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国贸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032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大学国贸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大学国贸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大学国贸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大学国贸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大学国贸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国贸试题.docx

《山东大学国贸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大学国贸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大学国贸试题.docx

山东大学国贸试题

山东大学国贸试题

“国际贸易”考试题

一、概念题(每题4分)

 1、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俄林的资源赋予论,美国资本丰富而劳动力短缺,所以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分)。

而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验证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这明显与资源赋予论相矛盾(2分)。

2、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关系。

比如生产1单位的小麦需要投入5个单位的土地和1个单位的劳动。

则商品的价格就等于生产要素价格乘以生产函数。

   (4分)

3、海关税则:

.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

它是国家根据其关税政策和总体经济政策,以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颁布和实施的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及按照商品类别排列的关税税率表。

 (2分)

海关税则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其说明;二是商品分类及关税税率一览表。

 (1分)

关税税则的种类通常有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两种类型。

(1分)

4、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是指各国彼此交换同一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即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的行为。

(4分)

5、偏好相似说:

传统的估计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发生贸易的原因是比较优势的存在,比较优势是以相对生产成本的差异为基础的,而后者又被要素价格所决定,因此,如果两国之间相对要素价格差异越大,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就越大。

按照这种解释,大量的国际贸易应该发生在技术先进、资本丰富的发达国家与劳动力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而现实并非如此,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

 (2分)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用偏好相似的观点解释了上述情况,他认为:

(1)国内需求结构决定这一国的出口贸易结构;

(2)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需求偏好就越相似;(3)两国的需求偏好越相似,发生贸易的机会就越大。

 (2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  出口导向战略的配套政策有哪些?

答:

出口导向战略是指一国经济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让外国竞争者较广泛地进入本国市场,并努力把自己的企业推向国际市场。

实施这种展露的目的是以出口工业的发展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

与出口导向战略相配套的政策主要有下面几类:

(1)降低贸易壁垒。

主要包括全面降低海关关税和拆除一部分非关税壁垒(如减少配额制和许可证制的使用程度)。

   (2分)

(2)汇率政策由以前的高估本币币值转为低估本币币值,并逐渐过渡到单一的市场汇率。

 (2分)

(3)放松外汇管制,词序企业和个人相对自由的持有、兑换和使用外汇。

   (2分)

(4)鼓励出口政策,以调动厂商们的出口积极性和提高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分)

(5)利用外资政策,包括利用国外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借助于外部资金以及与外资相联系的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来提高本国想多落后的生产力水平。

…………2分

 

2、易货贸易近些年重新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答:

按照清偿工具,国际贸易可以分为自由结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易货贸易是指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的国际贸易。

也就是两国之间直接以货物交还货物的贸易,又称为换货贸易。

(2分)

这种贸易方式的特点是进口与出口相结合,贸易双方均有进有出,这样既可以节省外汇,又可以保持双方的贸易平衡。

 (2分)

近些年来易货贸易又重新兴盛起来,分析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很多国家外汇短缺,主要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2)国际性的债务危机;(3)某些发达国家为了减少外贸逆差。

(6分)

3、简述当代国际服务贸易高速发展的原因。

答: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世界产业结构及国民经济中心向服务业调整。

二战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其产业结构以此不断提升,逐步由工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再由工业经济发展到服务经济。

世界各国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国际服务贸易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各国经济能力的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及大规模调整,增加了对国际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服务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提升了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刺激了向国外的输出,增长了国际市场的服务供给。

(2分)

(2)商品贸易和国际投资增长的带动。

同国际商品贸易直接关联的传统服务贸易,会随着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和自由化而不断增加数量和扩大规模;在商品贸易高速增长带动下,同货物进出口直接关联的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如国际运输服务、国际货物保险、国际结算服务等,也相应在数量上、规模上成倍地增长;国际投资的迅速扩大和形式多样化,同样会使广义服务贸易项目的投资收益(股息、利息、利润)流量加大。

 (2分)

(3)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

首先,高新技术不但使越来越多的新服务被创造出来,而且使服务业“可贸易性”急剧提高,使许多原先“不可贸易”的服务变成“可贸易”的服务,从而使构及服务贸易的种类增加、范围扩大。

其次,由于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逐渐高级化,其传统产业向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后两类国家则利用本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赚取服务型外汇周如,形成大规模的境内服务输出。

 (2分)

(4)社会生活国际化的促进。

社会生活的国际化直接导致国际服务贸易的增加。

随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冷战”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对抗日趋淡化,加之交通、通讯工具的便利,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消费越来越多的外国服务。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同社会生活国际化相关的服务贸易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2分)

(5)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促进。

60年代以来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由于消除了服务在成员国之间流动的障碍,因而有了一个如同商品在一体化组织内流动一样的“贸易创造”也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2分)                         

4、简述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

答:

维纳和李普西对关税同盟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关于关税同盟静态效果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贸易创造效果。

贸易创造效果由生产利益和消费利益构成。

关税同盟建立以后,由于取消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因此,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是生产更加专业化,结果是关税同盟某个成员国的一些国内产品将被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取代,从而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产利益增大;同时,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减少,社会需求扩大,结果会使贸易量增加。

贸易创造效果使关税同盟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3分)

(2)贸易转移效果。

在关税同盟成立之前,关税同盟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

关税同盟成立以后,关税同盟国这项产品从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

但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以前增加,消费支出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的效果。

  (3分)

(3)贸易扩大效果。

成立关税同盟之后,国内钢铁价格比成立之前要低,因此,如果该国对钢铁的需求弹性较大,则该国对钢铁的需求就会因价格下降而增加,这种需求的增加必然会使该国的钢铁进口数量增加,这就是贸易扩大。

 (3分)

贸易扩大效果是从需求方面形成的概念,而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则是从生产方面形成的概念,关税同盟无论是在贸易创造效果还是在贸易转移效果下,都能产生贸易扩大的效果,在这种意义上,关税同盟经常可以促进贸易的扩大,增加经济福利。

  (1分)

6.简述对外贸易乘数论。

答: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投资乘数原理,在此基础上,凯恩斯主义的信奉者们经过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基本含义是:

当外贸出现一定数量的顺差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是外贸顺差量的若干倍,就业人数也会成倍增加。

这种理论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和工人就业的作用;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和工人就业的作用。

这种增加或减少会由于乘数的作用而成倍扩大。

   (4分)

外贸顺差对增加国民收入的乘数作用可以用公式计算出来,下面是常用的一种公式:

ΔY=[ΔI+(ΔX-ΔM)]×K

其中:

ΔY------国民收入增加数

     ΔI------投资增加数

     ΔX------出口增加数

ΔM------进口增加数

K--------乘数           (4分)

由此可见,对外贸易只有出现顺差时,才能提高一国的收入量并增加一国的就业量。

一国越是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贸易顺差就越大,对解决工人失业和医治经济危机的作用就越大。

 (2分)

7.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新特点有哪些?

答:

当前,世界新科技革命仍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迅猛向前发展,在这种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代的国际分工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进一步削弱。

(5分)

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主要是指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出口农矿产品。

目前这种格局正在逐渐得到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农业中的技术革命是发达国家成了世界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b.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工业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c.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国外引进资本和先进技术,经济迅速崛起,开始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和出口一部分高技术产品。

(2)各国在产业结构上的相互依赖正进一步加深。

  (1分)

(3)地区性自由贸易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日趋紧密。

(1分)

(4)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1分)

(5)服务分工发展成为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形式。

 (1分)

(6)国际分工的机制发生了变化。

               (1分)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  试述普莱维什的中心——外围论及其政策主张

答:

(1)、“中心——外围论”。

普莱维什认为,整个国际经济体系实际上被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少数工业化国家,除在国际经济体系的中心;另一部分是非工业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处在国际经济体系的外围地带。

他指出,这种经济体系“反映出工业中心的主动作用和外围的被动作用,而且中心的经济波动会强化这些作用造成的后果。

这是一种‘经济星座’,使他们组织了这个体系,使之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而原料生产和输出国以其自然资源同重心发生联系,构成了广阔而复杂的外围,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广度加入到这个体系中来”。

 

   在他看来,中心国家依靠着自己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享受着国际分工产生的绝大部分好处。

外围国家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劳动效率低下,又缺乏资本,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只是靠出口些农副产品和矿产品来与中心国家发生经济交往,并成为他们的附庸,几乎享受不到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好处。

在这样一种经济体系中,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因此,普莱维时认为,发展中国家如果仍然依靠传统的比较利益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将永远无法消除自己的贫穷落后状态。

   (8分) 

(2)、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改善外围国家的被动处境

普莱维是在政策主张上积极提倡外围国家实施保护贸易政策,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摆脱受剥削受控制的必由之路。

他的政策主张包括几点:

第一、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改善需求弹性。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于工业制成品。

如果采取有效的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两类产品的需求弹性。

利用出口补贴、出口退税等措施是出口产品价格便宜,可以提高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利用高关税和数量限制等措施,可以降低进口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

    (3分)

第二、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提高本国工业化程度,以彻底改变“外围”的地位。

普莱维什的中心——外围论把世界分为了两部分,即工业化的中心国和非工业化的外围国。

各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中心国”还是“外围国”,是以各国的工业化程度为划分标准的。

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想彻底改变自己在旧的国际分工格局中的被动地位,只有努力实现本国的工业化。

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起步较晚,民族工业在建立和发展初期难以经受外来产品的强大竞争力,自由放任的外贸政策将会把这些工业扼杀在摇篮中,因此,外围国家必须推行保护贸易政策,以帮助本国的幼稚工业成长壮大。

普还认为,外围国家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不能太过分,否则,过高的关税所产生的过低的市场竞争也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3分)

第三、建立区域性共同市场,以利于外围国家的工业化发展。

普莱维什主张发展中国家建立区域性共同市场,认为这会带来两方面的好处:

一个方面是可以使几个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工业化国家的商品入侵,共同市场成员国相互提供市场则有利于幼稚工业产品的销售;另一个方面,共同市场内部的商品流动和商品竞争,有利于提高幼稚工业的活动和效率,可以弥补实施保护贸易政策所产生的某些负效应。

    (3分)

第四、主张中心国家向外为国家开放市场。

普莱韦氏认为,外围国家由于工业化水平太低,所以才不得不采取保护贸易政策,以此来扶植幼稚工业的发展和改善不断恶化的贸易条件,纠正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

他认为,外围国家的保护贸易政策“不会妨碍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

与此相反,工业中心国家对初级产品生产的保护加重了这种不平等,压抑了外国的发展,并减低了世界贸易增长的速度”。

他指出,中心国家向外为国家开放市场,会起到一种实际上的互惠作用:

外围国家向中心国家的出口增长后,随之而来的便会是增加从中心国家的进口。

因为外围国家外汇收入增加后,便会从工业国进口机器设备以提高本国的劳动生产率。

 (3分)

 

2、    依据比较成本论的观点,我国目前应全力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利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技术密集型产品则从国外进口。

这样合适吗?

为什么?

答:

李嘉图对斯密关于一个国家应以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入国际分工体系的观点作了修正和完善,指出一个国家不仅能以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入国际分工体系,而且也能以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

李嘉图认为,一国不仅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商品处于绝对优势时可以出口该商品,而且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生产各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那么,仍可以通过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口,来换取它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获得利益。

但是比较成本论更明显地反映了发达国家向外实行经济扩张的要求,经济发达国家生产率水平较高,在国际贸易中获利也就较多,而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发展中国家所获利益便相对较少。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较成本论是发达国家的理论。

              (6分)

对于我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因此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因此大力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利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正确的选择,然而虽然我国在技术密集型产品上没有比较优势,但是选择全部从国外进口的方式仍然是不合适的。

主要因为:

   (2分)

发达国家在当今经济社会中处于国际经济体系的中心,另一部分非工业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处在国际经济体系的外围地带。

中心国家依靠着自己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享受着国际分工产生的绝大部分好处。

外围国家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劳动效率低下,又缺乏资本,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只是靠出口些农副产品和矿产品来与中心国家发生经济交往,并成为他们的附庸,几乎享受不到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好处。

在这样一种经济体系中,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4分)

对于我国来讲,全力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利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技术密集型产品从国外进口,在短时期内确实可以节省较多的技术研发时间和成本,但是未来的国际竞争必然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因此在技术上没有自创能力,而依靠从国外进口势必会造成在技术上对于其他技术产生国的依赖性,使我国在未来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下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4分)

因此,我国的政策一方面应当在大力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利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某些关系不到国计民生的技术可以选择从国外进口,以节省研发时间和成本,但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方面要加大科技研究方面的投入,努力进行科研创新,争取在科技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4分)

 “国际贸易”试题

 

一、概念题(每题4分)

1、海关税则:

.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

它是国家根据其关税政策和总体经济政策,以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颁布和实施的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及按照商品类别排列的关税税率表。

  (2分)

海关税则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其说明;二是商品分类及关税税率一览表。

   (1分)

关税税则的种类通常有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两种类型。

(1分)

 

 

2、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俄林的资源赋予论,美国资本丰富而劳动力短缺,所以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分)

而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验证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这明显与资源赋予论相矛盾。

 (2分)

   

3、间接贸易:

按贸易有无第三国参加,贸易可以划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没有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

商品通过第三国销售到消费国,对生产国来说是间接出口,对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进口。

  (4分)

 

4、出口贸易依存度: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4分)

             

5、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量不加限制,而是对配额内的进口商品给予免税、减税或低税的优惠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关税。

(3分)

关税配额的特点是将关税和配额结合起来,主要是依赖经济手段调节进口水平。

  (1分) 

二、简述题(每题10分)

1、简述对外贸易乘数论。

答: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投资乘数原理,在此基础上,凯恩斯主义的信奉者们经过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基本含义是:

当外贸出现一定数量的顺差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是外贸顺差量的若干倍,就业人数也会成倍增加。

这种理论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和工人就业的作用;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和工人就业的作用。

这种增加或减少会由于乘数的作用而成倍扩大。

  (4分)

外贸顺差对增加国民收入的乘数作用可以用公式计算出来,下面是常用的一种公式:

ΔY=[ΔI+(ΔX-ΔM)]×K

其中:

ΔY------国民收入增加数

     ΔI------投资增加数

     ΔX------出口增加数

ΔM------进口增加数

K--------乘数          (4分)

由此可见,对外贸易只有出现顺差时,才能提高一国的收入量并增加一国的就业量。

一国越是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贸易顺差就越大,对解决工人失业和医治经济危机的作用就越大。

 (2分)

2、  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新特点有哪些?

当前,世界新科技革命仍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迅猛向前发展,在这种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代的国际分工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进一步削弱。

(5分)

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主要是指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出口农矿产品。

目前这种格局正在逐渐得到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农业中的技术革命是发达国家成了世界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b.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工业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c.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国外引进资本和先进技术,经济迅速崛起,开始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和出口一部分高技术产品。

(2)各国在产业结构上的相互依赖正进一步加深。

    (1分)

(3)地区性自由贸易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日趋紧密。

(1分)

(4)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1分)

(5)服务分工发展成为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形式。

    (1分)

(6)国际分工的机制发生了变化。

                  (1分)

3、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有何作用?

答:

(1)、刺激贸易各国改进出口商品的生产技术和销售技术。

  (2分)

(2)、调节商品的供求关系。

       (2分)

(3)、调节国际分工。

              (2分)

(4)、调节各国的商品生产和资源配置。

(2分)

(5)、加深了贸易参加国之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1分)

(6)、对各国外贸政策的制定起着重要作用。

       (1分)

4、简述贸易差额论的理论思想。

答:

贸易差额论是16-17世纪由一些巨商、律师、政府官员等在世纪的贸易、工业、航运和行政工作中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

其主要的理论思想如下:

(1)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3分)

贸易差额论是以重商主义的财富观为基础的。

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金银代表财富,一国是否富裕,主要取决于该国所拥有的金银数量,金银的增加就意味着财富的增加,国家一切经济政策和经济活动的目的都应是为了获取金银。

(2)贸易差额论认为对外贸易的顺差时增加金银的主要途径  (3分)

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的取得主要来自于贸易领域,只有通过对外贸易并保持顺差,才会使外国的金银流入国内,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作贸易差额论。

(3)贸易差额论分为两个阶段      (4分)

早期的贸易差额论是要求对外贸易中的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任何交易都不允许出现逆差,以此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晚期的贸易差额论并不反对把金银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对外贸易中只要始终坚持多卖少买的方针,那么金银就会以外贸顺差的形式流入国内,就能达到保持本国货币收入不断增长的目的。

一、论述题(每题20分)

1、试述俄林的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答:

俄林的要素供给比例理论是资源富裕论的核心理论。

这种理论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解剖出发,通过几个层次的严密逻辑分析,最终揭示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主要因素。

要素供给比例主要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分析。

第一、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指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中的价格差异。

价值规律引导着各种商品从价格低的地方流向价格高的地方,商品经营者就会从中获利;当两国间的价格差额大于各项运输费用时,国际贸易就能带来利益。

  (4分)

第二、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只存在商品价格的国际差价并不一定能够发生国际贸易,还必须具备一个必要条件,即交易双方必须是国内商品价格比例不同,也就是说必须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

  (4分)

第三、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

要素价格是指劳动、土地和资本这些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称为要素报酬;各国要素价格比例,是指这些生产要素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单位价格比例。

商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及生产函数密切相关,商品价格等于生产要素价格乘以生产函数。

由此,要素价格的比例不同决定了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

  (4分)

第四、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所谓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就是指生产要素在各国的相对供给不同,即与要素的需求相比,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