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839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实施方案.docx

《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实施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实施方案.docx

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实施方案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公路项目

预申请书

 

申请单位:

浙江省公路管理局

初审单位: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财政厅

申请日期:

2014年3月27日

 

基本信息表

项目名称

杭(州)长(兴)高速公路北延(泗安至浙苏界)工程

申请单位

浙江省公路管理局

地址及邮编

杭州市梅花碑4号(310009)

联系人

职务及职称

联系电话

手机

传真

Email

预期节能减排

效果

节能量(吨标准煤):

26472

替代燃油量(吨标准油):

18530

二氧化碳减排量(吨):

70362

项目实施周期

2014.4-2017.3

承诺

本单位及本人郑重承诺,本单位所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均真实、有效,且重点支撑项目未获得中央及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如有虚假情况,愿意承担相应处罚和相关法律责任。

获得批准后,严格按照有关财经规定执行中央补助资金,积极落实项目各项任务。

 

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申请单位(公章)

年月日

 

杭(州)长(兴)高速公路北延(泗安至浙苏界)工程生态公路建设主题性项目

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

浙江长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零一四年四月

1.试点项目工程概况

建设工程名称:

杭(州)长(兴)高速公路北延(泗安至浙苏界)工程

工程内容:

杭(州)长(兴)高速公路是长三角高速公路运输网组成部分,是《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纲要》中“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高速公路主骨架中的“一连”,是《杭州市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高速公路主骨架“一绕十射二连一通道”中“一射”,是《湖州市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主干网“五纵四横十连”中的“一纵”。

工程共分三期实施:

一期工程起点安吉县安城镇,终点与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在泗安相接,2008年1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起点杭州绕城高速西段,经良渚、彭公、黄湖、百丈、递铺至安城与一期相接,2012年12月通车;本项目为三期工程(泗安至浙苏界),起点位于泗安枢纽,与一期工程相接,终于长兴葡萄岭,与江苏省宜长高速公路相联。

根据《长三角都市圈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杭长高速北延(泗安至浙苏界)工程是都市圈内扬州—溧阳—安吉—杭州高速的组成部分,是我省沟通江苏的又一接口,从功能上说是作为杭宁通道浙江段的复线,它的建设是落实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畅通省际、完善体系、优化网络、提升能力”方针的重要举措,加密了浙北地区联接杭州、上海、江苏、安徽的高速公路网络,对于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构筑浙江省高速公路网,形成申、苏、浙、皖三省一市客货运快速通道起着重要作用。

它的建成必将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内江浙两省的社会经济联系,增强杭宁经济走廊带,有利于杭嘉湖地区全面接轨上海,更全面融入长三角都市圈,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

2013年4月12日,经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发改委关于杭(州)长(兴)高速公路北延(泗安至浙苏界)工程项目核准的函》浙发改函[2013]147号文批准建设。

工程规模:

杭(州)长(兴)高速公路北延(泗安至浙苏界)工程地处湖州市长兴县境内,路线起自杭长高速公路安城至泗安段与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交叉点(泗安枢纽),向北经二界岭、槐坎、白岘,设葡萄岭隧道终于浙苏界至江苏宜兴茗岭镇,与规划中的宜长高速公路(江苏段)相接,路线全长30.24km,其中起点泗安枢纽至主线收费站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6米;主线收费站至省际终点段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33.5米,全线设计时速均100km/h,全线共设互通4处,其中枢纽互通1处、一般互通3处,主线收费站1处、互通收费站3处,服务区1处(与槐坎互通合建),超限检查站1处、省界动植物检验检疫站1处、隧道管理站2处、高速交警用房1处、养护工区1处。

主要控制点:

起点泗安枢纽、宣杭铁路、二界岭互通、泗槐线、浙皖界、长牛铁路、槐坎互通、10省道、白岘互通、罗岕、终点葡萄岭隧道。

沿线主要乡镇:

泗安镇、槐坎乡、白岘乡。

所经主要河流及水库:

苕溪入口、合溪北涧、桐芦岕水库、横岕水库、东风水库、白西冲水库。

其中合溪北涧、苕溪入口和横岕水库为二级水源保护区,对项目建设有一定的影响,设计已按环保要求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

主要交叉公路、铁路:

宣杭铁路、老318国道、泗槐线、长牛铁路、煤青公路、S10省道。

地理位置:

长兴县位于“天堂”的苏州与杭州之间的太湖西南岸,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长兴是上海经济区的交通枢纽,雄踞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结合部。

水陆交通便利,距湖州20公里,上海180公里,杭州市中心90公里。

航道通航里程262km,船只可达湖州、杭州、上海、苏州等地。

长兴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公里左右。

由两条国道(104国道、318国道)、三条高速(杭宁高速、杭长高速、申苏浙皖高速)、三条铁路和一条年运量超过2000万吨、有“东方莱茵河”美称的“黄金水道”(长兴—湖州—上海)构成的水陆交通网,交叉汇聚于长兴,使长兴与周边大中城市通达便捷、联系紧密,为长兴物流畅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便利条件。

长兴县曾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创新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浙江省双拥模范县、浙江省小康县、浙江省教育强县、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等称号。

图1地理位置图

生态环境:

长兴地势西北和南部高,中部、东部低。

山丘分布较广,分别为天目山、莫干山脉之延伸。

森林覆盖率达到52.36%,树种繁多,其中就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树,分布在该县小浦镇的“十里银杏长廊”绵延12.5千米,共有银杏树5.76万株,其中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有2320株。

长兴是国家的“粮油大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浙江省的产油大县。

长兴名特优新产品十分丰富,组成种类多样。

长兴名特优新产品十分丰富,有闻名海内外的“太湖四珍”:

银鱼、白壳虾、鲚鱼、大闸蟹;有久负盛名的“长兴四宝”:

银杏、板栗、青梅、栝楼;有令世人称绝的“品茗三绝”:

紫笋茶、紫砂壶、金沙泉等。

长兴县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不多,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扬子鳄等,二级保护动物有娃娃鱼等。

对现状道路两侧一定距离内的植被考察发现,工程沿线植被主要以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及经济林为主,如马尾松、杉木、毛竹等,植被覆盖良好。

泗安枢纽至云峰寺(K95~K106),以苗圃为主,包括香樟树、桉树、银杏树和桂花树等;另外还有樱桃等果树林。

云峰至东风水库(K106~K116),以竹林为主,以及少量的杂木和水稻田。

东风水库至化树岕(K116~K118),龙洞山和磊丰灰岩采矿区,地表裸漏。

化树岕至长子岕(K118-K121),树木种类多样,有苗木、竹子、荒地等。

长子岕至终点葡萄岭(K121~K125),山坡上为竹林,山脚下房屋密集,古银杏树较多。

将本项目被省交通运输厅列为“生态示范路”,以项目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精心设计、精细施工,将本项目打造成生态友好、质量优良生态公路示范路。

本工程不论从实施规模、技术范围、可行性等角度来看,均具备了以生态公路为主题示范工程条件,通过合理的研究和应用,能够为类似工程起到示范作用。

2.生态公路建设的目标

2.1建设思路

生态公路属于交通生态工程的范畴。

一般而言,公路是一项工程,而生态公路则是一项独特的生态工程。

生态公路的建设实质上就是通过对公路建设和生态环境有关的环节进行系统地研究、规划、管理,使之在与环境相协调的过程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生态公路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由于研究者学科侧重点和研究方向等的不同,理解会有一定的区别,但生态公路要达到公路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却是人所共识的。

生态公路要求人们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为目标,用生态学的理论和规律指导公路这一特殊生态系统的建设,在公路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将自然、人和公路进行有机的结合,融入生态设计方法,不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进行开发和建设,不仅考虑到人的活动和公路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也特别注重维护人们与生存的自然条件相互融洽和遵循其自然发展规律,形成行车安全舒适,运输高效便利,景观完整和谐的带状公路交通生态系统和区域交通生态系统,实现在现有条件下的最大生态化。

因此,生态公路建设应充分利用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先进思想和方法从而使公路建设更趋向生态化,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公路工程建设。

生态公路要突出表现在重视生态系统的动态特征和不同尺度间的联系,认识其复杂性,在道路施工过程和建成后尽量不扰动其特性,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2.2总体框架

方案设计围绕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运营与管理等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的过程与环节,集成应用20余项节能减排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

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总体框架如表1所示。

 

表1杭长北延工程生态公路建设总体框架

2.3建设目标

表2杭长北延工程生态公路建设目标一览表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强度性指标

能耗强度

1建设期能耗下降率40%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2建设期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30%

体系性指标

绿色生态技术应用

3耐久性路面结构使用率10%

4温拌沥青路面使用率10%

5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率50%

6可循环材料使用率50%

7可再生能源应用率15%

8公路节能照明技术使用率50%

9公众服务及生态运营指示系统的应用

10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预检系统的应用

11隧道通风智能控制系统应用:

能耗降低20%

12ETC覆盖率100%

13公路沿线设施绿色建筑建设:

服务区绿色建筑等级

14施工机械低碳技术改造:

50%以上采用低碳技术

保障性指标

15节能减排组织机构及工作机制建设:

每季度召开一次项目实施单位联系会议,密切关注试点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协调解决

16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的建设

17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

建立绿色生态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奖励激励制度、建立绿色生态教育培训制度、建立绿色生态宣传引导机制。

结合项目进展,每季度公布一次项目能源资源消耗情况、进展情况、各用能单位情况,每季度工作联系会议上进行通报,每半年对本方案执行情况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

18节能减排宣传培训:

通过有影响力的网络、新闻媒体、宣传栏和标语等,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公路建设宣传,每年定期开展“节能宣传周”等节能减排活动,每年组织员工节能减排培训

特色性指标

其他特色项目等

3.试点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3.1前期工作

杭长高速北延工程首先在前期的规划设计中坚持贯彻节能减排理念,从各种角度研究公路建设与运输节约能源的途径和措施。

一是集成先进技术手段,从地形图测量开始,采用先进的GPS进行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为勘察设计和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合理选线优化方案。

杭新景高速公路在前期工作中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灵活采用技术指标,做到路线与地形、地物等环境相协调,减少不必要的拆迁。

三是积极开展节能、环评、水保等科学论证。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开展节能评估专题论证工作,将项目节能效益评价作为决策和方案比选的重要依据。

3.2设计阶段的节能

本项目属新建工程,其建设标准按交通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设计过程中在满足行业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工程勘察合计时将尽量减少公路的耗能,针对高等级公路耗能和节能特点,将采用如下设计原则:

一是采用低路堤,减少土石方工程数量,减少施工机械台班的使用,节约汽、柴油消耗。

缩短桥梁、隧道等结构物长度,减少运营期的耗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