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7028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docx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docx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

5、微笑着承受一切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三、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初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3、初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质疑导入

1、揭示课题

师板书:

5、微笑着承受一切,生齐读之。

2、质疑激趣: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生提问题,师归纳:

(1)谁微笑着承受一切

(2)她为什么要承受一切

(3)她怎样微笑着承受一切

过渡:

在读过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二、初读课文

1、课文录音范读。

指名简要地回答质疑的问题。

2、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要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画出自然段,读通课文。

生轻声读课文,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省体操队训练入选技术

摔下来固定套询问治疗脊梁

配合毅力瘫痪气喘吁吁

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长句子

1、她5岁开始练体操,四年后跨入省体操队的大门,12岁入选、

国家队,曾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2、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以

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指名读、生齐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评议。

相机理解下列词语:

失声痛哭:

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剧痛:

剧烈的疼痛。

气喘吁吁:

上气不接下气。

大汗淋漓:

汗水向下滴。

三、小结并提示下节课的目标

我们通过初读,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也知道了桑兰以微笑承受着她后半生可能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事实。

那么,她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下的大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

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

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齐读。

操省选际赢届摔固套询疗

2.指导,明确注意点:

摔:

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是两点。

套:

注意中间有三“横”。

疗:

最后一笔为“竖钩”。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3.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组词

操()届()套()际()

躁()界()涛()示()

3、生收集桑兰相关资料,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省体操队训练入选技术

摔下来固定套询问治疗脊梁

配合毅力瘫痪气喘吁吁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过渡: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桑兰在比赛中不幸摔下,导致

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桑兰并不气馁,而是用微笑承受着这一切,17岁的桑兰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

在这个小姑娘(大姐姐)身上有什么特殊的意志和精神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细读课文,解决我们的疑惑。

二、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1—2自然段:

出示句子:

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

轮椅上度过。

(1)指名读,师生评议,体会句子强烈的转折语气。

生齐读。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2)桑兰的美好人生是什么?

自由轻读第1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指名读,并说说桑兰的人生美好在哪里?

相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5岁开始练体操、四年后跨入省体操队的大门、12岁入选国家队、赢得了荣誉。

在自读、指读中体会

是个优秀的运动员。

(4)过渡:

“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

这对于桑兰意味着什么吗?

(5)生答,师小结:

桑兰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不仅不能成为

一个体操运动员,去争夺奥运会金牌了,而且也无法像一个正常人

生活了,这对桑兰而言,真是一个天大的“不幸。

(6)生反复自由读,体会桑兰遭遇到的不幸。

2、细读课文第3—6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这部分课文,思考;你最佩服桑兰的哪些地方?

2、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句,在四人小组范围内交流讨论。

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讨论。

师巡回指导。

(2)指名汇报:

1、桑兰得知自己的伤势后,队友忍不住“失声痛哭”,而桑兰没有

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问队友比赛情况。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伤势严重、队友心情、桑兰表现这三者结合起来体会。

2、在进行康复治疗时,桑兰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引导学生抓住“忍着剧痛”和“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这一强烈对比,来体会桑兰“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

3、虽然桑兰为了刷牙、穿衣、吃饭这些简单的动作都要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她出院时“带着动人的微笑”,说:

“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

”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和发出刚强誓言的难能可贵。

(3)生有感情的齐读课文3—6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指名读,师引导生抓住“坚强”、“无比的勇气”等关键词句。

生齐

读。

三、课外拓展:

1、生分小组互相展示收集桑兰的资料。

2、举行“桑兰故事报告会”。

可以读报纸,也可以用自己话来讲故事。

师生评选最佳讲故事能手,颁发小红旗。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四、作业

1.回家将桑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摘抄课文中表现桑兰意志坚强的句子。

五、板书

5、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人生

天大不幸坚强

微笑着承受

六、教学反思

 

6征服世界第一高峰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8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登山运动员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登山运动员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初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8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体会登山运动员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导入

1、揭示课题

师板书:

6、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生齐读之。

2、师质疑题意:

“征服”指什么?

“世界第一高峰”又指什么?

生回答(“征服”指登山成功,“世界第一高峰”指珠穆朗玛峰)

3、学生自提问题,师归纳:

①什么人征服?

②过程是怎样?

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过渡:

在读过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生说说课文大意。

2、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画出自然段,读通课文。

生初读课文,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珠穆朗玛峰踩着尽管抠住

晶莹夺目台阶攀缘咬紧牙关

稀薄噙着困难清晨贡布

生做小老师,带读。

师归纳:

缘是前鼻音,峰、贡、钉是后鼻音。

(2)相机解释词语:

抠住:

这里指用手钩住。

噙着:

含着。

晶莹夺目:

指雪山光亮而透明。

咬紧牙关:

咬紧牙齿,不放松。

(3)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理清课文脉络:

按照登山的不同阶段,师生共同讨论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

登山的准备阶段。

第二段(3)自然段:

登上绝壁的过程。

第三段(4-6)自然段:

登山成功。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生自读课文,想想登顶前要做哪些事情?

2、出示连线题,要求把时间和对应的情况画线连接起来。

3月19日天气转晴,雪峰晶莹夺目。

5月初来到山脚下,抓紧做好登顶的准备。

5月中旬在8500米处建立“突击营地”

5月24日晨果断决定突击登顶。

生连好线后,汇报。

师出示:

从事情的发展势头来看,登山队员准备(),决策较()。

(充分明智)

3、指名读第一段,要求有条理性。

师生评议。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五、指导书写:

1、指明读生字,并说说它们的特点:

左右对称的字:

斩、钉

左窄右宽的字;服、峰、阶、缘、稀、咬

薄字的第九画是“横折”。

2、生描红,师指导。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收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和登山探险的故事。

3、组词:

峰()拔()断()

锋()拨()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登山运动员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导入

1、导读: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健儿();5月初,

他们();5月中旬();5月24日清晨,果断决定()。

2、中国登山队为什么作出突击登顶的决定?

3、由此可见,中国登山队的准备较为(),决策十分()。

二、细读课文:

(一)出示第3自然段

四名队员从“突击营地”来到了哪儿?

初攀顺利吗?

最终爬上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1、去没有?

根据问题划分层次。

第一层:

(1—2句)第二层:

(3—5句)第三层:

(6—9句)

2、为什么认为它是“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

(齐读第三句)

指名答:

这儿的岩壁很险峻,像墙壁那样地陡、滑,连一点可以抓住向上爬的东西都没有。

3、那队员们是怎样爬行的呢?

理解“抠”,说明什么?

(队员们攀登的艰苦,竭尽全力,说明要征服世界第一高峰并不容易.)

4、默读第三层,思考:

初攀顺利吗?

那此时又怎么办的呢?

5、刘连满立即蹲下身子,斩钉截铁地说(齐读他说的话)从这儿

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6、可当刘连满要队员们踩着自己的双肩上时,队友们为什么又犹

豫了?

7、出示:

“眼下空气十分稀薄,站着不动都感到喘不过气来,怎么

能顶的住呢?

指名读,要读出强烈的反问语气。

引导生出示有关高原反应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

8、生自读最后一句,师相机解释“噙着眼泪”。

生体会其他登山队员的心情。

9、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自然段。

(二)自读4—6自然段

1、思考:

队员们在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

队员们是如何克服的?

选择一个最让你感动的,认真读一读,画出表示困难和人物动作的词语。

生自学,可以小组讨论,师相机指导

2、指名汇报有哪些困难,师板书(低温、缺氧、道路崎岖、疲惫不堪)。

学生重点读困难,体会登山运动员的艰辛。

3、指名汇报登山运动员的动作,老师归纳:

(匍匐前进、留了下来、

咬紧牙关、屏住呼吸)

3、学生再轻声自读4—6自然段体会登山运动员的了不起。

三、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课文:

我国的第一代登山运动员有着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

2、探险故事会。

(1)学生分小组交流所收集到的探险故事。

指名上台讲故事,师生评议。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四、作业: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在读书笔记上写一个短小的探险故事

五、板书:

6、征服世界第一高峰,

准备和决定登山

攀缘第二级台阶:

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为国争光。

攀登顶峰

六、教学反思:

 

7、雪儿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二、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难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初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细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孩子和受伤白鸽之间的故事。

(板书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概括归纳:

(1)为什么白鸽叫“雪儿”?

(2)人与鸽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

学生简要的回答问题。

2、学生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3、检查。

(1)出示词语。

剩下白鸽哀伤飘飘悠悠艰难险阻

忠实传递盼望弧线施展

快慰明媚敷药喃喃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剩、阻、忠、施、喃”等字音。

3、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花初步理解的词语。

4、讨论交流。

(1)明媚:

形容春光鲜明可爱。

(2)喃喃:

形容不断的小声说话。

(3)哀伤:

非常悲伤。

(4)快慰:

痛快,心里感到安慰。

三、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

(1):

小作者腿伤在家,向往明媚的春光。

第二段(2—3):

小作者照顾小白鸽,希望它快点好起来。

第三段(4—6):

小白鸽“雪儿”远走高飞,作者十分快慰。

四、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生思考:

“明媚的春光”是什么意思?

我为什么向往这明媚的春光?

2、指名答(引导学生想到“我”所受到的伤)

学生齐读课文。

五、导书写:

1、“剩”字要左宽右窄,其余左右结构的子都是左窄右宽。

2、“鸽”的第二画是点。

4、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第七课内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习巩固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剩下白鸽哀伤飘飘悠悠艰难险阻

忠实传递盼望弧线施展

快慰明媚敷药喃喃

2、过渡:

同学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第七课雪儿。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老师知道已经有许多同学会背了,谁来试试?

指名背。

二、细读课文

过渡:

一个人在家多么孤单,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这时,爸爸给我带回一只白鸽。

1、图片导入:

在黑板上贴白鸽图。

同学们,这就是雪儿,你们喜欢雪儿吗?

2、生谈感受。

过渡:

可是有一天,这只可爱的白鸽受了伤,你看到这样的情形,心里怎样?

你会怎么办呢?

指名答。

3、文中的“爸爸”、“我”,是怎么做的呢?

怎么想的呢?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将他们怎么想、怎么做的句子划出来。

生自读,师巡回指导。

4、学生汇报:

5、①汇报爸爸怎么做的?

我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抓住“取名雪儿”,“安心养伤”,“带它看看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

②汇报我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抓住“蓝天信使”、“雪儿也在蓝天飞翔该多好啊!

”。

过渡:

(出示雪儿飞翔图)终于有一天雪儿飞起来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指名谈感受。

6、指名读课文中我的感受。

学生反复读。

师生评议。

7、指名上台表演白鸽飞翔的样子,生一起朗读第四自然段。

8、指名说说雪儿会对我说说什么话。

过渡:

雪儿就要走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来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思考:

我对雪儿依依不舍,它飞走了我为什么还感到十分快慰呢?

10、指名谈感想。

11、师生背书比赛,师生评议。

三、作业

1、背诵课文。

2、写近义词。

本领()似乎()快慰()

忠实()向往()

四、板书:

7、雪儿

腿伤在家。

盼望外出。

照料白鸽,渴望康复。

展翅高飞,心中快慰。

教学反思:

 

8、最后的玉米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告诉人们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丧失信心,不要被一时的得失所迷惑,说不定你就是最完美的。

二、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告诉人们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丧失信心,不要被一时的得失所迷惑,说不定你就是最完美的。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8、最后的玉米。

(师板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

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检查,认读。

4、相机理解词语:

抱怨:

心中不满,束手别人不对。

出色:

格外好,超出一般。

自信:

相信自己。

心灰意冷:

灰心丧气,意志消沉。

一无是处:

形容没有一点优点。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6、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理解第14自然段,老婆婆的话表明最棒的玉米久久不被摘的原因,同时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丧失信心,不要被一时的得失所迷惑,说不定你就是最完美的。

7、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四、板书

8、最后的玉米

满怀希望

心灰意冷

最高荣誉—做种子

五、教学反思:

 

习作2我们的教室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爸爸的书房》,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例文”的叙述顺序和重点。

2、按课本上的提示,参与对例文《爸爸的书房》的评议,初步懂得写介绍处所的文章,一要有顺序,二要抓住重点。

3、明确本次习作要求,观察教室,确定写作顺序,按要求,完成习作《我们的教室》。

二、教学重点:

1、能读懂“例文”,初步感知“例文”的叙述顺序和重点。

2、参与对例文《爸爸的书房》的评议,初步懂得写介绍处所的文章,一要有顺序,二要抓住重点。

三、教学难点: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观察教室,确定写作顺序,按要求,完成习作《我们的教室》。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其中第二课时用于书面习作。

五、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挂图导入。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

指名答,引导学生讲主要的东西。

2、师归纳:

这是一位同学爸爸的书房,我们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的。

二、初读例文:

1、自读例文。

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就好像走进了“爸爸的书房”,例文主要从那几方面来写书房的呢,重点又写了哪儿?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结:

作者先写了书房有多大,接着写了仅靠难强和东墙的书橱,然后写了西墙边的写字台和椅子,最后写了爸爸在这里做什么?

从大小、位置、陈设、用处等方面依次介绍,着重写了书房的陈设。

4、作者是怎样将书橱写的比较具体和生动的呢?

(抓住书橱的高和摆的书多两个特点来写)

5、小作者先写书房哪边,再写的哪边,最后又介绍了哪边?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根据作者的观察的先后,按物体的空间位置,按方位顺序来写)

5、小结:

介绍处所时可以从大小、陈设、用处等方面按方位顺序抓住重点进行描写,要写出其特点。

三、迁移仿作。

1、明确习作要求,揭示题目《我们的教室》。

2、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教室(大小、朝向、样式等),再确定重点,

仔细观察。

3、分清方位和观察的先后顺序,口述,师生共同评议。

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板书

习作2、我们的教室

大小、陈设、用处

按照顺序,抓重点写

五、教学反思:

 

练习2

一、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字,把“捡”、“剩”、“缘”三个字写端正,写正确。

2、用数笔画查字法查字典。

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4、照样子改写句子。

5、照样子修改病句。

6、熟记成语。

7、口语交际:

关于春游的建议。

8、学写毛笔字“东”、“会”。

二、教学重点:

1、照样子修改病句。

2、照样子改写句子。

3、用数笔画查字法查字典。

三、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

关于春游的建议。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五、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按笔顺写字,把“捡”、“剩”、“缘”三个字写端正,写正确。

2、用数笔画查字法查字典。

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练习2(教室板书,生齐读)

二、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学生说要求(按笔顺写字)

2.指导

(1)指名带读生字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2)思考这些字的规则是什么?

(3)指名汇报:

“捡”的第九笔画应该是短撇;“剩”的第七、八画分别是撇、竖弯钩;“缘”的第四笔是竖折,第五笔是横折。

(3)师范写,生用手数空

3、练习

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好的作业,师生评议。

三、教学第二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并说说要求。

(用数笔画法查字典)

2、指导

(1)生说说做题的方法。

(2)教师归纳:

1首先数一数所查的字共有几画;

2再在字典“难检字笔画索引”中找到这个字;

3根据相应的页码,在字典的正文部分找到这个字。

3、练习

学生按照以上方法,完成课本作业。

4、反馈

指名汇报。

四、教学第三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并说说要求。

(写近义词)

2、指导

(1)指名读词语,并说说意思。

(2)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方法;多找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从中

挑选意思最相近的词语。

3、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

参考答案:

漂亮——美丽;也许——可能

奇异——奇特;展现——展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照样子改写句子。

2、照样子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