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建筑与装饰材料作业一至五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323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高专建筑与装饰材料作业一至五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职高专建筑与装饰材料作业一至五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职高专建筑与装饰材料作业一至五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职高专建筑与装饰材料作业一至五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职高专建筑与装饰材料作业一至五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高专建筑与装饰材料作业一至五章.docx

《高职高专建筑与装饰材料作业一至五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高专建筑与装饰材料作业一至五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高专建筑与装饰材料作业一至五章.docx

高职高专建筑与装饰材料作业一至五章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一、名词解释

1.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2.堆积密度—是指粉状、颗粒状或纤维状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量称为堆积密度。

3.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的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干质量。

4.体积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V总=致密体积V+开孔体积VK+闭孔体积VB)。

5.憎水材料-材料与水接触,其润湿边角θ>90°即说明该材料为憎水材料。

6.软化系数—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是表示材料耐水性的指标。

二、填空题

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2.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

3.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亲水性。

4.当材料的表观密度与密度相同时,说明该材料绝对密实。

5.当材料厚度增加,导热系数随之增加,当水变少时,导热系数进一步提高。

三、判断题

1.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的孔隙特性有关,而与材料的吸水饱和程度无关。

(X)

2.材料的耐水性常用软化系数表示。

(√)

3.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

(√)

4.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密度。

(√)

5.材料的吸水率大小仅与材料的孔隙率大小有关,而与孔隙特征无关。

(X)

6.材料越密实,其保温绝热性能越好。

(X)

7.材料的吸水率就是材料的含水率。

(X)

8.材料的孔隙率又称空隙率。

(X)

四、选择题

1.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V,开口孔隙体积为VK,闭口孔隙体积为VB,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为m,则材料的体积度是(C)。

A、m/VB、m/(V+Vk)C、m/(V+Vk+VB)D、m/(V+VB)

2.将一批混凝土试件,经养护至此28天后分别测得其养护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3Mpa,干燥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5Mpa,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2Mpa,则其软化系数为(B)。

A、0.92B、0.88C、0.96D、0.13

3.在100g含水率为3%的湿砂中,其中水的质量为(D)。

A、3.0gB、2.5gC、3.3gD、2.9g

4.下列概念中,(D)表明材料的耐水性。

A、质量吸水率B、体积吸水率C、孔隙水饱和系数D、软化系数

5.密度是指材料在(C)单位体积的质量。

A、自然状态B、绝对体积近似值C、绝对密实状态D、松散状态

6.经常位于水中或受潮严重的重要结构物的材料,其软化系数不宜小于(C)。

A、0.75-0.80B、0.70-0.85C、0.85-0.90D、0.90-0.95

7.某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20Kg,烘干到恒重时,质量为16Kg,则材料的(A)。

A、质量吸水率为25%B、质量吸水率为20%

C、体积吸水率为25%D、体积吸水率为20%

8.材料吸水后材料的(D)将提高。

A、耐久性B、强度的导热系数C、密度D、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

9.软化系数表明材料的(C)。

A、抗渗性B、抗冻性C、耐水性D、吸湿性

10.如材料的质量已知,求其体积密度时,测定的体积应为(D)。

A、材料的密实体积B、材料的密实体积与开口孔隙体积

C、材料的密实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D、材料密实体积与开口及闭口体积

11.对于某一种材料来说,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其(B)都是一定值

A、表观密度B、密度C、导热系数D、平衡含水率

五、简答题

1.试述材料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导热系数低的材料有哪些特征?

答:

导热系数的大小反映了材料的隔热保温性能,导热系数越大,材料的隔热保温性越差。

一般来说,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含水率低、孔隙率大,并且都是些细小而封闭的孔隙。

2.新建的房屋保暖性差,到冬季更甚,这是为什么?

答:

新房屋墙体的含水率较高。

因为同样的材料,当含水率增加,导热系数也会随之增加,而水的导热系数远大于空气。

当水结冰时,导热系数还会进一步提高,因为冰的导热系数又大于水。

故,新建的房屋保暖性差,到冬季更甚。

3.含孔材料吸水后对其性能有何影响?

答:

含孔材料吸水后,体积密度增大,导热性增强,而强度降低,隔热保温性变差,抗冻性变差。

4.建筑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除了亲水性和憎水性外,还有哪些?

各用什么指标表示?

答:

(1)吸水性和吸湿性,其中吸水性用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来表示,吸湿性用含水率来表示;

(2)耐水性,一般用软化系数来表示;(3)抗冻性,用抗冻等级来表示;(4)抗渗性,用抗渗系数来表示。

六、计算题

1.某种材料密度为2.6g/cm3,体积密度为1800Kg/m3。

将一重954g的这种材料试块放入水中,相当时间后取出称重为1086g。

求:

材料的孔隙率、质量吸水率。

解:

(1)已知密度

g/cm3,体积密度

g/cm3

故材料的孔隙率为:

P=

=31%

(2)材料的质量吸水率为:

(1086-954)/954×100%=14%

2.破碎的岩石试件经完全干燥后,其质量为482g,将其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经一定时间石子吸水饱和后,量筒的水面由原来的452cm3上升至630cm3。

取出石子,擦干表面水分后称得质量为487g。

试求该岩石体积密度和吸水率?

解:

因m1=482g,m2=487g,V’=630-452=178cm3

故:

体积密度ρo=m1/Vo=482/(178+487-482)=2.63g/cm3

吸水率Wm=(m2-m1)/m1×100%=(487-482)/482×100%=1%

 

第二章建筑胶凝材料

一、名词解释

1.胶凝材料:

指在建筑工程中能将散粒材料或块状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的材料。

2.气硬性胶凝材料:

指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和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

3.石灰的陈伏:

为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石灰膏要在储灰坑中存放两周以上,此即陈伏。

4.生石灰的熟化:

生石灰CaO加水后水化成为熟石灰Ca(OH)2的过程称为熟化,其反应式为:

CaO+H2O

Ca(OH)。

5.水泥体积的安定性:

水泥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二、填空题

1.石灰的特性有:

可塑性好、硬化慢、硬化时体积收缩大和耐水性差等。

2.建筑石膏具有以下特性:

凝结硬化快、孔隙率大、表观密度小,强度低、凝结硬化时体积微膨胀、防火性能好等。

3.国家标准规定:

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4.石灰膏在使用前,一般要陈伏两周以上,主要目的是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5.水玻璃在硬化后,具有耐酸、耐热等性质。

6.大体积混凝土,不宜使用水化热大的水泥,而宜使用水化热小的水泥。

(体积大,热量不易排出)

7.水泥熟料中硅酸三钙(C3S)含量增加,水泥石强度就越高。

8.活性混合材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铝和氧化硅。

三、判断题

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X)(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继续发展其强度)

2.建筑石膏的分子式是CaS04·2H20。

(X)

3.石灰在水化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其体积也有较大收缩。

(X)

4.因为普通建筑石膏的晶体较细,故其调成可塑性浆体时,需水量较大,硬化后强度较低。

(√)

5.生石灰加水水化后可立即用于配制砌筑砂浆用于砌墙。

(X)

6.石膏在硬化过程中体积略有膨胀。

(√)

7.水玻璃硬化后耐水性好,因此可以涂刷在石膏制品的表面以提高石膏的耐水性。

(X)

8.在空气中存放过久的生石灰,可照常使用。

(X)

9.石灰进行陈伏,其主要目的是使过火石灰充分熟化。

(√)

四、选择题

1.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时,最主要的特点是(D)。

A、体积膨胀大B、体积收缩大C、放出大量的热D、凝结硬化快

2.由于石灰浆体硬化时(C),以及硬化强度低等缺点,所以不宜单使用。

A、吸水性大B、需水量大C、体积收缩大D、体积膨胀大

3.(D)在使用时,常加入氟硅酸钠作为促凝剂。

A、高铝水泥B、石灰C、石膏D、水玻璃

4.建筑石膏在使用时,通常掺入一定量的动物胶,其目的是为了(A)

A、缓凝B、提高强度C、促凝D、提高耐久性

5.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B)

A、CaCO3B、CaOC、Ca(OH)2D、CaSO3

6.(A)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是受到结晶和碳化两种作用。

A、石灰浆体B、石膏浆体C、水玻璃溶液D、水泥浆体

7.在下列胶凝材料中,(B)在硬化过程中体积有微膨胀性,使此材料可独使用。

A、石灰B、石膏C、水泥D、水玻璃

8.硬化后的水玻璃不仅耐酸性好,而且(C)也好。

A、耐水性B、耐碱性C、耐热性D、耐久性

9.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是(D)

A、石膏掺量过多B、CaO过多C、MgO过多D、(A+B+C)

10.用煮沸法检验水泥安定性,只能检查出由(A)所引起的安定性不良。

A、游离CaOB、游离MgOC、(A+B)D、SO3

11.干燥地区夏季施工的现浇混凝土不宜使用(C)水泥。

A、硅酸盐B、普通C、火山灰D、矿渣

12.在完全水化的硅酸盐水泥中,(A)是主要水化产物,约占70%。

A、水化硅酸钙凝胶B、氢氧化钙晶体

C、水化铝酸钙晶体D、水化铁酸钙凝胶

13.纯(C)与水反应是很强烈的,导致水泥立即凝结,故常掺入适量石膏以便调节凝结时间。

A、C3SB、C2SC、C3AD、C4AF

14.(A)水泥适用于一般土建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A、硅酸盐B、粉煤灰硅酸盐C、火山灰硅酸盐D、矿渣硅酸盐

15.高铝水泥适用于(B)。

A、大体积混凝土工程B、配制耐火混凝土

C、长期承受荷载的混凝土工程D、处在湿热条件下的混凝土工程

16.硅酸盐水泥石由于长期在含较低浓度硫酸盐水的作用下,引起水泥石开裂,是由于形成了(B)

A、二水硫酸钙B、钙矾石C、硫酸钠D、硫酸镁

五、简答题

1.用石膏作内墙抹灰时有什么优点?

答:

洁白细腻;硬化时微膨胀,可单独使用,且不易开裂;孔隙率高,可调节室内潮度;防火性强。

2.石膏为什么不宜用于室外?

答:

因为石膏硬化后孔隙率大,所以吸水率大,抗渗性、抗冻性差,耐水性差,

故石膏不宜用于室外。

3.建筑石膏、水玻璃与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条件有什么不同?

答:

(1)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快,一般与水拌和后30分钟内可终凝,有时需要加入缓凝剂;

(2)水玻璃凝结硬化速度太慢,一般需要加热或加入Na2SiF6促硬剂加快其硬化速度;(3)水泥中的C3A硬化速度太快,不利于施工,因此一般需要加入适量石膏作为缓凝剂调节其硬化速度。

4.为什么石灰的耐水性差?

答:

石灰的耐水性差,主要是因为生石灰加水后形成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易溶于水。

因此石灰如果长期受潮或被水泡,会使已经硬化的石灰溃散,因此石灰不适宜在潮湿的环境中应用。

5.试述欠火石灰与过火石灰对石灰品质的影响与危害?

答:

(1)欠火石灰中含有未分解的碳酸钙内核,外部为正常煅烧的石灰,

它只是降低了石灰的利用率,不会带来危害。

(2)过火石灰结构致密,孔隙率小,体积密度大,并且晶粒粗大,

表面常被熔融的粘土杂质形成的玻璃物质所包覆。

因此过火石灰与水作用

的速度很慢,这对石灰的使用极为不利。

(3)过火石灰在使用以后,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逐步熟化膨胀,

使已硬化的砂浆或制品产生隆起、开裂等破坏现象。

6.水泥石中的钙矾石是如何生成的?

它起何作用?

对水泥石是否有破坏作用?

答:

适量石膏与水化铝酸三钙反应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即钙矾石),它可起到缓凝作用;但石膏过量,石膏则会继续与水化铝酸钙作用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晶体(即钙矾石),具有很大的膨胀性(体积约增大1.5倍),引起水泥石膨胀开裂。

7.为什么说掺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抗腐蚀性能一般来说比硅酸盐水泥强?

答:

由于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和火山灰质的水泥中掺有一定量的活性掺合料,该掺合料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铝和氧化硅,它们与水泥中的Ca(OH)2化合,生产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

同时,在Ca(OH)2存在的条件下,石膏又能与活性Al2O3发生反应,生产水化硫铝酸钙。

因此,掺入混合料后,水泥中的Ca(OH)2以及铝酸盐类含量大为减少,使得掺混合料的水泥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从而对海水和硫酸盐类溶液,以及对淡水的腐蚀比一般硅酸盐水泥要强。

8.对于受潮已大部分结成硬块的水泥,请写出你的处理意见?

答:

受潮水泥多出现结块,会降低或失去胶凝性质,强度也会明显下降,可通过重磨恢复受潮水泥的部分活性。

轻微结块,能用水指掐碎,强度降低约10%—20%,以适当方法压碎后,可用于次要工程。

第三章建筑结构材料

一、名词解释

1.合理砂率: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与和易性要求的情况下,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为最小时的砂率。

2.混凝土的和易性:

指既便于混凝土拌合物施工操作,又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成型的混凝土性能。

3.钢材的屈强比:

指钢的屈服强度与强度极限之比,用来评价钢材的利用率和安全可靠程度。

4.屈服强度:

钢材的屈服下点所对应的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

二、填空题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等的含义。

2.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有坍落度法或维勃稠度法。

3.在配制混凝土时如砂率过大,拌合物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就需要增加水泥浆。

4.砂的级配用级配区表示,砂的粗细用细度模数表示。

5.选择坍落度的原则是:

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在实际工作中,坍落度应根据施工方法和结构类型而定。

5.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其中以抗压强度为最高。

6.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是150mm×150mm×150mm。

也可采用非标准尺寸的试件,但测定结果应乘以换算系数。

7.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为30MPa。

8.砂浆的流动性以沉入度表示,保水性以分层度表示。

9.砂浆试件尺寸采用70.7mm×70.7mm×70.7mm立方体试件。

10.屈强比是用来衡量钢材的利用率和结构的安全可靠程度的指标。

11.结构设计时,钢以屈服强度作为设计计算取值的依据。

12.钢中磷的主要危害是冷脆性,硫的主要危害是热脆性。

13.砌筑砂浆中掺入石灰膏而制得混合砂浆,其目的是提高砂浆的保水性。

14.建筑工地和混凝土构件厂,常利用冷拉、冷拔和时效处理的方法,达到提高钢材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目的。

三、判断题

1.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

(X)

2.水灰比很小的混凝土,其强度不一定很高。

(√)

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X)

4.用同样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做成的不同尺寸的抗压试件,试压时大尺寸的试件破坏荷载大,故其强度高;小尺寸试件的破坏荷载小,故其强度低。

(X)

5.采用蒸汽养护的各种混凝土,其早期和后期强度均得到提高。

(X)

6.在混凝土中掺人引气剂后,则混凝土密实度降低,因而使混凝土的抗冻性亦降低。

(X)

7.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量,可增大拌合物流动性。

(√)

8.在保持骨料总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砂率值,可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

9.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可减小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X)

10.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拌和用水量的多少。

(√)

11.硫和碳是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越高,钢材质量越好。

(X)

四、选择题

1.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的大小主要由(D)来选取。

A、水灰比和砂率B、水灰比和捣实方式

C、骨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D、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

2.配制混凝土时,水灰比(W/C)过大,则(D)

A、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变差B、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变差

C、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D、(A+B+C)

3.试拌调整混凝土时,发现拌合物的保水性较差,应采用(A)措施。

A、增加砂率B、减少砂率C、增加水泥D、增加用水量

4.若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值达不到设计要求,可掺加外加剂(A)来提高

坍落度。

A、木钙B、松香热聚物C、硫酸钠D、三乙醇胺

5.配混凝土时,限定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是为满足(C)要求。

A、流动性B、强度C、耐久性D、(A+B+C)

6.试配混凝土时,发现混凝土的粘聚性较差,为改善和易性宜(A)。

A、增加砂率B、减少砂率C、增加W/CD、掺入粗砂

7.在混凝土中掺入0.25%的木质素磺酸钙,当混凝土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保持

不变的条件下,可获得(A)效果。

A、提高强度B、提高抗冻性、抗渗性C、(A+B)D、节约水泥

8.细骨料级配与颗粒粗细是根据(C)来评定的。

A、细度模数B、筛分曲线C、细度模数与筛分曲线D、细度模数与砂率

9、选择混凝土用砂的原则是(C)。

A、砂的空隙率大,总表面积小B、砂的空隙率大,总表面积大

C、砂的空隙率小,总表面积小D、砂的空隙率小,总表面积大

10.建筑中主要应用的是(C)号钢。

A、Q195B、Q215C、Q235D、Q275

11.建筑砂浆常以(A)作为砂浆的最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

A、抗压强度B、黏结强度C、抗拉强度D、耐久性

12.砂浆的保水性用(B)来表示。

A、塌落度B、分层度C、沉入度D、工作度

五、简答题

1.混凝土采用减水剂可取得哪些经济、技术效果?

答:

减水剂的作用是使水泥絮凝结构中的游离水释放出来,在不增加用水量的基础上,增加拌和物的和易性。

故混凝土采用减水剂可取得以下经济技术效果:

(1)增大流动性;

(2)提高强度;(3)节约水泥;(4)改善其他性质。

2.拌制混凝土拌合物过程中,有人随意增加用水量。

试简要说明混凝土哪些性质受到什么影响?

答:

增加水的用量,可引起混凝土以下性能的变化:

(1)和易性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水的用量,则水灰比增大,

拌和物的流动性增大,但保水性和粘聚性可能变差;

(2)强度的影响:

增加水的用量,引起水灰比增大,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则降低;

(3)变形性:

实践证明,减水水灰比是减少干缩湿涨的关键,因此,任意增加水

的用量,引起水灰比增大,则干缩越明显;同理,徐变影响的主要因素也是水灰

比,水灰比越大,徐变越大;

(4)耐久性:

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碳化都与水灰比有关,水灰比越大,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一般就越差。

3.为了节约水泥,在配制混凝土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

可采用以下措施:

(1)选用较好的砂、石骨料,改善粗细骨料的颗粒级配。

混凝土用砂一般优先采用II级配区、中砂,混凝土用石一般尽量采用大粒径的连续级配;

(2)尽量采用减水剂和引气剂等外加剂。

减水剂和引气剂都能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在不改变和易性的条件下,能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

4.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答: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有:

(1)采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

(2)采用干稠混凝土;

(3)采用湿热处理,可以提高早期强度;

(4)采用机械搅拌振捣,可比人工拌和得更均匀、更密实,

尤其对水灰比小的混凝土效果更明显;

(5)掺入早强剂,或掺入减水剂以减小混合料的用水量;

(6)以上各项的复合措施。

5.工地上使用钢筋时,常要进行冷拉和时效处理,为什么?

 

答:

冷拉是指在常温下进行的加工;时效是指钢材随时间的延长,强度、硬度

相应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建筑用钢筋,常通过冷拉和时效处理来

提高其强度,增加钢筋的品种规格,节约钢材。

6.为何说屈服点(бs)、抗拉强度(бb)和伸长率(δ)是建筑用钢材的重要技术性能指标。

答:

屈服强度是钢材设计强度的依据,抗拉强度是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强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比值(屈强比)反映了钢材工作的可靠性,屈强比一般在0.6-0.75之间,屈强比过小,表示钢材的利用率不高,过低,表示可靠性不好。

伸长率是衡量钢材塑性的重要指标,数值越大,表示钢材的的塑性越好,良好的塑性,可将结构上的应力(超过屈服点的应力)重新分布,从而避免结构过早破坏。

六、计算题

1.己确定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取15升进行试配。

水泥为4.6Kg,砂为9.9Kg,石子为19Kg,水为2.7Kg,经测定和易性合格。

此时实测的混凝土体积密度为2450Kg/m3,试计算该混凝土的配合比(即基准配合比)。

解:

试拌用的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Qb=Cb+Wb+Sb+Gb=4.6+2.7+9.9+19=36.2kg

和易性调整合格后的配合比(即基准配合比)为:

(取1m3计算)

Cj=(Cb/Qb)×ρoh×1m3=(4.6/36.2)×2450×1=311kg

Wj=(Wb/Qb)×ρoh×1m3=(2.7/36.2)×2450×1=183kg

Sj=(Sb/Qb)×ρoh×1m3=(9.9/36.2)×2450×1=670kg

Gj=(Gb/Qb)×ρoh×1m3=(19/36.2)×2450×1=1286kg

2.己知每拌制1m3混凝土需要干砂606Kg,水180Kg,经实验室配合比调整计算

后,砂率宜为0.34,水灰比宜为0.6。

测得施工现场的含水率砂为7%,石子的

含水率为3%,试计算施工配合比。

解:

因为W/C=0.6,故C(水泥)=W/0.6=180/0.6=300Kg

又因S/(S+G)=0.34,得:

S=606Kg,G=1176Kg

又因砂、石含有水,故施工配合比应调整为:

水泥用量:

C‘=C=300Kg

砂用量:

S‘=S(1+Ws)=606×(1+7%)=648Kg

石子用量:

G‘=G(1+WG)=1176×(1+3%)=1212Kg

用水量:

W‘=W-S×Ws-G×WG=180-606×7%-1176×3%=102Kg

3.某一试拌的混凝土混合料,设计水灰比为0.5,拌制后的表观密度为2410Kg/m,

且采用0.34的砂率,已知1m3混凝土混合料用水泥290Kg,试求1m3混凝土混合料其它材料用量。

解:

因W/C=0.5,C=290kg,故W=0.5×290=145kg

又因S/(S+G)=0.34,S+G+W+C=ρh×1m3=2410kg

故:

S=672kg,G=1304kg。

4.己知某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水泥用量为280Kg/m3,水的用量为195Kg/m3,

水泥强度等级为42.5,强度富余系数为1.13,石子选用碎石,材料系数αa=0.46,

αb=0.07。

试用混凝土强度公式校核,按上述条件施工作业,混凝土强度是否有保证?

为什么?

(σ=5.0MPa)

解:

因Kc=1.13,fce.k=42.5MPa,故fce=Kcfce.k=1.13×42.5=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