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雀巢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9095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雀巢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雀巢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雀巢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雀巢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雀巢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雀巢问题.docx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雀巢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雀巢问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雀巢问题.docx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雀巢问题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0-7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情感目标:

 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并对简单的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建立“抽屉原理”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喜欢刘谦吗?

生:

喜欢。

师:

喜欢看刘谦表演魔术吗?

生:

喜欢。

师: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魔术。

想看吗?

生:

想。

师:

来点掌声啊!

谢谢。

师:

这有一副牌多少张?

生:

54张。

师:

知道扑克牌有几种花色吗?

生:

四种,分别是红心,黑桃,方块和梅花。

师:

现在老师把大王和小王抽掉,还剩下多少张?

生:

52张。

师:

现在我就用这52张扑克牌来变魔术,老师需要5名同学当助手,谁愿意?

(师请上5位同学)

师:

请你们五位任意抽取一张牌,不要让我看到哟,自己看好牌记在心里,记住了吗?

师:

同学们,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师:

我敢肯定的说在你们这五张牌里,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

信吗?

师:

把牌拿出来验证一下,同一花色的站到一起,把牌举起来面向大家,我猜对了么?

生:

表示赞同。

师:

要不要再来一次?

生:

要。

师:

这一次老师请一位同学来帮忙,请上一位同学,把扑克牌教到他手中,这名同学反复洗牌。

师:

你有没有必要向大家澄清一下,你不是老师的拖?

生:

我不是拖。

(学生抽牌,老师背过去)

师:

这次我还肯定地说,在这五张牌里,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

我这次猜对了么?

生:

又猜对了。

师:

老师为什么能料事如神呢?

是因为老师掌握了某种规律,所以能准确的做出判断,相信同学们学了本节课后,也能和老师一样。

有兴趣吗?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入手,好吧。

二、动手操作,感知模型。

1、初步体验

师:

这里有3枝铅笔,要放入2个笔筒里。

同桌合作动手放一放,看看有几种放法,并做好记录。

(生操作)

汇报。

生:

把3枝铅笔,要放入2个笔筒里,一共有四种放法,分别是(3,0)

(0,3)(2,1)(1,2)

师:

还有不同放吗?

生:

没有了。

师:

前面两种放法,虽然顺序不同,但都是一个笔筒放3枝,一个笔筒空着。

我们不考虑顺序,好吗?

也就是说把3枝铅笔,要放入2个笔筒里,有两种方法,分别是(3,0)(2,1)

师:

请同学们观察两种放法,你能发现什么?

师:

同学们,会不会无论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面至少要有2枝铅笔呢?

不着急,静静思考。

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吗?

生1:

老师说的不对。

第一种放法有一个笔筒里是0枝,所以至少是0枝,而不是2枝。

生2:

我认为你说的不对。

“总有一个”是一定有一个的意思,所以每种方法中只需要观察一个笔筒就行。

生2:

老师说的不完全对。

第二种放法中有一个笔筒是2枝,可以说至少两枝,可是第一种放法中有一个笔筒是3枝,而不是2枝。

生3:

我认为是对的。

因为老师说无论怎么放,就是说怎么放都可以。

那么两种方法中,都有一个笔筒是2枝或3枝。

生4:

2枝,3枝都是至少2枝,所以两种方法都符合“至少2枝”。

说明老师讲的是对的。

生5:

老师说的对!

意思是必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

同学们分析的真好!

师:

你们到底看了哪个笔筒,觉得证明了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生:

放法一我观察了第二个笔筒,放法二我观察了第一个笔筒。

师:

(生边汇报,师一边圈画)为什么只观察一个笔筒呢?

生:

因为结论中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两枝铅笔。

“总有”是一定有的意思,也就是说有一个笔筒符合条件就可以了。

师:

大家听明白了吗?

看每次观察的笔筒都是放的比较多的笔筒,我们只要观察放的多的笔筒就可以了。

这说明我们这个结论是

生:

(齐)正确的。

师:

你看它并不研究在哪个笔筒,反正总有一个笔筒,也不关心具体有几枝,反正至少有两枝。

在数学中,有时就是研究一种结论的存在。

2、二次探究

师:

刚才大家通过讨论证明了老师的结论是正确的。

现在,增加点难度。

把4枝铅笔,放入3个笔筒里,会有怎样的结论产生呢?

请同学们静静思考,猜测一下。

生:

(猜测)根据学生的猜测,引导学生说理判断是否合理。

师:

同样一道题,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可能吗?

生:

不可能。

师:

怎么办?

生:

我们还是要验证。

师:

出示例1:

把4枝铅笔,放入3个笔筒呢,有几种放法?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什么?

同学们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要做好记录,要认真观察,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探究)

学生汇报摆法。

生1:

把4枝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一共有四种不同的放法。

第一种方法是把4枝铅笔放入同一个笔筒,另外两个笔筒空着。

(4、0、0)

第二种方法是把3铅笔放在一个笔筒里,一个笔筒放1枝,一个笔筒空着。

(3、1、0)

第三种方法是一个笔筒放2枝,一个笔筒放2枝,一个笔筒空着。

(2、2、0)

第四种方法是一个笔筒放2枝,另两个笔筒各放1枝。

(2、1、1)(学生一边汇报,老师一边板书数字记录)

师:

你们都是这样摆的吗?

生:

是。

师:

那我把你们的摆法用课件展示出来。

是这样吗?

生:

是。

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大屏幕上的摆法或黑板上的数字记录,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同桌讨论。

生1:

通过观察四种情况,我们发现4枝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最多的放4枝,还有的放3枝,还有的放2枝,但不论哪种方法都有一个笔筒超过2枝或正好2枝。

师:

我听明白了。

请同学们听他解释好吗?

请你说一说,每种方法你都观察了哪个笔筒?

(学生一边汇报,老师一边圈出)为什么只观察每种方法中的一个笔筒呢?

(总有)

师:

对呀,所以我们只观察每种放法中最多的那个笔筒就可以了。

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生:

不论哪种方法都有一个笔筒超过2枝或正好2枝。

师:

谢谢你,让大家再次认识了“总有”的意思。

生2:

我们发现4枝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有2枝或2枝以上。

师:

2枝或2枝以上可以怎样说?

生:

至少2枝.

师:

能用上至少吗?

生3:

不管怎么放,一定会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两枝。

师:

你说的真好。

大家观察这四种放法,第一种放法,一个笔筒里有4枝,第二种方法的这个笔筒里有3枝,第三种放法的这个笔筒里有2枝,第四种放法的这个笔筒也有2枝,但不管究竟是4枝,3枝,还是2枝,反正至少2枝,也不管是哪个笔筒,反正总有一笔筒。

所以我们说:

把4枝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师:

真不简单!

同学们用列举法验证结论。

我们的猜测对吗?

师:

铅笔数和抽屉数再增加,你觉得再这样列举会怎样?

生:

会很麻烦。

方法二:

(假设法)

师:

还有什么好办法能证明这个结论的存在呢?

我们反过来想,假设这个结论错误,那么每个笔筒里最多只能放几枝?

生:

每个笔筒里最多放1枝。

师:

谁来放一放?

生:

每个笔筒里只放1枝,这样最多放进3枝,就多了一枝。

师:

而我们实际上有4枝。

生:

剩下的这支铅笔无论放进哪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铅笔。

所以我们的结论不可能是错误的。

师:

你们真棒举了个反例,证明了结论的存在。

方法三:

平均分。

(最不利原则)

师:

还有其他方法吗?

我们小组不是把所有的方法全部列出来,我们的想法更简单:

一个笔筒里先平均放1枝,还剩下的一枝肯定要放进其中一个笔筒里,那么就有一个笔筒至少有两枝铅笔。

所以结论是:

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

你能结合操作再给大家演示一遍吗?

(学生操作演示)

师:

你为什么要把每个笔筒里放一枝呢?

生:

要让铅笔尽可能分散,也就是把铅笔平均分。

这样很快就得到至少数。

师:

你利用最不利原则考虑问题,这种办法好!

师:

你们听明白他的说法了吗?

师:

谁还能像他这样一边摆一边说一说。

师:

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像我们学过的什么?

课件演示:

平均分的方法。

师:

既然是平均分可以用哪种计算方法表示呢?

生:

除法。

4÷3=1(枝)-----1(枝)

1+1=2(枝)

4、3、1、1、2分别表示什么?

师:

我们用这么多方法都证明了,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3、总结规律。

师:

把5枝铅笔放进4个笔筒里呢?

生: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师:

你是怎么想的?

生:

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里,每个笔筒先放进1支铅笔,剩下的1枝铅笔,任意放进一个笔筒里,所以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师:

听明白了吗?

请你们4位同学起立,你们就是四个笔筒,我这有五枝铅笔,来你一枝,你一枝……看还剩1枝,放你家可以吗?

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对吗?

那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

5÷4=1(枝)-----1(枝)1+1=2(枝)

师:

至少数是2.那你发现至少数是怎样求出来的?

生:

至少数=商+余数。

(师先不予理睬)

师:

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里呢?

继续说……(学生说结论)

师:

说的完吗?

生:

说不完。

师:

说不完不早停。

有规律吗?

生:

只要铅笔数比笔筒数多1,那么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师:

很好,他发现了铅笔数和笔筒数的关系。

师:

那笔筒数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生:

xn……

师:

那铅笔数呢?

生:

n+1

师:

那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发现么?

生:

把n+1枝铅笔放进n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师:

你真棒!

其实同学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就是抽屉原理。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内容。

师板书课题。

师出示:

把n+1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

(2)个物体。

(学生齐读)

师:

这里的抽屉不是单纯指生活中的抽屉,只要是能容纳东西的载体都可以看成抽屉。

师:

像刚才的问题中,谁相当于抽屉,谁相当于物体?

生:

笔筒相当于抽屉,铅笔相当于物体。

师: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真棒,发现了抽屉原理!

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来了,同学们想知道是谁吗?

课件展示:

《数学小知识》

抽屉原理,又称“鸽巢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

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运用它时,关键是要找出谁是“抽屉”,谁是“物体”。

4、揭秘课前的游戏。

师:

现在,你能利用这一原理揭秘课前的魔术了吗?

生:

五张牌相当于物体,四种花色相当于抽屉,五张牌中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

师:

的确,我运用了抽屉原理,看来这个抽屉原理能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利用原理,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利用抽屉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7只鸽子飞回5个鸽笼,至少有()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里。

为什么?

师:

同学们可以动手画一画草图。

也可以列式算一算。

生汇报:

至少有

(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里。

师:

你是怎样想的?

生:

每个鸽笼先飞进一只鸽子,剩下的2只鸽子任意飞进不同的笼子。

师:

有列式计算的吗?

生:

7÷5=1(只)-----2(只)1+1=2(只)

师:

至少数是怎样得到的?

还是商加余数吗?

生:

至少数=商+1

2、六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去春游,自由活动时,有8个同学在一起,可以肯定,。

为什么?

师:

至少有2个人来自同一个班级。

你是怎样想的?

生:

8÷4=2(人)

师:

为什么?

生:

8个人相当于被分的物体,四个班级相当于4个抽屉。

所以至少数等于8÷4=2(人)

师:

为什么不加1了?

生:

因为没有余数。

师:

又学一招。

3、生活中的抽屉原理。

(1)在今天听课的任意13位老师中,至少有()个人属相相同。

(2)一盒围棋棋子,黑白子混放,我们任意摸出3个旗子,至少有2个棋子是同颜色的,为什么?

五、总结

看似简单的抽屉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

早在2000多年前,晏子就运用抽屉原理“二桃杀三士”。

课后请你们多留意身边的事物,看看能不能用抽屉原理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