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229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知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知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知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知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知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知识整理.docx

《高中生物知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知识整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知识整理.docx

高中生物知识整理

一、细胞学说

1.细胞分类

♫原核生物细胞没有高级的细胞器、但一定有核糖体。

DNA裸露,一般为环状(即质粒,可作基因工程运载体),故没有染色体。

支原体、衣原体

“菌”字前有形状的修饰词,一般为细菌

葡萄球菌

破伤风杆菌

原乳酸杆菌

核细菌大肠杆菌

生醋酸杆菌

物肺炎双球菌

蓝藻细胞内含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所以光合作用不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结核杆菌

蓝球藻

蓝藻颤藻

念珠藻

发菜

放线菌

所有动植物、种子植物

真蕨类植物

显微镜的物镜长,放大倍数高;目镜短,放大倍数高。

放大的是物体的边长

核苔藓植物

生藻类植物

物真菌:

如霉菌、酵母菌、各种食用菌(即蘑菇)

2.细胞学说历史

1)细胞学说建立者:

施莱登、施旺

2)第一个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木栓死细胞),并为细胞命名:

虎克

3)观察到真正的活细胞:

列文虎克

二、细胞的分子组成

1.

0.1g/mLNaOH和0.05g/mLCuSO4等量混合,再加入样本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

大量元素:

C、H、O、N、P、S、K、Ca、Mg

微量元素:

Fe、Mn、Zn、Cu、B、Mo、Cl

2.干细胞含C元素最多,含蛋白质最多

鲜细胞含O元素最多,含水最多,有机物蛋白质最多

3.生物组织中各物质的检验

1)还原性糖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斐林试剂

2)

先加0.1g/mLNaOH1mL,再加0.01g/mLCuSO44滴,产生紫色反应

脂肪:

苏丹III(橘黄色)和苏丹IV染液(红色)

3)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4)淀粉:

用碘液,淀粉遇碘变蓝

4.蛋白质基础知识

1)天然蛋白质有20种,8种人体不能合成,12种可以合成。

2)

每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n-m)*18

缩合反应性质:

肽链数

m

氨基酸数

n

肽键数

m-n

脱水分子数

M-n

5.核酸基础知识

1)某生物体若同时含有RNA和DNA,则遗传功能靠DNA完成。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一定同时含有DNA和RNA,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只有其中一种。

3)DNA既在细胞核染色体中存在,也在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中存在(为环状DNA分子)。

原核细胞只有裸露的DNA分子,无染色体。

4)核酸水解成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和碱基。

5)3’-5’磷酸二酯键通过脱水缩合形成,需要DNA(或RNA)聚合酶参与反应。

6)RNA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易变种,疫苗有效期短)

DNA病毒:

乙肝病毒等(容易预防,疫苗有效期长)

7)*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现红色。

6.糖类和脂质

1)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ATP是细胞直接供能物质。

2)常见糖类葡萄糖:

最简单的单糖

单糖果糖

半乳糖

麦芽糖:

两分子葡萄糖

二糖蔗糖:

一分子果糖,一分子葡萄糖(不是还原性糖)

乳糖:

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半乳糖

纤维素: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物质

多糖糖原:

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淀粉:

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3)脂肪的C/H小,故氧化分解能放出大量能量,但O含量少,氧化分解时需氧量大。

脂肪:

良好绝热体,有缓冲减压作用

脂质磷脂:

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7.细胞的水:

自由水/结合水比值大,细胞新陈代谢旺盛,抵抗能力弱;反之,代谢缓慢,抵抗力强。

8.细胞的无机盐

1)人体内环境:

0.9%NaCl,蛙的内环境:

0.65%NaCl

2)人体内环境酸碱平衡:

pH7.35~7.45,离子平衡:

细胞内K+多,细胞外Na+多

3)

能被龙胆紫和醋洋红染色

有核孔。

核内有染色质,核仁与rRNA的形成有关

某些离子的生理作用

缺钙:

软骨病,血液不能很好凝结,经常抽搐

(植物)缺镁:

叶绿素不能合成

缺铁:

贫血

缺碘:

甲状腺肿大,神经系统发育不良

三、生物膜系统

1.制备生物膜的方法:

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和一般细胞器),吸水涨破,离心即得。

2.具有膜结构的结构:

双层膜:

线粒体、叶绿体、核膜

单层膜: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

无膜结构:

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中心体(蛋白质)

3.生物膜系统主要细胞器

1)

附着核糖体:

合成分泌蛋白

游离核糖体:

合成自用蛋白

内质网:

分为光面内质网(与糖类、脂类的合成有关)和粗面内质网(附着大量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

2)高尔基体:

参与分泌蛋白的形成

3)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其他细胞只有小液泡。

4.物质跨膜运输

1)几个概念的分析

植物种子发芽时的吸水方式

♫扩散:

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动。

♫渗透:

水及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

♫吸胀吸水:

细胞在形成中央液泡前的吸水方式。

♫渗透吸水:

植物细胞形成中央液泡后的吸水方式

♫渗透作用:

水分子及其他溶剂分子从低浓度溶液通过半透膜向高浓地地方扩散。

♫自由扩散:

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

2)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实例

自由扩散:

水、气体、甘油、乙醇等脂溶性物质

被动运输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因为载体蛋白有限,所以反应速率有限。

高浓度向低浓度

vv

cc

协助运输吸收速率示意图自由扩散吸收速率示意图

主动运输:

(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离子、氨基酸、无机盐小分子等,还有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低浓度向高浓度

c

E(能量)

主动运输吸收量示意图

3)质壁分离与复原(质: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

[特例]主动运输顺浓度梯度

将植物细胞置于3%的KNO3中,先发生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吸收K+而造成失水,后来重新复原,是因为细胞内K+浓度大于细胞外浓度,细胞重新失水。

胃蛋白酶最适pH为1.5,所以中性环境下胃蛋白酶会失活

四、细胞新陈代谢

1.酶

1)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如核酸酶)。

2)当环境pH为酶的最适pH±5时,酶会变性失活。

3)联系化学平衡知识分析反应速率图像

酶含量多一倍时的图像

v

 

c

2.呼吸作用

ATP合成酶

1)ADP+Pi+EATP(该反应的物质是可逆的,但能量是不可逆的)

注意:

ATP在体内的量很少!

ATP酶

2)有氧呼吸原理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反应式:

C6H12O6+6O2+6H2O6CO2+12H2O+E

①C6H12O62CH3COCOOH+4[H]+2ATP(把葡萄糖和线粒体放在一起不会有反应)

②2CH3COCOOH+6H2O6CO2+20[H]+2ATP(第二步需要水参与反应)

③24[H]+6O212H2O+34ATP(第三步需要氧参与反应,且放能最多)

3)无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

C6H12O62C3H6O3+E(少量):

动物细胞和马铃薯、甜菜、玉米胚等植物细胞

C6H12O6C2H5OH+2CO2+E(少量):

大部分植物细胞以及酵母菌的无氧发酵

4)注意事项:

细胞质中既有氧呼吸酶,也有无氧呼吸酶,只是在有氧其实无氧呼吸酶受到抑制。

某些厌氧生物如谷氨酸棒状杆菌、乳酸菌等只进行无氧呼吸。

蛔虫等寄生虫体内没有线粒体。

3、光合作用

1)叶绿体:

存在于叶肉细胞和幼嫩的茎皮层细胞,根细胞没有叶绿体。

2)光合色素:

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丙酮等)纸层析。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类胡萝卜素,占1/4,吸蓝紫光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占3/4,吸蓝紫光和红光

叶绿素b(黄绿色)

4)反应原理步骤场所:

总反应:

6CO2+12H2OC6H12O6+6O2+6H2O

①光反应:

2H2OO2+4[H],在类囊体薄膜上,无需酶催化,且有ATP形成

②暗反应:

C5+CO22C3H2O+(CH2O)+C5(由光反应产生的ATP供能)

5)光合作用酶及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酶活性

光合呼吸

30℃38℃温度

五、细胞生命历程

1.细胞增殖

1)细胞体积越大,表面积/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

真核生物如蓝藻只能够进行简单的二分裂

有丝分裂的细胞周

期是由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

完成时为止。

4)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

分裂间期

分裂期

G1期

S期

G2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NA复制(染色单体出现)。

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核仁解体

核膜消失

两极发出纺锤丝

形成纺锤体

纺锤丝把染色体拉到赤道板(细胞中间位置)上。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

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核仁出现

核膜出现

细胞核出现

赤道板上出现细胞板(由高尔基体构成),构成细胞壁。

中心体(有一对中心粒构成)加倍

中心体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星射线把染色体拉到赤道板上

细胞膜内陷缢裂

染色体数2N

2N

2N

2N

2N

4N

2N

染色单体数0

4N

4N

4N

4N

0

0

DNA数2N

4N

4N

4N

4N

4N

2N

着丝点数0

2N

2N

2N

2N

0

0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比值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分化;比值小,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分化;比值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5)分裂完成后的细胞发展

继续分裂

暂时不分裂,保留分裂能力(eg.干细胞、记忆细胞)

不分裂也不分化

2.细胞分化

1)分化后的细胞结构不相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原因。

2)胚胎时期细胞分化达到最大限度。

3)分化能力大小:

受精卵>胚胎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4)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分离植物细胞或组织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

离体培养(施以生成素)

植物体根、芽

5)分化了的细胞一般情况下不会分裂。

3.细胞衰老的形态特征:

因水分减少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4.细胞癌变特征:

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黏附性减弱,易转移;不会接触抑制、贴壁(烧杯壁)生长

 

六、遗传基本规律

1.分离定律(孟德尔提出):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交次数为n时,杂合体的概率为1/2n

PAA×aaPAaaa

F1Aa配子Aaa

自交

F2AAAaAaaa测交后代Aaaa

纯种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

2.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提出):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因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形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假设有n对等位基因,产生的配子共有2n种,后代的基因型有3n种,表现型有2n种。

PYYRR×yyrr

配子YRyr

F1YyRr

F21/4YyRr

1/4纯合子

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3.*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摩尔根提出)(不用掌握)

七、基因与染色体

1.减数分裂

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则能够形成2n中配子

1)减I分裂特征:

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其中的分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减II分裂特征:

染色体不复制。

2.基因在染色体上

1)萨顿的推论:

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所以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S型活细菌

2)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把基因与性染色体结合起来。

八、基因的分子基础

1.

加热后DNA空间构型改变,但物质并没有改变,仍然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格里菲思、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2)赫希尔、蔡斯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该实验用35S标记噬菌体衣壳的蛋白质,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子

过程:

噬菌体吸附在菌体表面注入

DNA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物质通过DNA

合成自身所需蛋白质DNA及蛋白

质组成新病毒潜伏在菌体内释放病毒

2.DNA的分子组成

单体:

脱氧核糖核苷酸

G≡CA=T

复制n次,DNA分子数为2n个。

若含某种碱基x个,复制n次,需要加入含该碱基的核苷酸

(2n—1)·x个

3.DNA的复制

1)半保留复制

2)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引物RNA`、ATP

4.基因的表达

1)RNA的种类

信使RNA(mRNA):

转录DNA信息

转运RNA(tRNA):

运载氨基酸,翻译mRNA上的信息

核糖体RNA(rRNA):

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核糖体

2)基因表达过程

转录:

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ATP、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在细胞核中进行)

DNA碱基数:

mRNA碱基数:

氨基酸数

=6:

3:

1

mRNA携带遗传信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翻译:

mRNA上每3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

3)中心法则

5.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

多倍体植株一般茎杆粗壮,叶片果实种子较大,营养较丰富,单倍体则长的弱小,高度不育。

单倍体经染色体加倍后

可发育成纯种二倍体

染色体组:

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2)二倍体和多倍体生物

二倍体生物:

人、果蝇、玉米

三倍体生物:

香蕉

四倍体生物:

土豆

3)

多倍体培植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能够在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加倍

单倍体:

配子离体培养

4)无籽果实的培育

方法一:

去雄,用生长素处理子房

方法二:

四倍体(二倍体经秋水仙素

处理)和二倍体杂交产生三倍体,再与

无中生有:

隐性

有中生无:

显性

伴X隐性的特点:

1.交叉遗传:

男—女—男

2.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3.男患者多于女病患者

二倍体杂交发生联会混乱。

6.人类遗传病

遗传病分类

常染色体显性:

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伴X染色体显性: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染色体隐性:

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先天聋哑

伴X染色体隐性: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色盲、血友病

多基因遗传病:

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性糖尿病

染色体异常:

21-三体综合征(常染色体异常)、turner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

九、基因工程

1)原料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断键,一般存在于微生物中

DNA连接酶:

催化形成3’-5’磷酸二酯键

区别于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碱基间的氢键

运载体:

质粒(存在于细菌和酵母菌体内,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形环状DNA)、

运载体还需要含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2)流程:

取出DNA和质粒,用内切酶

获取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导入受体

细胞,最后是目的基因的表达。

一十、生物进化论

1.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2.达尔文的进化论

1)基本观点:

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2)局限性:

以个体作为研究单位;没有对遗传变异的机理作出解释;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4)物种: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物种形成。

十一、内环境及稳态

1.体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内液(占2/3)

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内环境

(占1/3)淋巴

2.内环境的组要成分

水(90%)

蛋白质(7%—9%)

酸碱缓冲对:

1.HCO3-和H2CO3

2.H2PO4-和HPO42-

无机盐(1%)

血液运送的营养物质、激素、气体、废物等

3.内环境的影响因素

温度(影响酶活性)

渗透压:

主要由Na+和Cl-的含量决定,

正常人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酸碱度:

血浆pH:

7.35—7.45

4.

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注意:

电流是单向的,但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内环境的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

十二、生物体的调节机制

1.神经调节

1)兴奋的传导

①树突细胞体轴突

还有下丘脑:

调节体温的中枢、水盐平衡调节、生物节律等

②轴突下一个细胞体

下一个细胞体的树突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膜外电流方向:

未兴奋兴奋

②膜内电流方向:

兴奋未兴奋

3)神经系统

大脑(最高级中枢)

脑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中枢神经系统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呼吸中枢)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激素调节

主要的激素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生理作用

成分

备注

促类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促使垂体产生促激素

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通过垂体释放)

调节水盐平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减少尿量

蛋白质

促激素

垂体

促使各内分泌器官产生激素

蛋白质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软骨细胞的分裂生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个体生长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促进血糖的分解和转化,降低血糖

蛋白质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促进血糖的生成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蛋白质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个体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提高个体耗氧量,增加产热,促进糖吸收,抑制糖原合成,升高血糖

氨基酸

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

引起动物体的兴奋和激动,促使血管舒张,血压上升,促进肝糖元分解,血糖升高,促进细胞产热

氨基酸

醛固酮

肾上腺皮质

维持水盐平衡,保Na+排K+

类固醇

性激素

性腺

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个体第二性征,雌激素能激发并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

类固醇

3.神经、体液调节实例

1)体温调节(P32)

温馨提示:

周围环境寒冷时,下丘脑感受到温度变化会促使甲状腺、肾上腺分泌激素提高机体产热,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而周围环境炎热时,仅通过神经传导促进汗腺分泌汗液和血管舒张,属于纯神经调节。

(Payattention,冷觉、热觉都在大脑皮层产生)

2)水盐调节(P32)

3)P31问题探讨

遇到突发事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增多心跳加快

CO2刺激呼吸中枢兴奋属于体液调节

呼吸加强脑干呼吸中枢兴奋体内CO2增多肌肉战栗

4)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血糖升高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某一位置兴奋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增多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

副交感神经:

师傅部器官活动加强,适应饭后、睡眠时状态

交感神经:

使胸部器官活动加强,适应运动状态和应急状态

交感神经活动加强胰岛素分泌增多

下丘脑血糖调节某一位置中枢兴奋血糖降低

 

4.免疫

1)免疫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能够阻挡病原体,或分泌杀菌物质;呼吸道粘膜还有纤毛,便于清除呼吸道异物)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催化病原体的细胞壁分解)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特异性免疫机理(P37)

温馨提示:

1)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

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组胺是为了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改变,便于吞噬细胞进出血管

记忆细胞

2)抗体的作用机理是结合抗原,使抗原凝聚成团,再由吞噬细

胞吞噬消化。

3)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细胞免疫是匿藏在组织

细胞中的病原体释放出体液,再由体液免疫完成免疫功能。

4)过敏反应:

第一次接触抗原时,浆细胞产生抗体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血清、组织液中,当第二次接触抗原时,抗体会与抗原接触,体细胞会产生组织胺,使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外渗,造成组织水肿,即荨麻疹;或是呼吸道痉挛,即哮喘;使消化道收缩,造成腹泻。

5)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先天性溶血病

5.植物激素调节

1)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发现过程:

达尔文提出: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刺激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背光面比向光面长得快

詹森证明:

胚芽鞘产生的刺激可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拜尔证明:

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证明:

胚芽鞘产生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并为之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产生部位:

幼嫩的芽、叶,分生组织,形成层,根尖和发育中的种子

3)

提示:

根尖组织中,根冠是形态学上端,分生区产生生长素运到伸长区也属于极性运输

运输

极性运输:

由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非极性运输:

成熟组织中

横向运输:

从向光面到背光面运输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

根芽茎

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根>芽>茎

2

生长素浓度

促进植物细胞增大伸长

3具有两重性:

高浓度能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故可以用来当除草剂(草是双子叶植物)

4生长素类似物:

防止果实和叶片脱落,促进果实发育、

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等

5)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P54)

植物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生理作用

备注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果实成熟

与生长素配合使用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能提高块根、块茎植物的产量

细胞分裂素

根尖、顶芽、形成层等分生组织

促进细胞分裂

乙烯

植物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区别于生长素!

时间

分类:

促进植物生长的: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抑制植物生长的:

脱落酸、乙烯、高浓度的生长素

十三、种群和群落

1.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

样方法、标志重补法

出生率和死亡率:

直接影响种群数量

迁入率和迁出率:

直接影响种群数量

区别种群的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一个种群

年龄组成:

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

性别比例:

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数量

2.种群数量变化(J形曲线和S形曲线,如右图)

3.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