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docx
《解析版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版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
长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12月考试化学试卷
1.钠露置在空气中,其变质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A.Na2OB.Na2CO3C.NaOHD.NaHCO3
【答案】D
【解析】钠露置在空气中变质过程中为:
Na被氧化为Na2O,Na2O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吸水潮解,二氧化碳和NaOH反应生成Na2CO3固体,所以不可能产生NaHCO3,故选D。
2.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A.CuSO4·5H2O属于纯净物B.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C.纯碱、烧碱、碱石灰均属于碱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答案】A
【解析】A项,CuSO4•5H2O是结晶水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项,酸是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能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但属于盐类,故B错误;C项,纯碱是Na2C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不属于碱,属于盐类,烧碱是NaOH,属于碱,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故C错误;D项,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等铵盐就不含金属元素,故D错误。
3.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所得固体 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2O2;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的Fe(OH)3;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④医用酒精中含水,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无水硫酸铜变蓝;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的顺序排列为③②①④,答案选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固体NaCl都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胶体带电,溶液呈电中性
C.氧化铝是一种耐火材料,但不可用氧化铝坩埚熔化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固体
D.铁容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所以铁比铝活泼
【答案】C
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
NH4+、Na+、Cl―、SCN―
B.在强碱溶液中:
Na+、K+、AlO2―、CO32―
C.能与Al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
NH4+、Al3+、SO42―、NO3―
D.在无色透明溶液中:
K+、Fe2+、Cl―、NO3―
【答案】B
【解析】A项,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生成Fe(SCN)3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项,强碱溶液中存在大量OH-,与上述4种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C项,能与Al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为酸或强碱的溶液,酸溶液中不可能有NO3-,否则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与Al反应不可能产生氢气,强碱溶液中NH4+与OH-结合成弱碱NH3•H2O、Al3+与OH-生成AlO2-,则都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项,含有Fe2+的溶液一般呈浅绿色,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
6.下列物质中①Al②NaHCO3③Al2O3④Mg(OH)2⑤Al(OH)3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A.①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①金属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都会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②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③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④Mg(OH)2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但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⑤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综上,①②③⑤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侧重对物质两性的考查,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考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主要有:
Al、Al2O3、Al(OH)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NaHSO3等)、弱酸的铵盐[如(NH4)2S、NH4HS、(NH4)2CO3、NH4HCO3]等。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
2Al+2OH-═2AlO2-+3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
Al3++3OH-═Al(OH)3↓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D.FeCl2溶液跟Cl2反应:
2Fe2++Cl2═2Fe3++2Cl-
【答案】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重点考查了守恒问题和拆分问题。
要注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必须遵循原子守恒与电荷守恒,例如本题A项,氧原子、氢原子都不守恒;C项,电荷不守恒。
B项考查了拆分问题,要明确:
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等可拆写成离子形式,弱酸、弱碱、难溶物、气体、单质、氧化物等不可拆分。
8.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2+和Fe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3︰2B.2︰3C.1︰2D.1︰1
【答案】B
【解析】铁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Fe3+=3Fe2+,设已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为n,则:
,因为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所以,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为1.5n,所以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n:
1.5n=2:
3,故选B。
9.下列操作中选择的仪器正确的是:
①分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从含Fe3+的自来水中到蒸馏水
③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④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
A.①-丁②-丙③-甲④-乙B.①-乙②-丙③-甲④-丁
C.①-丁②-丙③-乙④-甲D.①-丙②-乙③-丁④-甲
【答案】A
【解析】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丁为分液装置,故①-丁;②从含Fe3+的自来水中得到蒸馏水,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丙为蒸馏装置,故②-丙;③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甲为过滤装置,故③-甲;④氯化钠易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乙为蒸发结晶装置,故④-乙;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主要考查混合物分离的物理方法,明确混合物分离方法的装置及原理和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蒸发结晶可以从溶液中提取晶体;蒸馏通常用于分离提纯沸点差别较大的互溶的混合物,自来水中含有一些难以挥发的无机盐类物质,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因密度不同而分层,可用分液法分离。
10.如图所示,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是盐酸,向烧杯内滴加少量盐酸时,发现U形管内液体右移,静止冷却后液面左边低于右边,则烧杯内的物质不可能是
A.过氧化钠B.碳酸氢钠
C.氧化钠D.铝
【答案】C
【解析】A项,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氧气,锥形瓶内压强增大,使U形管内液体右移,因为氧气难溶于水,所以静止冷却后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压强,U形管内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A正确;B项,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放热且生成CO2,锥形瓶内压强增大,使U形管内液体右移,因为CO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静止冷却后可能恢复不到原来的压强,U形管内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B正确;C项,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但不生成气体,温度升高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右移,静止冷却后会恢复到原来的压强,U形管内液面不可能左边低于右边,故C错误;D项,铝与盐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氢气,锥形瓶内压强增大,使U形管内液体右移,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所以静止冷却后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压强,U形管内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重在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判断。
解题思路是:
首先明确U形管内液面左边低于右边的直接原因是容器内压强大于大气压,再从化学反应角度进一步分析。
由已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是盐酸,向烧杯内滴加少量盐酸时,U形管内液体右移,可能是因为反应放热或产生气体使锥形瓶内压强变大造成的,静止冷却后U形管内液面左边低于右边,说明温度恢复后锥形瓶内压强仍大于大气压,则盐酸与烧杯内物质反应一定会产生气体且该气体在锥形瓶内仍然存在(或部分存在)。
11.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因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则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生Mg2++2OH-═Mg(OH)2↓、Al3++3OH-═Al(OH)3↓,则沉淀的质量一直在增大,直到最大;然后发生Al(OH)3+OH-═AlO2-+2H2O,沉淀的质量减少,但氢氧化镁不与碱反应,则最后沉淀的质量为一定值,显然只有D符合,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明确图象中坐标及点、线、面的意义,结合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解答,注意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但不溶于弱碱。
根据发生的反应Mg2++2OH-═Mg(OH)2↓、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来分析。
12.用铝箔包裹0.1mol金属钠,用针在铝箔上扎一些小孔,用镊子夹住,放入水中,待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等于1.12LB.等于0.56LC.大于1.12LD.小于1.12L
【答案】C
【解析】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0.1mol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0.05mo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因为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所以待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一定大于1.12L,故选C。
1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Fe在1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B.2.3gNa和足量O2完全反应,在常温或燃烧时,转移电子数均为NA
C.在常温常压下,14g由N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20℃、101KPa,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C
【解析】A项,1mol铁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铁需要消耗1.5mol氯气,所以氯气不足,转移的电子应按氯气来计算,1molCl2完全反应得到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A错误;B项,Na和足量O2完全反应,在常温或燃烧时,均生成+1价钠的化合物,2.3gNa物质的量是0.1mol,转移电子数为0.1NA,故B错误;C项,因为CO与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所以14gCO与N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又因为CO与N2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0.5mol混合气体中含有1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NA,故C正确;D项,Cl2与Mg反应生成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