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模考试题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043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模考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模考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模考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模考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模考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模考试题二.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模考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模考试题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模考试题二.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模考试题二

模拟试题二

第一题

某新建铜冶炼项目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富氧熔炼工艺和制酸工艺.原料铜精矿含硫30%,年用量41×l04t,补充燃料煤含硫0.5%,年用量1.54×l04t.年工作时间7500h.熔炼炉产生的含SO2冶炼烟气经收尘、洗涤后,进入制酸系统制取硫酸,烟气量为16×104m3/h,烟气含硫l00g/m3。

制酸系统为负压操作,总转化吸收率为99.7%.制酸尾气排放量19.2×104m3/h,经80m高烟囱排入大气。

原料干燥工序排出的废气由l00m高烟囱排入大气,废气排放量为20×104m3/h,SO2浓度为800mg/m3。

对污酸及酸性废水进行中和处理,年产生的硫酸钙渣(100%干基计)为8500t.年产生的冶炼水淬渣中含硫总量为425t。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本工程SO2排放总量控制在1500t/a以内.SO2排放控制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分别为:

550mg/m3(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他含硫化合物使用),960mg/m3(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他含硫化合物生产);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排气筒高度80m时为110kg/h;排气筒高度l00m时为170kg/h.

注:

S、O、Ca的原子量分别为32、16、40。

1.计算硫的回收利用率.

硫的回收利用量为:

16×104×100×99.7%×10-6×7500=119640t/a

硫的投入量为:

41×104×30%+1.54×104×0.5%=123077t/a

硫的回收利用率为:

119640÷123077×100%=91.2%

2.计算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排放浓度和原料干燥工序烟囱的SO2排放速率.

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为:

16×104×100×(1-99.7%)×2×10-3=96kg/h

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浓度为:

96÷(19.2×104)×106=500mg/m3

原料干燥工序烟囱的SO2排放速率为:

20×104×800×10-6=160kg/h

3.列出下列硫平衡中字母代表的具体数值.

项目硫投入(t/a)硫产出(t/a)

铜精矿A123000

燃煤B77

硫酸C119640

制酸尾气烟囱排气D360

原料干燥工序烟囱排气E600(S到SO2分子量增加一倍)

硫酸钙渣F2000

水淬渣G425

其他损失H52

4.简要分析本工程SO2达标排放情况,并根据环保行政主管部们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为96kg/h,排放浓度为500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960mg/m3,(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它含硫化合物生产)的要求和排气筒高度为80m时的110kg/h排放速率要求。

原料干燥工序烟囱的SO2排放速率为160kg/h,排放浓度为800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气筒高度为100m时的170kg/h排放速率要求,但不满足最高允许排放浓度550mg/m3(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它含硫化合物使用)的要求。

本工程SO2排放总量为:

(96+160)×7500×10-3=1920t/a不能满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本工程的SO2排放总量控制在1500t/a以内的要求。

总量控制不达标。

应重点对原料干燥工序排放的SO2进行脱硫处理:

原料配比加入石灰石进行预脱硫,对尾气采用碱液吸收、活性炭吸附、氨法、石灰石-石膏法等烟气脱硫,确保脱硫效率达到50%以上,从而使排放速率和排放总量达标。

第二题

某炼油厂拟在厂区预留地内进行改扩建工程建设,其中配套公用工程有:

在现有罐区扩建1000m3苯罐、500m3苯乙烯罐、300m3液氨罐和50m3碱槽各1座:

改造现有供水设施,新增供水能力500m3/h。

现有污水处理场紧靠北厂界,其西面与西厂界相距l00m.拟在污水处理场与西厂界之间的A空地新建危险废物中转场l座,在与污水处理场东面相邻的B空地新建650m3/h污水回用装置1套。

改扩建项目新增的生产废水处理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场,改造前后生产废水的污染物种类和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变(《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达标废水通过2km排污管道排入C河.C河属感潮河流,大潮潮流最大回荡距离约6km.排污口上游10km处有一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D,该水源地设有一级、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下游边界距水源D取水口为6km.取水口至炼油厂废水排污口间河段无其它污染源汇入。

为防止C河水体污染,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废水排入c河的改建项目须实现增产减污。

厂区地质结构稳定,天然土层防渗性能良好,厂西边界外700m处有一村庄,其他方位村庄距厂界1000m以上。

1.分析评价新建公用工程在厂内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A空地新建的危险废物中转站布局不合理,与厂界西面村庄间隔不到800米。

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选址要求,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以外。

2.指出本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应考虑的特征污染因子.

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苯、苯乙烯、氨、硫化氢、恶臭

水环境特征污染因子:

苯系物、硫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等

3.识别本项目贮存设施中重大危险源和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苯、苯乙烯、液氨贮存设施临界量分别为50t、100t和100t).

重大危险源:

1000m3苯罐、500m3苯乙烯罐、300m3液氨罐

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

700m处村庄,其他方位村庄,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

4、确定排污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位置。

排污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应布设5个,具体位置:

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D取水口(排污口上游10km),

一级保护区下游边界,

大潮潮流最大回荡距离处(排污口上游6km),

二级保护区下游边界处(排污口上游4km),

排污口上游500m.

5、根据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C河管理要求,分析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选择COD作指标给出定量结果,计算新增污水量时不计损耗)

本项目可做到“增产减污”,在环境上是可行的,理由如下:

尽管新增供水能力500m3/h,由于新建650m3/h污水回用装置一套,从而污水处理厂改造后的污水排放总量将减少150m3/h,COD排放浓度不变,因此其排放总量将减少60mg/L×150m3/h×10-3×24h/d=216kg/d

第三题【素材】

A皮革公司在B市某工业园有一个年加工皮革2.5万张(折牛皮标张)的制革生产装置。

几年后在C市新建一个制革厂,生产规模为年加工皮革11.5万张(折牛皮标张)。

拟建项目占地面积551 300 m2,总投资为7 800万元。

主体工程包括鞣制车间、整饰车间、冲洗车间;配套建设的有职工宿舍、厂区污水处理站。

A皮革公司拟将污水经处理后农灌。

制革生产一般包括准备工段、鞣制工段和整饰工段,其工艺流程如下:

工艺介绍:

准备工段。

指原料皮从浸水到浸酸之前的工序操作,其作用在于除去制革加工不需要的各种物质,使原料恢复到鲜皮状态,除去表皮层、皮下组织层、毛鞘、纤维间质等物质,适度松散真皮层胶原纤维,使裸皮处于适合鞣制状态。

鞣制工段。

包括鞣制和鞣后湿处理两部分。

铬鞣工艺一般指鞣制到加油之前的工序操作,它是将裸皮变成革的过程,铬初鞣后的湿铬鞣革称为湿革,需进行湿处理以增强革的粒面紧实性,提高柔软性、丰满性和弹性,并染色赋予革特殊性能。

整饰工段。

包括皮革的整理和涂饰,属于皮革的干操作工段,指在皮革表面施涂一层天然或合成高分子薄膜的过程,常辅以磨、抛、压、摔等机械加工,以提高革的质量。

【问题】

请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该项目的主要污染因子是什么?

2.该项目清洁生产指标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3.如何对该项目进行水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点位布设?

4.该项目环评报告书应设置哪些评价专题?

【参考答案】

1.该项目的主要污染因子是什么?

答:

制革废水的污染因子为COD、BOD、SS、S2-、Cl-、氨氮、Cr3+、酚、pH、色度、动植物油类;

大气污染因子主要有:

TSP、PM10、SO2、NOx以及NH3、H2S等生产工艺过程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等;

固体废物:

废毛、肉膜、碎皮、边角料、革屑、污水处理站污泥、锅炉煤渣;

噪声:

设备噪声。

2.该项目清洁生产指标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

该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定性分析项目采用的设备及工艺是否先进,原料是否无毒或低毒,对人体健康有无负面影响等方面;

(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主要包括原辅材料消耗、能源资源利用率等;

(3)产品指标:

主要是对产品的合格率进行考核;

(4)污染物产生指标:

分析项目“三废”单位产生量;

(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对废皮、废料、废毛、革坯边角是否回收利用等;

(6)环境管理要求:

对项目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环境审核、废物处理处置、生产过程环境管理以及相关方环境管理情况给予说明和分析等。

3.如何对该项目进行水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点位布设?

答:

在污水处理站总排口布点监测COD、BOD、SS、S2-、Cl-、氨氮、pH、色度、动植物油类;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进行布点,监测总铬和六价铬项目。

4.该项目环评报告书应设置哪些评价专题?

答:

该项目环评报告书应设置的评价专题包括:

拟建项目工程概况、工程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污水进行农田灌溉的可行性分析、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清洁生产、总量控制、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图表1

第四题:

拟建年产电子元件144万件的电子元件厂。

该厂年生产300天,每天工作1班,每班8小时,各车间的厂房高12m,废气处理装置的排气筒均设置在厂房外侧,配套建设车间废水预处理设施和全厂污水处理站。

喷涂和烘干车间的单件产品二甲苯产生量为5g,产生的含二甲苯废气经活性炭吸收过滤后外排,净化效率80%,排气量9375m3/h,排气筒高15m,各车间生产废水均经预处理后送该厂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出水达标后排入厂南1km处的小河。

(注:

二甲苯排气筒高度15m《大气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1.0kg/h,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为70mg/m3)

问题:

1、该厂二甲苯的排放是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简述理由。

2、计算污水处理站进水中COD浓度及污水处理站COD去除率。

3、指出该厂废水处理方案存在的问题。

4、进行水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哪几方面的现状资料?

参考答案:

1.解析:

1440000÷300÷8=600(件/h)

600×5×(1-80%)=600(g/h)=0.6(Kg/h)

600×103÷9375=64(mg/m3)

二甲苯的排放不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厂房高12米,排气筒高15米,排气筒没有高出厂房5米,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放速率按50%即0.5kg/h执行,因此虽然排放浓度达标,但排放速率不达标,故不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

2.解析:

70×200+6×450+3×70=16910(g/h)

60×80=4800(g/h)

16910÷80=211.375(mg/L)

(16910-4800)÷16910=0.716=71.6%

进水中COD浓度为211.375mg/L,COD除去率为71.6%。

3.解析:

由于总镍、六价铬属于第一类污染物,必须在车间排口达标排放,而该处理方案中,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