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仑镇环境卫生工作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9019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勐仑镇环境卫生工作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勐仑镇环境卫生工作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勐仑镇环境卫生工作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勐仑镇环境卫生工作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勐仑镇环境卫生工作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勐仑镇环境卫生工作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docx

《勐仑镇环境卫生工作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勐仑镇环境卫生工作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勐仑镇环境卫生工作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docx

勐仑镇环境卫生工作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勐仑镇环境卫生工作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勐仑镇镇区环卫工作调查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勐仑旅游小镇是云南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全省60个旅游小镇之一。

为推进勐仑旅游小镇建设,增强勐仑镇旅游功能,实现勐仑旅游由观光型向体验感受型转变,使勐仑成为西双版纳东线上的精品旅游景点,有必要对她的环境卫生工作做一番深入的调察。

 

环境卫生是指城镇空间环境的卫生,主要包括城镇街巷、道路、公共场所、水域等区域的环境整洁,城市垃圾、生活废弃物的产生、收集、清除、运输、中转、处理和综合利用等过程。

一个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城镇的美化,绿化,亮化。

无论是创卫生城镇,创文明城镇,还是建设“勐仑精品旅游小镇”,创卫生城镇都应该是小镇发展需要首先迈出的第一步。

很难想象,环境卫生工作与“国家卫生镇”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的小镇,也能留住游客的脚步?

能让他们从“观光”,转变成深度的“康体与休闲”?

因此环境卫生工作就是建设“勐仑精品旅游小镇”的最基础环节。

一、勐仑镇镇区环卫工作现状

1.1调查方法

在挂职这段时间,为全面掌握勐仑镇环卫工作动态过程,希望增强环卫部门自我良性维持与运行能力,笔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和勐仑镇与植物园环卫工作“对比法”,对勐仑镇环卫工作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调查。

一“望”,即全面了解勐仑镇环卫站干部职工的工作状态。

通过与环卫站干部职工和环卫工人进行面对面交谈,深入了解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对未来工作的计划和建议等。

通过“零距离”接触,了解到环卫站干部职工、环卫工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积极性。

同时,亲自沿勐仑街道巡查,实地检查环卫工作,全面了解该集体的工作情况。

二“闻”,全面听取群众反馈意见。

笔者深入到有关单位和门面经营户代表中间,并访谈群众、游客、政府公务员、植物园职工等人群,了解和听取大众对勐仑镇环卫工作的真实评价。

三“问”,全面了解环卫站的工作实绩。

依据环卫站制定的《勐仑镇城区“门前三包”管理责任书》、《勐仑镇文明经营责任书》、《勐仑镇城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细则》,逐项进行核实,了解上述规章制度的宣传、落实与完成情况及进展程度。

四“切”,即制定整改措施。

针对“望、闻、问”环节了解到的环卫站存在的问题,召开环卫站全体职工和环卫工人分析会,讨论下一步如何把工作推进到良性发展轨道上来。

同时,由于勐仑镇与植物园一江之隔,笔者也将勐仑镇与植物园的环卫工作“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希望找出其差异,共同“讨论”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勐仑镇镇区环卫如何以植物园环卫为榜样,向植物园靠齐,力争把勐仑镇镇区环卫工作做到或接近植物园水平。

1.2调查结果

1.2.1勐仑镇市政基础设施现状

城镇道路现状:

现城镇占地1.8平方公里,其中开发区占地500亩,道路6条。

布局为方格网状加环状道网,三纵三横、分三个等级,主道宽24×30米,次道宽16×24米,一般16米以下。

道路总长3737米,面积89688平方米,但由于资金缺口只清扫了3154米,面积37320.21平方米的街道。

其中:

(1)百香路(也称213国道、过境路或老街)长1121.4米,面积11266.6平方米;

(2)兴仑路(也称新街)长965.4米,面积14662.89平方米;

(3)人民路长250米,面积3825平方米;

(4)馨园路长282.3米,面积4262.72平方米;

(5)雨林路240米,面积1680平方米;

(6)新民路140米,面积846平方米;

(7)望江路155.4米,面积777平方米。

1.2.2勐仑镇环卫站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

1994年-2003年底:

镇财政全额预算拨款阶段

勐仑镇环卫站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于1994年,随着勐仑经济旅游开发区的设立而出现。

当时勐仑镇是一级财政,从1994年至2003年,勐仑镇环卫站正式职工工资、车辆燃油、绿化管理和日常办公经费实行镇财政全额预算拨款。

环卫工人由镇财政差额拨款,收取环卫费补贴部分。

当时有正式职工7人,环卫工19人(新区开发时土地被征用的农户)。

1999年,配备了后装式压缩垃圾车和吸粪车。

第二阶段:

2004年-2009年,县财政差额拨款阶段

2003年底,勐仑镇的财政权力收归县人民政府,同时进行了机构改革,镇属环卫站由于没有定编,在机构改革时没有列入。

后经镇党委、政府多次申请,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才于2004年2月19日决定设立勐仑镇环卫站,核定事业编制5名,人员经费实行财政差额拨款(在职人员每人每年6000元拨款),无办公经费。

当时有在职5名环卫监督管理人员,其中2名是学校毕业分工进入,有2名是退伍安置工作,1名是由农场调入。

临时聘请环卫工7人。

第三阶段:

2009年开始,“新”的阶段

根据腊发【2009】8号文件精神,正式取消环卫站编制,由勐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勐仑镇城乡建设管理中心所,勐仑镇环卫站的有关人员,组建镇属勐仑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加挂勐仑镇农村公路管理所牌子,行使规划、城建、市政、环卫、绿化和乡村道路的管理工作。

在同一个单位的正式职工中,原环卫站5名职工继续执行差额拨款,处于一线的环卫工人待遇尚未明确。

其他由原城建所、原农业综合站和县建设局调入的共3人,实行全额拨款。

该阶段也是笔者挂职开始的阶段,由于原环卫车(载重5-10吨)报废后,关于解决新运载车辆的申请尚未得到批复,垃圾桶等环卫设施被废弃,“杯水车薪”的拖拉机(载重0.75吨)要运5趟以上才能抵得上环卫车一次的运载量,而且一趟至少也要一小时。

按照勐仑镇日产垃圾12吨计算,环境卫生出现恶化趋势。

1.2.3“望”出的现象——环卫站干部职工的心声

1.2.3.1关于本质工作

环卫站早就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诸如:

(1)勐仑镇有关部门关于环卫工作分工负责情况、

(2)勐仑镇环卫站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3)勐仑环卫站环境卫生管理费单月收支情况、

(4)环卫站清扫队职责、

(5)环卫站收费员岗位职责、

(6)环卫站监察岗位职责、

(7)勐仑镇“门前三包”责任书、

(8)勐仑镇文明经营责任书、

(9)垃圾清运协议书、

(10)勐仑镇城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细则、

(11)勐仑镇环卫事业经费概算及城镇基础设施现状说明、

(12)勐仑镇环卫站街道清扫保洁管理体制及各项经费概算、(13)勐仑镇环境卫生评比考核实施方案、

(14)勐仑镇街道环卫工作单位分段与镇领导包片挂钩监督相结合机制、

(15)勐仑镇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等内容。

在这初步的15条有关文件材料中,甚至提到了“清扫用大扫把,保洁用小扫把”这样细节的条款。

但是实际效果呢?

虽然经各方面的不断努力,但勐仑街道的环卫工作现状与精品旅游小镇的目标存在一定差距这个结论是大家不争的事实。

我们不禁进一步深入下去,继续问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2.3.2关于自身待遇

通过“望”,发现环卫站干部职工存在一种悲观情绪。

州、县领导要来勐仑视察了,镇里就安排环卫站突击一下,那大家就去心不在焉的干一下。

不检查了,一切还是照旧。

以下是对话的摘录,原话可能不是这样一字一句的雷同,但反映了这种意思——

——“从04年开始到现在,都6个年头了,一直没有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没有心肠干工作了。

饭都吃不饱,怎么干?

——“每月660元的财政差额拨款,连自身生活都吃紧,何况家里还供着一个读北京大学的学生?

——“环卫工人在清扫过程中,通过捡垃圾来购置环卫工具,都到这个份上了,这工作怎么开展啊?

——“我们不是不想把环卫工作搞好,不是不想让勐仑产生的垃圾‘日产日清’。

但说到环卫车,车没有;说到垃圾桶,桶没有;连多跑几趟的燃油费都不充分,现实条件就这样,我们如何正常工作啊!

这些“望”的结果,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现在我们检查一下环卫站每月的收支情况吧:

表1.2008年11月-2009年4月勐仑镇环卫站每月平均收支情况

收入项目

金额(元)

支出项目(月)

金额(元)

征收环卫管理费

11033

环卫垃圾车(拖拉机)油料和垃圾场道路日常维护费

2000

环卫工人工资(8人,其中1人是司机)

6900

合计

8900

结余经费作为差额后的定补

2133

县财政差额拨款

3333.5

环卫站每月总收入

5466.5

环卫站职工每月收入

1093.3

数据来源:

勐仑镇环卫站 

就临时聘用的环卫工人而言,他们又怎么想的呢?

——“我们前脚刚扫干净,有人后脚就遍地扔了,怎么扫得干净?

上前去给他讲道理,得到的就是一顿挖苦、嘲笑,甚至是漫骂……说是乱倒垃圾就可以罚款的,可是我们没有执法权……”

——“很多搞装修的,把烂玻璃、酒瓶、废水泥砂浆和砖头都倒过来,怎么清理得过来呢?

——“讲到工资,我们都工作十多年了,没有任何医疗保险,一个工作了近20年的环卫工人就在这个岗位上去世的。

1月份之前每月就500,每天清运的垃圾达1吨多……”

——“要是新的环卫车到位后,笨重的垃圾桶也可以用‘机械臂’挂上去倾倒,不用一铲一铲的装运,我们的劳动量降低后,就可以抽出时间全天保洁了……”

1.2.4“闻”出的意见——群众的对环卫工作的评价

——“勐仑街道环卫现状与旅游小镇的称号不太符合吧?

——“从十一月份到现在,都半年了,环卫站的人来巡查时,给我们说垃圾车坏了,垃圾桶不能用了,让我们不要把垃圾倒在路边(原来放垃圾桶的地方),拖拉机来的时候,直接倒上车。

我们总不能天天候着拖拉机来吧?

这样的话,开着载重0.75吨的拖拉机在每个门面停留0.5分钟,700个门面就是近6个小时。

因此,我们不得不把垃圾倒在路边。

——“我们交了环卫费,不把垃圾倒在那,总不能放在家里堆着吧?

都半年了,何时能装上新的垃圾桶呢?

新的环卫车何时能到位呢?

——“勐仑街上行道树疏于管理,假连翘上长爬满了菟丝子,花池里长满各种杂草,都不清理一下?

一清理,就把假连翘、蒲葵、糖棕和小叶榕几乎砍成了‘光头’,这究竟是哪门子管理啊?

说是跟理发一样,没钱理发,就剃个光头,可以省钱啊”。

1.2.5“问”出的结果——环卫站工作实绩

通过环卫站职工和一般群众对环卫工作的意见的表达后,笔者发现,该站虽然制定了各种相当完备、严格的规章制度,但只是挂在墙上,或放在抽屉中。

自从2003年该单位被定为差额拨款之后,职工工作积极性一落千丈,人心不稳,各种规章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

整个单位5名职工中,一名被政府借调,一名司机负责开车,一名环卫监察,一名收费。

环卫站站长年年通过镇上向县里申请,希望能解决全额拨款的事情,但每次申请报告都得不到批复。

这些年来,勐仑的环卫工作就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苦苦“坚持战斗”着。

今年的机构改革中,新成立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还是实行“一个单位,两种待遇”的制度,职工中存在极大的情绪。

环卫站目前处于“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阶段。

1.2.6镇环卫站与植物园旅游服务部环卫组各项工作的对比

对比对象

环卫工作项目

勐仑镇镇区

植物园景区

总人数

13

39

正式职工

5

2

员工/临时工

8

37

工作小组

3.5

20

每组人数

1-2

1-5

拥有车辆

拖拉机一辆,租用拖拉机一辆

卡车一辆

车辆载重量

0.75吨、1吨

1.75吨

固定水泥垃圾桶

122

移动垃圾桶

20个,但目前已废弃不用

74

竹筐

15

手推车

3

7

环卫工人装备

自备

保洁桶、火钳、抓耙、竹扫把、塑料扫把、拖把、专业服装等,配发毛巾和洗衣粉等

环卫工人的休假情况

一年就春节休息一天

轮休

环境卫生区域面积

全镇道路总长3737米,面积89688平方米

园区草坪、小道、沟谷林小路、绿石林道路卫生区域。

平均每组责任面积

12440.07平米

——

区域面积内的常驻人口

约3000

约200

常驻人口的组成

个体户、流动人口、居民

学生、职工及家属

乱扔垃圾现象

严重

基本消除

环卫监察执法力度

阻力大

基本无需监察

工作对象性质

生活、建筑、农贸市场、餐馆等等重型垃圾

树枝、树叶、花果等凋落物和游客遗弃的白色轻质垃圾

工作职责

环卫,代管绿化

专职环卫,

绿化由园林部单独负责

每天产生垃圾重量

12吨

1.2吨

每人每天清运垃圾重量

1.714吨

0.032吨

垃圾处理

露天堆放,部分焚烧

露天堆放

垃圾场库容

目前垃圾已经接近库容

约占用1/8

往返垃圾场一趟路程

4km

18km

运输路况

新寨至曼仑中间的盘山土路。

晴通雨阻——一遇到下雨,镇区垃圾就不能往外运输

213国道,68公里处,晴雨畅通无阻

每趟清运垃圾耗时

1.5小时

1小时

每天需清运车次

10车次

1车次

正式职工待遇

事业差额拨款660加定补(300-400),

——

员工/临时工工资待遇

1月份之前500,

后调整到800

视工作年限600-800不等

每年环卫工作投入经费

财政预算4万,

预算外(征收环卫费)13万

预算约60万

数据来源:

勐仑镇环卫站和植物园旅游服务部环卫组友情提供

如果说,上面的数据略显抽象,那么我们再从以下几组反映垃圾等废弃物的产生、收集、清除、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等过程来对比二者的差距吧!

勐仑镇镇区垃圾的产生——

餐馆工人用三轮车载着垃圾来倾倒

植物园景区垃圾的产生——

主要是自然产生的枯枝、叶、花果等植物凋落物和少量轻质白色垃圾

勐仑镇镇区垃圾的收集——

环卫工人用手把垃圾装入塑料袋后再放在推车上

植物园景区垃圾的收集——

环卫工人把树叶集中扫在一堆

勐仑镇镇区垃圾的集中——

垃圾集中后,等待环卫车来装运

植物园景区垃圾的集中——

对于大部分植物凋落物,一般将它们集中在树下,自然腐烂分解后,成为养分参与生地化大循环

勐仑镇镇区垃圾的清除——

燃烧部分垃圾,减少其体积,便于装载

植物园景区垃圾的清除——

保洁员拿着桶和钳子,边走边听mp3,甚是惬意

勐仑镇镇区垃圾的运输——

环卫工人用铁铲直接把垃圾抛入卡车车厢内

植物园景区垃圾的运输——

环卫工人多人协同把垃圾桶中的生活垃圾倒入车中

勐仑镇镇区垃圾的处理——

目前勐仑镇垃圾的处理方式是简单的焚烧。

常温下燃烧不充分的塑料制品产生大量的剧毒致癌物质二噁英(Dioxin)。

图片显示在垃圾场上一个拾荒者在充满有毒气体的空气中收集有用的物品

勐仑镇镇区垃圾的处理——

由于垃圾量少,经过焚烧处理后,再用农药喷洒,杀死蚊蝇

勐仑镇党委政府组织工商、城建、交警、环卫等多部门进行“城管”联合执法

在新寨往曼仑方向,外来务工者通过与曼炸村民私下交易,建盖了大量非法、违章建筑,已形成一个村落,其产生的垃圾无人管理。

放眼望去就是三堆垃圾堆,图片中的人是环卫站站长,面对现状也无可奈何。

环卫站职工检查被人损坏的“禁止到垃圾的警示牌”。

某些餐馆老板为不缴纳环卫费,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偷偷摸摸把垃圾倾倒在情人桥旁南仑河边。

二、分析与讨论

2.1勐仑环卫问题的深层原因

通过上述“四诊”和“对比法”调查结果表明,勐仑的环卫工作在“工程技术”层面是可以解决的——参照植物园的模式,依样画葫芦就可以了,这里面没有任何“科技”和“智力”的含量。

但是,透过“工程技术”的背后,我们发现勐仑环卫工作潜藏着体制性问题。

如果说,对于“勐仑每天产生的垃圾量的确很大”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加大投资,增加环卫车的载重量和车次,增加环卫工的人数,提高他们的待遇和装备,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无害化处理和加强环卫、城建的宣传、执法力度等手段和措施来解决的话,那么,解决勐仑环卫工作的体制性问题,还得从乡镇机构改革和财政拨款入手。

事实上,像目前撤销原环卫站,组建新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后,原来环卫站职工的“民生”与“人心”问题不解决,改革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很难说。

就勐仑镇环卫工作而言,作为一种具有“公地悲剧”特性的商品,当“良好的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后,在目前这种状态下,人们就会把垃圾倒在路边的人行道上,“不倒在这里,那我倒在哪里呢?

“——这种让环卫监察人员也无可奈何的诘问以及环卫工作恶化等外部不经济情况的出现。

表1表明,在现行的差额拨款体制下,要增加对环卫的投入(实际上,从乡镇角度出发,也没有任何能力对环卫工作进行投入),就会让环卫站无法运行,彻底崩溃,职工养家糊口就成了问题。

从环卫站的角度出发,算一下经济账——增加环卫投入的成本大于其预期收益,(在目前的状态下,公共卫生好与差,似乎和环卫站职工待遇没有什么紧要的联系了,本来就差额,就破罐子破摔吧),因而并不愿意积极宣传并去执行环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类似今年年初的中国北方大旱中出现的“抗旱不值论”、“抗旱赔钱论”,那“环卫不值论”、“环卫赔钱论”也就不难理解,具有相当的市场了。

2.2勐仑环卫问题的资金投入瓶颈

随着乡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仅垃圾数量猛增,而且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生活垃圾逐步与城市“接轨”,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以前乡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烂的菜叶瓜皮,采用堆肥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基本就可以用作农家肥进入农业用地,从而维系平衡。

现在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酒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等尚未经过分类处理的混合体,各种难以分解的垃圾越来越多。

特别是由于大量使用塑料,导致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其中塑料制品就占到1/3。

由于乡村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作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

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乡村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垃圾处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环卫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乡村垃圾有效治理的主要瓶颈。

客观而言,勐仑的环卫现状,与勐仑镇或目前全国任何一个类似于勐仑这样的小镇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吻合的。

在全县10个乡镇中,或在全国的农村地区乡镇中,唯独勐仑,面对着具有“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全国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教基地”、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称号的“勐仑植物园”。

在镇属机构中,特别地,配备了一个差额拨款的环卫站。

这种特殊政策,初始目的是想优化勐仑的环卫工作,但实际上,这种政策的初衷并没有实现,勐仑现实的环境卫生与植物园并不匹配——蜿蜒如玉带般的罗梭江两岸,一座人间天堂般的植物园与环卫工作还有待加强的勐仑镇区同时并存,这也可以称得上一大“奇观”。

因此,勐仑环卫工作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建设“精品旅游小镇”需要高质量的环境卫生与尚未匹配的市政基础设施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途径,一是降低标准。

勐仑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与景洪市区、勐腊县城、磨憨口岸以及勐捧镇都还客观地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行的,勐仑目前的旧城改造项目和新区的建设,就是向精品旅游小镇迈进的强有力步伐。

因此就只剩下一条路子了——就是靠发展,靠投入了。

笔者在一份由勐仑旅游小镇开发建设指挥部署名的《勐仑旅游小镇开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2008年12月25日)中看到了这样的一些叙述,现摘编如下:

——“编制《西双版纳勐仑镇村镇控制性规划》和《勐仑镇镇村结合部的乡村旅游规划》,预算规划费约500万元。

——“新建勐仑小Ⅰ型水库,该项目现已完成可研报告,预算投资3801万元。

——“新建勐仑旅游小镇垃圾处理场,该项目现已完成可研报告,预算投资1790.9万元。

——“新建勐仑旅游小镇污水处理厂,该项目现已完成可研报告,预算投资2530.8万元。

——“勐仑旅游小镇旧城道理的改扩建项目,主要改造百香路和兴仑路路面、车道和人行道,绿化和果皮箱等,预算投资2113.9万元;步行街及人行道路面铺设,预算投资1100万元。

——“勐仑旅游小镇旧城民族特色改造和公共设施建设,预算投资1300万元。

因此,有一种可能就是,其实州、县等上级部门,对勐仑镇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制定了一个精确的“项目时间进度表”,按照时间计划,按部就班地执行。

这些激动人心的规划,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上级正确的领导下,精品旅游小镇的一定会实现其宏伟蓝图。

2.3勐仑环卫诸多问题中,各方的心态

镇政府管理者:

在当前以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作为衡量政府能力与地方经济发展主要标准的时代,部分领导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加快经济发展上,认为环境卫生工作微不足道。

对他们而言,环卫工作就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无力投入。

干,也干不出什么名堂,)弃之可惜(环卫工作也是每年政绩考核的一个指标,加之勐仑镇在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殊性,省、州、县领导经常来勐仑地区视察)。

镇政府管理者往往不间断的强调环卫工作——领导要来勐仑检查工作了,提前几天给环卫站强调一下,如是不来,就“理解万岁”了。

交警中队:

辖区不仅仅在勐仑镇,还有象明,易武、勐远等,面上工作多,对小镇的警力投入不足。

对“飙车族”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治理办法。

就镇上车辆乱停乱放而言,总不能让他们不停?

还是得给他们找个地方来停吧,最好还是建一个停车场……

原城建所/工商分局:

对于街边的小摊占道经营,总要给他们一口饭吃?

把他们撵走,砸了人家的饭碗,人家可要拼命啊。

最好扩建或新建农贸市场,把他们走引进农贸市场去。

勐仑街边“小贩”和“城管”的角力过程,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正陷入进退维谷的地步。

单位或房屋出租者:

给合适的价格就租,也不管什么功能区划了。

或者就还不知道镇上有功能区划这种事情。

门面经营户:

每月交了环卫费,那环卫站环卫工就得把工作做好。

“门前三包”和“文明经营”有的人能做到,但存在部分经营者,自己把自家铺面外打扫得还干净,但各种废弃物,都往人行道上扫,等着环卫工作来扫,环卫工人往往是弱势一方。

环卫监察往往不到位,这样,环卫工的工作量无疑增加。

2.4勐仑环卫距“国家卫生镇”标准有多远?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制定的“国家卫生镇考核标准”(试行)中有几条要求是:

(1)有环卫机构,环卫人员经费、设备与本镇经济发展相适应,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市容和环卫管理法规。

(2)镇容环境整洁,街道路面平整,路面硬化率90%以上,排水通畅,无污水溢流;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乱设摊点,无占道经营;河道、水塘无污染、无悬浮物;施工场地设隔离护栏,文明施工;标语、广告牌设在指定地点。

(3)街巷有专业或民办保洁队伍,实行定人定岗,管理制度健全;主于街道及商业区门店单位“门前三包”,责任落实。

(4)垃圾箱(果壳箱)箱体整洁,为封闭式,周围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蝇蛆;垃圾收集袋装率70%以上;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

(5)交通秩序良好,车辆停放整齐。

(6)镇郊结合部主要道路平整,两侧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露天粪坑,绿化、美化好。

(7)主要街道两侧每50米左右设1个果壳箱,居民区每60-80户按服务半径50米设置1个垃圾箱,垃圾中转站按服务半径1.5平方公里范围设置。

勐仑环卫工作实际是怎样的情况呢——环卫经费与本镇的定位不适应,导致各项管理法规无法认真贯彻执行;环卫和基本市政配套设施不具备;车辆乱停放;城乡结合部无人监管……环境卫生好了,才有可能谈到“旅游”。

“卫生镇”是“旅游小镇”必须经历一步。

因此,勐仑精品旅游小镇的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5可以借鉴的现有经验

2.5.1乡镇地方政府主导,投资建设“国家卫生城镇”——云南省安宁市青龙镇的做法

在环卫工作领域,中国一些乡镇比如安宁市青龙镇的经验值得效仿。

今年4月15日,安宁市青龙镇被国家爱国卫生委员会授予“国家级卫生镇”称号,这是云南第3个被评定为“国家级卫生城镇”的乡镇(其他两个是玉溪市红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