1992年)

(二)第二阶段:

受众调研的深入与成熟阶段(1993年至今)

第三节、传受者展望

1、新媒介环境下传受角色与互动关系的突破

(一)受众与传者之间的角色界限日益模糊

(二)受众的话语权得到空前扩张

(三)受众的社会网络得到强力拓展

2、新媒介环境下传受角色与互动关系的问题

(一)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

麻醉作用吞噬时间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