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 灵隐题联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9477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 灵隐题联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 灵隐题联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 灵隐题联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 灵隐题联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 灵隐题联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 灵隐题联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 灵隐题联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 灵隐题联教案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 灵隐题联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灵隐题联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

 

教材:

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

14灵隐题联

板块:

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灵隐题联》写的是大诗人苏轼去灵隐寺访僧问禅的经历,讽刺了灵隐寺方丈这种趋炎附势的势利之徒。

文章详细描写了方丈对苏轼前后态度的变化,语言犀利且富有幽默感,值得反复品味。

本次教学将通过读文、品词、品句,学习文章强烈的讽刺艺术以及相关谦辞敬语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隐、访、禅、曾”等14个生字,会写“苏、访、曾、寺”等13个字。

2.学习有关谦辞敬语的知识,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

3.学习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不同特点。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人物的不同特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展示课件第二屏)同学们,我们今天

要学的课文是关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个小故事,在开始我们的课程之前,我请同学们给大家介绍一下苏轼,前一个同学说过的内容后一个同学就可以省略,看看大家对苏轼了解多少。

2.(展示课件第三屏)介绍苏轼。

二、认读生字,理清层次

1.自读课文,多读几遍生字。

2.画出本课生字,读熟会认;再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认字方法。

3.(展示课件第四屏)认读生字。

4.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分组轮读课文后小组交流。

(2)指名回答,全班评议。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学习生字。

(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

(音、形、义、写)

3.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开启学生的知识积累库,加深印象。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先读准字音,为后面的朗读做铺垫;同时发挥学生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

 

让学生参与学字、写字的学习过程,自己总结出记忆生字的规律,形成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课堂模式。

4.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四、阅读课文,总结中心

小组讨论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概括中心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复习字词。

2.(展示课件第五屏)看图,用自己的话简单讲一讲《灵隐题联》这个故事。

二、逐段解析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苏轼去灵隐寺游玩的起因。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一个词语“探讨”,大家知道什么是“探讨”吗?

可以翻字典,然后给大家说说“探讨”的意思。

对了,探讨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

苏轼经常去寺庙与人探讨佛理,说明什么?

(说明他不以大文豪的身份自居,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苏轼对灵隐寺的初步印象并去求见方丈。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方丈见到苏轼后的态度。

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读课文,在方丈见到苏轼时,“见他一副寻常书生打扮,不像富贵

 

看图复述课文,开动大脑加深理解。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词准确、形象,积极拓展词汇量。

人家”,他是如何看出来的?

对,文章在第一自然段就有了铺垫:

苏轼是“身着便装,独自去灵隐寺游玩”的。

所以,方丈对待苏轼的态度是怎样的?

(展示课件第六屏)

皱了皱眉→坐→茶(板书)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苏轼对方丈的态度有所察觉,心生不悦,站着说话。

这里有个词语叫“攀谈”,大家知道它的意思吗?

查查字典,再说说这个词语在本文的深意。

(“攀谈”为接近对方而与之交谈,在本文是苏轼已经察觉方丈对他的怠慢,心里有些不悦,但还是主动接近对方而与之交谈,这也说明了苏轼的平易近人。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方丈因苏轼谈吐不凡对苏轼的态度稍有转变。

同学们,这一段有方丈态度转变的标志性语句,大家讨论一下,找出来。

(展示课件第七屏)

堆出一副笑脸→请坐→敬茶(板书)

6.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苏轼发现了方丈的讨好之意,依然未坐。

7.指名读第七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在品读文本语言内容、了解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感受人物的情感。

通过抓重点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叙述事件的能力。

主要写了方丈得知苏轼的身份。

这一段里有两个表示自谦的词语,同学们试着找出来。

对,就是“敢问”“在下”这两个词。

“敢问”,表示向对方提出问题的同时,附带自谦和尊敬的姿态,方丈在此时用了一个“敢问”,说明他已经发觉眼前的书生非等闲之辈。

“在下”这是一个表示自谦的词语,古人常用“在下”称呼自己。

苏轼用这个词语称呼自己说明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说明苏轼是个不以官位自居、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的人。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谦辞敬语,举例说一说。

(展示课件第八屏)

8.我们再来看看这时的方丈有什么转变。

请大家一起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

读完这一段,我们发现,方丈的态度又有了新变化,大家一起说:

(展示课件第九屏)

躬身施礼→请上坐→敬香茶(板书)

9.指名读第九至十一自然段,说说这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苏轼起身告辞,方丈请求留下墨宝。

苏轼赠送对联,方丈羞愧难当。

在这三个自然段中,也有一个表示敬语的词,对,“墨宝”是指珍贵的书法真迹,也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

我请同学再给大家读一读苏轼题的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展示课件第十屏)

 

结合本文谦辞敬语的准确运用,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表达情感的能力。

 

启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积累相应的谦辞敬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