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943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8.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docx

《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docx

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2016—2018年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2016年12月

 

1、化工行业的分类及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3

1.1、外围经济平稳增长3

1.2、国内宏观经济有望好转4

2、行业运行现状6

2.1、大部分化工产品表观需求量增长6

2.2、下游需求改善7

2.3、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8

2.4、行业盈利渐趋上升9

3、行业投资评级与投资方向11

3.1、行业推荐评级11

3.2、投资方向12

4、重点关注子行业19

4.1、供给侧改革促周期行业向好19

4.2、锂电池材料27

4.3、国内燃料电池车产业化全力加速40

4.4、政策市场双重利好,电子化学品迎来发展良机49

4.5、OLED引领未来显示61

5、重点推荐个股69

6、风险提示82

 

1、化工行业的分类及面临的宏观环境

化工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

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等;下游行业主要包括:

汽车行业、纺织行业(合成材料制造)、农业(化肥、农药)、建筑房地产业(涂料、合成材料、其他化学品)。

化肥行业生产的下游主要是农户发展农业经济对化肥的需求,同时会有小部分工业需求,而上游行业主要是煤炭、电、各种生产用原材料等,具体包括磷矿、硫磺等原材料。

各种用于生产化肥的矿类原材料成本占化肥产成品最终成本的70%以上,这些原料的供应量和价格都会严重影响化肥行业的发展。

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劲与疲软,直接影响着市场对化肥的需求,进而影响生产企业开工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市场的供给。

其中美国失业率下降至4.9%,欧元区失业率下降至10.0%,日本失业率下降至3.0%。

整体看,外围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图1:

2008-2016年美欧日GDP季度增速(折年%)图2:

2008-2016年美欧日月度失业率(季调%)

中国出口由增长转为下降。

2016年8月份,中国出口减少3.6%,9月份和10月份出口分别下降10.2%和7.5%,全球经济弱增长以及传统竞争优势继续削弱是由增长转为下降的主要原因。

图3:

2008-2016年中国出口与贸易顺差增速(%)图4:

2008-2016年美欧日出口额增速(%)

1.2、国内宏观经济有望好转

2016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与上月相比虽上升0.8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

新出口订单指数49.2%,较上月回落0.9个点,表明外需有所下降。

原材料库存指数45.8%,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增加。

图5:

全国PMI指数走势(%)图6:

全国生产及订单指数走势(%)

图7:

全国采购量、进口和购进价格指数走势(%)图8:

全国原材料库存及产成品库存指数走势(%)

图9:

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图10:

工业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速(%)

图11:

消费、出口和投资月度增速(%)图12: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2、行业运行现状

2.1、大部分化工产品表观需求量增长

2016年1-9月22种产品的表观消费量上升,5种产品的表观消费量下滑,其中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超过10%的产品有天然气、石脑油、甲醇和合成纤维单体等;表观消费量下滑的产品有成品油、柴油、燃料油、硫酸和纯碱等。

表1:

2016年1-9月中国石油和化工主要产品产销总量平衡表

2.2、下游需求改善

合成短纤和纺织品出口震荡运行。

柯桥纺织服装景气指数持续震荡,但原料景气指数从2015年12月份开始掉头向上,持续上升。

汽车产销量增速开始回暖,产销量从2015年12月份开始不断好转,持续上升。

房屋销售面积增速从2016年1月份开始掉头向上,持续上升。

房屋竣工面积增速较大,房屋施工面积增速恢复至5%左右。

房屋新开工面积从2015年不断下降以来,2015年12月份开始逐步恢复到增长态势。

图13:

2008-2016年布和服装月产量增速(%)图14:

2008-2016年纺织服装出口量增速(%)

图15:

2008-2016年柯桥纺织景气指数图16:

2008-2016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增速(%)

图17:

2008-2016年房屋竣工与销售面积增速(%)图18:

2008-2016年月度房屋建设增速(%)

2.3、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2016年1-10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速较为平稳。

2016年1-10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4.7%、6.0%、-3.3%、3.8%和6.4%,其中油气开采、化学原料和制品业增速较2015年同期增速有所回落,油气开采业则大幅下降。

表2:

2016年1-10月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2.4、行业盈利渐趋上升

10月石油和化工行业PPI有所好转。

10月石油和化工行业PPIRM及PPI同比有不同程度上升。

燃料动力类、化工原料类的PPIRM同比分别提高了101.8%和99.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PPI同比分别为2.0%、0.3%、3.6%、-1.5%和-1.5%。

表3:

化工行业PPIRM及PPI(当月同比,%)

图19:

2008年以来化学原料与制品PPI与PPIRM图20:

2008年以来化纤PPI与PPIRM

图21:

2008年以来橡胶制品PPI与PPIRM图22:

2008年以来塑料制品PPI与PPIRM

2016年1-9月化工子行业盈利能力增速有所好转。

化工子行业2016年1-9月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速放缓,其中油气开采业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中下游产品制造业增速放缓。

利润方面除油气开采业外,其他子行业均同比显著改善,其中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业去年同期利润大幅增长,今年利润均增长。

化工子行业2016年1-9月三项费率方面各子行业跟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

应收账款方面,除石油加工业外,其他子行业同比增速均实现正增长,后续对现金流形成一定的潜在风险。

产成品库存方面,除油气开采业略有增长外,其余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表4:

化工子行业盈利情况表

表5:

2016年1-9月化工子行业三项费率情况

表6:

2016年1-9月化工子行业应收账款及产库存情况

3、行业投资评级与投资方向

3.1、行业推荐评级

2016年美国经济平稳增长,目前保持1.5%左右的增速;欧元区经济受益于货币宽松政策、弱势欧元和原油等初级产品价格下降,经济状况企稳,2016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0.8%;日本经济在出口较快增长等因素带动下,也获得了正增速。

从失业率数据看,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失业率缓慢下降,其中美国失业率下降至4.9%,欧元区失业率下降至10.0%,日本失业率下降至3.0%。

整体看,外围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2016年国内经济有望好转,改革和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稳增长政策将于明年逐渐显现成效。

原油价格从30美元/桶左右反弹至目前50美元/桶左右,同时受益于政策去产能,多数传统化工行业的细分领域逐渐恢复到正常盈利水平,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明显。

部分细分化工领域已处于历史库存低位,需求端回暖有望持续。

另一方面,行业的整合和新业务导入有望带来新发展。

我们认为化工部分子行业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和下游应用驱动的影响,同时行业本身技术升级加快,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望改善,给予行业“推荐”评级。

图23:

2008-2016年国际油气期货价格

3.2、投资方向

投资方向之一:

受益于供给侧改革,氯碱、环氧丙烷等周期行业向好。

氯碱有望迎来曙光。

1)行业去产能化进入实质阶段,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15年,年产40万t/a(含40万t/a)以上企业占全国产能比例从2010年的27.1%上升到2015年37.7%;2)行业平均开工率低位徘徊。

烧碱装置开工率从2010年的69%稳步提高到目前的80%左右。

聚氯乙烯装置开工率从2008年起连续五年低60%,近两年有所提高,2015年行业开工率达到69%;3)落后产能不断退出,集群化、园区化成为中国氯碱产业发展的主流;4)下游回暖将继续对氯碱行情构成有力支撑。

环氧丙烷市场回暖。

1)行业景气显著回升。

2015年我国环氧丙烷总生产能力约307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接近30%。

2015年我国环氧丙烷有效产能的平均开工率为86%,远高于其他石化产品的平均开工率。

2016年初以来,滨化股份、山东三岳、镇海炼化等企业开工率更是达100%以上,行业景气显著回升;

2)出口放宽进一步消化产能。

2015年11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公告》将环氧丙烷从出口禁止目录中剔除,近期环氧丙烷出口份额大幅提升,有效化解了国内过剩产能,2016年6月的PO出口数量成功突破5000吨;3)上下游价格联动,增强环氧丙烷涨价预期。

预计至2020年,我国对环氧丙烷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285-290万吨。

投资方向之二:

锂电池材料需求爆发。

1)2015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5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生产34.7万辆,销售33.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1.7%和96.9%。

其中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3.9万辆,销售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4%和28.2%。

我们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过50万辆,销量将保持高速增长;2)政策趋严,但利好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高速发展期。

3)我国持续推出新能源汽车新品,加快市场布局,占有率逐步提高。

2015年特斯拉ModelS在电动车型全球销量第一,但在前20款车型中,比亚迪秦、康迪K11熊猫EV、比亚迪唐、北汽E系列EV、众泰Z100/云EV、荣威550PHEV、江淮iEV、康迪K10EV和奇瑞eQ等9款中国车几乎占去席位的半壁江山。

2016年,新一代新能源汽车持续投放市场,新产品续航里程、产品品质进一步升级,同时新能源汽车布局加速,从新能源乘用车和客车延伸至新能源出租车和物流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投资方向之三:

燃料电池正迎来春天。

1)多家车企陆续推出燃料电池车产业化计划。

福田欧辉获100辆氢燃料电池客车订单,成为“实现燃料电池电动客车产业化、批量商业化开发运营”的标志性事件。

此外福田与亿华通还有5辆共同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电动公交车,预计未来将投入北京公交路线路。

同时,一汽相继与国内新源动力公司合作推出燃料电池物流车,燃料电池车产业化速度明显加快;2)燃料电池实现高效率和零排放,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

燃料电池汽车效能比汽油车高44%,充电时间比锂电池电动汽车车大幅减少,真正实现高效率和零排放,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3)关键材料不断突破,产业化渐入佳境。

我国质子交换膜达国际先进水平,国内新源动力、武汉理工和东岳集团等公司也都各自研发了质子交换膜产品;Pt金属用量不断降低,Pt用量已从10年前的每100kW燃料电池催化剂消耗Pt80-100g,大幅降低至限制的30-50g,未来几年将进一步降至10g左右,相当于欧V内燃机汽车铂的用量催化剂成本可控。

储氢材料不断优化,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是基于化学反应法的液体有机氢化物储氢技术。

相比高压储氢,氢气密度提高30%,是燃料电池储氢的发展趋势;4)新能源汽车免税目录首次新增7款燃料电池汽车,顶层设计望加速推动行业发展。

11月25日,工信部公布第九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其中包括1款燃料电池乘用车、3款燃料电池客车以及3款燃料电池专用车。

投资方向之四:

政策市场双重利好,电子化学品迎来发展良机。

1)半导体产业发展推进了电子化学品的需求。

2007年全球半导体销售总额为2556.45亿美元,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2015年销售销售总额为3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