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9882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docx

《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docx

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

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

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介绍实践的目的,意义,实践单位或部门的概况及发展情况,实践要求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通常以前言或引言形式,不单列标题及序号。

二、实践内容:

先介绍实践安排概况,包括时间,内容,地点等,然后按照安排顺序逐项介绍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以记叙或白描手法为基调,在完整介绍实践内容基础上,对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或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其它一般内容则简述。

三、实践结果:

围绕实践目的要求,重点介绍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

分析讨论及对策建议要有依据,有参考文献,并在正文后附录。

分析讨论的内容及推理过程是实践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反映或评价实习报告水平的重要依据。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用自己的语言对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着重介绍自己的收获体会,内容较多时可列出小标题,逐一汇报。

总结或体会的最后部分,应针对实践中发现的自身不足之处,简要地提出今后学习,锻炼的努力方向。

(一)标题

1、标题的要求。

标题就是调查报告的题目,由报告内容来决定,标题是画龙点睛之笔。

(1)它必须准确揭示调查报告的主题思想,做到题文相符。

(2)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标题的写法。

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一般有两种:

单标题与双标题。

单标题就是调查报告只有一行的标题,一般是通过标题把被调查单位和调查内容明确而具体的表现出来。

双标题就是调查报告有两行标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主题,副标题用于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主要内容。

由于这种标题形式优点很多,正标题突出主题,副标题交代形势、背景,有时还可以烘托气氛,二者互相补充,因此成为调查分析报告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

3、标题的形式。

(1)直叙式的标题,即反映调查意向或调查项目、或是地点的标题。

这种标题简明、客观,一般调查报告多采用这种标题。

(2)表明观点式的标题。

直接阐明作者的观点、看法,或对事物进行判断,评价。

(3)提出问题式,即以设问、反问等形式,突出问题的焦点和尖锐性,吸引读者,促使读者思考。

例如,《中学生早恋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二)概要

概要即调查报告的内容摘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即简要说明调查的原因;第

二,简要介绍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内容。

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第

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

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确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原因。

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

正文部分必须准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引出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等。

1、引言

(1)引言的写作形式。

引言即调查报告的开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既可使分析报告顺利展开,又能吸引读者。

开头的形式有这样几种:

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文章开始先交代调查的目的或动机,揭示主题。

例如,201X年3月我们对201X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心理障碍调查研究,目的是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矫正疏导各种不良心理,使学生健康成长。

2)结论先行,逐步论证。

即将调查结论写出来,然后再逐步论证,这种开头形式,观点明确,使人一目了然。

例如,201X年3月,我们对我校高一400名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少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3)交待情况,逐层分析。

文章开头可先介绍背景,然后逐层分析,得出结论。

也可交待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情况,然后分析。

这样可使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深入分析研究。

例如,《放眼未来之路--1011名专家人士眼里的中国数据通讯网络》的开头,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与北京新华信息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于今年

4、5月间在北京、上海、广东、广州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力图考查我国通讯网络的现状,并展望未来之路。

在这次调查中,除了涉及到特定专业问题外,还围绕着网络化的大趋势设计了许多问题,包括用户目前的网络使用情况、意见、需求等,调查对象是各种单位中通讯网络或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

4)提出问题,引入正题。

用这种方式提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引导读者进入正题。

(2)引言部分写作应把握的原则。

开头部分的写作方式很多,可根据情况适当选择,但不管怎样,开头部分应围绕这样几个问题:

1)为什么进行调查;2)怎样进行调查;调查的结论如何。

2、论述

(1)论述部分的重点。

论述部分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整个调查报告质量

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

论述部分的重点:

1)通过调查了解到的事实,分析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2)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3)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2)论述部分的写法。

由于论述一般涉及的内容很多,文字较长,有时也可以用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小标题,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论述部分的主要内容。

不管你用多少个标题,论述部分大致可分为基本情况部分和分析部分两部分内容。

1)基本情况部分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对调查资料有背景资料作客观的介绍说明;或者是提出问题,其目的是要分析问题。

2)分析部分。

这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阶段,要对资料进行质和量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情况,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

分析一般有三类情况:

第一类成因分析;第二类利弊分析;第三类发展规律或趋势分析。

(四)结尾

结尾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

结束语一般有三种形式:

(1)概括全文。

综合说明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深化文章的主题。

(2)形成结论。

在对真实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报告结论。

(3)提出看法和建议。

通过分析,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或可行性方案。

(五)附件

附件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详尽的说明,包括数据汇总表及原始资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术报告。

例如,在咱们写的调查报告里,我们可以把相应的问卷选一部分作为我们调查报告的附件

法律系社会实践报告,

 

附送:

法律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调查报告范文篇一:

关于酒后驾驶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关注酒后驾驶对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对酒后驾驶提出防范措施。

调查xx年10月18日xx年11月18日

调查地点:

律师事务所、交警队等。

调查对象:

法律工作者、干警等。

调查方式:

本调查报告采取网上收集资料、电话、面谈等方法进行调查。

为了完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专科教学计划;加强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司法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我于xx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在马鞍山某律师事务所和某交警队进行了关于酒后驾驶的社会调查,现就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酒后驾驶的基本情况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酒后驾车的原因,在交警部门的帮助下,我在网上从个人角度和社会监管角度分别做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显示酒后驾车的主要原因从驾驶人个人角度来看,依次是朋友的怂恿,占4

4.65%;侥幸心理,占2

4.73%;以为自己酒量大和技术高,占30.62%。

从社会监管角度看,依次是:

现有法律法规处罚力度不大、占2

9.87%;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占2

7.00%。

从客观因素来看,依次是担心车辆停放在外不安全、占2

4.65%;担心次日早上需要用车、占1

9.53%。

此次调查共有194名网友提交了调查意见,其中,绝大多数为男性,共134人,占9

4.69%;中青年网友居多,31到40岁的占4

4.51%;学历层次丰富,大专以上学历占到70.79%,高中及以下的占2

9.21%。

根据来自网上的调查显示,有9

3.45%的被调查者同意酒后驾驶属于违法行为,但被问及是否有过酒后驾驶行为时,仅有2

4.68%的被调查者从未有过酒后驾驶行为。

在被问及酒后驾驶人员存在何种心理时,有3

8.64%的被调查者认为酒后驾驶人员过高的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4

6.75%的被调查者认为酒后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另外,有的1

4.61%被调查者认为酒后驾驶人员存在侥幸心理。

这里我们来区分两个概念:

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其实,酒量的好坏和血液酒精浓度没有必然关系,有的人虽然自己觉得很清醒,根本没醉,但血液酒精浓度却已经达到0.8mgml以上了。

一般来讲,如果喝得极少,血液酒精浓度不到0.2mgml,但啤酒喝三瓶左右,红酒喝半瓶左右,或者白酒喝3两左右,人的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能已经超过0.8mgml了。

二、酒后驾驶的危害

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曾进行了远离酒后驾驶的活动,在实验室证明了酒后驾驶的危险性。

未饮酒前,他们的刹车反应时间分别为0.75秒、0.56秒和0.56秒。

在饮一听350毫升啤酒30分钟后,酒精开始在体内发挥作用,同样的机器测试结果显示,三人的反应时间分别提高到

1.22秒、

1.38秒和

1.05秒。

实验证明交通事故的危险度随着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酒精对驾驶的影响包括:

1.视觉能力变差。

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视觉角度为180度,酒后的视觉角度将会缩减,喝越多,就越无法看清旁边的景物;此外,亦可能抓不准目标,看不清楚车道线,对光的适应也变差了。

运动反射神经迟钝:

驾驶人以为脚提起来要踩煞车,其实已慢了一两秒。

车速如果是60公里,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

6.67公尺,若是时速100公里,一秒行驶距离则为2

7.78公尺,这种相差其后果是相当危险的。

根据研究指出:

呼气酒精浓度达0.25mgL以上或血液中酒精浓度达0.05%以上,将产生复杂技巧的障碍、驾驶能力变坏,肇事率比未饮酒时高二倍。

而在呼气酒精浓度达0.55mgL以上或血液中酒精浓度达0.11%即110mgdL以上时,其平衡感与判断力障碍度升高,肇事率比未饮酒时高十倍;其实身体中酒精浓度在这样的标准以上,大多数人会感觉很不舒服,头晕、心跳急促、呕吐等。

3.触觉能力降低。

由于酒会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制作用,酒后人的手、脚触觉反应较平时降低,踩制动踏板时软弱无力,方向盘掌握不稳,车辆容易失控,驾驶人脚提起来要踩刹车,其实已慢了一两秒。

而一辆车时速60公里,一秒钟跑出1

6.67米;若时速100公里,一秒则为2

7.78米,这种相差其后果是相当危险的。

4.判断能力降低:

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操作错误增加,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实验证明,饮酒者每100毫升血液中含酒精50毫克时,反应能力即有所下降。

达到100毫克时,下降约35%,达到150毫克时,下降50%,并使人动作失调,手脚失控。

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的驾驶人,越不能正确思考和判断车宽与路宽的关系,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三、酒后驾驶的防治对策

我国对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和刑事案件是有明确的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根据网上调查,大家认为有效的防治酒后驾车对策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增强驾驶人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具体办法依次是引导驾驶人珍重生命,用各类交通事故来警醒。

二是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具体办法依次是加大查禁和处罚力度,宣传酒后驾驶的不良社会后果。

三是为驾驶人酒后禁驾提供便利,具体办法依次是提供代驾服务、驾驶夜间停车安全看护。

建议预防

措施:

1.安装车载防酒后驾驶系统:

在车上安装能自动识别喝酒高峰时间段,能防止驾驶人检测作弊的防酒后驾驶系统,若超过国家标准汽车则无法启动。

国家法律提供支援:

国家提供酒后驾车相关限制管理法律条文,交通管理部门应借鉴国外方式对有酒驾记录人员实施强制安装防酒后驾驶系统。

3.提供酒后代驾服务:

餐饮娱乐场所为客人开设酒后代驾服务,或由政府开通酒后代驾服务专线。

4.免收酒后过夜停车费:

餐饮娱乐场所免收酒后客人的车辆过夜停车费,支持客人在酒后主动放弃驾驶。

5.在酒标酒单上印制警示令:

将酒后不驾车的宣传语、漫画等印在酒瓶的商标上及餐饮娱乐场所的酒水单上。

6.避免侥幸心理:

消除人们少喝酒不影响开车的认识误区,剖析酒精对驾车者的影响和危害,警示人们放弃侥幸心理。

7.为醉酒者友情叫车:

为醉酒者叫辆出租车。

通过本次的社会调查,使我的理论知识能力有所加强,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借鉴材料。

酒后驾车犹如猛虎,事故的发生,吞噬着鲜活的生命,不仅让肇事驾驶人要面对巨额的经济赔偿和严厉的法律制裁,而且给双方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面对一幕幕人间悲剧我们是否为之震撼?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维护社会和谐,坚决杜绝侥幸心理。

让我们共同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法律调查报告范文篇二:

未成年人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科教兴邦,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是我们实现法制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可靠保证,所以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本调查旨在通过对沈阳市内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情况的了解,探究我国城镇居住的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现状,及时发现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上的漏洞和缺陷,进而提出可行性方案,为未成年人维权和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二、调查对象、方法与内容

调查xx年3月16日

调查地点:

沈阳市白塔小学

调查对象:

小学五年级2个班的同学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普遍调查法;

调查内容:

共发放问卷81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份,故78份问卷参与统计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您觉得法律重要吗?

70.5%认为非常重要,2

8.2%认为一般重要,0%认为不太重要,

1.2%认为不重要

下列哪些法律是您所知晓的?

宪法

10.3%,刑法4

6.2%,民法通则1

1.1%,婚姻法3

7.2%,未成年人保护法7

3.1%,劳动法2

5.6%,环境保护法3

9.7%,公司法0.04%,合同法2

3.1%,著作权法0.04%

3.您觉得违法和犯罪有区别吗?

2

1.8%没有区别,是一样的概念7

8.2%有区别,二者不一样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在城镇居住的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还是比较强的,这跟学校的法制教育及家长的普遍文化水平有很大关系。

对各门法律的知晓度调查中,未成年人保护法占的比重最大为7

3.1%,说明在小学生心中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思想根深蒂固,学生普遍具有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

比重第二大的《刑法》为4

6.2%,而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调整作用的《民法通则》,学生们仅有1

1.1%人表示知道该法律,这是受我国固有的重刑轻民的法律历史传统的影响。

因为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一提起法律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抓人跟判刑,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调整和对公民权利的全面保障作用没有充分认识。

再者是与我们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宣传的重点有关。

近年来,由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日益严重,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对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最多的是《刑法》知识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注重的是义务与责任教育,强调的是守法观念,忽视了帮助孩子们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和了解法律的基本程序的教育,这种法制教育的偏差,不利于健全的法律意识的培养。

其中令人可喜的是,在其他知晓率较高的法律当中,除了平时日常生活中可能被接触到应当知晓的《婚姻法》为3

7.2%,《环境保护法》也有四成的学生知道,说明近些年来,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大提升,无论是政府的行政措施还是学校老师相关教育都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到第一位,努力改善城市环境,尤其是沈阳市,从以前的白色垃圾漫天飞到现在马路街道各个角落整洁一尘不染,市民的素质显著提高,小学生如今有这样的环保意识实在让人可喜可贺。

4.未成年人是指多少岁以下的公民?

0%10岁以下0.04%14岁以下0.04%16岁以下9

1.0%18岁以下

5.我国实行的是几年义务教育?

0.05%三年1

6.7%六年60.2%九年1

7.9%十二年

6.您觉得自己年满多少岁可以去打工挣钱?

0%12岁0%14岁0.09%16岁9

1.0%18岁

7.请依次说出急救电话、报警电话和消防电话号码:

正确率7

5.6%

上述这些问题考察的是小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了解程度。

九成以上的小学生能够准确的说出未成年人的概念是指满18岁的公民以及18岁以上才可以被用人单位雇佣建立劳动关系获得劳动报酬,说明学生的公民权利意识和劳动权利意识的具体法律知识了解程度比较深。

六成的学生知道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说明学生的教育权利意识比较强,但仍需提高。

有7

5.6%的学生能准确说出三个紧急报警电话,且根据我调查的数据进一步分析,男生的情况要比女生好些。

我认为实际的正确率应该再高一些,因为不排除学生没有仔细审题答错顺序的情况,所以对三个报警电话的调查,学生们的答案还是比较理想的。

8.在学校,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体罚吗?

3

9.7%不可以,这样做侵犯了我的权利

0.09%不可以,但是如果老师这样做了,我也觉得无所谓

5

1.3%可以,老师惩罚我们是为我们好

9.您觉得家长可以打小孩吗?

4

3%不可以,这样做侵犯了我的权利

1

4.1%不可以,但是如果家长这样做了,我也觉得无所谓

4

4.9%可以,父母当然可以打自己的小孩

10.老师或者家长偷拆你的信件、偷听你的电话,您觉得这样做对吗?

7

4.4%不对,这样做侵犯了我的权利

1

4.1%不对,但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1

1.5%对的,他们有权利这样做

1

1.如果高年级的同学向你要钱,你会怎么办?

5

3.8%当场反抗,不给他们

4

4.9%先给他们,事后告诉家长或者老师

0.01%给他们,事后就当做没发生过

1

如果你把别人打伤了,别人要求负责,这时你该怎么办?

20.5%不负责,因为我没有能力负责

7

9.5%父母负责,因为他们是我的监护人

1

3.经营者可以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吗?

7.7%可以9

3%不可以

1

4.未成年人可以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吗?

1

8%可以8

7.2%不可以

1

5.你曾经违反过交通规则吗?

例如闯红灯

3

9.7%从来没有

5

9.0%偶尔会,只要两边没车就会0.01%经常,就算有车也会

1

6.父母可以任意支配孩子的存款吗?

5

6%当然可以,我的钱都是家长的

2

9.5%不可以,这样做侵犯了我的权利

1

7.9%不可以,但是我对此也没有办法

1

7.如果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你会怎么做?

10.3%向同学或朋友述说3

9.7%告诉老师或者家长,

2

6.9%向司法机关求助2

3.1%默默忍受

1

8.您去超市的时候,如果工作人员怀疑你偷东西,可以搜你身吗?

3

4.6%拒绝.2%如果对方态度强硬,就只好接受

4

6.2%完全接受

以上问题主要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上的对未成年人人身权、财产权、通信自由权、人格权等一些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提出的问题。

调查结果基本接近我们预想的结果,但有些数据也令我们担忧。

例如第10题中,五成的学生同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体罚学生,而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管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我相信体罚的情况在各个学校都会有,也不排除有其显著效果的可能,但是这种侵犯未成年人人身权,伤害他们身心的教育方法必须得以整治。

同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不应该用体罚的方式,应该用更和善更文明的方式体现出成人的涵养以言传身教,因为社会在进步法制在健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的糟粕必须抛弃,否则我们就称不上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宪法》的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也作出类似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在这道问题的答案数据中,1

4.1%的同学面对自己的通信自由权被侵害而无能为力,而有1

1.5%的同学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利被侵害,因此在这方面,公民权利及未成年人的权利应该及时向学生们传达,以维护他们的权利。

在父母任意支配孩子的存款问题上,也有过半数的同学认为当然可以,我的钱都是家长的,只有2

9.5%的同学明确表示这样做侵犯了他们的权利。

其实在现实中这种情况非常普遍,父母每日给孩子零花钱,使得孩子认为大人在金钱方面占有绝对支配的地位。

依照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因其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所以,他们只能行使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为,否则,该行为无效。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可以为未成年人保管财产及制止未成年人不适当地处分财产。

但是保管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支配,未成年人可以行使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为,因此父母不应该剥夺孩子的财产权,鉴于日常生活实际情况,我认为孩子通过赠与、继承、特殊劳动酬劳等得到的合法收入,监护人可以代为保管,或者在与孩子商量下共同处分其财产。

5

3.8%的同学认为应该当场在第13题中未成年人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侵害时,

反抗维护自己的权利,4

4.9%的同学则表示先给他们,事后告诉家长或者老师。

第二种同学的反应我们可以理解为缓和、智取的方式,因为未成年人在体能状况上属于弱势群体,硬拼的话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和麻烦。

选择当场反抗的同学的法律意识和与恶势力做斗争的勇气和胆量都让人欣慰,但是我认为遇到这种事情应该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智慧理性的去应对,至少应该保全自己的生命,其次才是财产,这样做不代表我们向恶势力妥协,我们可以事后求助家长老师或者司法机关,让有能力和权力的人惩治罪恶,调查中只有一名同学表示给他们钱事后当做没有发生我想这就需要学校家长尽到学生的教育责任,防患于未然。

关于经营者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和未成年人不能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的问题,学生们都明确的知道并且能够遵守规范。

关于闯红灯等违反交通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