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3664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将水变成汽油的新型燃料

B.氢气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的燃料

C.乙醇是比汽油更环保、不可再生的燃料

D.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的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2.已知:

H2 (g)+F2(g) =2HF(g) △H=- 270 kJ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2mol 氟化氢气体的总能量大于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总能量

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积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3.已知450℃时,反应H2(g)+I2(g)

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

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A.50B.0.02C.100D.无法确定

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LCC14所含分子总数为NA

C.0.1 mol的14C中,含有0.8NA个中子

D.100g17%的H2O2溶液含氧原子总数为NA

5.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酸性溶液中:

K+、Al3+、 Cl-、

B.含有0.1mol/LFe3+的溶液中:

K+、 Mg2+、I-、

C.含有0.1mol/LCa2+的溶液中:

Na+、K+、C1-、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

Na+、Fe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硫酸与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B.在25℃、101kPa下,1mol硫和2mol硫燃烧热相等

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7.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B.用乙装置除去I2中混有的泥沙

C.用丙装置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用丁装置验证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

8.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v正(A2)= v逆(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的B2

D.A2、B2、AB的反应速率比为2:

2:

1的状态

9.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

N2(g)+3H2(g)

2NH3(g),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v(H2)=0.1mol/(L·min)B.v(N2)=0.2mol/(L·min)

C.v(NH3)=0.15mol/(L·min)D.v(H2)=0.005mol/(L·s)

10.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Ba2++

= BaSO4↓

B.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

2Na +Cu2+= 2Na++Cu

C.大理石溶于醋酸中:

CaCO3+2CH3COOH =Ca2++2CH3COO-+ CO2↑+ H2O

D.将C12通入水中:

C12+ H2O = 2H++C1-+ C1O-

1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滴加少量CuSO4溶液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对该反应体系加热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2.X、Y、Z、M、G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Z同主族,X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M同主族,可形成MY2、 MY3两种分子,G的单质可作水消毒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 M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G的弱

B.化合物Z2Y、MY2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C.G形成的氢化物比M形成的氢化物稳定

D.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X<Y<Z<M <G

13.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

cC(g)+dD(g),C物质的质量分数w(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H<0,m+n

B.ΔH>0,m+n>c+d

C.ΔH>0,m+n

D.ΔH<0,m+n>c+d

1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s)+1/2O2(g)===CO(g)△H1=-110.5kJ/mol

(2)2H2(g)+O2(g)===2H2O(g)△H2=-483.6kJ/mol

由此可知C(s)+H2O(g)===CO(g)+H2(g)ΔH3,则ΔH3等于()

A.+131.3kJ/molB.+373.1kJ/mol

C.-131.3kJ/molD.-373.1kJ/mol

15.化学反应C(s)+H2O(g)

CO(g)+H2(g)△H>0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水蒸气使容器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

D.加入固体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6.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将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二、原理综合题

17.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下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1)该反应为_________反应(“吸热”或“放热”)。

(2)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1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

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3)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

(1)+3O2(g)= 2CO2(g)+4H2O(g)△H=-1275.6kJ/mol

②H2O

(1)= H2O(g)△H=+44. 0kJ/mol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某温度时,在V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用A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是______。

1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2)从表中看出,升高温度,K值________,则CO2的转化率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CO)=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

三、工业流程题

19.已知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12O3,含有杂质SiO2(不溶于盐酸和水)、Fe2O3、MgO。

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转化为溶液D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加热沉淀F分解出物质M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由物质M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沉淀B的成份是_________,沉淀C的颜色为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0.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看,图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能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该玻璃仪器______(“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

(2)两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的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较,所放出的热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反应的中和热的数值与57.3 kJ/mol相比较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不能将水变成汽油,A错误;

B.氢气具有热值高、无污染、其来源非常广泛,是绿色燃料,B正确;

C.乙醇是比汽油更环保、通过淀粉等多糖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发酵得到益处乙醇和二氧化碳,故乙醇可以再生,C错误;

D.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的,但是不可再生,D错误;

答案选B。

2.D

【详解】

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代表物质的量,不代表分子数,A错误;

B.2mol液态氟化氢所含能量比2mol气态氟化氢所含能量低,故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比生成2mol气态氟化氢放热多,B错误;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在相同条件下,2mol 氟化氢气体的总能量小于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总能量,C错误;

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时应吸收270kJ的热量,D正确。

答案选D。

3.B

【详解】

其逆反应的K应该是其正反应的K值的倒数,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1/50=0.02,答案选B。

4.C

【详解】

A.苯分子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CC14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B错误;

C.1个14C原子中含有8个中子,0.1mol的14C中,含有0.8NA个中子,故C正确;

D.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所以100g17%的H2O2溶液含氧原子总数大于NA,故D错误;

故选C。

5.A

【详解】

A.强酸性溶液中,K+、Al3+、Cl-、

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一定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含有0.1mol/L铁离子的溶液中,铁离子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含有0.1mol/L钙离子的溶液中,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pH=1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A.1mol硫酸与1molBa(OH)2完全中和生成2molH2O,同时SO42-和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需要放出热量,所以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热,故A错误;

B.燃烧热与物质的物质的量多少无关,所以在25℃、101kPa下,1mol硫和2mol硫燃烧热相等,故B正确;

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101kPa时,1mol碳燃烧若没有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碳的燃烧热,故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

A.制取乙酸乙酯时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反应,A选;

B.碘单质易升华,可以用乙装置除去I2中混有的泥沙,能达到实验目的,B不选;

C.根据两侧圆底烧瓶中颜色的变化,可以用丙装置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选;

D.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以用丁装置验证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选;答案选A。

8.C

【详解】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A.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但不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是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始终是不变的,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种的浓度之间不一定满足某种关系,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选C。

9.B

【详解】

比较生成氨的速率快慢,应该用同种物质比较,且单位统一,A中v(H2)=0.1mol/(L·min),B中v(N2)=0.2mol/(L·min),由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H2)=3v(N2)=0.2mol/(L·min)×3=0.6mol/(L•min),C中v(NH3)=0.15mol/(L·min),由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H2)=

v(NH3)=0.15mol/(L·min)×

=0.225mol/(L·min),D中v(H2)=0.005mol/(L·s)×60min/s=0.3mol/(L·min),则B反应速率最快,故选B。

10.C

【详解】

A.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2OH-+2H++

═BaSO4↓+2H2O,故A错误;

B.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气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O+Cu2+═H2↑+2Na++Cu(OH)2↓,不能置换出铜,故B错误;

C.大理石溶于醋酸中,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故C正确;

D.将Cl2通入水中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H2O═H++Cl-+HClO,故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

A、滴加少量CuSO4溶液,铁置换出Cu,构成Fe、Cu原电池,从而加快了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故A不符合题意;

B、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铁与浓硫酸常温下会印化,不能生成氢气,故B符合题意;

C、因加热时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

D、改用铁粉,增大了铁与硫酸反应的接触面积,则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分析】

X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为H;

X和Z属于同主族,Y、M同主族,且Y的原子序数比X大比Z小,则Z是Na;

Y和M同主族,且可形成MY2和MY3,则Y为O,M为S,G为Cl;

综上所述,X、Y、Z、M、G分别为H、O、Na、S、Cl,结合元素周期表、律相关知识解答。

【详解】

A.元素 M(S)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可能比G(Cl)的强,如H2SO4的酸性强于HClO,故A错误;

B.化合物Z2Y(Na2O)、MY2(SO2),前者属于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后者属于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二者化学键类型不同,故B错误;

C.G(Cl)的非金属性比M(S)的非金属性强,所以G(Cl)形成的氢化物(HCl)比M(S)形成的氢化物(H2S)稳定,故C正确;

D.五种元素简单离子分别是H+、O2-、Na+、S2-、Cl-,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S2->Cl->O2->Na+>H+,故D错误。

答案选C。

13.A

【详解】

根据图像可知,随温度的升高,C的含量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当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C的含量降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故选A。

14.A

【分析】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将

(1)-

(2)×1/2,可得C(s)+H2O(g)═CO(g)+H2(g),反应热随之相加减,可求得反应热。

【详解】

利用盖斯定律,将

(1)-

(2)×1/2,可得C(s)+H2O(g)═CO(g)+H2(g),则△H=△H1-1/2△H2=-110.5kJ/mol—1/2×(-483.6kJ/mol)=+131.3kJ/mol,故选A。

15.A

【详解】

A.反应物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生成物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选项A正确;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选项B错误;

C.加入水蒸气使容器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选项C错误;

D.加入固体碳,正、逆反应速率仍然相等,平衡不移动,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6.C

【分析】

温度保持不变,容器的体积增加一倍,假设平衡不移动,判断B的浓度,然后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因素进行分析;

【详解】

增大容器的体积相当于降低压强,温度保持不变,容器的体积增加一倍,假设平衡不移动,此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50%<60%,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即a

A、根据上述分析,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故B错误;

C、根据上述分析,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故C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a

答案选C。

17.放热0.225mol/(L·min)75%30%CH3OH(l)+

O2(g)=CO2(g)+2H2O(l)∆H=-725.8kJ/mol4A+2B

3C

mol·L-1·min-1

【详解】

(1)从图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2)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0.225mol/(L·min);

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为

(3)已知:

①2CH3OH

(1)+3O2(g)= 2CO2(g)+4H2O(g)△H1=-1275.6kJ/mol

②H2O

(1)= H2O(g)△H2=+44. 0kJ/mol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

-②

得反应CH3OH(l)+

O2(g)=CO2(g)+2H2O(l)∆H=△H1

-△H2

=-725.8kJ/mol;

(4)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A、B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t1min时,△n(A)=1mol-4mol=8mol,△n(B)=8mol-4mol=4mol,△n(C)=6mol,则△n(A):

△n(B):

△n(C)=8:

4:

6=4:

2:

3,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4A+2B⇌3C;

从开始到t1min末时,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A)=

=

mol·L-1·min-1。

18.

增大增大增大BC830

【分析】

对于化学平衡体系,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之商;对于平衡体系,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若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K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判断平衡状态时,看条件改变是否能使平衡发生移动,若平衡能发生移动,则条件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详解】

(1)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之商,所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答案为: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K的数值越来越大,所以升高温度,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CO2的转化率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为:

增大;增大;增大;

(3)A.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相等,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容器中压强不变时,不一定是平衡状态,A不合题意;

B.随着反应的进行,n(CO)不断改变,当混合气体中c(CO)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只有在平衡状态时,才存在v正(H2)=v逆(H2O),所以反应达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D.c(CO2)=c(CO),可能是反应进行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不一定是平衡状态,D不合题意;

故选BC;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CO)=c(CO)∙c(H2O),则

=1,对照表中数据,可确定此时的温度为830℃。

答案为:

830。

【点睛】

计算平衡常数时,固体和溶剂不出现在表达式中。

19.Al3++4OH--=

+2H2O2Al(OH)3

Al2O3+3H2O2Al2O3

4Al+3O2↑SiO2红褐色

【分析】

由题给流程可知,向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盐酸,氧化铝、氧化铁和氧化镁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得到滤液A和沉淀B,则沉淀B为二氧化硅,滤液A为含有盐酸、氯化铝、氯化铁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向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铁和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得到沉淀C和滤液D,则沉淀C为含有氢氧化铁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的混合物,滤液D为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和偏铝酸钠的混合溶液;向滤液D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偏铝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沉淀F和滤液E,则沉淀F为氢氧化铝,滤液E为含有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加热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则物质M为氧化铝;电解氧化铝制得金属铝。

【详解】

(1)溶液A转化为溶液D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

+2H2O,故答案为:

Al3++4OH--=

+2H2O;

(2)加热沉淀F分解出物质M的反应为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

Al2O3+3H2O,故答案为:

2Al(OH)3

Al2O3+3H2O;

(3)由物质M制取铝的反应为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4Al+3O2↑,故答案为:

2Al2O3

4Al+3O2↑;

(4)由分析可知,沉淀B为二氧化硅,沉淀C含有氢氧化铁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的混合物,则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