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三极管参数电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380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三极管参数电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三极管参数电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三极管参数电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三极管参数电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三极管参数电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三极管参数电路.docx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三极管参数电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三极管参数电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三极管参数电路.docx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三极管参数电路

数字电子

 

 

 

 

 

目录

摘要

一、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

(2)

二、理论分析与计算……………………………………………………………………(4)

三、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6)

3.1、系统原理框图

3.2、系统电路图详细分析及其实现

四、测试仪器与方法……………………………………………………………………(11)

4.1、测试仪器

4.2、测试过程及方法

五、心得体会………………………………………………………………………………(13)

参考文献

 

三极管参数测试仪电路设计

 

摘要

本系统电路是利用C51,辅以必要的外围电路,并进行模块化设计而成的三极管参数测试仪。

它具有功能稳定,精确度高,传输数据快的特点。

本系统电路实现了本次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而且我认为它的设计很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1·

一、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

针对题目要求,经过分析,我认为主要由四个大的模块来实现系统设计(如图一所示):

◆控制模块;

◆模拟处理模块;

◆数字处理模块;

◆显示模块

1.控制部分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高性能的专用单片机芯片实现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同时采样和控制显示的功能,且由于该芯片本身带有D/A和A/D转换,不用另外设计,但是专用芯片的通用性差,使用起来比较麻烦,且市场价格高,购买时不方便。

【方案二】针对题设要求,我也可以采用C51两片通用芯片来实现系统设计,一片用来实现控制显示、数据运算等功能;另一片用来产生扫描电压信号和调控恒流源。

该方案克服了专用芯片通用性差的缺点,学习起来容易熟悉掌握,而且市场价格低,购买、使用方便。

可见,两个方案都可以较好的实现系统功能,但考虑到专用芯片通用差,市场价格高的缺点,所以在此,我采用第二种方案。

2.模拟部分方案论证

模拟处理部分,主要在于恒流源IB的设计,它是该系统设计的重点之一。

在整个系统的工作过程中,都需要提供一个相对恒定的基极电流IB,因为IB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到测量参数的精确与否,决定了测试电路设计的成败。

【方案一】采用专用恒流源,它的性能稳定,简化了电路设计。

但是市场购买的恒流源所能提供的恒流值一般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市场价格也不低,使用不便。

·2·

【方案二】自己制作可调恒流源,这样可以根据设计需要提供多种恒流IB值,且成低,易于实现。

由于专用恒流源的数值不能调节,价格贵、使用不便,而自制恒流源更符合设计要求,所以我选择了方案二。

3.数字部分方案论证

该模块主要包括模数转化电路,数模转化电路,产生扫描电压电路。

其中用C51扫描电压的产生电路是重点之一,其波形的选择至关重要。

【方案一】用锯齿波作扫描电压,因为锯齿波是线性渐变的,其线性和周期性效果好;

【方案二】用三角波作扫描电压,但是由于它的变化是从小到大再到小,这样显示输出特征曲线的效果如图二所示,效果有所影响;

【方案三】用其他线性的波形作扫描电压也可实现,但涉及的电路较繁杂;

比较三种方案,我选择方案一。

(图二)

4.显示部分方案论证

基本部分的测试数据显示,我采用液晶显示,这样可以清晰明了。

而发挥部分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显示,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液晶显示有着轻便的优点,但是液晶显示器的效果好坏依赖与液晶的点阵密度,同时当数据采样时,就需要采集足够的样本点,增加了存储容量,实现起来比较麻烦。

【方案二】采用100MHZ的模拟示波器来显示三极管共射极接法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显示的效果非常好,清晰明了。

由此,我选择了方案二。

·3·

综上所述,我的总体方案是:

控制部分采用通用的C51芯片,模拟部分采取自己制作恒流源,数字部分的扫描波形采用锯齿波。

特性曲线显示部分我们采用示波器显示。

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2.1、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β=(IC-ICEO)/IB≈IC/IBVCE=const

在放大区基本不变。

在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上,通过垂直于X轴的直线(VCE=const)来求取IC/IB,如图三所示。

在IC较小时和IC较大时,会有所减小,这一关系见图四。

 

2.2、反向饱和电流

集电极—发射极间的反向饱和电流ICEO,集电极基极间反向饱和电流ICBO,ICBO的下标CB代表集电极和基极,O是Open的字头,代表第三个电极E开路。

它相当于集电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CEO和ICBO有如下关系:

ICEO=(1+β)ICBO

相当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和发射极间的反向饱和电流,即输出特性曲线IB=0那条曲线所对应的Y坐标的数值。

如图五所示。

 

·4·

2.3、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IC/IBVCE=const

在放大区值基本不变,可在共射接法输出特性曲线上,通过垂直于X轴的直线求取IC/IB。

具体方法如图六所示。

(图六)

2.4、V(BR)CEO(如图七)——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和发射极间的击穿电压。

对于V(BR)CER表示BE间接有电阻,V(BR)CES表示BE间是短路的。

V(BR)CBO(如图八)——发射极开路时的集电结击穿电压。

下标BR代表击穿之意,是Breakdown的字头,CB代表集电极和基极,O代表第三个电极E开路。

V(BR)EBO——集电极开路时发射结的击穿电压。

几个击穿电压在大小上有如下关系:

V(BR)CBO≈V(BR)CES>V(BR)CER>V(BR)CEO>V(BR)EBO

(图七)(图八)

2.5、考虑到误差要求,根据β的公式:

·5·

β=IC/IB,而IE=IC+IB,所以IE/IB=β+1,我们取UE电压量为IC的相应量(如图九),送示波器的Y信道。

而要求的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小于5N/100+1,其中N是直流放大倍数β的显示数值。

可见,要求的误差绝对值就是相应于小于5%。

(图九)

 

三、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

3.1、系统原理框图

整个系统由控制模块、模拟处理模块、数字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四个模块组成,各个模块又由几个相应的功能模块电路构成(如图十所示)。

 

·6·

由AT89C2051芯片

(2)编程产生数字信号,经D/A转换后分别变产生锯齿波信号和恒流调控信号。

锯齿波信号经过锯齿波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恒流调控信号对恒流电源产生电路进行调控,产生各种所需的恒流电源值。

AT89C2051芯片

(1)通过键盘输入信号调控选择对几种参数进行测量。

选定要测的参数由测量电路完成,并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送芯片

(1)处理,处理完后,液晶进行显示测定的参数值。

通过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电路,在恒流源和扫描的锯齿波电压下,可以把信号送示波器显示。

显示输入曲线时,X信道为VBE信号,Y信道为IB信号,显示输出特性曲线时X信道的信号为VCC,Y信道的信号为定值IB下相应的IC等效电压信号。

这样在示波器上显示的就是以VCC为横坐标,相应的IC等效电压信号为纵坐标的特性曲线图。

这样便可在示波器上显示出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3.2、系统电路图详细分析及其实现

3.2.1、系统总体电路

电路设计时所用的单片机AT89C2051的管脚排列如图十一所示:

 

·7·

系统的整体电路如图十二所示:

 

3.2.2、恒流电源电路

恒流源电路分为NPN型恒流源和PNP型恒流源,分别提供测NPN极型的三极管和PNP极型的三极管参数的稳恒电流|IB|,其中测NPN时的电路图如图十三所示:

 

·8·

测PNP时的恒流源电路如图十四所示:

 

3.2.3、测反响击穿电压电路(如图十五):

 

3.3.4、模数、数模电路

 

·9·

3.2.4、采样、放大电压电路(如图十六):

 

四、测试仪器与方法

4.1、测试仪器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

100MHZ的模拟示波器、数字万用表、EDA系统开发工具、仿真器和PC机等。

4.2、测试过程及方法

(1)、控制模块测试

控制模块的调试就是下载编译好的程序,运行测试,看所得结果是否为要控制结果。

若不是所要结果,则分析、查找原因,修改相关电路与程序,完成调试。

(2)、模拟处理模块测试

模拟模块需要调制的主要是恒流源的调试,其方法是:

仿真器中仿真调试;当改变负载时,测试电流是否改变。

若变化很大,则说明自行设计恒流源的方法可以实现。

仿真调试通过后,再进行硬件调试。

搭硬件恒流源电路进行调试时,改变负载的电阻值,然后用数字万用表在电路中测试电流,看是否有变化,若没有,则调试通过。

(3)、数字处理模块测试

数字处理模块涉及D/A,A/D的调试。

·10

·

①在调试D/A时,用单片机芯片编程产生周期数字信号,由于芯片是8位的,所以产生0-255个数,把D/A的输出端接入示波器,看示波器的波形是否符合预定要求。

符合,则调试通过。

②调试A/D时,输入模拟数据,看是否为模数转化后的数据。

不是,则分析、调整电路和程序;若是,则通过调试。

(4)、显示模块测试

对于显示模块的调试,就液晶显示而言,具体的是下载液晶显示程序,看是否能正常显示。

对于示波器,显示输入曲线时,X信道为VBE信号,Y信道为IB的相应电压信号,显示输出特性曲线时X信道的信号为VCC,Y信道的信号为定值IB下相应的IC等效电压信号。

这样在示波器上显示的就是以VCC为横坐标,相应的IC等效电压信号为纵坐标的特性曲线图。

这样便可在示波器上显示出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再把几个半导体三极管插入电路中进行测试,并纪录下相关数值,调节整机,使其到达最佳状态。

五、心得与体会

 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终于结束了,一刚开始,同学们都觉得忐忑不安。

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做过电子课程设计,不知道怎么去做。

然尔再做过之后,觉得真的是很好玩。

觉得真是没有虚度这一周的时间。

虽然这一次时间比较紧张。

但经过认真学习,真的积累了经验和知识。

感觉电子设计真的是很有趣。

这一次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激发了自己对设计的兴趣。

我认为课程设计,其实是对课本知识的一次实践,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和应用。

通过这次实检活动,我明白了学以致用的道理,书本与实际的差别。

在这次课程设计实习中,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画图技能,能够设计较为简单的一些电路。

这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对以前电子技术理论课程的应用。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结合实际的应用来理解以前学了而没有学会的知识,这给我对理论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也使我意识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这次数字电子设计中,谢谢给我辅导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我能取得这次设计的完成离不开你们的帮助,非常感谢!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杨素行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李清泉、黄昌宁编着.《集成运算放大器原理与应用》.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0

(3)余锡存、曹国华编着.《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王振红编.《数字电路设计与应用实践教程》.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