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8025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5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

一、典题示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图1

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

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图2

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m,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图3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图3

(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

(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3可以直接得出结论,从坡向、季节两方面描述其差异即可。

(2)题,读图可知,关中地区地处渭河平原,地势较低,夏季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因此气温较高;24℃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该地气温较两侧高,原因是该地处于黄河河谷地带,地势低。

第(3)题,读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西以秦岭为界,北部和中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形主要包括黄土高原和渭河平原;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形以山地和谷地为主。

第(4)题,渭河平原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黄土高原水资源较短缺,靠近内蒙古高原,应该农、林、牧相结合;南部以山地、谷地为主,应该农、林相结合。

[答案] 

(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地形

(3)陕南:

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

关中:

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

陕北:

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4)陕南:

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关中:

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陕北:

农林牧结合

二、方法讲解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技巧

1.明确区域差异分析的三大线索

对比分析区域间的环境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明确区域环境差异的形成及影响,循线索分析区域的环境差异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具体表现如下:

线索一:

依据区域的整体性特点,执因索果层层推理自然环境差异:

位置→气候(结合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

线索二:

按照“遵地之规、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自然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线索三:

从产业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城市化水平、人口状况等方面比较人类活动差异。

2.归纳区域差异比较的类型

(1)位置、轮廓相似的地理事物相比较。

如马达加斯加岛和台湾岛纬度位置(回归线穿过)接近,轮廓相似,可对比两岛半球差异、气候差异等。

(2)两区域气候、地形等地理要素比较。

如刚果河和亚马孙河两大河流水文特征及综合利用比较,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和20°S大陆东岸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差异比较,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与非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及成因比较,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地形比较等。

(3)区域经济特征比较。

如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比较;我国东北与美国中部地区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比较;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在东南部的原因比较。

(4)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面临问题的比较。

如黄土高原与东南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比较等。

三、跟踪训练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图与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搭配正确() 

 A.甲图是东部地区B.乙图是西部地区 

C.丙图是东北地区D.丁图是中部地区 

2.由图可知() 

A.甲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为其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较乙、丙、丁高 

B.甲、乙、丙、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因为它们的产业结构比重相差不大 

C.丙的产业结构优于乙 

D.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大 

【解析】:

第1题,四图相比,甲图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三产业比重最高,应为东部地区。

第2题,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结构较合理;西部发展水平最低,产业结构最不合理。

 

【答案】1.A2.A 

下表为上海、西藏、江西、广东四省区社会经济方面的统计数据(单位:

%)读表回答3~4题。

3.表中四组数据有三组正确,其中出现了差错的一组(两个数据有错位)是() 

A.移动电话普及率B.占全国GDP比重 

C.城镇化率D.人口自然增长率 

4.分析上表数据,关于四省区社会经济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江西相比,上海人均寿命较长B.人均GDP比较,上海高于广东 

C.与西藏相比,江西迁出人口较多D.与广东相比,流入上海的人口更多 

【解析】:

第3题,按人均GDP来看,应该是上海高于广东,但按省区GDP来看,广东应高于上海,故占全国GDP比重,上海与广东两个数据错位。

第4题,上海城镇化率最高,可表示该省区经济水平高,故人均寿命应高于江西。

西藏经济相对江西落后,人口迁出率应高于江西,但因西藏地广人稀、人口总数少,故人口迁出数量应小于江西。

广东与上海同为经济发达省区,广东面积更大、人口环境容量更大,迁入广东的人口数量应更多。

 

【答案】:

3.B4.D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解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

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第5题。

 

5.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 

C.乙地区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恶劣 

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解析】:

选C。

由图可知,我国区位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我国东部地区区位指数较高是因为交通、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等多项指标具有优势,而资源相对不足;丙地区为我国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联系不便,另外,河湖众多,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区位指数较低;乙地区为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地区,或高寒或干旱,自然环境恶劣,故区位指数低。

 下图中甲、乙、丙6~7题。

 

6、有关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 

B.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地区 

C.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甲 

D.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乙 

7.乙省区所在的地区,其特点有() 

①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②我国粮、棉、油的重要产区 

③我国的海洋水产区都分布在这个地区④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

第6题,甲省第一产业比重高,应是西部地区的省区;丙省第一产业比重最低,应是东部地区的省区;乙省为中部地区的省区。

第7题,我国海洋水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也是东部地区,乙属于中部地区,故③④错。

 

【答案】:

6.B7.A

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

据此完成8~9题。

 

8.划分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发展速度       B.经济结构

C.经济发展水平       D.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

9.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解析】:

第8题,我国四大地区的划分依据是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第9题,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六省属于中部地区。

 

【答案】:

8.C9.D

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据此回答10~12题。

 

10、下表表示划分我国四大地区的各项指标(“

”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

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地区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③④②D.②③①④

11.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自然条件不同B.资源配置不同劳动力素质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12、四大地区除产业结构差异外还存在的主要发展差异有() 

 ①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不如中、西部高 

②东部工业化水平高于中、西部 

③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低

A.①②C.①③B.②③D.①②③

【解析】:

第10题,由表可知:

①矿产和能源资源优势突出,但经济基础最差、发展水平最低、对外开放程度最低,因此为西部地区;②经济基础雄厚,发展水平高,经济外向型明显,因此为东部地区;③各方面都居中,为中部地区;④除矿产资源丰富外其余都居中,为东北地区。

第11题,产业结构差异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造成的三次产业比重差异。

第12题,四大地区发展差异除存在产业结构差异外,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交通通达度等东部和东北地区都优于中、西部地区。

 

答案:

10.D11.D12.B 

综合发展指数是对某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科技等方面测量的综合性指数数值越高发展水平越好。

读我国2000年及2008年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图完成13~14题。

 

13、八年来中部地区农村综合发展指数()

①鄂②湘③冀④晋⑤陕 

A.②⑤C.④⑤B.②③D.①②

14.促进内蒙古农村综合发展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粮食生产大幅增加②城乡一体化发展成绩突出 

③生态建设成效显著④农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 

A.①②C.③④B.②③D.②④

【解析】:

第13题,通过读图比较,五个省级行政区当中,湖北(鄂)、湖南(湘)、河北(冀)三省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变化不大。

由图可知,湖北和湖南位于中部,而河北位于东部。

第14题,根据所学知识,内蒙古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草原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

过去过度开垦种植粮食、过度放牧等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

近几年来经过国家对内蒙古农业优惠政策的扶持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的实施,使其农村综合发展指数提升。

 

【答案】:

13.D14.C 

二、综合题

1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国长江沿岸形成了六大经济开发区。

读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所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乙所在省区_______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里交通条件优越其矿产加工成初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________线、________线运往上海。

 (3)丙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不可能是()

 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B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加快中部崛起的重要带动区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

 (4)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名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缺乏。

【解析】:

首先根据经纬度和河流轮廓确定各经济区所在的省市,再根据各省市工农业生产、资源分布、交通线路及经济发展的优势与限制性因素作出回答。

 

【答案】:

(1)水稻种植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土壤(或紫色土)比较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国家政策支持。

 

(2)有色金属浙赣沪杭 

(3)D

 (4)沪宁杭能源和矿产资源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

“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整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二甲、乙、丙分别为我国三个著名工业区分布图。

 

(1)有人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其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3)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解析】:

本题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宏观格局考查我国区域发展差异。

(1)题,都是借助了临海和国家政策优势。

(2)题,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第(3)题,甲、乙地区主要是能源短缺,丙地区主要是水资源短缺。

 

【答案】:

(1)政策优惠、位置临海 

(2)优势:

煤、铁、石油、土地、森林等资源丰富。

劣势:

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

 (3)能源不足能源不足水资源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