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911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错误的是()

A.C、H、O、N、P是ATP、质粒、光合膜共有的化学元素

B.RNA与DNA分子均有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携带遗传信息

C.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2.某20肽中有天冬氨酸4个(R基为—CH2COOH),分别位于5、6、15、20位(如图);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冬氨酸氨基端肽键。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20肽至少含有20个肽键

B.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20肽的分子量为20a

C.肽酶X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共含有氨基酸19个

D.肽酶Y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O原子数比20肽多4个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用苏丹Ⅳ鉴定含油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

C.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

D.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多肽、二肽等含有肽键的化合物

4.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5.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①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②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③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④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⑤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⑥缺水时,动物体通过调节能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

⑦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与膜蛋白无关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6.胰腺合成的胰蛋白酶原进入小肠后,在肠激酶作用下形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该激活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数据表示氨基酸位置)。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6个肽键

B.胰蛋白酶原是一条由22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C.该激活过程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

D.肠激酶激活胰蛋白酶的过程可避免胰蛋白酶破坏自身的细胞

7.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8.制作果酒和果醋时,对应的发酵菌分别为酵母菌(兼性厌氧型生物)和醋酸杆菌(好氧型生物)。

下列关于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B.两者都能在无氧环境中生存,都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C.两者细胞内都含有合成蛋白质的“车间”

D.两者都属于微生物,可构成一个种群

9.以下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及解释正确的是()

A.用较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外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未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是死细胞

B.用健那绿处理人体蛔虫的体细胞,显微镜下没有发现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说明是死细胞

C.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在细胞质中运动,并随着照射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受光面,说明是活细胞

D.因为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用甲基绿吡罗红未能将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染成红色说明是活细胞

10.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1.下列关于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B.螺旋藻(属颤藻科)在积累无机盐离子时,消耗的能量不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C.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都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形成

D.细胞膜和染色体的组成元素都有C、H、0、N、P,但染色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12.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关其描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均在核仁中合成,有RNA和蛋白质组成

B.在核糖体中能发生3种类型的碱基配对方式

C.在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均具有相应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D.不同核糖体上最终合成的蛋白质可能相同

13.下图是科学家利用酵母菌的不同类型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示意图,它揭示了囊泡的运输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型表示内质网膜结构异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

B.D型可能是高尔基体功能异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

C.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代谢将陷入混乱状态

D.囊泡和靶膜的识别并融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4.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代谢的控制中心,不同细胞核仁的大小和数目一致

B.观察染色体时可用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不用紫色外表皮以避免干扰

C.细胞核内的m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可以通过核孔选择性的出入细胞核

D.人体成熟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1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和两次处理。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为低倍镜观察,后两次为高倍镜观察

B.第一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清水,第二次滴加的液体为0.3g/ml的蔗糖溶液

C.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中不属于原生质层的有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液

16.右图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随处理时间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选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来进行

B.ab段表示植物细胞因失水量过度而逐渐死亡

C.10min时两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均有质壁分离现象

D.两曲线走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所致

17.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人体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G4等多种转运体)。

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

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B细胞。

右图为不同细胞摄入葡萄糖速率随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据图推测,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肝脏细胞

B.两种转运体中,G1对葡萄糖的亲和力较高,G2对葡萄糖的亲和力较低

C.不同组织细胞膜上G的分布情况不同,有利于各细胞独立调控葡萄糖的转运

D.临床医学上可以把细胞膜上G的含量作为肿瘤检测的一项指标

18.有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称之为酶促反应,要求在一定的pH、温度等温和条件下进行。

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高温、紫外线、剧烈震荡等任何使蛋白质变性的理化因素都可能使大多数酶变性而失去其催化活性。

下列关于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酶的合成一般都涉及转录过程

B.底物浓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C.酶自身也可能是其他酶的底物

D.酶可以通过影响代谢过程,从而影响生物体的性状表现

19.以下所列举的反应式对应的生理过程中,所涉及到酶的种类最少的是()

20.

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21.右图表示人体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与运动强度的关系(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均为葡萄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c段主要进行有氧呼吸,cd段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B.bd段无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来

C.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乳酸大量积累会导致内环境pH持续下降

D.无论图中何种运动强度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的消耗量

22.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恩格尔曼的水绵和好氧型细菌实验,因其巧妙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有关结论与表述不正确的是()

A.好氧型细菌集中分布在极细光照处的叶绿体附近,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

B.用蓝紫光和红光照射区域好氧型细菌更多,证明该两种光下光合作用效率更高

C.细菌为异养型生物,暗处几乎无好氧型细菌分布,说明无光不能产生有机物

D.没有空气的黑暗条件处理一段时间可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有利于实验更准确进行

23.下列图文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中温度的不同而变化的情况

B.图乙表示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CO2产生速率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

C.图丙表示一片小树林中,CO2浓度在一天内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D.图丁表示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从第6天开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24.下表描述的是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位置及主要产物,相关选项正确的是()

呼吸类型

有氧呼吸位置及产物

无氧呼吸位置及产物

时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位置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

主产物

C3H4O3

CO2

H2O

C3H4O3

C3H6O3或C2H5OH+CO2

A.有氧呼吸分步在细胞不同位置进行与细胞中酶的种类及分布有关

B.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产生的CO2有部分来自无氧呼吸

C.产生C3H6O3的无氧呼吸释放能量比产生C2H5OH的无氧呼吸多

D.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3H6O3还是C2H5OH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酶种类有差异

25.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小白鼠摄入用氚标记的U,则一段时间后体内只有少部分细胞显示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14CO2,则一段时间后其根细胞中有可能出现14C3H6O3

C.给酵母菌提供C6H1218O6,则一段时间后周围空气中有可能出现H218O

D.给玉米提供18O2,则一段时间后其周围空气中有可能出现C18O2

26.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瓶内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氧气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mol

12.5mol

21mol

30mol

产生C2H5OH的量

9mol

6.5mol

3mol

0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