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自然地理之野外林芝实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159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大学自然地理之野外林芝实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藏大学自然地理之野外林芝实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藏大学自然地理之野外林芝实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藏大学自然地理之野外林芝实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藏大学自然地理之野外林芝实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藏大学自然地理之野外林芝实习.docx

《西藏大学自然地理之野外林芝实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大学自然地理之野外林芝实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藏大学自然地理之野外林芝实习.docx

西藏大学自然地理之野外林芝实习

西藏大学

实习总结报告

院(部)理学院

实习班级2011级地理科学(教育)

姓名邹洪坤

实习类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指导教师巴吉土登次仁白玛拉巴

实习起止时间2013年7月12日~2013年7月18日

 

二〇一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前言

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

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次野外实习的主要课程有:

 

地质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地貌学。

其中地质学的主要内容有:

地质罗盘的使用、地形图的科学应用、褶皱、断裂与地层等;土壤地理学的实习内容有:

土壤剖面的选择与观察、土壤的性状观察与记载;水文实习的内容有:

河流的相关特性、水的物理特性(水温、水深、流速、流量、水的臭度、透明度等)、河流的治理探讨;地貌学的实习内容有:

构造地貌、河流地貌、山地地貌。

 这一次实习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新的知识,同时更有力的加强了理论知识。

一、实习时间

2013年7月12日至18日

二、实习区域

三、实习目的

地理学是一门区域性、实践性很强的并且具有较强应用特征的基础学科,我们虽然在大学的前两年中学习了许多的课本知识和老师的讲授知识,但我们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和地理情感仅靠这样的教师理论途径是很难形成和培养的。

必须通过现场的实践学习的途径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再者,野外实习有利于我们的同学培养和紧记知行统一、事必躬亲的良好精神。

这次野外实习对理论教材知识的具体要求有以下:

(一)、地质基础学

1.认识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对地表的影响;

2.观察岩石结构构造、岩性;

3.肉眼对岩石的认识;

4.实地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变化。

(二)地貌学

1.了解冰川地貌、河流地貌和河泊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现状;

2.现场观察冰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堆积状况;

3.绘制实地阶地剖面图;

4.坍塌的防治措施。

(三)水文学

1.温室气候与雪线的关系。

2.水库的观察与记录。

(四)植物地理学;

1.观察植物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发生的地带性变化;

2.迎风坡和背风坡两面的植物分布特征;

3.了解植物的外在形态特征、类型和科属;

4.学会绘制群落最小面积的样地设置方法图。

(五)气象气候学

1.了解从拉萨到林芝一路的天气变化状况;

2.了解山上与山下不同气候的原因 。

四、实习工具

皮尺、钢卷尺、地质罗盘、地质包、望远镜、地质帆布、放大镜、GPS、地质锤

五、实习内容

(一)日多温泉,地理坐标(29°42′N,92°13′E),海拔:

4350M。

1.时间:

7月12日上午。

2.内容:

(1)地质基础学,该地岩石类型(拉萨河往上之米拉山口)多由石灰岩和花岗岩组成;处于西藏中部的冈底斯地质构造带上,向南倾复的逆冲断层;有许多温泉(地热)资源,明显是该地质构造能量的释放处,通常能量以温泉、火山、和地震等形式释放出来。

(2)地貌学,地貌上是河谷平原地貌,是拉萨河河谷地形,往上有冰川地貌分布。

(3)植物地理学,该地的植被以亚高山灌丛草甸为主,植被从拉萨至此有明显的带状变化规律。

(4)海拔增高,降水和湿度有增大的感觉,是接近迎风坡处,水汽较多。

(二)米拉山口,地理坐标(29°49′N,92°20′E),海拔:

5013M。

1.时间:

7月12日中午。

2.内容:

(1)地貌学,海拔5013米是我们本次实习的最高点,也是拉萨河流域与尼洋河流域的分水岭,这里主要是第四世纪古冰川地貌,后期流水地貌显著,如:

冰斗、冰川谷地、角峰,开阔的谷地。

(2)地理植物学,在该地区海拔较高,来自印度洋的水汽沿着尼洋河河谷能到达,所以在这样的水热组合下,该地区以高山草甸为主。

(3)气象气候学,可以看到有明显的冰川地貌,但现在连山顶都没有积雪的存在,可以推断出温室气体对积雪的影响。

(三)巴松措(三元湖),地理坐标(30°27′N,93°54′E),海拔:

3500M

1、时间:

7月12日下午

2、内容:

巴松错位于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境内,是西藏东部最大的堰塞湖之一,“错高”在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位于距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

湖形状如镶嵌在高峡深谷中的一轮新月,长约12公里,湖宽几百米至数千米。

最深处66米。

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

湖水清澈见底,四周雪山倒映其中,黄鸭、沙鸥、白鹤等飞禽浮游湖面。

巴松错在1994年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同时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旅游景区(点),200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国家森林公园称号。

(1)地质基础学,松多至工布江达县沿途是直立岩层,

(2)地貌学,巴松错的成因是堰塞湖,旁边的小镇(巴河镇)处于湖泊地貌上,后期人工改造过。

西藏湖泊众多,主要分为两种,构造湖和堰塞湖。

构造湖主要分布在藏西北地区,堰塞湖主要分布在藏东南,其中包括:

柔湖、易公湖等。

(四)林芝县318国道,地理坐标(29°34′N,94°27′E),海拔:

3000M

1、时间:

7月13日上午

2、内容:

(1)地质学基础,此地位于苏班里西板块东北处,属于南北向构造带,以岩浆岩为主,属于印度洋板块与苏班里西板块的交界处,而岩浆岩中,又以花岗岩为主,其结晶很好。

这里有一种地质现象叫做混杂岩,混杂岩是一种特殊的岩石(地层)体。

它是受板块构造作用而变形并能在地质图上填绘出的特殊岩石体。

又称混杂堆积。

由外来岩块、原地岩块、基质三部分组成。

外来岩块主要来自俯冲板块上的放射虫硅质岩、枕状熔岩和归属于洋壳和地幔物质的基性、超基性岩碎块,有时还有海沟内壁上的蓝片岩;基质一般是相对塑性的泥、砂质岩石。

所有上述各岩石碎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彼此以构造关系相接触,且均经受了不同规模的剪切作用;它们与俯冲带大致平行的带状分布于特定的构造部位,带宽数十至数百千米,延伸可达数千千米,带内柔性褶皱和叠瓦状推覆构造发育。

由于外来岩块以蛇绿岩套的各组分岩石为主,故也称蛇绿混杂岩,是鉴别古海沟的重要标志。

板块构造学认为混杂岩是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的综合产物。

美国西海岸圣弗兰西斯科混杂堆积是一套典型的混杂岩。

中国喜马拉雅山、天山、西秦岭等地也相继发现了蛇绿混杂岩。

此地又发现许多有变质作用形成的,片状节理的黑云母。

(五)康扎村,地理坐标(29°33′N,94°31′E),海拔:

3150M

1、时间:

7月13日上午。

2、内容:

(1)地貌学,有许多第四级冰川作用后留下来的冰积物,冰碛物棱角分明,大小不等,混杂堆积在路边、山上等各处,还有一些被风化了的岩石。

冰碛物的磨圆度很差,大的冰碛物叫漂砾,其分选性也很差,属于混杂堆积,且堆积物上会有明显擦痕。

而河堆上的冲积物分选性很好,排列度也好,且有一定层面,堆积均匀,磨圆度高。

地貌形态上,该地属于尼洋河河谷平原。

(六)色季拉山

1、时间:

7月13日下午。

2、内容:

(1)植物地理学,从上一个地点康扎村沿着318国道前往鲁朗林海的色季拉山上,途中,海拔变化大,植被变化显著。

 

高山冰雪带气候无

6000M

高山寒冻地衣带气候地衣

5000M

高山寒冻带带气候草甸垫状植被

4500M

亚高山寒带气候灌丛草甸杜鹃

4000M

山地寒温带气候针叶林带西藏冷山植物箭竹

3600M

山地暖温带气候(基带)针阔叶混交林云南铁松乔松

高山栎

3100M

色季拉山植被垂直变化图

(七)八一镇新大桥,地理坐标(29°38′35.1″N,94°20′15.5″E),海拔:

3075M

1、时间:

7月14日上午。

2、内容:

(1)地貌学,八一镇新大桥地处尼洋河在河漫滩上,由尼洋河从上游带来的许多泥沙和砾石组成,这里相对河床较窄,地层较结实牢固。

在西藏,藏南和藏东南的大部分河谷中都分布着许多的河漫滩,如何利用好的些土地对于西藏的农业等具有重要意义。

(2)土壤地理学,在前往林芝院采石场的途中我们在当如等地区做了土壤剖面。

由于该处淋溶层较厚,我们的剖面较浅,还没有发现淀积层(B)和母岩层。

(八)八一镇西南侧(原林芝采石场),地理坐标(29°38′N,94°20′E),海拔:

3130M。

1、时间:

7月14日下午3:

00左右。

2、内容:

(1)地质学基础,这里是原林芝采石场,以花岗岩为主、石灰岩为辅组成,在成因上属于火成岩(岩浆岩),其形成需要上亿年时间,花岗岩在其形成的前段时间内是深成岩,埋在地表深处,有充分结晶时间后完整地形成花岗岩,后期由地壳抬升显露于地表以至被人类利用。

(2)地貌学,由于长时间的开采,致使山体破坏严重,现也成八一镇的伤疤。

岩体可能崩塌,这种现象一般采取生物工程与工程措施进行防治。

首先,采用铁丝网将石头固定,这样如此以来就可防止下雨或者牲畜践使得岩石脱落,造成人员伤亡或牲畜死亡的不必要损失。

再者,林芝地区降水多、水分足,可以使得树木生长迅速。

所以在采石场多种一些树,用不到几年就可以长大遮住那些岩石的颜色。

还有就是我们应该从这个例子里吸取教训,不要等到错误已经造成才意识到。

还有就是西藏环境十分脆弱,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为子孙后代着想,为社会、为人类造福。

(九)比日神山

1、时间:

7月15日上午11:

00左右。

2、内容:

(1)植物地理学,植物样方的制作,方法如下:

实验步骤:

A、先选择平坦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地,视植物密度决定样方面积。

B、用卷尺量好距离,依次固定样方的四个角,并用绳子连起来。

C、记录样方内草本植物物种数和每种植物的个体数。

D、依次呈2倍扩大边长,并记录植物种类数。

E、最后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

实验结果记录:

面积(m2)

原有种类(种)

新增种类(种)

总种类(种)

1m²

0

13

13

4m²

13

8

21

16m²

21

6

27

64m²

27

9

36fa

通过MicrosoftOfficeExcel工作表对上列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下列图,

 

(十)实验小学后山,地理坐标(29°40′N,94°21′E),海拔:

3007M

1、时间:

7月16日上午。

2、内容:

(1)地质学基础,坡度的实测,这里要指导罗盘的使用,罗盘外圈读的是,内圈读的是坡度,找某一坡地上,首先,找一个较陡峭的点和较缓点,其次,分别测出两点的坡度,再算出平均值,平均值就是该坡的实际坡度了。

(2)地貌学,这里明显是一个河流阶地(可直接称“阶地”),阶地的成因:

①宽广的河谷地(物理原因),②河流的下切侵蚀(构造运动,基本侵蚀基准面的变动)。

一般来说,阶地也是曾经的河漫滩。

下面是此阶地的剖面图:

尼洋河阶地坡面图

(十一)章麦村,地理坐标(29°40′N,94°20′E),海拔:

3050M

1、时间:

7月17日上午。

2、内容:

木本植物的估算,实测数据。

实验步骤:

1、先选择平坦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地,视植物密度决定样方面积。

2、用卷尺量好距离,依次固定样方的四个角,并用绳子连起来。

3、记录样方内木本植物物种数和每种植物的个体数。

4、依次呈2倍扩大边长,并记录植物种类数。

5、最后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

3、实验结果记录:

面积(m2)

原有种类(种)

新增种类(种)

总种类(种)

100m²

0

7

7

400m²

7

7

14

1600m²

14

6

20

通过MicrosoftOfficeExcel工作表对上列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下列图,

五、实习总结

这一次自然地理野外(林芝)实习,是一次好的机会,不仅亲自感受林芝自然环境的魅力和大自然的神奇,还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下进行了教学理论知识的实习,巩固和践行了以前的知识,了解到了知行统一、事必躬亲的重要性。

这次实习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我们其他方面的能力,让我们知道了吃苦和团结的精神是完成一项工作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