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794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0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0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0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0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docx

《0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docx

0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

第一章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

1.当代经济学流派是指凯恩斯的通论发表以后,产生并流行于西方的各种主要经济理论或思潮。

它们大多是围绕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展开分析的,或发展凯恩斯经济学,或否定凯恩斯经济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代经济学各流派的经济思想,有必要先简要地回顾凯恩斯的经济思想。

而凯恩斯经济学是对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否定,故先介绍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2.当代经济学流派主要是围绕凯恩斯经济学与古典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争论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今天,处于主流经济学中心地位的这两种对立的思想分别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或真实经济周期学派与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为代表。

前者秉承古典经济学传统,强调市场机制在宏观方面的有效性。

后者则相信宏观范围内市场失灵的可能性与政策干预的必要性。

3.当代经济学流派是继“西方经济学”与“外国经济学说史”之后的一门后续性课程。

学习当代经济学流派,对于拓展与加深对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内容的理解(横向上看),完整地了解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整个过程(纵向上看),把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前沿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当代经济学流派众多,文献资料繁杂,要在极为有限的课时内,不分主次轻重全面地介绍评说各种流派绝对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选择重要的流派给以简单扼要的介绍。

主要介绍以下流派:

凯恩斯经济学、正统凯恩斯主义(或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凯恩斯主义的非均衡学派、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真实经济周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新制度学派与公共选择学派将由专门开设的“制度经济学”课程介绍,这里将它们略去。

5.该课程的教材与参考书很多,但普遍显得陈旧老化,且大同小异。

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与时俱进有明显的区别。

所以不主张采用某一本教科书。

较好的有这样几个版本:

[1](英)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文,彼得·温纳奇克.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美)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罗伯特·F·赫伯特.经济理论和方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

[3](英)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文.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

起源、发展和现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4]罗志如,范家骧,厉以宁,胡代光.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册、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8.

[5]刘涤源、谭崇台.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下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7

[6]将自强,史晋川.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

[7]徐平华等.西方经济学演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

[8]张泽荣.20世纪的经济学发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4.

[9]宋承先.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8.

第一节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一、古典学派的范围与基本观点

1.古典学派的范围

人们对古典学派的范围有不同的理解。

马克思将由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集其大成的包括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法国重农学派在内的经济学称为古典经济学,把自19世纪初法国萨伊(1803)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称为庸俗经济学。

一般的西方经济学家则将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以前的经济学称为古典经济学,边际革命到凯恩斯的通论(1936)发表之间的经济学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在凯恩斯看来,古典经济学是指存在于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之前的主流经济学。

古典学派不仅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而且还包括“李嘉图之后继者,即那些接受李嘉图经济学而加以发扬光大的人”。

例如其老师马歇尔与其师兄庇古,在凯恩斯看来,都是古典经济学家。

凯恩斯的这种观点与传统的经济学流派的划分产生了分歧,因为他把马歇尔与庇古也纳入到了古典学派之中。

考虑到新古典学派从古典学派分离出来的大部分理论进展发生于微观经济领域,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新古典学派与古典学派的观点基本相同,因为它们都强调市场机制能自动地实现与维持充分就业均衡。

因此,凯恩斯将19世纪70年代尤其是1890——1936年间的经济理论与过去的更早的经济理论归属为同一类的作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古典学派的基本思想

古典经济学家强调市场经济具有强大而又灵敏的自我矫正机制。

他们认为价格、工资和利率具有灵活性,对于任何干扰与冲击,它们会立即有效地做出反应,使经济迅速地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因此,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

市场机制在宏观方面是有效与和谐的,宏观经济应该自由放任。

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常常导致宏观经济更大的不稳定。

二、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主要内容、产生时间与假定

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主要内容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主要用来说明经济系统是如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

该模型对一国的实际收入、实际工资、货币工资、实际利率和价格水平等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做出了一种解释。

该模型主要说明三部分内容:

(1)就业和产出等真实变量值的决定;

(2)真实变量值决定的理论基础――萨伊定律;

(3)名义变量值的决定――货币数量论。

前两个部分说明真实变量值是如何决定的。

第三部分解释名义变量值是如何被决定的。

显然,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将经济体系分为相互分离的两个部门:

真实部门与货币部门(两分法)。

古典经济学家相信,货币数量的变化只影响名义变量值,不会影响收入、就业量等真实变量的均衡值。

即货币是中性的。

2.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产生的时间

在《通论》出版之前,没有统一的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结构产生于1936年以后,是为了与凯恩斯的理论相对比而构筑的。

这种作法虽然显得历史性不够精确,但是,分析起来却很有用。

同时,通过该模型与凯恩斯模型的对比,我们能更好地理解1936年以后的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虽然没有一个古典经济学家持有下面将介绍的所有观点,但是在前凯恩斯时期的经济文献中,确实存在这样一些思想,使我们可以将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看作一个同凯恩斯理论相比具有明显特征的思想体系。

3.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假定

(1)为两部门经济,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

(2)所有的经济当事人都是理性的,他们的行为目标是最大化自己的利润或效用,且没有货币幻觉。

(3)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经济当事人拥有完全信息和稳定的预期。

三、就业与产量的决定

1.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1)短期宏观生产函数的形式:

实际产出的多少取决于要素投入的多少与技术水平的高低(包括投入的组织形式)。

假定厂商仅使用K、N两种要素从事生产,则宏观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Y=AF(N,K)。

在短期,假定资本与技术水平固定,只有劳动可变,短期宏观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Y=F(N)。

显然,短期中的实际产出是就业量的增函数。

(2)短期总产量曲线:

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短期实际产出曲线为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抛物线。

如果资本投入增加或技术水平提高,则曲线上移。

反之,曲线下降。

根据短期宏观生产函数,给定就业量,就有一特定的实际产出与其相对应。

如图1—1所示。

 

 

图1—1短期总产量曲线

因此,为了决定实际产出水平,先必须决定就业量。

2.就业量的决定(由劳动供求决定):

(1)劳动需求

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雇佣劳动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为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名义工资率,即:

VMPL=W或为:

MPL·P=W从而有:

MPL=

显然,厂商总是根据劳动的边际产量与实际工资相等的原则来决定劳动的雇佣量。

由于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只有在实际工资下降的情况下,厂商才有可能增加劳动的雇佣量。

因此,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如图1—2所示。

 

图1—2劳动需求曲线

既然单个厂商的劳动需求是真实工资的减函数,那么,将经济中所有厂商的劳动需求函数加总,社会总劳动需求也是真实工资的减函数,即:

ND=ND(

)。

(2)劳动供给

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在人口既定的条件下,若工人对消费与闲暇的偏好不变,则劳动供给的多少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

一方面,实际工资的提高,使闲暇显得更加昂贵,人们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

这就是实际工资效应或闲暇价格效应中的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实际工资的提高,增加了人们的收入,使人们能买得起更多的闲暇,减少劳动的供给。

这就是闲暇价格效应中的收入效应。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假定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意味着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即:

NS=NS(

)。

从而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如图1—3所示。

 

图1-3劳动供给曲线

(3)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在市场完全竞争、货币工资弹性的假定条件下,实际就业量一定等于均衡就业量与充分就业量。

古典经济学家之承认磨察性失业和自愿失业,但不承认存在非自愿失业的可能性,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货币工资的弹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的均衡,所有愿意按均衡实际工资率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工作。

当然,古典经济学家也很清楚,如果工会的垄断力量或政府的最低工资法使得实际工资水平超过均衡水平,则表面上来看,似乎非自愿失业也在所难免。

但这种“古典式失业”本质上属于自愿失业:

在民主国家,无论是工会要求还是政府法律,都是出自大家的共同的要求。

它的解决办法是非常简单的,这就是削减货币工资以降低实际工资水平来恢复充分就业均衡。

如图1—4所示。

 

图1-4劳动市场均衡

3.结论

古典模型中,实际就业量常常等于充分就业量,实际产出就常常是充分就业产出。

如图1—5所示:

图1—5就业量与产量的决定

凯恩斯将充分就业这种情况看成是特例,因为它正好处于这样一种情况,总需求吸收了总产量。

然而无法保证总需求能经常处于这样的水平。

而古典经济学家却将充分就业看成是通例。

古典模型否认因总需求不足导致实际产出低于充分就业产出的可能性。

这个结论的依据是萨伊定律。

四、萨伊定律

1.萨伊简介

出生于大商人家庭的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Say,1766——1832)因提出了古典经济学说的基础——萨伊定律而著名。

此外,萨伊还是效用价值论的早期倡导者之一,这使他与同时期的主张劳动是价值源泉的古典经济学家迥然不同。

萨伊最有名的著作是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在1803年—1826年共出了5版)。

写这本书的原意是要用比斯密的《国富论》更短的篇幅,更系统地阐述经济学说。

该书的成功,使得萨伊成了欧美两洲斯密学说最著名的阐述者。

1815年,他成了法国第一个政治经济学教授。

当时,大西洋两岸的大学都将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当作经典教材。

人们对萨伊的评价很不相同。

马克思认为,萨伊是法国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

马克思指出:

“萨伊就把亚当斯密著作中这里或那里渗透的庸俗观念分离出来,并作为特殊的结晶和亚当·斯密并存。

”(26卷,第2分册557页〕李嘉图认为,“萨伊先生是大陆著作家中首先正确认识并运用斯密原理的人。

他对欧洲各国介绍这一启迪人心、裨益民生的体系的各项原理,功绩大于所有其他大陆著作家的全部功绩。

不仅如此,他还使这门科学更合乎逻辑、更富于启发性,并以独创的、精确而又深刻的若干议论丰富了他的内容。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2,第4页)。

2.萨伊定律的含义

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提出的“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这样一个著名的观点,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

萨伊认为:

“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某种效用,从而将价值赋予某些东西。

但除非别人掌握有购买这价值的手段,便不会有人鉴赏,有人出价购买这价值。

上述手段由什么东西组成呢?

由其他价值组成,即有同样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果实的其他产品组成。

这个事实使我们得到一个乍看来离奇的结论,就是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

”萨伊认为,商品总是用商品来购买的。

那么货币起什么作用呢?

难道不是因为货币缺乏才使产品销售不出去的吗?

萨伊回答说:

“钱毕竟只是转移价值的手段。

钱的全部效用,在于把你的顾客想买你的货物而卖出的货物的价值移到你的手中……其实货币只不过是媒介而已。

销路呆滞决不是因为缺少货币,而是因为缺少其他产品……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

当交易最后结束时,我们将发觉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

“一个产品一旦被创造出来,从那一刻起,它就向其他产品提供了市场,其大小就等于自身的全部价值——创造一个产品就意味着立刻打开了通向其他产品的大门”(1821)。

萨伊认为生产行为同时创造了收入与购买能力,因此不会出现总需求的不足,使充分就业不能实现。

萨伊定律有强弱两种版本。

弱版本的萨伊定律仅仅强调总产出与总需求相等,即不论产出是多少,总产出总能找到销路。

但它不保证与总需求相等的总产出一定就是充分就业产出。

强版本的萨伊定律认为,总产出不仅与总需求相等,而且与总需求相等的总产出一定就是充分就业产出。

一般我们总是在强版本的意义上来使用萨伊定律的。

3.萨伊定律在货币经济中的表现

(1)萨伊定律在物物交换中自然成立

在物物交换经济中,“卖”同时就是“买”,买卖结合在一起,供给一种商品意味着需求其他一些商品。

因此,萨伊定律在物物交换中自然成立。

这是因为任何产品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以外,其余部分总会用来交换其他的产品,从而形成对其他产品的需求。

(2)萨伊定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的表现:

储蓄等于投资

绝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尤其是李嘉图与穆勒都拥护萨伊定律。

他们认为,萨伊定律不仅在物物交换经济中成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

因为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它方便了交换,但不会改变交换的实质:

生产要素在创造产品的同时也创造了收入(要素收入),人们的收入扣除消费以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储蓄。

李嘉图认为,既然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那么,任何被储蓄起来的收入总会当作资本用来发展生产(投资),增加产品的供给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效用与利润)。

这样,储蓄总是等于投资(利率机制)。

因此,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萨伊定律的表现形式就是储蓄等于投资。

4.萨伊定律与利率的决定

(1)假定:

两部门经济的总需求由消费与投资组成:

AD=C+I。

(2)储蓄(或资本供给)是利率的增函数

储蓄就是资本的供给,古典经济学家将利息看成是节俭的报酬,利率越高,人们就越愿意以未来消费替代现时消费。

因此,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即:

S=S(r)。

储蓄流量在资本市场上代表着可贷资金的供给。

故资本供给与利率正相关,资本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另外,由于储蓄与消费是互补的,即:

Y=C+S。

既然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那么,消费一定是利率的减函数:

C=Y-S(r)=C(r)。

(3)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在古典模型中,对资本品的支出代表着资本市场上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即投资就是资本的需求。

投资取决于预期收益率与利率两个因素。

在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时,利率越低,投资的成本就越低,从而投资就越多。

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I=I(r)。

资本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具有灵活性的利率保证了储蓄与投资相等

在资本市场上,具有灵活性或弹性的利率保证了资本供求相等,即保证了储蓄与投资的相等。

如图1—6所示。

图1-6均衡利率的决定

当投资等于储蓄时,总需求与总供给便必然相等:

AD=C(r)+I(r);Y=C(r)+S(r)。

当S(r)=I(r)时,必然有:

AD=Y。

可以看出,在古典模型中,利率具有弹性是多么重要。

因为正是利率的变动,才使得储蓄与投资相等,最终使得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例如储蓄(资本供给)增加,如果投资不变,则均衡利率下降,使投资量增加。

显然,投资支出的增加恰好抵消了消费支出的减少,需求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但需求总量不变,仍然等于充分就业收入。

因此,具有弹性的利率保证了实际收入始终是充分就业收入。

5.萨伊定律的重要推论

萨伊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社会不可能产生普遍性的生产过剩。

萨伊并不否认个别产品的供给可能过多,超过社会需求。

但萨伊认为,某种产品之所以过剩,是因为其他产品供给不足。

而且,一种产品存在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的状况也是暂时的,市场机制会迅速地平衡供求,使市场出清。

总之,古典模型依靠萨伊定律、有弹性的价格、工资与利率,提出了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的结论。

他们承认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不平衡,但不承认总供求的不平衡或总需求的持久不足与非自愿失业。

并不是所有的前凯恩斯经济学家都接受萨伊定律及其推论。

马尔萨斯就是其中之一。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RobertMalthus,1766——1834)出生于英国一个乡村绅士家庭,在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与哲学以后,1798年在萨立郡的一个小镇当牧师。

同年,他以匿名的形式发表了《论影响社会将来进步的人口原理,反对葛德文·康多塞和其他作家思想的评论》的小册子,简称为《人口论》。

该小册子为英国统治阶级所赏识。

后来又进行了修正和扩充。

在该书中,他指出,如果有效需求不足,社会就会出现普遍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他比凯恩斯领先一步,强调有效需求在决定实际产出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凯恩斯给马尔萨斯以极高的评价,认为马尔萨斯是古典经济学派中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因为他提前说出了凯恩斯的想法。

凯恩斯指出:

“如果19世纪的经济学来源于马尔萨斯而非李嘉图,今天的世界将会是多么的富足。

李嘉图对马尔萨斯的观点置若罔闻的原因,可能是他们考虑的时间范围不同。

李嘉图注重长期,而马尔萨斯则像凯恩斯一样,更注重短期。

上面的讨论,侧重于真实部门的分析,说明了就业量、产量与实际利率等真实变量值的决定,没有分析一般价格水平和其他名义变量值的决定。

下面用货币数量论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五、货币数量论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决定

1.“两分法”与货币“中性”

储蓄必然全部转化为投资这个萨伊定律,意味着人们以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总会花费出去的,不是用于消费增加效用,就是用于投资(储蓄)谋取利润,而不会把货币作为资产的一种形式保留在手上。

因此,萨伊定律隐含着货币只有价值尺度与交换媒介两种职能,没有储藏职能的假定。

在《通论》出版之前的经济学中,存在着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互不相关的“两分法”,即社会经济存在互不相关的“真实部门”与“货币部门”两个部门。

各种商品与要素的价值是由影响它们的供求的实际因素决定的(例如商品的需求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而商品的供给则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决定。

商品的价值由供求共同决定)。

货币对于商品与要素价值的决定不起任何作用。

货币仅仅是覆盖在实际因素或真实经济上面的一层面纱而已。

货币及其数量的多少只决定商品价格的名称和绝对水平,对产出总量、构成以及各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没有任何影响,即货币数量与真实经济变量无关,货币在经济中呈“中性”。

2.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

(1)货币数量论的划分

货币数量论分传统的与现代的两种。

弗里德曼以前的货币数量论,常常被叫做传统货币数量论,以区别于由弗里德曼开创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2)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

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流通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

它的基本论点是:

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价值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

如果其他因素(商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等)不变,则商品的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正相关,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负相关。

(3)理论渊源

传统货币数量论由来已久,早在公元200年左右,罗马法官鲍尔斯曾说过,“货币的价值被货币的数量所左右”。

1569年,法国学者让·博丹在《对马莱斯特罗特侈谈的答复》一书中,明确地将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联系起来,用货币数量的变化来解释16世纪西欧的价格变动。

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1776,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的好朋友)在1752年,发表《论货币》,将货币数量论作为反对重商主义关于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以积累本国金银货币这种主张的重要论据。

在他看来,金银作为货币,完全靠它们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职能,才有自己的价值。

流通中的货币,不过是用来计算或代表商品价值的符号,是一种交换工具。

如果单就孤立的一国来说,货币数量的多少是无关紧要的。

缺乏钱币本身决不会对任何国家造成伤害,只有人和物才是社会真实力量之所在。

在商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增多,商品价格就会同比例提高。

即货币量的变动只影响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所以人为地增加货币量,对一国并无好处。

尽管货币数量论早在1752年休莫发表著名的《论货币》之时就完整地建立起来了,但我们现在提及的货币数量论却直接来源于英国的马歇尔、庇古和美国的欧文·费雪的相关文献。

3.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

(1)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

欧文·费雪(IrvingFisher,1867—1947,毕业于耶鲁大学,终生在耶鲁大学教书。

最早学习数学,中途改学经济学。

先担任数学老师,数年后逐渐转向经济学研究,他的货币利息理论与价值理论在经济学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在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对古老的货币数量论认作了系统深入的论述。

他在该书中提出了如下的交易方程式:

MV=PT。

其中,P为一般价格水平,T代表一定时期某一社会的交易量。

M为货币供应量,V是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也叫货币周转率,等于名义交易量与货币存量的比率,即

(2)假定:

V与T是固定不变的常数

货币数量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一般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数量M,与M的变动成正比。

为此,货币数量论必须假定V与T是固定不变的常数。

费雪认为,交易量T的多少与以下四个因素正相关:

第一,技术发展状况与可供利用的资源的开发程度;第二,分工或专业化程度;第三,商业信心;第四,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决定交易量的这些因素,从长期看,与货币因素无关,不随M的变动而变动,故可以假定T是固定不变的。

另外,在其他因素既定条件下,交易量与实际国民收入常常是正相关的,故在费雪交易方程式中,人们常用实际国民收入Y来替代交易量T,从而有等式:

MV=PY。

货币流通速度取V决于支付习惯与支付制度等因素,也可以假定固定不变。

(3)结论

由于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与实际国民收入不变,价格就唯一地取决于货币数量,与货币数量正相关。

即:

P=

假定充分就业收入:

Y=1000,V=4,M=500。

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得:

费雪交易方程中的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表示单位货币每年参与交易的次数。

在上例中,V=4,意味着单位货币每年流通4次,即单位货币每年能完成4单位名义国民收入的交易。

则500单位的货币供给量,一年内能完成2000单位的名义国民收入的交易。

由于实际国民收入只有1000,名义国民收入是实际国民收入的2倍,故一般价格水平为2,即GDP折算指数为200%。

如果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到1000,V与Y不变,则1000单位的货币供给量,一年内能完成4000单位的名义国民收入的交易。

由于实际国民收入只有1000,名义国民收入是实际国民收入的4倍,则价格将上升到4,即GDP折算指数为400%。

总之,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表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唯一职能,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货币数量的变动仅仅引起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而对实际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4.剑桥方程

(1)包含货币需求的剑桥方程

马歇尔教授的弟子庇古(ArthurCecilPigou,1877—1959,1908年在剑桥大学继承马歇尔政治经济学讲座教授的席位一直到1943年退休,是马歇尔去世以后新古典经济学家的领头人)在1917年发表的《货币的价值》一书中提出了剑桥方程:

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在自己的货币数量论中,明确区分了货币需求(Md)与货币供给(M)。

他们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出于日常交易的需要,与交易量正相关。

货币需求量即人们愿意持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