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车辆钳工岗位技能培训手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8987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7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车车辆钳工岗位技能培训手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货车车辆钳工岗位技能培训手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货车车辆钳工岗位技能培训手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货车车辆钳工岗位技能培训手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货车车辆钳工岗位技能培训手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车车辆钳工岗位技能培训手则.docx

《货车车辆钳工岗位技能培训手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车车辆钳工岗位技能培训手则.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车车辆钳工岗位技能培训手则.docx

货车车辆钳工岗位技能培训手则

货车车辆钳工岗位技能培训手则

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安全作业规章

一、规章内容…………………………3

二、复习思考题………………………7

第二部分:

作业程序及标准

一、转向架检修………………………10

二、转向架检修复习思考题…………81

三、钩缓装置检修……………………84

四、钩缓装置检修复习思考题………145

第三部分:

常见故障判断及应急处理

一、常见故障及处理方式分类………150

二、转向架检修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方式……………………………………150

三、钩缓装置检修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方式…………………………………152

四、复习思考题……………………153

第一部分:

安全作业规章

一、规章内容

第1条 上班前,严禁饮酒,要充分休息好,保证工作时精力充沛,思想集中。

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禁止穿拖鞋、凉鞋、高跟鞋作业。

检查确认所使用或交接的工具、设备的技术状态良好。

工作中保持场地清洁,通道畅通,产品、配件、原材料堆放整齐。

下班前,要关闭风、汽、水、电等开关,工具、材料要收拾整齐,打扫周围环境,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第2条两人以上从事同一作业时,必须指定专人指挥,统一行动,相互配合,呼唤应答。

第3条 架落车作业

1、各种架落车用的机具及其附属配件、吊具、吊索等都必须订立检查制度,要做好记录备查。

 2、架落车作业前,应对架车机具、负重量及地基状态,进行技术检查。

镐和铁马的顶部应放置不超过二块的防滑木垫,并在车辆的另一端打好止轮器。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严禁架车;

(1)装载液体货物的罐车;

(2)不是均衡装载货物的重车;

(3)非指定可架重车的地面;

(4)库外遇有大风雨时;

(5)车顶、车内、车下有人时(不包括架车人员);

(6)固定架车器的镐顶与窄车体的侧梁搭载量有效长不足100毫米时;

(7)少于三名作业人员时。

4、架车作业时,要鸣笛警告,缓慢启动塞门把手,严禁猛起急落和两端同时起落。

车体架起后,应立即插好固定架车器圆销或架好铁马,保持车体平稳,注意车辆动态(固定架车器圆销应每月探伤检查)。

5、架落车时,禁止手扶心盘销。

必要时必须在二侧旁承上各垫以200毫米以上厚的硬木防护垫方准进行。

在任何情况下不准将头和身体探入枕梁与摇忱之间。

6、车体架起后,必须支好铁马再将转向架推出,落车时,必须先将转向架推到车体下部后,方可撤除铁马;推动转向架时,头和手不得超过轮缘高度。

7、架车作业人员应于架妥垫稳后,进行安全检查,关闭给风塞门或电源,收拾好电线、工具,方可离开。

8、使用桥式起重机架落车时,还必须遵守天车作业安全规定。

第4条 转向架检修作业

1、分解、组装转向架,应根据不同型号的转向架按各自的作业顺序进行,对一切零配件、工具严禁抛、掷。

2、侧架、均衡梁、拱板、摇枕、成组弹簧,在分解、组装时,应使用吊挂牢靠、作用灵便的专用机具或天车,由两人以上操作,做到:

步调一致,用力均衡,呼唤应答,放稳垫实。

3、使用活动工作台作业时,要加强联系,防止误动。

走行轨道要保持平整畅通,防止颠翻。

采用地下流水线应有报警装置或设人看护。

第5条 分解组装车辆或机械上的配件时,必须密切注意其连结情况,在没有螺栓固定,支架垫妥或其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严禁拆卸,以防倾倒落下。

组装需要吻合对孔的部件,严禁用手指探摸孔槽,必要时应以工具拨动。

第6条使用天车、悬臂吊、平衡吊吊送配件时,要有专人指挥,吊具要牢靠,动作要稳,严禁在吊起的工件下方进行任何作业。

第7条分解组装各部螺栓,要选用合适的扳手。

使用电动工具时,精力要集中。

更换套筒时,双手要紧握其中部。

使用螺栓防转卡子时,要停机安放,防止挤手或滑落砸脚。

二、复习思考题

1、架落车作业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答:

(1)架落车作业前,应对架车机具、负重量及地基状态,进行技术检查。

镐和铁马的顶部应放置不超过二块的防滑木垫,并在车辆的另一端打好止轮器。

(2)架车作业时,要鸣笛警告,缓慢启动塞门把手,严禁猛起急落和两端同时起落。

车体架起后,应立即插好固定架车器圆销或架好铁马,保持车体平稳,注意车辆动态(固定架车器圆销应每月探伤检查)。

(3)架落车时,禁止手扶心盘销。

必要时必须在二侧旁承上各垫以200毫米以上厚的硬木防护垫方准进行。

在任何情况下不准将头和身体探入枕梁与摇忱之间。

(4)车体架起后,必须支好铁马再将转向架推出,落车时,必须先将转向架推到车体下部后,方可撤除铁马;推动转向架时,头和手不得超过轮缘高度。

(5)架车作业人员应于架妥垫稳后,进行安全检查,关闭给风塞门或电源,收拾好电线、工具,方可离开。

2、转向架检修作业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答:

(1)分解、组装转向架,应根据不同型号的转向架按各自的作业顺序进行,对一切零配件、工具严禁抛、掷。

(2)侧架、均衡梁、拱板、摇枕、成组弹簧,在分解、组装时,应使用吊挂牢靠、作用灵便的专用机具或天车,由两人以上操作,做到:

步调一致,用力均衡,呼唤应答,放稳垫实。

(3)使用活动工作台作业时,要加强联系,防止误动。

走行轨道要保持平整畅通,防止颠翻。

采用地下流水线应有报警装置或设人看护。

3、使用吊具时有何要求?

答:

要有专人指挥,吊具要牢靠,动作要稳,严禁在吊起的工件下方进行任何作业。

第二部分:

 作业程序及标准

一、转向架检修

1.转向架分解

(1)转向架冲洗,用转向架冲洗机对转向架进行冲洗,不得使用碱水冲(煮)洗,冲洗水温不高于60℃,冲洗时间不少于2min,并用压缩空气吹净水分。

冲洗后构架表面应无泥土、油垢。

(2)转向架分解,用专用卡具卡住承载鞍。

对转K2、K4、K5、K6型转向架须先卸下挡键,再用行车将转向架吊起至合适高度,与轮对分离,将转向架吊运至悬挂输送线或转向架循环检修小车上。

不得借助交叉杆或弹簧托板吊装、支撑或移动转向架。

(3)转向架配件分解,分解承载鞍、弹簧托板、摇动座、基础制动各杠杆及圆销、分解枕弹簧、减振弹簧、斜楔、心盘中心销、下心盘及心盘垫板、下旁承组成、制动梁、横跨梁组成、交叉杆安全链、制动梁安全链螺栓等配件。

凡以螺栓、圆销、开口销组装的配件均须分解检查。

交叉杆安全链及卡子须拆除,同时拆除制动梁安全链上与交叉杆安全链连接的链环。

将承载鞍、枕弹簧、减振弹簧分别送自动检测机进行检测选配或进行人工检测;将基础制动各杠杆及圆销、斜楔、心盘中心销、下心盘及心盘垫板、下旁承、横跨梁组成送到各检修工位;制动梁送入检修线检修;将摇动座送至探伤工位进行探伤检查。

2.转向架部件检修

(1)摇枕、侧架正位检查,翻转检查前对摇枕、侧架进行正位检查,由上而下目视、探照、敲打、弯腰检查,对有问题部位用粉笔作好标记。

摇枕重点部位:

端部内腔,枕弹簧支承面,斜楔摩擦面磨耗板及弯角,下旁承座,下旁承座至出沙孔周围,心盘安装座和螺栓孔、与摇枕侧面结合处,二侧面,内腔中心销座,制动梁安全链座,固定杠杆支点座。

检查并记录摇枕、侧架的制造年月、制造厂代号、铸造号。

摇枕、侧架使用时间达到或超过25年(以制造标记为准)及无制造时间和制造厂代号者一律报废。

对满20年未满25年的摇枕、侧架发现A、B部位裂纹时报废。

(2)摇枕、侧架翻转检查,用摇枕侧架翻转机使转向架翻转不小于90度。

采用四步检查法由上至下目视、探照、敲打,对有问题部位用粉笔作好标记。

侧架重点部位:

下弦梁B部漏水孔周边,枕弹簧座下面,底平面。

摇枕重点部位:

摇枕下平面B部及两漏水孔周边,A部及漏水孔周边,内腔中心销座及各筋板,弹簧座与摇枕底面过渡弯角处。

在翻转机上须对交叉支撑装置或弹簧托板进行全面外观检查。

1)铸钢侧架弯角处横裂纹长度不大于裂纹处断面周长的30%;转K4型侧架摇动座支承安装槽底面横裂纹长度不大于60mm;其他部位的横裂纹长度不大于裂纹处断面周长的50%时焊修,焊波须高于基准面2mm,焊修后须进行热处理,大于时更换。

2)摇枕上平面、侧面横裂纹长度不大于裂纹处断面周长的20%,底面横裂纹长度不大于底面宽的20%(测量周长或宽度时,铸孔计算在内,测量裂纹长度时,铸孔不计算在内),焊波须高于基准面2mm,焊后进行热处理,大于时更换。

摇枕纵裂纹或内壁加强筋、心盘销座裂纹时焊修。

摇枕挡或下旁承盒裂纹、缺损时焊修或更换。

3)对裂纹判断有疑问的摇枕或侧架须进行除锈,除锈后对该部位进行湿法磁粉探伤检查。

4)在翻转机上对交叉支撑装置进行目视检查,检查端部螺栓(母)、双耳防松垫圈、轴向橡胶垫、交叉杆杆体(重点是压型处和环焊处)、盖板(扣板)、连接螺母及盖板(扣板)焊缝。

 检查交叉杆、交叉杆轴向橡胶垫的制造年月,轴向橡胶垫使用时间满6年时报废。

交叉杆变形大于10mm,杆体擦伤、碰伤深度不超限;交叉杆裂纹、焊缝开裂;交叉杆端头螺栓(母)松动;支撑座裂纹或破损;因火灾等原因,交叉杆及支撑座烧损或化学溶剂腐蚀橡胶件;需分解更换交叉支撑装置。

5)弹簧托板横裂纹时更换,纵裂纹长度不大于50mm、深度不大于2mm或焊缝开裂时焊修后磨平,大于时更换。

(3)转8A、转8AG、转8G、转8AB、转8B摇枕检修

1)摇枕斜楔摩擦面检修。

斜楔摩擦面磨耗板焊缝开裂时焊修,裂纹时更换新品,丢失时补装。

转8A型更换新品,新品磨耗板厚度应为5mm;转8AG、转8G、转8AB、转8B型磨耗大于3mm时更换新品。

用气割设备切除磨耗板时不得伤及母材。

摇枕斜楔摩擦面有铸台者,样板每侧间隙不大于4mm,间隙差不大于2mm时,各面须焊装140×80×(3~5)mm的磨耗板;无铸台者,焊装(145~155)×80×(3~5)mm的磨耗板,材质为27SiMn,硬度为40~50HRC。

焊装磨耗板前摇枕斜楔摩擦面(基准面)须平整,不平整时须堆焊后磨平。

焊接时须翻转摇枕,实施俯焊,保证焊接质量。

转8AB、转8B型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焊缝须对称分布,焊后用0.8mm塞尺检查磨耗板与安装面间隙,插入深度不大于13mm。

2)摇枕心盘螺栓孔、心盘销孔检修。

摇枕心盘螺栓孔磨耗大于2mm(原型23mm)时堆焊后加工。

下心盘销孔磨耗大于2mm(原型54mm)时堆焊后加工。

3)弹簧承台检修。

弹簧脐子不得有裂纹、缺损;转8AG、转8AB型摇枕弹簧定位脐子垫脱落时,应焊装厚度为8mm的脐子垫,焊装后,弹簧定位圆脐总高度应为23+20mm。

4)检修横跨梁安全链吊座。

测量横跨梁安全链吊座剩余厚度,测量链孔上边缘宽度,吊座剩余厚度小于5㎜或链孔上边缘宽度小于8㎜时更换。

5)检修固定杠杆支点座。

测量固定杠杆支点座圆销孔或衬套直径,磨耗大于2㎜时扩孔镶套或更换。

(4)转K2、K6摇枕检修

1)摇枕斜楔摩擦面检修。

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或分离式斜楔插板焊缝开裂时焊修,裂纹时更换新品,丢失时补装。

磨耗大于2mm时更换新品。

用不锈钢气割设备切除磨耗板时不得伤及母材。

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材质为0Cr18Ni9,硬度不大于187HBW。

焊装磨耗板前摇枕斜楔摩擦面(基准面)须平整,不平整时须堆焊后磨平。

焊接时须翻转摇枕,实施俯焊,保证焊接质量。

定位后焊接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与摇枕的两侧焊缝,焊角为5×5mm。

焊波不得有缺陷,高度不得高于工作面,超过时用砂轮机打磨平整。

清除熔渣、飞溅并焊补缺陷。

2)摇枕挡检修。

测量摇枕挡内外表面距离,当距离大于283mm时,必须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型。

3)摇枕斜楔槽检修。

摇枕斜楔槽内外表面距离大于180mm时须对中焊修后磨平,恢复原型。

4)摇枕心盘螺栓孔、心盘销孔检修。

摇枕心盘螺栓孔磨耗大于2mm(原型23mm)时堆焊后加工。

下心盘销孔磨耗大于2mm(原型54mm)时堆焊后加工。

5)转K2弹簧承台检修。

摇枕弹簧承台内侧外簧挡边高度小于25mm时须按图样QCZ85JX-40-01要求加高。

6)转K6摇枕弹簧定位圆脐检修。

摇枕弹簧定位圆脐为结构Ⅰ的,磨耗部位小于最小磨耗尺寸时焊修后磨修,磨修部位应符合结构Ⅱ圆脐相应部位尺寸,未焊修部位不用磨修。

摇枕弹簧定位圆脐为结构Ⅱ的,磨耗部位小于最小磨耗尺寸时焊修后磨修,磨修部位应符合结构Ⅱ圆脐相应部位尺寸。

7)检修横跨梁安全链吊座。

测量横跨梁安全链吊座剩余厚度,测量链孔上边缘宽度,吊座剩余厚度小于5㎜或链孔上边缘宽度小于8㎜时更换。

8)检修固定杠杆支点座。

测量固定杠杆支点座圆销孔或衬套直径,磨耗大于2㎜时扩孔镶套或更换。

9)检修摇枕上拉杆托滚套。

测量摇枕上拉杆托滚套外表面磨耗,含油尼龙滚套外表面磨耗深度大于3mm时更换。

(5)转K4、K5摇枕检修

1)摇枕斜楔摩擦面检修。

斜楔摩擦面磨耗板焊缝开裂时焊修,裂纹时更换新品,丢失时补装。

磨耗大于3mm时更换新品。

用气割设备切除磨耗板时不得伤及母材。

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材质为0Cr18Ni9,硬度不大于187HBW。

焊装磨耗板前摇枕斜楔摩擦面(基准面)须平整,不平整时须堆焊后磨平。

焊接时须翻转摇枕,实施俯焊,保证焊接质量。

定位后焊接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与摇枕的两侧焊缝,焊角为8×8mm。

焊波不得有缺陷,高度不得高于工作面,超过时用砂轮机打磨平整。

清除熔渣、飞溅并焊补缺陷。

2)摇枕斜楔槽检修。

摇枕斜楔槽内外表面距离大于152mm时须对中焊修后磨平,恢复原型。

3)检查摇枕头部宽度。

用卷尺测量宽度方向两侧面磨耗大于4mm时堆焊磨平,恢复原型。

4)检查摇枕下部横向运动止挡。

下部横向运动止挡磨耗大于4mm时堆焊后磨平,恢复原型。

5)摇枕心盘螺栓孔、心盘销孔检修。

摇枕心盘螺栓孔磨耗大于2mm(原型23mm)时堆焊后加工。

下心盘销孔磨耗大于2mm(原型54mm)时堆焊后加工。

6)检修横跨梁安全链吊座。

测量横跨梁安全链吊座剩余厚度,测量链孔上边缘宽度,吊座剩余厚度小于5㎜或链孔上边缘宽度小于8㎜时更换。

7)检修固定杠杆支点座。

测量固定杠杆支点座圆销孔或衬套直径,磨耗大于2㎜时扩孔镶套或更换。

(6)转8A、转8AG、转8G、转8AB、转8B侧架检修

1)检修导框。

导框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2mm,两侧磨耗深度之和大于3mm时堆焊加工。

导框内侧面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3mm或组装间隙超限时,堆焊后加工。

2)检修承载鞍支承面。

偏磨大于1mm时加工,磨耗大于3mm时或支承面剩余高度小于2mm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或加工后焊装磨耗板。

转8A型侧架导框支承面偏磨深度大于1mm时更换。

原磨耗板磨耗大于3mm时更换;焊装磨耗板时,同一转向架两侧架必须同时焊装。

焊装磨耗板规格:

转8A、转8AG转8AB型为Φ(196~205)×(4~6)mm,转8G、转8B为Φ(186~195)×(171~180)×(4~6)mm。

材质为Q235。

加工后,承载鞍支承面或磨耗板平面与导框内侧摩擦面未磨耗部位的垂直度为1mm;转8AG、转8G、转8AB、转8B型承载鞍支承面距弹簧承台面的距离为307mm,距支撑座安装孔中心距离为(397±2)mm。

侧架承载鞍支承面焊修应在侧架翻转机上实行平焊。

3)检修制动梁滑槽。

平板式和卡入式滑槽磨耗板磨耗深度大于3mm(原型卡入式5mm,平板式7~12mm)时更换新品。

平板式为27SiMn,硬度须为40~50HRC;规格为(167±1)mm×70+0-0.5(内档65)mm×(7~12)mm。

更换时须三面满焊(磨耗板外侧焊缝允许中间70mm不焊);卡入式为T10或47Mn2Si2TiB, T10硬度为36~42HRC,47Mn2Si2TiB硬度须为43~58HRC。

装用组合式制动梁前,须对侧架制动梁滑槽状态进行检查,滑槽宽度符合56+2 0mm,测量部位为滑槽全深,并贯通测量。

平板式:

焊装磨耗板后其上、下承台间距应为56~58mm。

侧架滑槽高度小于64mm时,平板式可用6mm厚磨耗板代用。

装用组合式制动梁时允许使用厚度为4mm的滑槽磨耗板,焊角不小于3mm,并保证磨耗板与滑槽密贴,焊后须清除磨耗板平面的焊渣和凸起物。

卡入式:

卡入式制动梁滑槽磨耗板压装前须清除滑槽磨耗板平面及滑槽内表面焊渣和突起物,上下表面须平整,不允许涂抹任何油脂,压装须正位(滑槽磨耗板凸起落入滑槽凹槽内),不正位时须进行调整直至正位。

规格应为12×52×40mm,厚度不小于10mm,丢失时补装,必须两面焊。

4)检修侧架立柱磨耗板

A.侧架立柱磨耗板裂损或工作面磨耗大于2mm时更换新品,铆钉松动时更换铆钉,丢失时补装新品。

转8AB、转8B立柱磨耗板须符合图样QCZ105A-20-01要求。

测量转8A、转8AG、转8G、转8AB、转8B侧架两立柱内侧距离,以侧架两立柱安装磨耗板的突出部分最下方向上10mm处测量为准,距离大于509mm时,堆焊后加工(加工后局部可有黑皮)或更换;距离大于505mm时,铆装厚度为12mm的磨耗板;距离小于505mm时,铆装厚度为10mm的磨耗板。

B.转8A、转8AG、转8G、转8AB、转8B为45号钢,转8A型侧架立柱磨耗板硬度为38~50HRC,转8AG、转8G型为43~58 HRC。

C.转8A、转8AG、转8G、转8AB、转8B须采用平头铆钉液压热铆,铆接配件金属结合面在组装前均须涂防锈漆,铆钉窝填充应充实,其边缘处应无大于1.5mm的剩余量,铆钉帽平面低于磨耗板平面,凸出部分用砂轮机(角向磨光机)打磨平整。

D.检修货车同一转向架侧架立柱磨耗板材质型式须一致。

E.转8A、转8AG、转8G:

用1mm塞尺从磨耗板与立柱之间的间隙插入,任意一处不得触及铆钉杆。

转8AB、转8B型:

用厚度为0.6mm的塞尺探入检查,不得触及铆钉杆;用厚度为1mm的塞尺检查,插入深度不得大于13mm。

F.铆装后敲打铆钉无松动,钉帽圆滑饱满。

5)检修侧架斜楔挡。

斜楔挡弯曲时调修,裂纹时焊修或更换;斜楔挡脱落或与侧架铸造一体者折损时,须在原处焊装95×75×16mm的钢板,焊角为8×8mm。

6)横跨梁托检修。

横跨梁托变形时调修或更换,裂纹或腐蚀深度大于30%时更换。

横跨梁托孔径磨耗大于3mm时焊修或更换。

7)支撑座检修。

支撑座裂纹及支撑座、侧架、连接板间焊缝开裂时须铲除裂纹后焊修,并须符合支撑座及侧架、连接板间焊缝焊修技术条件。

支撑座贯通裂纹、经过焊修再次裂纹或原焊修焊缝开裂时更换;分解交叉支撑装置的支撑座腐蚀深度大于3mm时更换。

8)保持环检修。

保持环腐蚀、磨耗深度大于2mm或裂纹时更换新品,更换保持环时,须使用专用组装定位胎具。

焊缝开裂时须清除原焊波施焊。

(7)转K2、K6侧架检修

1)检修导框。

导框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2mm、两侧磨耗深度之和大于3mm,内侧面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3mm或组装间隙超限时,堆焊后加工。

侧架导框导台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3㎜,两侧磨耗深度之和大于4mm时堆焊后(K2原型:

85+2-3㎜)。

侧架导框导台两内挡面磨耗之和大于4mm或影响组装间隙时,堆焊后加工(K2原型:

184+10mm)。

2)检修承载鞍支承面。

偏磨大于1mm时加工,磨耗大于3mm或支承面剩余高度小于2mm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

加工后,承载鞍支承面与导框内侧摩擦面未磨耗部位的垂直度为1mm。

K2承载鞍支承面距弹簧承台面的距离为306.9+2-3mm,距支撑座安装孔中心距离为(386.9±2)mm。

K6承载鞍支承面距支撑座安装孔中心距离为(412±2)mm。

3)检修制动梁滑槽。

磨耗深度大于3mm时更换新品,焊波开焊时须补焊。

平板式滑槽磨耗板材质为27SiMn,硬度须为40~50HRC,规格为(167±1)mm×70+2-1.5(内档65

)mm×(7~12)mm。

更换时须三面满焊(磨耗板外侧焊缝允许中间70mm不焊);焊装磨耗板后其上下承台间距应为56~58mm,侧架滑槽高度小于64mm时允许以厚度为6mm的磨耗板代用。

卡入式滑槽磨耗板材质为T10或47Mn2Si2TiB, T10硬度为36~42HRC,47Mn2Si2TiB硬度为36~42HRC或332~392HBW。

K2组装磨耗板后其上、下承台间距应为56~58mm。

侧架制动梁滑槽无防止制动梁脱出挡块时,须分别按图样QCZ133JX-20-01焊装挡块。

卡入式制动梁滑槽磨耗板压装前须清除滑槽磨耗板平面及滑槽内表面焊渣和突起物,上下表面须平整,不允许涂抹任何油脂,压装须正位(滑槽磨耗板凸起落入滑槽凹槽内),不正位时须进行调整直至正位。

4)检修侧架立柱及磨耗板。

磨耗深度大于3mm时,堆焊后磨平,恢复原型。

磨耗板裂损、丢失时补装,松动或磨耗深度大于3mm(原型10mm)时更换。

装用组合式斜楔的为45号钢;装用整体式斜楔时,斜楔材质为针状马氏体铸铁者配套T10磨耗板,材质为贝氏体球墨铸铁者配套ADI磨耗板,磨擦面须经过热处理。

装用整体式斜楔或ADI、T10材质的侧架立柱磨耗板须更换时,全车须同时更换符合图样QCZ133-90-90要求的组合式斜楔和符合图样QCZ85C-20-01要求的45号钢材质的侧架立柱磨耗板。

立柱磨耗板表面组装前不允许涂抹润滑脂,安装面须涂刷防锈漆。

采用折头螺栓紧固,折头螺栓须折断,并使用扭矩扳手校核,紧固力矩须达到500N•m~550N•m。

组装后,螺栓端头不得高于侧架立柱磨耗板表面,高于时用角向磨光机打磨。

K2用厚度1㎜的塞尺从磨耗板与立柱之间的间隙插入,任意一处不得触及螺杆。

K6用厚度为0.8㎜(顶部用1㎜)塞尺检查,插入深度不得大于13㎜。

垫圈与立柱间用0.5mm塞尺在圆周方向伸入不得超过1/4周。

5)横跨梁托检修。

横跨梁托变形时调修或更换,裂纹或腐蚀深度大于30%时更换。

横跨梁托孔径磨耗大于3mm时焊修或更换。

6)支撑座检修。

支撑座裂纹及支撑座、侧架、连接板间焊缝开裂时须铲除裂纹后焊修,并须符合支撑座及侧架、连接板间焊缝焊修技术条件。

支撑座贯通裂纹、经过焊修再次裂纹或原焊修焊缝开裂时更换;分解交叉支撑装置的支撑座腐蚀深度大于3mm时更换。

7)保持环检修。

保持环腐蚀、磨耗深度大于2mm或裂纹时更换新品,更换保持环时,须使用专用组装定位胎具。

焊缝开裂时须清除原焊波施焊。

8)转K6制动梁防脱出挡块检修。

原铸造的挡块有裂损时焊修,焊接结构的制动梁挡块焊缝开裂时清除焊缝并消除裂纹后焊修。

制动梁挡块丢失时,按图样QCZ133JX-20-00焊装。

(8)转K4、K5侧架检修

1)检修导框。

导框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2mm、两侧磨耗深度之和大于3mm,内侧面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3mm或组装间隙超限时,堆焊后加工。

导框导台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3㎜,两侧磨耗深度之和大于5mm时时堆焊后加工(K4原型:

67±2㎜,K5原型:

78±2㎜)。

导框导台两内挡面磨耗之和大于5mm或影响组装间隙时,堆焊后加工(K4原型:

184+1.5 -0.5mm,K5原型:

196+2.5-0.5mm)。

2)检修导框摇动座。

导框摇动座弧顶面接触区域超过65mm时或裂纹时更换。

装用大圆弧承载鞍的导框摇动座须在其顶面(与侧架接触面)加工一个3mm深的凹槽,并配套换装符合要求的垫片和导框摇动座固定块,并按要求组装。

装用小圆弧承载鞍的须换装符合要求的垫片、符合图样要求的导框摇动座固定块,按图样要求组装。

3)侧架中部下弦杆上平面限制摇动座摆动角的凸台面检修。

在摇动座朝侧架一侧倾斜至不能移动时分别用符合图样53A80-12-06-00、56A80-12-06-00的样板检查,全长范围内通端通过、止端止住。

止端不符合要求时须将凸台面堆焊后磨平,通端、止端均须合格。

4)检修制动梁滑槽。

磨耗深度大于3mm时更换新品,磨耗板材质为T10或47Mn2Si2TiB,T10硬度为36~42HRC,47Mn2Si2TiB硬度为36~42HRC或332~392HBW。

卡入式制动梁滑槽磨耗板压装前须清除滑槽磨耗板平面及滑槽内表面焊渣和突起物,上下表面须平整,不允许涂抹任何油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