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 蔡泽山 《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145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师范大学 蔡泽山 《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西北师范大学 蔡泽山 《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西北师范大学 蔡泽山 《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西北师范大学 蔡泽山 《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西北师范大学 蔡泽山 《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北师范大学 蔡泽山 《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

《西北师范大学 蔡泽山 《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师范大学 蔡泽山 《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北师范大学 蔡泽山 《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

西北师范大学蔡泽山《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毕业论文

 

题目:

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为例

学院:

商学院

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毕业年限:

2014年6月

学生姓名:

蔡泽山

学号:

201021020102

指导教师:

王恒玉

目录

一、相关概念界定1

1、信息化1

2、信息化水平2

3、信息化水平评价2

4、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2

二、信息化在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8

1、信息化可以推进西部农业快速发展8

2、信息化可以促进传统产业改造9

3、信息化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9

4、信息化能为西部地区催生一批新型产业9

5、信息化能推动西部地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9

6、信息化可以为西部地区企业注入活力9

三、我国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现状9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进一步扩大9

2、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应用能力进一步加强10

3、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运作方式进一步完善10

四、我国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价10

1、评价指标框架10

2、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11

3、分析评价结果11

五、现阶段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5

六、对策与建议17

后记20

参考文献20

Abstract22

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为例

蔡泽山指导教师:

王恒玉

 

内容摘要:

任何一次科技革命的兴起都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技革命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信息化极大地加快了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对我国西部经济的发展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为实现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对信息化和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概述,进一步对我国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较深入,较系统的研究与论述,指出我国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加快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对策与建议,使信息化的大力发展进一步带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等相关方面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字:

西部地区信息化评价体系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

在以计算机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同时,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的二十一世纪。

信息化差距是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突出标志,而西部大开发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是国家开发西部,发展西部的重要战略措施。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以信息化带动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对于加快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围绕信息进行改造、改组或重新定向,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

它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

我国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指信息产业高度发达、社会信息利用非常广泛、科技知识和信息成为当代生产力的主要动力,从而形成信息生产力。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

(1)经济信息化。

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在国民经济中超过其他产业而占主导地位。

(2)社会信息化。

信息技术产业高度发展,信息技术设备如通信设备、电视机、计算机等普及率很高;信息利用非常广泛,人们的信息观念很强,信息咨询和服务业高度发达和完善,充分利用信息已成了人们的习惯;信息化的环境已形成,信息的功能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生产力信息化。

信息作为一种非物质资源,越来越成为人们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节约物质资源、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经济效益的主要资源,从而使信息化成为现代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2、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水平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

同时信息化水平也是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的,不断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从而通往如前所述的理想状态的一段持续的过程。

3、信息化水平评价

所谓信息化水平评价,也叫做信息社会评价,就是要建立一个体系和一套方法来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高低,这对信息化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信息化水平评价首先需要找出一组能够反映信息化发展的代表指标,这组指标的真实数据是能够按照时间间隔获取得到的;然后,利用这些指标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计算转变成一个综合指数,我们称其为信息化指数,最基本的计算方法是将各个指标值归一化处理后进行加权平均。

在实际中,由于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很难测算,所以国际上关于信息化或者信息社会的评估主要是针对信息通信技术(ICT)来进行的,也就是主要研究ICT和GDP增长或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

4、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

(1)核心指标

①信息化指数

信息化指数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它由四个类别共12个指标组成(表1),将这些指标与某一基准年相比,计算得到信息化指数,通过历年指数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信息化发展趋势。

当然也可以选择某一国家作为基准,考察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信息化发展的程度差别。

②数字机会指数

数字机会指数(DOI)是作为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的一项战略举措,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UNC-TAD)共同创建的。

它从机会、基础设计和利用度三方面建立了一套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评估体系。

这一指标体系相对比较简单,计算方法基本上是采用算术平均,数据主要从ITU的数据库中获取,重点是反映国家和地区信息通信方面的情况,既可以进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和历史比较。

表1信息化指数指标体系表

指标项目

指标名称

信息量

人均年使用函件数

人均年通话次数

每百人报纸期刊数

每万人书籍销售网点

没平方公里人口数

信息装备率

电话普及率

数码设备普及率

每万人计算机台数

通信主体水平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

每百人在校大学生数

信息系数

个人消费中出衣食住行外杂费所占比重

③网络准备度指数

网络准备度指数是在2002年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出的,目前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

网络准备度指数评估体系由四级要素构成,具体包括了3个第一级要素、9个第二级要素、10个第三级要素和60个第四级元素。

该指数的计算方法也比较简单,主要是加权平均,但其结果却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④信息社会指数

信息社会指数是由国际数据公司(IDC)在1996年提出的,由两级要素构成,具体包括计算机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4个第一级要素和23个第二级要素。

采用回归分析、正规化、标准化等方法,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按得分进行分组排名。

(2)国外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简介

①马克卢普-波拉特:

统计分析模型

最早开始信息产业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是美国学者马克卢普,他于1962年设计了一套测评信息产业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其代表作是《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

1977年,波拉特在其9卷巨著《信息经济:

定义和测量》中,提出第四次产业的论点,并在马克卢普开创的有关知识产业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该模型,又叫信息经济法或波拉特法。

该方法从人类信息活动的经济角度和生产结构与就业职业分类入手,着眼于与物质经济相对独立的产业构成——信息产业,考察信息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GNP中所站的比例,对信息产业运行机制进行研究。

②厄斯:

经济-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方法

主要是通过49个变量作相关分析,衡量每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其信息活动水平的相关性,然后确定以三个主要因子来衡量每个国家的信息活动水平。

这三个因子是文字传播总量(WrittenCommunication)、技术(Technology)、图书馆(Libraries)。

每个因子下面又分多个参数,这样就构成三因子多参数模型。

然后根据每个因子的分析结果对87个欠发达国家进行排序、分类;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则按G1W值排序,以反映经济实力对信息活动的影响。

③加拿大:

信息技术和电信(ITT)分类

1997年加拿大工业部、统计局和文化部提出了本国新的信息技术和电信(InformationTechnologyAndTelecommunication,简称ITT)分类法。

它将通讯、广播、计算机设备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电佶设备和计算机硬件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体系,被认为有助于解决以前各种分类法在技术和法规方面的滞后问题,并使该分类拥有国际可比性(尤其在北美地区),所以它可以作为测度和比较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基础。

④信息化指数模型(RITE)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角度,研究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化信息所引起的经济格局的经济格局的变更。

代表作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斯托尼尔的《信息财富一简论后工业经济》、霍肯的《下一代经济》等。

⑤其他模型

国外其它的研究成果包括:

国际电信联盟评价七国信息化的指标体系(1995年)、IDC(国际数据公司)的“信息社会坐标法”、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IUP(信息利用潜力指数)模型(1982年)等等。

(3)国内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简介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对信息化理论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

1997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

我国学者对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在充分吸收国外现有测评方法科学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并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

①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2001年7月信息产业部在北京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由20项指标组成,主要根据国家信息化的体系结构,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信息化人才、信息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六个方面概括反映了国家信息化水平。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2004)推出了第一个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第一次提出从效能角度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建立企业信息化标杆库,构成可以反映统计规律性的基本数据库,并以此为重要刻度之一,准确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及效益水平。

②国家统计局社会信息化水平统计测度指标体系

国家统计局在其《中国信息能力报告》中,设计了一套力图全面客观地评价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指标。

其测算方法是:

先用功效系数对各指标原始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算出各指标的标准分,然后运用综合评分法或主成分分析法算出总的信息化水平得分。

③信息化加权评估模型及其它国内研究成果

贺铿(1989)在波拉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依据“全口径”投入产出表编制信息投入产出表的方法。

靖继鹏、王欣(1993)应用动态观点分析了信息产业的含义、结构及信息产业应遵循的4个定律,除全面对马克卢普与波拉特的方法进行比较外,还对日本学者的社会信息化指数法进行了评价,并对其作了全面修改。

邓兆参、潭国彬、林坚(1994)运用信息化指数法对广州市1985—1991年的信息化指数进行了测算。

除久龄(1996)运用波拉特法和社会信息化指数法对天津社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度。

贾怀京、谢奇志(1997)运用社会信息化指数模型对我国1994年的社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定。

邢志强(1998)对河北省社会信息化指数作了测定分析,并与其他地区和国家进行比较。

郑伟平(2001)对区域经济信息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胡晓鹏(2003)比较了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状况,并对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揭示了反映信息化发展水平各指标差异程度的规律性关系。

姜元章、张岐山(2004)应用灰关联度分析方法构建了区域经济信息化程度评价的灰色模型,给出了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胡芒谷(1997)从信息经济规模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角度出评价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并对北京和天津1990年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

陶长琪(2000)认为,信息产业包括信息工业、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开发业,依其各产业产值比例大小的变化情况可了解信息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至于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特征,则可通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的分析加以掌握。

陶长琪(2001)定量计算了信息技术与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与传统产业的关联程度,对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

袁文榜给出了衡量产业信息化水平的四个标准及相关测评体系及指标。

陈向东、傅兰生(1999)探讨了产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和原则体系,并应用该测度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典型传统行业一机械工业所属10个分行业进行了产业信息化水平的实证分析。

王君、杜伟(2003)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机械工业所属6个分行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量。

饶卫振认为行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是由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与行业信息化环境水平指标体系两部分组成。

(3)建立原则

①系统性原则

信息化评价体系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以系统的方法论来指导和实施。

体系本身的创建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各个产业之间的体系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从而,各个产业又在全球信息化的大形势下,形成一个独特的“信息系统”。

②科学性原则

信息化评级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信息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学理论为依据,根据产业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借鉴已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和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信息化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波拉特方法、信息指数化方法等),提出科学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信息化评价体系。

③可操作性原则

在测评体系的指标设计时,要考虑有关数据的可采集性。

每个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方法应与国家现行统计规范相一致,其数据容易或者能够从现行财务、统计报表中获取。

④实用性原则

由于产业中信息化相关的要素多而复杂,而且,很多指标无法进行量,因此,为了避免为进行测评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进行筛选,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以便能快速、方便、准确评价该产业的信息化水平。

(4)建立方法

①综合评分分析法

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两个技术上的问题需加以注意:

一是如何把性质量纲各异的不同指标转化为综合相对评价值,即无量纲处理;二是采用什么方法把各单项指标综合在一起,得到总评价值。

对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也叫标准化处理或正规化处理,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指标量纲影响。

方法主要有三种:

直线型、折线型和曲线型无量纲方法。

在指标综合评价过程中,指标合成指通过一定方法将多个对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描述的有机组合后,得到整体性评价。

指标合成的数学方法较常用的有加权线性合成、乘法合成、加乘混合代换法,具体运用时需要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进行选择。

综合评分分析法的基本评价模型为线性加权法,其基本数学公式为:

其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评测数据

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本评分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指标数据质量要求比较低,评估简单,参与评估面比较广,很容易获得认可。

缺点是评估中主观因素比较多,数据量大,影响了评估的质量。

②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又叫主轴分析或主分量分析,是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处理样本数据。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选取满足一定条件的指标量确定为主成分,形成新的综合变量。

根据每个指标量(样本数据的观测值)在新变量上的得分及每个新变量所对应的贡献率计算出最终得分。

一般而言,主成分分析方法用于自变量数较多且某些自变量间存在较大相关性的场合,而且需要所有指标都是正指标,负指标必须在分析前通过变换转化为正指标。

其最主要特点是降维,是一种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该方法客观性强,避免了人为主观性操作。

缺点是新指标不可能完全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有一定的偏差,适用于有数据的样本。

③灰色关联度法

基本原理: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用灰色关联顺序来描绘指标间关联程度的方法,主要研究信息不完全的对象、外延缺乏而内涵不确定的概念以及关系不明确的机制。

该理论最一早应用于化学计量学,后来在医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环境学、管理学等得以广泛应用。

根据反映各方面指标状况,我们将其重要程度进行筛选,保留重要者,舍弃次要者,合并同类者,这样就可以有一个易于操作和评价并由若干个有代表性重要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灰色关联分析对数据要求较低且计算量小,便于广泛应用。

该法分析的目的是揭示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其操作对象是因素的时间序列,最终的结果表现为通过关联度对各比较序列做出排序。

关联度越大则为越好,最后由各样本关联度对n个样本排出优劣顺序。

④层次分析法

由美国运筹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是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方法,将评估目标分解成一个多级指标体系,在同一级(或同一层次)上,将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按其对上一级指标相对重要的程度写成矩阵形式,由同行专家按该法计算出每项指标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计算方案层因素(最末级指标)相对于最高层次即系统目标的权重并检验其一致性。

其综合评价结果为各方案层指标的线性加权值。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系统结构分析方法,也是一种科学决策方法,它把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分析,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解决了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单独不能解决的问题。

⑤神经网络法

BP方法的学习过程有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

在正向传播中,学习样本的信息从输入层输入,经过隐含层,最后从输出层中输出。

当实际输出值与样本期望值之间的误差(能量函数)超过一给定值时,则依据其误差而反向修正各层间的权值,修正后的权值再进行新一轮的训练,经过多次反复训练,直到输出值与期望值间的误差小于所给定的值。

实际上,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系统工作机理的并行处理非线性方法,它是一种有监督的学习方法,无论怎样赋予网络初始权值和阀清,它都能够通过比较样本经网络学习后的实际输入和期望输出的误差,反复调整权值,逐步减少误差,达到指定的精度。

因而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

二、信息化在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信息化可以推进西部农业快速发展

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源十分丰富,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许多农业资源都是东部地区所没有的,具有天然和绿色的突出特点。

但在西部地区严重缺乏信息农业增长点,这种不足严重影响经济结构调整。

通过发展西部农村信息产业,完善信息流通网络和交通运输体系,能使生物商品、生鲜特产等一些凝聚着现代新技术的农业新品种极大地丰富西部及国内的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农户的农业信息文化意识,促进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2、信息化可以促进传统产业改造

在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结构中,工业化程度及信息化程度是由东向西呈递减的阶梯式。

这既是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表现,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

因此,要平衡区域经济结构,实现协调发展,就必须从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入手,逐步缩小各经济区域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差别。

3、信息化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

西部大多数地区的区际交往相当困难,利用信息化加快城镇化步伐,将有利于扩大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交往,促进西部市场化水平的提高。

通过加强中心城市如成都、重庆、西安、乌鲁木齐等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有特色和优势的第二产业以及多种形式的第三产业,转移高成本、污染严重、不适合中心城市功能的某些产业,从而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在经济生活发展方面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4、信息化能为西部地区催生一批新型产业

从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看,西部地区的某些资源优势,并不像传统认识的那样大,所以不宜实施代价大,收益低的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的大项目,而应重视发展以信启、化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从而大幅度降低物质消耗和交易成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集约型方式转变。

5、信息化能推动西部地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在我国西部地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从其他发达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信息服务业将会有广阔的前景,能直接推动区域。

所以西部地区也应以信息产业推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推动西部第三产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6、信息化可以为西部地区企业注入活力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变革的催化剂能够使许多先进的管理理论(如零库存、按需生产、JIT等)在实践中变得可行。

它不但可以使先进的管理思想在西部企业得以实现,而且通过引进和发展信自、技术,可以使企业从思想上认识到西部信息信息化的重要性,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三、我国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现状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西部电信通信的规模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逐年上台阶。

近年来大力建设公众电话网,引进先进的PI技术,改善通信环境,提高偏远地区,尤其是农村的主线普及率。

同时,广播影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广播电视中央一套、省一套和偏远地区一套节目覆盖率大大提高,有线广播电视覆盖偏远地区大部分行政村。

另外,计算机及网络数量逐年增加、软件产业初具规模。

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向规模化、法制化迈进,软件销售规模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专业从事软件开发、生产、销售、维护和服务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

2、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应用能力进一步加强

西部地区许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实现生产领域中的自动控制,提高产品智能化水平。

在传统支柱行业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控制等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传统的设计方法、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生产装备有了一定的改进。

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内部信息网络,一些应用软件如MSI、ERP等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使用。

3、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运作方式进一步完善

西部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也较为迅速。

各地区加强基础数据库和综合业务数据库的开发,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建立和完善了上联国家和省、市,横联其它县市及厅局,下联乡镇的电子政务网。

政府通过网络交换电子化公文和资料,逐步向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及招标的网络化过渡,积极开发面向社会和市民的政务信息、资源,使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的透明度有所提高。

四、我国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价

从前文中可知,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对信息化水平的测评主要通过综合指数加权的方法,对于指标权重的主观性选择必然会影响测评结果的客观合理性。

本文根据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无量纲化处理和综合评分法,结合我国西部经济状况,计算出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指数。

1、评价指标框架

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分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分为三类指数,分别为网络就绪度指数、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指数、应用效益指数。

其中网络就绪度指数、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指数、应用效益指数等三类指数权重各占30%、40%、30%。

图1信息化水平指标组成框架图

2、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本次信息化评价的资料和数据以从互联网收集为主,查阅相关资料为辅,对于信息化指标的各项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年鉴、信息年鉴和中国工信部网站等。

对于个别指标的数据缺失情况,我们根据历年的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线性趋势替代方法以及同比增长替代等数据处理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了补齐和修整。

3、分析评价结果

本文以2012年相关信息化指标数据为例,具体如下:

(1)信息化指数分布图

①西部各省市信息化指数分布图

图2西部地区各省市信息化指数分布图

②全国各省市信息化指数

表2全国各省市信息化指数

序号

省份

数值

序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