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全套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8042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2全套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历史必修2全套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历史必修2全套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历史必修2全套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历史必修2全套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2全套学案.docx

《历史必修2全套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2全套学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2全套学案.docx

历史必修2全套学案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早期农业的起源:

(1)时间:

(2)耕作方式:

(3)生产工具:

(最早翻土工具)

(4)作物:

2、商周农业

(1)工具

(2)耕作技术:

开沟排水。

(3)西周时期的农作物种类丰富,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3、早期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影响:

(1)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2)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发展

(1)出现

(2)普及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②东汉时,耦犁和牛耕方法已推广的珠江流域

(3)完善:

①表现:

江东地区出现了安装犁评的曲辕犁②历史作用:

我国牛耕至此发展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2、耕作方法的发展:

①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

②西汉时期

3、耕作技术的发展: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

4、耕作制度的发展:

①两汉时期,以一年一熟制为主②宋朝以后,江南地区逐渐形成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经济重心南移)。

5、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

6、灌溉工具

①曹魏时②唐朝时③宋朝④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时期的耕作方式:

(1)商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土地国有(具体表现为井田制)

(2)商周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

集体劳动

2、小农经济的形成

(1)原因①

(2)特点:

(3)影响

(4)局限

(5)评价

四、古代农业特点

 

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概念:

2、历程:

(1)商周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

(3)西汉武帝后:

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3、原因:

(1)

(2)

4、特点

5、局限

6、官营手工业的重大成就:

(1)冶金业:

①冶铜技术:

繁荣时代:

商周时期

典型代表: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②冶铁业:

(一)发展历程:

西周:

两汉:

高炉炼铁、炒钢技术、杜诗(东汉)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南北朝:

(二)历史地位:

中国的钢铁产量和冶炼技术在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三)历史作用:

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

(2)制瓷业:

中国是瓷器故乡

商朝:

原始瓷器

东汉:

北朝:

唐朝:

宋朝:

瓷窑遍布全国出现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

元朝:

出现青花瓷,明宣德年间最为著名

明朝:

清朝:

瓷都

2、丝织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商朝:

出现织机

西周:

西汉:

有数千人的东西织室

唐朝:

丝织技术高、吸收

宋朝:

品种繁多,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明清:

在苏杭等地设立织造局,技术水平超越前代

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分类:

2、家庭手工业:

(1)地位:

农户的副业

(2)主要产品:

纺织品

(3)产品用途:

缴纳赋税、家庭消费、小部分作为商品

3、民营手工业:

(1)民营(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课本是使用民间手工业,但是,我觉得民间手工业所指不明,建议使用民营手工业)

①春秋战国和秦汉:

发展

②魏晋南北朝:

摧残

③两宋:

艰难

④元朝:

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⑤明清:

时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在纺织业中使用花楼机。

(2)民营手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4、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继续发展:

(1)产生:

①背景: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表现: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一些手工业部门

③标志:

雇佣关系的出现

④评价:

代表中国社会进步的趋势,但是占统治地位任是自然经济。

(2)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地位: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

2、表现:

西汉:

丝绸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和亚洲

唐朝:

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明代:

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的瓷器

清代:

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

时欧洲才开始制造。

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中国古代商业起源于先秦时期:

(1)中国商业起源很早,历史悠久

(2)把从事商业活动称为商人,来源。

(3)夏商周时商业为官府所垄断(工商食管)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得到发展

①原因: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②表现:

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范蠡、吕不韦。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1)原因:

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及国家统一

(2)状况:

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秦汉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

3、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1)原因:

由于农业、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大运河开通,问世。

(2)表现:

都市商业发展,农村集贸市场发展,柜坊和飞钱问世,广州成为了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立管理对外贸易。

4、两宋的商业繁荣:

(1)原因:

①北宋建立以后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③宋代市场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便利了商业活动。

(2)表现:

商品种类增加,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城市繁荣与“草市”遍布,出现四大商业名镇——、、、

5、元代商业的继续繁荣:

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6、明清时期商业依然繁荣:

(1)表现:

城镇商业依然繁荣;茶叶、棉花、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快;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2)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与市场联系的加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1)宋以前:

(2)宋以后:

城市商业交易活动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

被打破。

出现了、、、景德镇成为四大商业名镇。

城郊集市和乡村“草市”大量出现

2、城市发展:

(1)早期城市产生原因:

既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商业中心。

(2)变化原因:

随着丝绸之路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南方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型商业城市。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历程:

(1)西汉时期,两条丝绸之路开通,对外贸易发展。

(2)唐朝,广州成为对外贸易港口,政府设立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中国同许多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的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5)清朝的对外贸易日益萎缩。

①表现:

仅有对外通商,由“”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②原因:

特点:

(1)受到官府严格控制,政治目的远大于经济效益。

(2)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朝贡贸易:

①含义

②特点

目的:

地位: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形式

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课程要求:

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

(1)基本特点:

 

(2)瓦解原因: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1)标志:

(2)原因

 

(3)特点:

(4)局限

(5)措施:

①时间:

北魏至唐前期②明朝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赋税

(6)结果

(7)根源:

二、重农抑商:

1、含义:

2、演变:

(1)从重商到抑商:

①商周时期,国家采取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

②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首先提出“重农抑商”思想。

(2)原因:

(3)西汉的重农抑商政策:

①原因:

商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②措施:

③作用:

维护了封建经济,保护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安定。

(4)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

①背景:

工商业兴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初步发展。

②措施:

劝课农桑、鄙视工商业,施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静音,加收重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

3、评价: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的“海禁”政策:

(1)内容:

人们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主持下进行。

(2)原因:

防止敌对势力与海外倭寇相勾结,威胁明朝统治。

(3)实质:

“闭关锁国”政策

2、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但并不杜绝对外往来。

(2)背景:

①根本原因:

封建自然经济。

②客观原因:

西方殖民扩张。

③直接原因:

东南沿海人民抗清斗争。

④主观原因:

天朝上国观念。

3、影响:

①消极影响:

②积极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第五课开辟新航路

课标要求: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一、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

1、原因:

2、条件

二、、过程:

时间

探索者

资助者

大致航路

发现成果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政府

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

发现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1497年

达·伽玛

葡萄牙政府

绕过好望角

到达印度

1492

哥伦布(意大利人)

西班牙政府

横渡大西洋

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1519-1522

麦哲伦(葡萄牙人)

西班牙政府

环球航行

发现太平洋

三、影响:

1、对欧洲:

2、对亚、非、拉:

3、对世界的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2)加强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以欧洲为中心的开始出现。

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3)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正确性,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

第六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课标要求: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一、“海上马车夫”(17世纪荷兰建立商业殖民霸权)

1、背景:

(1)地理因素:

(2)政治因素:

(3)经济因素:

2、过程

(1)方式:

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公司。

(2)①在非洲,夺取好望角殖民地;②在亚洲,夺取马六甲、锡兰,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侵入印尼,一度占领台湾;③在美洲,建立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3、结果:

17世纪初,荷兰成为第一个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典型资本主义国家)

二、“日不落帝国”(18世纪中期英国建立殖民霸权)

1、原因

 

2、过程

(1)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夺取海上霸权。

(2)17世纪初,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贸易公司,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据点。

(3)17世纪末英国击败荷兰,扩张殖民霸权:

①直接原因:

英国颁布,打击荷兰的航运业。

②结果:

英国连续取得三次英荷战争的胜利,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

(4)18世纪中期英国击败法国,最终确立殖民霸权。

(5)18世纪中期英国继续扩张在印度的殖民势力。

3、结果:

时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霸权。

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17世纪——18世纪中期)

1、原因

2、方式

3、影响:

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爆发的历史背景:

 

二、过程:

工业革命开始:

1行业:

2原因

3标志:

年代,英国人发明

影响:

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在冶金业和采煤业等生产领域出现:

实质:

象征①1785年,英国人瓦特研制成改良型蒸汽机。

②蒸汽机影响:

 

扩展:

蒸汽机应用于交通领域,出现了极大地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

6、结果

(1)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2)继英国之后,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并在西欧和北美深入扩展。

三、工业革命影响:

 

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

2、条件

3、科技

二、过程

1、电发明和广泛应用

(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

(2)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发明,实用发电机出现。

(3)输变电技术完善,电灯、电话、电影等电器纷纷涌现,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4)电的发明及广泛应用的历史意义:

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所以第二工业革命又称为“”

2、内燃机创制和应用: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

(2)引起交通新革命和先后出现

3、化学工业重大发展:

4、钢铁行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时代)

5、电报、电话出现

三、特点

 

四、影响

※关于垄断”

(1)概念:

少数大企业控制某一生产领域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2)产生的直接原因: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产生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3)性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影响

①积极影响:

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消极影响:

第一、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赚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第二,垄断资本家极力到全球各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推动了殖民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

五、世界市场

1、背景:

(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2)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

(3)国际分工

2、结果

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1)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入侵(最主要原因)

(2)前提条件:

国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2、表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逐渐衰落。

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中自给自足的成分在逐渐减少。

3、影响:

①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

②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局限:

①程度小,仅在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

②自然经济仍占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占____________________地位。

3、洋务运动:

1、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打击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侵略,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他们学习西方,搞起了洋务运动,逐渐形成洋务派。

2、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表人物: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之洞为代表。

4、主张:

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维护清朝的统治。

5、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____________________

6、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①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旗号: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典型成就:

三局一所

曾国藩创办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崇厚创办____________________

(2)创办民用工业

①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旗号: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目的:

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④典型成就:

李鸿章创办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开平煤矿;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筹划海防

①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起

②典型成就: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培养人才

①措施:

创办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式学堂、____________________出国深造

②历史作用:

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先河。

7、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

1895年,中日____________________中清军惨败

8、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派欲以先进的生产方式维护腐朽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注定要失败的。

(根本原因)

洋务派所建立的近代工业,受制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和____________________侵略势力的压迫,使洋务运动举步维艰,最后导致破产。

9、影响: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1)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逐步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诞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

(2)____________________丰厚利润的刺激。

(3)____________________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产生的表现:

(1)投资人:

官僚、____________________和商人

(2)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布地域:

东南沿海

(4)典型企业:

上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本主义企业的典型特征:

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

4、特点:

5、根源: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

 

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发展历,探讨中国资本主义程地位和作用以及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向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瓦解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3、表现:

(1)资本增长

(2)数量的增加(3)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4、影响: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1、时间:

辛亥革命(1912)——____________________(1919)

2、背景:

3、表现:

(1)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轻工业发展较快

(2)厂矿的数量和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4、特点:

5、“短暂”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____________________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6、对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历史认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影响: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一)较快发展

1、时间:

1927——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3、表现:

(1)纺织业和面粉业得到较大发展

(2)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快发展

(3)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4、历史影响:

为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二)日益萎缩:

1、时间:

1937——1945

2、原因:

(三)陷入绝境:

1、时间:

1946——1949

2、原因:

3、表现:

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新生:

1、1949——1952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2、1953——1956年,民族资本主义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民族工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第十一课经济建设的曲折与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949-1956)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

1、背景:

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原因:

3、表现:

4、国民经济的恢复:

①时间:

1952年②历史作用:

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一五计划”:

(1953-1957)

1、背景:

(1)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

(2)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

(3)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完成

2、特点:

3、成就:

4意义:

(三)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1953——1956)

1、对象:

2方式:

农业:

组织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

组织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公私合营

意义:

二、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

(中共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1)背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

(2)时间和地点:

1956年、北京

(3)内容:

①主要矛盾:

②主要任务:

(4)历史意义:

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指导方针: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方针。

(2)大跃进

含义

时间

中心

危害

(3)人民公社化:

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特点

危害

(3)后果:

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历史教训:

①“大跃进”运动的历史教训:

发挥人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