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9971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docx

《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docx

教育学

一、第一章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教育”既不同于“学习”、“灌输”,也不同于“养育”,还与影响人们身心发展的日常生活事件相区别。

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教育”的范畴也不是一个普遍的和永恒的范畴,它的内涵具有历史性、社会性、文化性,在阶级社会里,不可避免的有其阶级性。

3、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4、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无法实现。

5、对三要素时代内涵的认识

教育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各个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

不同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组合,最终形成了多样的教育形态,担负起促使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环境下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神圣职责。

6、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农业社会教育

第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第2、教育阶段性的出现和强化

第3、学校教育与产生劳动相脱离

工业社会教育

第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第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第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第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

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信息社会教育

第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改革

第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发展

第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第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话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

7、五个主要的教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

教育学流派

代表人物

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伊拉(德国)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

狄尔泰、斯普朗、利特(德国)

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克伯屈(美国)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

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美国)、布迪厄(法国)

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有巨大的作用;第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

9、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 教育学研究基础和间就模式呈多样化

3 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科学体系

4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 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10、教育学的价值

教育学的价值是在教育习俗性认识和教育科学性认识的比较重凸显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反思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以及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上。

第2章

1、名词解释

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

各种影响和作用

正向(教育)功能:

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教育)功能:

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显性(教育)功能:

指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

现的与之相符的结果

隐性(教育)功能:

指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

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

构决定的

教育的社会功能:

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

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2、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的区别

教育功能不同于教育价值、教育目的。

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好”教育的一种期待,它反映了理想的“教育应该干什么”;而教育功能是一种实效,它反映了“应该干什么”的教育价值在教育实践中“实际干了什么”,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理想。

3、教育功能与教育职能的区别

教育功能不同于教育职能。

职能是职责赋予的能力,而职责又是人为赋予的,带有一定的价值期待,因此只能具有主观性;而功能是一种实然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期待中的,也可能是超越预期的。

 

4、不同分类维度中教育功能的类别

从作用的对象看,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从作用的方向看,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5、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社会化和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主要表现在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以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6、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的关系

一方面。

个性化必须建立在社会化的基础上,缺乏社会化的个性只能是原始的自然性,表现出来的只是个人的“任性”和“怪癖”,而不是健全良好的个性;另一方面,只有以丰富的个性为基础的社会化,才是民主社会的社会化,才是健全意义上的社会化。

7、教育对个体发展负向功能产生的原因及可能的消除策略

原因:

第一,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的做法;第二,现存学校的管理模

式;第三,教育的功能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策略:

首先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再

次要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

8、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的体现

教育对人口的正向功能:

教育即控制人口数量、调节人口结构,还改善人口质量

和提高民族素质

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教育是保存文化的有效手段,即有选择的传播文化,使

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又产生

新的文化,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

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和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通过培养合格的公

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通过思想传播和制造舆论为

统治阶级服务

9、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产生的原因及可能的消除策略

原因:

1、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

2、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失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和谐,就

业、用人制度不完善

3、社会物质为教育发展所生产提供的基础性条件超过了物质生产所能提

供的“底线”

策略:

正确认识并遵循教育规律,合理安排教育活动,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0、教育功能的形成过程

第一,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第二,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第三,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

第三章

1、教育目的的内涵

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它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本事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

2、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所具有的质的规定

一是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这种质的规定在于明确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社会性质和根本方向,以便使其培养出与一定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人;二是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质的规定,一方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另一方面规定了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

3、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功能(特点)

类型

功能(特点)

价值性教育目的

解决培养具有怎样社会情感和个性情操的人

共用性教育目的

解决人在各种活动中的实际能力和作用效能的开发与提升,发展和增强人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的有用性与功效性

终极性教育目的

具有发展的终结性,对各种教育阶段及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宏观的,具有总的指导原则和方针的意义

发展性教育目的

具有发展的持续性,对各种教育阶段及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具体的,对各种教育现实问题解决的结果具有直接评价和认定的意义

正式决策教育目的

一般由国家或地区作为主体提出,其决策的过程需要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

非正式决策教育目的

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

内在教育目的

比较具体、微观,切近具体的实际教育活动,是具体测评实际教育活动的直接指标和依据

外在教育目的

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在人的培养上所预期达到的总的目标和结果,是其所属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普遍原则要求

4、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定向功能的体现

一是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二是对人的培养的定向作用;三是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四是对教师教学的定向作用

5、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调控功能的体现

一是通过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二是通过标准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三是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6、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评价功能的体现

一是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二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7、影响教育功能的原因

教育目的的定向、评价和调控功能,是相互联系、综合体现的。

每一种功能的作用,都不是单一表现出来的。

定向功能是伴随着评价和调控功能而发挥的,没有评价和调控功能,定向功能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调控功能的发挥需要以定向和评价功能作为依据;评价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对定向功能的凭借。

8、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一是社会依据:

根据社会关系实现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二是人的需要:

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他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从人的需要来说,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9、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价值去想所涉及的问题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10、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主张

人本位论:

主张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和自身完善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

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

社会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本身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

需要来确定

11、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

1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2 适应与超越问题

3 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

4 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12、教育目的的人的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

1 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2 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

3 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

13、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及理论依据

精神实质:

1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 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 注意提高全民族素质

4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理论依据: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与含义

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4、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

1 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2 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

各育关系,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第四章

1、名词解释

教育制度: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学校教育制度:

指一个国家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

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双轨学制:

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

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

的职业学校

单轨学制:

只有一种结构,要么自上而下,要么自下而上

终身教育:

指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

统一综合

义务教育:

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

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为什么终身教育会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

终身教育指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从纵向来讲,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从横向来讲,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

它对人的影响从学校教育扩展到学习者的私人生活和公众生活的所有方面。

3、怎样才能使我国教育制度朝终身教育发展

把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总政策,并在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革新和实验;制定保证终身教育实施的法律;结合国情把终身教育从原则和政策转向实际的运用。

4、现在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十种)

大学和高等学校

研究生教育机构

高级中学

初级中学

小学

短期大学和大学

成人教育机构

职业学校

中学

幼儿教育机构

5、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有:

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分支型学制;我国现行学制

主要属于:

分支型学制

6、现代学制的变革的趋势:

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7、根据我国实际,参照现代学制变革的趋势,我国现行学制需要怎样进一步改革?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建立比较完整的学制,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这几个层次的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今后还需要继续改革,适度发展学前教育,完全普及义务教育,进一步调整中等学校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8、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有关法规贯彻不力,法规体系不完备;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待遇较低,队伍不稳定。

9、教育制度的特点:

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有: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

第五章

1、教师职业的由来、地位和作用

由来:

古代原始部落的氏族首领和具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为了部落自身的

生存和发展,把生产知识、生活经验,特别是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有意

识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于是就成为了最早的兼职教师

地位:

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法律地位、专业地位

作用:

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建设中起着“先导”作用;在学生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

2、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有哪些?

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表现形态如何?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与教育地位紧密相连,它不仅与人们对教育地位的认识有关,而且与社会对教育的需要与期望有关,还与它拥有社会地位资源及对社会的实际贡献相关。

古代教育依附于政治、经济,教师的社会地位不稳定;现代教育的独立性提高了,逐渐占据了社会中心,教师的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了

 

3、教师个体发展的内涵、过程、途径

内涵: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

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

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过程:

途径:

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我教育

4、为什么说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其专业性表现何在?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它需要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最终体现在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上,其表现为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

5、学生的基本特点

1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 具有主体性的人

3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6、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包括:

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身

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7、教师的基本职业角色有:

学习者和学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

榜样;学生的朋友

8、现代教师的职业形象包括:

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

9、学生是教育过程中主体的理由

在教育过程中外界的一切影响并不是简单的输送或一直给学生,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主动吸收、转化,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作用只是外因,任何知识技能的领会与掌握都要依靠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教师不可能包办代替;任何有效的教学必须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学习规律为前提

10、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时代特点

一般规律:

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整

体性

时代特点:

生理成熟期提前;学习目标多元化、实用化;价值观念多元化,

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

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11、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 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3 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12、师生关系的类型

1 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

2 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

3 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

13、师生关系的调解方式主要有:

社会调解、学校调节、教师调节

 

14、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方面: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

学生方面: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好就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主动亲近教师;自认为

教师瞧不起自己就会主动疏远教师

环境方面:

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包括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课堂的组织环境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

学生的人数等。

15、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1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2 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3 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16、对教师来说,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 主动与学生沟通。

善于与学生交往

5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六章

1、集中主要的课程定义:

教学科目;学习经验;文化再生产;社会改造的过程

2、几种课程流派及主张

课程流派

主张

经验主义

课程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学科中心主义

主要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

要素主义认为,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设计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

社会改造主意

课程要建立一中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后现代主义

课程标准概括为“4R”—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

存在主义

人文科学应该成为可乘的重点

3、课程类型包括: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显行课程与隐

形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4、核心课程的优缺点

优点:

第一,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第二,

课程内容具有相当强烈的内在动机;第三,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

造社会

缺点:

第一,课程的范围和春旭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凌乱的、琐

碎的或肤浅的;第二,学习单元可能被搞的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

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第三,由于缺乏组织的内容,文化一查怒可能得

到充分体现,而且还可能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对课程的要求

5、校本课程的利弊

利:

有助于最大程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助

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弊:

很多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缺乏长远的系统规划,都是教师有什么特长就开什

么课,缺乏对校本课程的系统设计和长远规划

6、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成为开发的主体,确立了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为,也给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机会

7、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政治因素:

政治变革制约着课程变革的目标厘定、内容选择和课程的编制过程

经济因素:

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经济的地区差异性制

约课程变革;市场经济发展冲击和影响课程变革,表现在课程价值取

向的变化、课程目标综合性、课程结构的优化。

文化因素:

文化模式要求不同民族设置与不同民族文化相适应的课程;在文化变

迁的同时,课程也应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文化多元要求课程体现文

化间的差异。

科技革新:

科技革新之月课程变革的目标、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影响课程变革

的速度

学生发展:

学生的发展状况与心理特征,根据学生智力、能力水平、倾向以及潜

力来选择和组织响应的课程内容

7、世界课程变革的发展趋势

1 在课程设置方面,越来越体现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2 强调基础学科,加强可乘的学术性

3 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4 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课程设置的目标,注意课程的整体功能

第十二章

1、名次解释

毛入学率:

指某一级教育的在校学生人数与符合官方为该级教育所规定的年龄的

总人口之比

师生比:

学生与教师的比例

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是二战后一埃德加·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

出的战后国际教育的新潮流

学会关心:

“学会关心”是在“学会生存”提出后,暴露出许多新的社会问题所

引发世界各国读者思考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关心

国家主义教育:

为配合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而在教育

领域兴起的一股新思潮

终身教育:

指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

统一综合

全民教育:

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特点

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

质量;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3、20世纪教育改革的阶段背景和特征

20世纪前叶的教育面临着满足工业化和民主化的要求,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教育面临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科技进步的挑战,教育与经济规划结合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围绕着面向21世纪提高教育质量而展开

4、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学前教育受到重视,入学率提高,重视幼儿社会性和个性的培养;初等教育的普及率逐步上升,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初等教育的师生比下降;中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增加,结构调整,内容充实;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结构形式多样化,国际化步伐加快。

5、什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学者提出的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一个概念。

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

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

6、世界教育思潮宏观延边的相关特征

1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

2 从科学主义、经济主义到推崇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3 从国家主义教育到国际化教育

4 从阶段性教育到终身教育

7、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

1 全民教育从观念走向行动

2 教育民主化

3 教育信息化

4 教育全球化

5 教育个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