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和咖啡文化.docx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文化和咖啡文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
从茶与咖啡看中西方不同文化
茶和咖啡是当今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两种饮料。
咖啡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无论是在学校、公司还是商场都有人拿着咖啡杯乐在其中;而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承载着人情和文化。
茶和咖啡,有着不同的内涵、历史,因此也代表了中西两方文化的差别。
咖啡和茶叶的生长环境截然不同。
咖啡生长在炎热的非洲、南美洲,比如巴西、哥伦比亚、牙买加等地。
这些地方都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适合咖啡的生长。
茶叶则多生长于气候温和湿润的温带,比如中国的杭州等地。
这炎热和温和的气候正代表了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西方人热烈奔放,即使面对陌生人也可以热情地寒喧打招呼;中国人处世温和,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
茶叶和咖啡的种类,冲泡方法也有不同。
咖啡的冲泡从研磨咖啡豆到器具,再到水温比例都有严格的要求,冲泡出来香味馥郁,口味浓厚。
茶叶的冲泡远比咖啡要复杂。
中国的茶有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花茶几个大种,每种茶叶的加工都不一样。
冲泡茶叶的茶具也是五花八门,著名的就有宜兴紫砂壶。
不同的茶叶要配以不同的茶具,这样才能最好地体现出这种茶的风味来。
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陆羽用时27年所著的《茶经》就详细阐述了种茶,加工茶和泡茶的方法;而直到约公元1000年,绿色的咖啡豆才被第一次放在滚水中煎煮。
中西方历史的长度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咖啡的冲泡向来是一次完成。
二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将早晨泡过的咖啡在下午再泡一次,称为“二度咖啡”,一时被传为总统节俭的佳话,可见泡过一次之后的咖啡就失去了它原来的风味,在口味上变得清淡无味。
茶叶正好相反。
事实上,头次冲泡的茶水称为“洗茶”,是要弃之不饮的。
茶叶的真正口味要经过两至三道开水的洗礼才能被真正品味出来,所谓“一苦二甜三回味”。
这正是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生活不同态度的写照。
中国人崇尚年轻时努力工作,吃苦耐劳,这样才能在中年时期有理想的生活和财政状况,在老年时就能欣然回味年轻时所做的事情。
西方人虽然不乏这样的企业家金融家,但大多数人认为在努力的同时也要享受生活。
中国人喜欢稳定,一杯茶要泡到底,一个行业也要做到底,做到成功。
西方人喜欢换着干,这几年学这个,过了几年又去学其他的;上完高中先去旅游打工,然后再回来上大学。
对西方人而言,生活就像煮咖啡,如果做过的事情失去了原本的新鲜感,那么就换一种重新开始,就像泡过的咖啡不如头一次那么浓厚,那就丢弃再换新的开始煮。
咖啡和茶同时蕴含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意,但咖啡侧重于工作之余与别人一起的放松,本身并不具有任何含义;茶本身则包含了中国人对别人的情意。
在西方,和朋友们一起喝咖啡重点是在于喝而不是在于咖啡。
咖啡只是作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而在一起喝才是重点。
中国人则把茶作为一种情意的显示,“茶七饭八酒满盅”,说的就是斟茶时只斟七分满,剩下的三分是情意,可见中国人把茶作为情意的媒介。
西方人待客用咖啡是为了让客人感觉放松和惬意,但中国人待客用茶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感情的方式。
中西方的文人们对于咖啡和茶也持有不同的态度。
西方的文学作品里很少看见有关于咖啡的作品,但咖啡却对文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文豪巴尔扎克对于咖啡几乎成瘾,《人间喜剧》这一巨作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在咖啡的刺激下完成的;近年最受欢迎的《HarryPotter》系列小说最初也是J.KRolling在一个小咖啡屋里开始构思写作的。
咖啡屋几乎是西方文人交换思想,创作的地方,文人们似乎都把咖啡作为一种促进写作的工具,一种灵感的源泉。
中国的文人们赋予了茶更多的含义。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了不少和茶有关的场景,书中的人物们在吟诗作对时也总少不了个“茶”字,十二金钗之一的妙玉更是个茶专家。
大诗人白居易,苏轼等都嗜茶成癖。
茶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着不解之缘,在现代文学里亦是如此。
张爱玲曾以茶为名写了短篇小说《茉莉香片》,最著名的当然还是老舍的《茶馆》。
可见对于中国文人来说,茶是折射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不仅仅是用来促进写作的工具。
由于文化交流的逐渐频繁,西方人的生活里也出现了茶,而中国人也把咖啡当成了日常饮料。
所不同的是,在西方的茶,因为加入了奶、糖等其他材料而成为了和咖啡类似的休闲饮品;而在中国的咖啡却因为被扣上“小资”,“洋派”的头衔而失去了随意悠闲的本质。
也许这也反应了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喜欢把严肃的事情变得贴近生活,变得轻松,中国人则愿意赋予任何事情一定的内涵和意义。
文化是微妙的东西,乍一看虚无不可琢磨,却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茶,如咖啡。
一鼓作气冲泡而成的咖啡是西方人不断尝试的生活;持之以恒的茶叶则是中国人稳重平和的生活。
西方文化虽然历史不长却浓装重彩,如咖啡般散发着馥郁的香气;咖啡浓厚直白的口味也代表了西方人坦诚直接的处世方式。
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多姿多彩文化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茶文化。
中国历史曲折多变,和茶一样需要人们去细细体会,也代表了中国人含蓄委婉的交际方式。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也许就是茶与咖啡在中西文化中的地位罢。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比较
随着世界距离的缩小,全球融为了一个大家庭,各种文化也相互碰撞到了一起。
西方文化不断涌入华夏文明,中国的茶文化则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咖啡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民众生活中可谓是一种奇特的文化景观,无论是产茶区还是非产茶区,茶文化的创造与传承都经久不衰。
《中国茶叶大辞典》把“茶文化”定义为: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属‘中介文化’。
茶文化内容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具、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以及茶道精神与茶德、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茶文化的结构体系包括有关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这是首次载入辞书的权威性的释义。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
他们有的用茶作食,重在茶食相融,有的则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其中有人们所熟知的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的黑茶等。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的茶艺、茶道、茶礼、茶俗在茶饮的统一性下也都表现出了各自的民族性,如中国茶文化、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国下午茶和俄罗斯茶俗。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它的历史传承性是以茶叶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为基础的。
从周武王伐纣茶叶作为贡品开始,到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茶文化还有地域性、差异性、共同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儒释道合一。
中国的茶文化可以说是儒释道三家所共同造就的,它同时融汇儒释道三家的基本原则,茶具有清新、雅逸的自然天性,能使人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中国人提倡的“清静、恬淡”的哲学思想相吻合,也符合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追求的“内省修行”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玲教授认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是以道家的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思想来提携;以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为指导;以佛家“普渡众生”的精神为宗旨,中国茶文化是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的一个文化体系。
(2)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茶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完美结合的中介文化。
茶作为一种物质,它的形和体是异常丰富的,其造型千姿百态、命名丰富多彩,其滋味、色泽、香气又各具特色,形成了极其丰富的产品文化。
茶不但具有物质上的文化色彩,又具备精神上的内涵,人们通过茶表达敬意、展显礼仪、明确志向等,是精神文明的象征。
(3)高雅与通俗的统一。
中国自古就有“琴棋书画诗酒茶”和“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两种说法,由此可见茶文化是雅俗共赏的文化,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表现出高雅性和通俗性两个方面,在两者的统一中向前发展。
贵族茶宴、士大夫的斗茶以及文人骚客的品茶活动,是上层社会高雅的精致文化,由此伴生了茶的诗词书画歌舞等,都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而民间的饮茶习俗,又是非常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老少咸宜,并由此产生有关茶的民间故事、传说、谚语等,表现出茶文化的通俗性。
上层的茶文化来源于民间通俗茶文化的土壤,而上层茶文化的提倡推崇,又决定了茶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4)功利与娱乐的统一。
茶文化的功能性决定了其功利性。
茶是经济作物,是人们普遍消费的饮料,喝了可以解渴,品之可以怡情养性,以它入药可治病,用于生产化妆品还可使人青春长驻。
民间还有许多敬茶习俗,以茶祭祖或以茶敬神等,因此茶文化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
同时茶文化又是一种怡情文化,人们可以以茶自娱,观看茶艺表演,进行茶文化旅游等。
近年来兴起的茶文化节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即体现了以经济为目的的功利性,又体现了娱乐性。
西方咖啡文化的特点
与我国的茶文化一样,咖啡文化背后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内涵。
阿拉伯人最早把咖啡豆晒干熬煮后,把汁液当作胃药来喝,认为可以有助消化。
后来发现咖啡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由于伊斯兰教严禁教徒饮酒,因而就用咖啡取代酒精饮料,作为提神的饮料时常饮用。
十五世纪以后,到圣地麦加朝圣的穆斯林陆续将咖啡带回居住地,使咖啡渐渐流传到埃及、叙利亚、伊朗和土尔其等国。
咖啡进入欧洲大陆归功于土耳其的鄂图曼帝国,由于嗜饮咖啡的鄂图曼大军西征欧洲大陆且在当地驻扎数年之久,大军最后撤离时,留下了包括咖啡豆在内的大批补给品,维也纳和巴黎的人们凭着这些咖啡豆,以及由土耳其人那里得到的烹制经验,发展出欧洲的咖啡文化。
西方咖啡文化的特点总的说来是热情洋溢、奔放自由、简洁随意、快捷方便。
浪漫法国的咖啡文化是一种优雅韵味,浪漫情调,和享受生活的惬意感。
这也是一种传统独特的咖啡文化。
咖啡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饮品,它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遍布城市与乡村的咖啡馆是法国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
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的似乎不在于味道,而是环境和情调,他们愿意在外面热闹的街市花一壶的价钱买一小杯咖啡,慢慢地品,细细地尝,读书看报,高谈阔论,一“泡”就是大半天。
美国的咖啡文化是百无禁忌。
美国人喝咖啡,就像进行一场不需要规则的游戏,随性放任。
欧洲人冲调咖啡的种种讲究,美国人是不屑一顾的。
美国人喝咖啡喝得自由,咖啡也同时深入他们的生活。
美国人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离不开咖啡。
因此美国是全球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国家。
一般而言,美国人生活比较忙碌紧张,他们经常备有一大壶电热过滤式咖啡,从早喝到晚,由于水加得多,咖啡少,滋味特别淡薄,因此,有不少人批评美式咖啡实在难喝。
美国是最大的速溶咖啡外销国家,但美国本土喝速溶咖啡的人却不多。
热情洋溢的意大利有两件事值得观光者注意,即男人和咖啡。
意大利有这样一句名言:
男人要像好咖啡,既强劲又充满热情!
意大利咖啡的特色,表现在它的英文名字上,就是一个快字;做得快不超过十秒钟,喝得也快,因为只有两三口。
一般意大利人起床第一件事马上煮一杯咖啡,不分男女几乎从早喝到晚,为了配合意大利式咖啡壶瞬间萃取咖啡的特殊功能,意大利的咖啡豆是世界上炒得最久的一种豆子。
中、北欧人不像意大利人那么热情如火,也不像法国人那么浪漫似水,他们喝得理智温和,正像他们一板一眼的民族性一样。
从奥地利、瑞士、德国,以至于北欧几个国家,品尝咖啡的习惯与口味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口味属于中浓度。
他们通常在家煮咖啡,最常使用的大多是简便的家庭用电热咖啡壶。
近几年来,北欧四国人民平均的咖啡饮用量一直名列全世界前四名。
据史料记载,咖啡进入中国是1884年在台湾首次种植成功。
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有位英国的茶商,发现台湾的气候与中南美洲十分相似,觉得此地是个适合种植咖啡的好地方。
于是,这名商人引进了一百株阿拉伯种的咖啡树在台湾种植,成了中国咖啡的“鼻祖”,揭开了咖啡在中国发展的序幕。
大陆地区最早的咖啡种植则始于云南,二十世纪初,一个法国传教士将第一批咖啡苗带到云南的宾川县种植。
现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台湾以及福建的厦门等地还种植着一百多年前引进的咖啡树,也就是所谓的“Chinesecoffee”(中国咖啡)了。
在以后的近百年里,咖啡种植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也只是“星星点点”。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比较
茶、咖啡与可乐并称为世界三大饮品,消耗量最大的是茶和咖啡。
咖啡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无论是在学校、公司、商场还是在家里,无人不拿着咖啡杯乐在其中;而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根深蒂固,它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承载着中华文化。
茶和咖啡代表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
(1)茶文化之历史与咖啡文化之历史
自神农氏尝百草得茶以后,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经开始饮茶。
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
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
战国时期,茶叶已有一定规模。
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而魏晋南北朝,茶立足于长江领域同时向北方普及,饮茶之风扩散开来。
隋唐时代,全民普遍饮茶,茶业昌盛,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此时也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
宋初明末,茶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斗茶、贡茶和赐茶流行于世。
到了清朝,茶文化更加深入发展,戏曲、曲艺都进入茶馆表演。
清朝茶叶在对外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茶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了茶文化。
比较而言,直到约公元1000年,咖啡豆才被第一次放在滚水中煎煮。
也门在15世纪左右开始种植咖啡。
威尼斯商人于1615年首次将咖啡带入了欧洲。
到1683年,欧洲首家咖啡屋在威尼斯开张,最著名的还要数1720年在圣马可广场开张的佛罗伦咖啡馆。
荷兰人在对外殖民的过程中,在印度的马拉巴种植咖啡,又在1699年将咖啡带到了现在印尼的爪哇。
咖啡进入美洲是1668年,它作为一种时髦饮品风靡南美洲,咖啡屋也紧跟其后,分别在纽约、费城、波士顿和其他一些北美城市出现。
咖啡在1884年进入中国台湾。
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远比西方咖啡文化历史悠久。
(2)茶文化之中庸与咖啡文化之理性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方,面向大海,地域广阔,物产丰饶。
中国文化生长于一个既相对封闭又十分广阔的地理空间,文化传统受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地理环境、农业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即“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所决定。
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首当其冲是以小农经济为背景的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其特点是“中庸”、“守常”、“平衡”、“对称”。
儒家把“中庸”思想引入中国茶文化。
茶生于山林中,承甘露滋润,其味苦中带甘,饮之可令人心灵澄明,心境平和,头脑清醒,茶的这些特性与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相符。
茶为清洁之物,通过饮茶可以自省、省人,也可以养廉,赋予茶以清廉、高洁的品性。
儒家学说认为通过饮茶可以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和谐。
儒家从中庸之道中引出和的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
而茶文化中从采茶、制茶、煮茶、点茶、泡茶、品饮等一整套的茶事活动中无一不是渗透着和的思想。
在泡茶时,“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待客时“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饮茶时“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品茶的环境与心境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
这些都体现了儒家中庸、明论、谦和以及俭德。
西方文化的萌生、发展于相对开放的地理环境,而且没有具备像中国那样的可以始终左右整个文化动向的典型的农业区域。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古希腊、罗马,地中海北岸的岛屿和半岛,海岛文化不是靠农业,而是靠充满竞争的经商发展起来的。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海洋地理环境使西方人的性格外向、好动。
他们有独立不羁的人格、开拓精神和交易观念。
西方诸国是在征战、竞争、奋斗中生存的。
地理环境和生产力畸形发展不容西方人“三思而后行”,必须当机立断作出判断和行动来。
欧洲各国的国土比较窄小,无法形成像古代中国那种自给自足的长期闭关锁国的自然经济条件,国界的变迁,民族的迁徙,古老习俗、神话和民间传说的一致性,为它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及相互往来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也造成了文化的开放精神。
西方哲人把理性作为人区别于禽兽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这就奠定了西方文化理性的基调,西方文化是理性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旨在自我意识中构建一种抽象的理念世界,以那些抽象的主观规律作为世界的本质,进而达到对世界的理性异化。
这也体现在咖啡文化中。
咖啡的冲泡从研磨咖啡豆到器具,再到水温比例都有严格的要求,冲泡出来香味馥郁,口味浓厚。
如新鲜的水经过煮沸后,会含有适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增加咖啡的香味,但持续让水沸腾会令二氧化碳素蒸发减少,所以最佳的水温是95℃,水温太低会使咖啡味道无法完全释出,水温太高会让咖啡成分变质,过多与不及都不好。
又如一人份的咖啡淡的为8克,浓的为12克,水为120cc。
这些都体现了咖啡文化的理性主义。
(3)茶文化之天、地、人合一与咖啡文化之天人二分
茶文化是天、地、人合一的道家学说。
道家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平等的,应适应自然,主动认识规律,这样人才会得到最大的满足。
茶产自山野之林,受天地之精华,承丰壤之雨露,正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虽然接受的是儒家教育,但在政治上受到挫折时,道家的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思想就会影响他们,故而他们普遍遵循的一种处世模式即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文人们以茶诗来追求心融于山水的理想境界。
苏东坡的《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末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通过茶这种饮品,去感悟茶道、天道、人道。
西方文化主张天人相分,二者是对立的关系。
人要生存就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
西方人崇尚个体主义,在思想上集中体现在它的人道主义的传统上,在行动上集中体现在自由竞争上,突出表现为对个人的人格、价值、尊严等多方面的肯定,对人的个体独立性的尊重与倡导。
西方哲学则追求对自然的认识,对万事万物发展规律的把握。
为了征服自然,则以实证和严密的思辨手段,明确区分天人、主客、物我,以求达到对自然本体的认识。
历史上最早食用咖啡的阿拉伯虽然有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港口城市摩卡,但却禁止任何咖啡种子出口。
1616年荷兰人终于将成活的咖啡树和种子偷运到了荷兰,在了解了咖啡生长的客观过程后,开始营造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适合咖啡生长的人造温室,进行培植并成功。
(4)茶文化之禅宗与咖啡文化之基督精神
佛教禅宗修行的内容,分为戒、定、慧三种。
所谓定与慧,就是要求僧侣坐禅修行,息心静坐、心无杂念,以此来体悟大道。
由于长时间坐禅容易产生疲劳,不少僧侣为打瞌睡而烦恼,而茶具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的药理功能,因此茶与佛教的结缘,最早的契机可能是茶的解睡功能。
随后,佛教僧侣对茶有了进一步认识,他们发现茶味苦中微甜,茶汤清淡洁净,适合佛教提倡的寂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加上饮茶有助于参禅悟道,于是佛教对茶的认识从物质层面又上升到精神层面。
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古代名茶,最初是在寺院种植、采摘并加工的。
如唐代最有名的茶“蒙顶茶”,就产在四川雅安,相传是汉代甘露寺普慧禅师亲手所植,是我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的茶树,因其品质特优而被列为贡茶之一。
佛教寺院不仅种植茶树,茶事也成为佛寺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许多的名寺大庙里,都设有茶堂或茶室,还有“茶鼓”和“茶头”。
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
茶在佛教寺院中还起到融洽寺内僧众关系,使僧众之间的感情联系得更加紧密。
此外在佛的圣诞日,专人以茶汤沐浴佛身叫“洗佛茶”,供香客取饮,祈求消灾延年。
根据基督教世界流传的说法,在北非的伊索比亚的加法(Kaffa)地区,有一名叫科迪(Kaldi)的牧羊人,某日如常出外牧羊,突然发现羊群在蹦蹦跳跳,异常活跃,他仔细一看,发现它们在吃地上的红果实。
他估计,是这些红果实使得羊如此兴奋。
于是,他带着红果实去找邻近修道院的一名神父求教,神父听了牧羊人的话,好奇心骤起,于是把数颗红果实往嘴里送,不一会儿,神父也变得生龙活虎。
自此,所有神父在做弥撒前都会吃下几颗红果实,后来命名其为加法果,就是流传至今的咖啡果了。
由此可见咖啡在西方基督教徒中也用于提神。
众所周知,西方文明源于古代的中东、希腊和罗马,宗教和世俗的意识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本框架。
西方人认为上帝看重个人的灵魂,人的肉体和灵魂、任何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对抗的关系。
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西方人有很强的个人奋斗和竞争意识。
但丁认为,没有个人无所谓家族,而家族的光荣和高贵,首先在于有光荣和高贵的个人。
人类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首先是人类的每个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自己按照自由意志对自我本性界限的确定和发展。
对西方人而言,生活就像煮咖啡,如果做过的事情失去了原本的新鲜感,那么就换一种重新开拓,重新冒险,就像咖啡冲泡过一次之后,就失去了它原来的风味,在口味上变得清淡无味,那就丢弃再换新的开始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