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专用素质教育概论6套多选判断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471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续教育专用素质教育概论6套多选判断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继续教育专用素质教育概论6套多选判断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继续教育专用素质教育概论6套多选判断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继续教育专用素质教育概论6套多选判断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继续教育专用素质教育概论6套多选判断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继续教育专用素质教育概论6套多选判断题.docx

《继续教育专用素质教育概论6套多选判断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续教育专用素质教育概论6套多选判断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继续教育专用素质教育概论6套多选判断题.docx

继续教育专用素质教育概论6套多选判断题

继续教育专用训练试题:

素质教育概论·多选题【一】

(二)多选题:

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素质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特征具体体现在()等方面。

A.人文学科以及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受到应有的重视B.面向全体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平等

C.培养“完整的人”的目的被普遍认同D.教育教学活动中“人的手段”和“人的方法”的普遍运用

2.最佳点对接必须切实兼顾学生整体和个体差异两方面,特别要防止()倾向。

A.以智力开发为主,忽略了娱乐的作用B.超越教育阶段,忽视阶段特点

C.照顾了阶段的普遍性,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D.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3.创造有利于提高法纪责任素质的社会环境的方法是()。

A.加强宣传B.搞好示范C.树立典型D.结合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法纪责任要求,让人们自觉提高法纪责任素质

4.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法是()。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学说为指导,特别是要以这些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适应经济、社会现状及其发展要求,选择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恰当内容和形式

C.全面理解和把握劳动技术教育的性质、意义、内容、要求,全面落实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D.因地制宜,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动技术教育新体系

5.以下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

B.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

C.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容易形成模式内化、拒绝内化等偏差

D.“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

6.就学校而言,应从()上允许和激励学生沿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容许突现个性,应以不同的规格、标准要求各具个性特点和智慧潜能的学生。

A.思想观念B.课程设置C.方法手段D.学科分科

7.素质教育是一种“解放教育”,这意味着()。

A.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主动需要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直接目的

B.应该允许学生怀疑、质疑,提出不同见解,提出反面意见

C.学生的主体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活动中,也体现在管理活动、交往活动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生活中

D.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在学校的监管中由学生自主探索进行

8.当前,法纪责任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的主要表现是()。

A.基层执法中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现象尚未根绝

B.我国长期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确立和走向依法治国的时间尚短,致使履行法纪的行动仍不够自觉

C.“民不告,官不究”的思想根深蒂固,有些官、民在法纪面前存有侥幸心理,缺乏法纪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

D.执法执纪中“掺假”现象时有发生,法纪天平往往失衡

9.要做到严于律己,铸树典范,就需要教师做到()。

A.首先要充分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B.追求目标必须崇高

C.克服阻力,坚持实践D.竭力躬行,托以致远

10.个体内化是在个体的活动中进行的、实现的,它是个体的内部心理结构同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对后者加以选择和适应的过程,主要包括()以及自我强化等内容。

A.观察学习B.认知加工C.角色扮演D.主观认同

11.教材的根本属性决定了教材同时具有()等属性。

A.实用性与延展性B.科学性和实践性C.教育性和艺术性D.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

12.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可以从()等方面去进行。

A.大力宣传和践行“八荣八耻”B.广泛传播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C.鼓励学生增加体育锻炼,直接感受祖国强大的实力D.引导个体自觉加强修养锻炼

13.素质教育目标设计的现实依据是()。

A.充分认识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B.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要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确定符合当地社会发展水平、体现自身特色的教育目标

C.从受教育者自身的实际出发

D.综合国情和社会现实考虑

14.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塑造与潜能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和结合,意思是(),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A.以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B.以科学方法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C.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对受教育者进行塑造和完善D.以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个体能动力为依据

15.素质教育目标是()。

A.素质教育理想的现实化B.为学生提供自定目标、自主评价、自由发展的机会

C.素质教育职能发挥过程的分解和落实D.素质教育职能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16.就人类知识总体而言,不存在更有价值或更无价值之分,对任何知识的价值判断都要根据特定的()和一般意义而定。

A.对象需求B.培养目标C.培养过程D.对象价值

17.个体品德是由多种维度的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分为品德的()。

A.形式维B.功能维C.内容维D.效果维

18.精神审美素质具体包括()等内容。

A.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B.坚定昂扬的精神境界C.求真自由的胸怀情感D.准确地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良好品质

19.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某一层次教育目标的设计者,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处于决策层次的教育工作者要对全国或一个地区,乃至每一个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

B.学校领导者需要对本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

C.授课的教师需要对本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

D.每一位教师需要对本学科乃至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周密设计

20.与全面振兴国家的要求相比,目前人们思想素质还存在的一些差距是()。

A.认识偏颇,观念陈旧B.社会公德不足C.良心约束无力D.视野短浅

素质教育概论·判断题【一】

(三)判断题:

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要充分开发国家课程,首先要对国家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基本的评价。

(∨)

2.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光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

3.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财富的差异。

(×)

4.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激活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培养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创造性。

(×)

5.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

(∨)

6.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离开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学校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不可能的。

(×)

7.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

8.任何思想都有相应的道德反映,各种道德都是相同的思想体现。

(×)

9.家庭教育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

10.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

11.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

12.素质教育以学为本,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

13.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

(∨)

14.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统一差异性。

(∨)

15.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

(∨)

16.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

17.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努力构建带有自己教育风格的教育模式,就是向“科研型”教师乃至教育家前进的一条重要途径。

(×)

18.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优秀学生的教育。

(×)

19.所谓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的恢弘气度、文化的传统力量和文化持久的生命力,都植根于文化的底蕴中。

(∨)

20.特殊的人格素质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

21.推广相当于“克隆”,是探索和创新的继续,是发展的同义词。

(×)

22.尊重信任是实践素质教育教法的前提。

(∨)

23.在复杂多变的信息科学社会,只有具备健康体质的人,才能实现充分自由生存和全面和谐发展,进而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

24.不接受教育的人,先天遗传好、个人志向高的话也是有可能成为高素质者的。

(×)

25.社会教化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社会塑造的外部动因,个体实质化则是这一塑造得以实现的外在依据。

(×)

26.思想道德素质,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

(∨)

27.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状态,首先取决于他们的民族历史和生产力发展。

(∨)

28.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

29.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教育体系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

30.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世界观、信念和信仰系统。

(∨)

继续教育专用训练试题:

素质教育概论·多选题【二】

1.在确定心理教育内容时,需要防止的倾向主要是()。

(A)仅仅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一种手段,过分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

(C)单纯知识化倾向(D)心理教育孤立化倾向

2.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没有任何统一固定的模式。

一般而言,教育者可从()等方面努力。

(A)立足系统地知识考察进行知识传授(B)着眼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进行知识传授(D)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

3.“文化底蕴”是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在文化发展史上经过千锤百炼而凝聚、升华成的一些最基本的()。

(A)蕴藏于千姿百态的文化载体、文化现象深处的思想、精义(B)思想观念(C)价值准则(D)思维方式

6.脉络贯通具体包括的含义是()。

(B)对学科(专业)知识系统进行融会贯通和整体把握,准确判断其体系结构、精髓要点,正确把握各部分知识在学科、专业中地位作用

(C)打通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知识界限,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把握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总貌和它们的内在关联、区别

(D)把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的有机联系、主要区别

7.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念很多,素质教育应服从()、人才培育综合观等人才观念。

(A)人才作用重大观(B)人才成长时效观

8.对待自然、社会事物应()。

(A)在一般审美的基础上,运用个人智慧、选择独特视角,尽情领略各种美的存在与风采

(C)要善于发现人格美、精神美、科学美、道德美、心灵美等内在本质的美

(D)以一种良好的心态,自觉努力创造美,唤醒心灵美的情感

9.以下有关精神审美素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精神审美素质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B)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精神审美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C)不断内化精神审美方面的知识,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10.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现他的()。

(B)个性特点(C)兴趣爱好(D)优势潜能

11.具体来讲,素质教育教学应确立的重要观念是()。

(A)毕业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和核心产品,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通过毕业生质量来反映

(B)中高等教育阶段,生源质量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办学质量的基本因素

(C)教育追求质量,必须始终围绕和针对学生的客观情况

12.学校物理环境包括()等方面。

(A)绿化范围(B)校舍设施(D)校园布置

13.学校教育环境的要求是()。

(A)新建学校应设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及日照充分的地段(B)优化教室的自然环境(C)控制噪音(D)绿化校园

14.以下有关尊重信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尊重信任是爱的具体体现(B)尊重信任是实现素质教育价值的保证(C)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

15.以下有关能力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能力知识主要是创新和探索的知识(D)能力知识是我国教育所欠缺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17.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保障措施有()。

(A)架设师生全面沟通桥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C)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创造知识深刻内化条件

(D)运用实验实习教学,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训练,搭建知识深刻内化舞台

19.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

(A)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B)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20.美国教育家泰勒提出的著名的“目标模式”在今天看来,具有的不足之处是()。

(A)“先确定目的然后确定手段”的做法,在课程设计中未必可行,不应把目的和手段完全分开

(B)忽视了在一定情况下进行点滴改进的必要性,

(C)像理解力、鉴赏力等重要的教育结果,是难以测量和清楚地观察到的

素质教育概论·判断题【二】

1.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停留时间最短的场所,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场所。

(×)

2.人的潜能具有个别差异性,即具有不同的优势领域。

(∨)

3.人才是一切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基本依托,是所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4.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

(∨)

5.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

6.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

(∨)

7.素质教育试验的效果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和遗漏性。

(∨)

8.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离开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学校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不可能的。

(∨)

9.活动课程是学科性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

10.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

(×)

11.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

12.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就是判别某种教育活动是否属于素质教育的根本标准。

(∨)

13.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

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

(∨)

14.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

15.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

16.施教态度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

(∨)

17.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

(∨)

18.素质教育充分肯定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生命价值的独特实现方式,都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各自的途径。

(∨)

19.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作为“人”所必备的各种要素。

(∨)

20.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

21.家庭教育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

2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

23.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灵活性的。

(∨)

24.对素质教育的本质,除了从目的论上把握外,还需要进一步从方法论上把握。

(∨)

25.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

26.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

27.教材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努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因而,科学性和逻辑性是教材最重要的特点。

(∨)

28.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

29.积极参与科研学术研究并形成独特收获,这是素质教育对每位教师提出的新的基本要求之一。

(∨)

30.“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

(×)

 

继续教育专用训练试题:

素质教育概论·多选题【三】

1.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

P250

A构建社会主义新课改的核心条件B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C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D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2.素质教育对活动课程的要求是()。

P206

A适应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B明确目标、内容和形式C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D通过评估促进制度化

3.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可以从()等方面去进行。

P31

A大力宣传和践行“八荣八耻”B广泛传播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C鼓励学生增加体育锻炼,直接感受祖国强大的实力D引导个体自觉加强修养锻炼

4.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知识领域来分可分为()。

P109

A学科知识B意会知识C能力知识D信息知识

5.以下有关学习素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P35

A学习素质与其他素质不同,没有“良恶”、“自主”与“外促”循环等特性

B学习素质越高,越善于学习,越容易获得社会对其学习的积极支持

C学习素质是成人素质的核心,是所有素质形成提高的必备条件

D学习素质越低,则越不容易导致社会对其学习的限制

6.以下有关现代学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P37

A从过程看,要持续学习,广阅博览,把握精髓,将传承与变革结合起来

B从结果看,不仅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各种能力的形成,而且包括学会追求学问,进行研究创造

C从内容看,科学学习不仅要大量获取书本理论,更要积极投身实践锻炼

D从学习方法看,不仅要深入刻苦地自学,更要主动与他人切磋交流,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

7.()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P161

A忠诚职位,献身教育B尊重信任,深爱学生C竭力躬行,托以致远D严于律己,铸树典范

8.教育思想方法一般涵盖了()等。

P137A施教对象B施教态度C教育思想D教育观念

9.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P7

A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

B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C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种知识

D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10.活动课程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功能和地位是()。

P204

A促进学生博学多闻,为系统学习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

B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向志趣、志向的跃升

C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D使学生在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独特的个性

11.要树立健康的生命意识,应该做到()。

此外,生活上养成习惯,持之以恒;计划上及早安排,终身实施等方面也是要注意的。

P51

A思想上更新观念,高度重视B保健上必要投入,适宜实效C心情上拓展胸襟,追求平和D锻炼上统筹兼顾,见缝插针

12.素质教育中的社会教化主要包括的内容是()。

P88

A传授学习技巧B传授生活技能C传递社会文化D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13.要做到知识的脉络贯通可以参考()等原则。

P169

A教育者必须把自己所教的知识体系搞清楚、弄明白,确切把握它的内涵和外延;并弄清各部分知识的地位作用

B弄懂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内容的学术渊源、演变发展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前景

C所教学科、专业与其临近周围知识体系的关联及相互影响

D所教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关联情况

14.撰写科研论文是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具有的意义是()。

P246

A将试验过程中的新发现展示出来,接受公众检验B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也是一种召唤,召唤读者对本试验研究的理解、支持和合作C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D它是教育过程中师生生命流逝的一种“物化”形式

15.竭力躬行,托以致远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讲应坚持做到()。

P164

A教育者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视野,甘愿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无私地做学生超越自己的阶梯,自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教育者要积极挖掘一切教育潜力,尽自己的全部责任,为所有特殊学生的培养教育探索道路、研究方法、寻找对策,为他们顺利踏上自主健康成长之路贡献力量

C教育者躬行方向主要是深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增强托起的力量

D处处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为他们尽快成才、形成素质和终身发展

16.在目前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中存在着的突出问题是()。

P135

A违背课程开发规律,把校本课程变成浮华的外在装饰B背离学校办学理念,随意开辟校本课程

C脱离校本课程的宗旨,将校本课程异化为高考科目的延伸D在具体的校本课程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17.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等等。

P172

A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B对专业知识在专业岗位实际应用中的研用有得

C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D缺

18.精神审美素质中的缺陷主要包括()p57

A个人修养缺陷B精神素质缺陷C道德素质缺陷D审美素质缺陷

19.素质教育是一种“解放教育”,这意味着()。

P76

A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主动需要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直接目的

B应该允许学生怀疑、质疑,提出不同见解,提出反面意见

C学生的主体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活动中,也体现在管理活动、交往活动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生活中

D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在学校的监管中由学生自主探索进行

20.沟通是双向的,沟通的结果是()。

A第一层次是资源共享,既使社会教育资源能为学校教育使用,也使学校资源为社会教育使用

B第二层次将是相互融合,即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融合于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共同为国民素质的终身发展服务

C第三层次是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促进个性发展的同时力求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

D第四层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素质教育概论·判断题【三】

(三)判断题:

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