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025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docx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docx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习作1

一、教学要求:

1、读懂“习作要求”,明确此次习作是要同学们借助“设立一个新节日”的主题,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2、教会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合理想像的能力和习惯,注意积累生活体验,明白习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和感情的。

3、能按作业要求,写一篇想象合理、情感真挚的记叙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明确此次习作是要同学们借助“设立一个新节日”的主题,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2、教会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合理想像的能力和习惯,注意积累生活体验,明白习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和感情的。

三、教学准备:

1、课前开一个“节日”漫谈会,要同学们搜集资料,了解各种节日的由来和美好意义。

2、在这个漫谈会上设立“新设想、新节日”栏目,引导同学们关注没有被关注到的人和事。

习作1

要求:

1、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提出“新节日”的设想,题目自拟;

2、搜集与这个设想有关的资料;

3、记事要具体,特别要具体写出使你想到这个设想的地方;

4、想像要合理。

第一课时

一.指导阅读作文要求,指导写法

二.指导选材

三.进行习作第二课时

习作练习

1.轻声自读作文要求,思考:

这篇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你看懂了吗?

2.再读例文,思考:

要写好这篇作文,使内容不空洞,最关键的是要写好什么?

1、提示:

上节课,我们开了“节日”漫谈会,给你印象最深的话题是什么?

当时有哪些同学提出了新设想?

这些设想是怎么来的?

如果成功了会怎样?

选择一个设想,围绕这个设想,确定写什么材料,列一个提纲。

2、组织交流。

3、针对问题再提示:

注意,在选材时要考虑什么好写。

如果由来好写,自己有体验,就写由来;如果想像好写,就要进行合理、细致的想像,重点写出“节日”设立后的变化。

4、提示:

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启示?

修改你的提纲。

5、组织再交流。

6、谈话:

这篇习作是表达你的美好心愿的,因此,语言一定要有真情实感。

1、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指导修改。

1.轻声自读例文,思考。

2.指名回答,补充。

3.再读例文,思考。

4.指名回答,补充。

1.根据教师的提示选材,列提纲。

2.同桌交流。

3.小组交流。

4.指名汇报。

5.指名评议。

6、修改提纲。

7、同桌交流。

8、小组交流。

9、指名汇报。

10、指名评议。

1、进行习作。

习作,尝试修改。

第三课时

一.小结

二.指导修改

三.尝试修改

1.小结此次习作的大致情况。

2.表扬此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3.表扬此次习作有进步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4.总结此次习作的主要问题。

1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

(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样解决?

(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修改?

1.组织交流。

2.提问:

(1)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示?

(2)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3.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见。

1.教师巡视修改情况。

1.看例文,思考。

2.同桌讨论,修改。

3.小组讨论。

4.指名汇报。

5.指名补充。

6.一一指名回答,交流。

7.同桌交流。

1.尝试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2

一、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我真棒》和《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了解围绕一个突出特点选择典型材料,和抓住细节描写,突出特点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动作)的能力和习惯,注意积累习作素材。

3、能按作业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围绕一个突出特点选择典型材料,和抓住细节描写,突出特点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动作)的能力和习惯,注意积累习作素材。

三、教学准备:

课前召开一次《夸夸我身边的小能人》交流会,帮助学生选材。

习作2

要求:

1、题目可以自拟;

2、搜集自己的突出特点,选择一个;

3、事例要典型,要抓住细节(动作)描写;

4、最好确定一个特点,围绕特点选材。

 

第一课时

一.指导阅读例文,小结写法

二.指导选材

三.进行习作第二课时

习作练习

3.轻声自读例文1,思考:

这篇习作是围绕小作者的一个什么特点写的?

用什么材料来反映的?

4.再读例文,思考:

为了突出特点,作者详细写了自己的什么?

5.提问:

从中,你得到了什么“秘诀”?

6.小结:

要围绕一个特点选材,要抓住动作描写,突出自己的这个特点。

7.再读例文2,思考:

这篇例文的作者所写的是自己的什么特点?

用什么事例来反映的?

8.小结:

在写作时,要使自己的特点突出,就要选择典型的、能反映自己这个特点的材料。

还要抓住细节描写,尤其要写出自己使怎么做的,这样会使特点更加突出。

1.提示:

上节课,我们开了《夸夸我身边的小能人》的交流会,你觉得自己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当时有哪些同学说的是你?

是怎么说的?

说了些什么?

选择一个特点,围绕这个特点选材,确定写哪个典型材料?

现在考虑一下自己的作文思路吧。

2.组织交流。

3.提示:

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启示?

修改你的提纲。

1.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指导修改。

1.轻声自读例文,思考。

2.指名回答,补充。

3.再读例文,思考。

4.指名回答,补充。

5.指名回答。

6.再读例文,思考。

7.指名回答,补充。

1.根据教师的提示选材,考虑思路。

2.同桌交流。

3.小组交流。

4.指名汇报。

5.指名评议。

6、修正思路。

1、进行习作。

习作,尝试修改。

第三课时

一.小结

二.指导修改

三.尝试修改

5.小结此次习作的大致情况。

6.表扬此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7.表扬此次习作有进步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8.总结此次习作的主要问题。

1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

(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样解决?

(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修改?

4.组织交流。

5.提问:

(1)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示?

(2)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6.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见。

1.教师巡视修改情况。

1.看例文,思考。

2.同桌讨论,修改。

3.小组讨论。

4.指名汇报。

5.指名补充。

6.一一指名回答,交流。

7.同桌交流。

1.尝试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3

一、教学要求:

1、能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读懂“例文”《给李阳同学的一封信》,了解书信的写法和格式,学习抓住家乡与众不同的风景、风俗等,介绍家乡一两方面特色的写法

2、通过组织“我的家乡”主题活动,培养善于搜集资料,仔细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同时能借鉴“例文”的方法,学会写书信,学会介绍自己的家乡。

3、能按“作业”要求,写出一篇内容具体的记叙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组织“我的家乡”主题活动,培养善于搜集资料,仔细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学会写书信,学会介绍自己的家乡,并能按“作业”要求,写出一篇内容具体的记叙文。

三、教学准备:

参加主题介绍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

习作3

要求:

1、写一封信,介绍自己家乡一两个方面的特色;

2、围绕一、两个特色选材;

3、突出重点;

4、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要有详略;

5、掌握书信的写法和格式。

第一课时

一.指导阅读例文,小结写法

二.指导选材

三.进行习作第二课时

习作练习

9.轻声自读例文,思考:

这封信作者着重介绍了家乡的什么有特点的事物?

记叙了哪些材料?

10.再读例文,思考:

作者详细写了哪些材料?

略写了哪些?

为什么略写?

11.提问:

从中,你得到了什么“秘诀”?

12.小结:

在写一两个特点的时候,要根据材料的生动性,安排详略,简单的说,就是哪个你了解的多,好写,就详写哪个。

13.再读例文,思考:

在详写的内容中,作者是抓住什么来写的?

14.小结:

在写作时,要记叙活动或场面,要写好过程,过程要完整,要选择一个场面具体写。

1.提示:

上节课,我们组织了一次“我的家乡”主题交流活动,大家都搜集了家乡的不少资料,有的还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行了交流。

当时有哪些同学发言?

说了些什么?

选择一两个特色,围绕这一两个特色选材,确定详略,列一个提纲。

2.组织交流。

3.提示:

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启示?

修改你的提纲。

2.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指导修改。

1.轻声自读例文,思考。

2.指名回答,补充。

3.再读例文,思考。

4.指名回答,补充。

5.指名回答。

6.再读例文,思考。

7.指名回答,补充。

1.根据教师的提示选材,列提纲。

2.同桌交流。

3.小组交流。

4.指名汇报。

5.指名评议。

6.修改提纲。

7.进行习作。

习作,尝试修改。

第三课时

一.小结

二.指导修改

三.尝试修改

9.小结此次习作的大致情况。

10.表扬此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11.表扬此次习作有进步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12.总结此次习作的主要问题。

1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

(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样解决?

(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修改?

8.组织交流。

9.提问:

(1)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示?

(2)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10.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见。

1.教师巡视修改情况。

1.看例文,思考。

2.同桌讨论,修改。

3.小组讨论。

4.指名汇报。

5.指名补充。

6.一一指名回答,交流。

7.同桌交流。

1.尝试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4写听到的声音

一、教学要求:

1、懂得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写的时候一般都加上引号;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4、通过阅读短文,懂得只要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5、对自己在预习中产生的有疑问的汉字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在叙述事情或描写场景时,用上几个象声词

三、教学准备 :

  

投影、录音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播放一组关于声音的录音)同学们,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2、用来表示这些声音的词语就是象声词(板书:

象声词),在写的时候一般都要加上引号。

你能把刚才听到的声音写下来吗?

二、联系生活,丰富感性认识

师:

 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我们说话和写作时,如果用上了象声词,就会使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指导看图例,说说你从图中能感受到什么声音,再写下来。

2、指导讨论: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三、明确要求,选择素材

1、投影出示写作要求:

请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3、指名交流,集体评议。

四、完成初稿。

教师巡视指导

五、指导修改。

教师巡视指导

听录音,并说说自己由此联想到了些什么。

学生练习把听到的声音写下来,还可以指导名让学生在黑板上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