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614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docx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docx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

作业1

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神权思想法形成于()。

A、原始社会B、夏C、商D、西周2、在商代,()的主要任务是做沟通神人的工作。

A、“卜”B、“巫”C、“祝”D、道士3、我国夏商奴隶制社会的法律思想是()。

  A、自然法思想B、神权法思想C、礼治思想D、法治思想4、我国古代神权思想法在()得到巨大发展。

  A、殷朝B、西周C、春秋D、战国5、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A、亲亲B、尊尊C、长长D、男女有别6、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是()。

  A、父慈、子孝、兄友、弟恭B、亲亲和尊尊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D、“明德慎罚”7、西周的王位继承是()。

A、嫡长继承制B、父死子继C、兄终弟及D、禅让制8、提出“明德慎罚”思想的是()。

A、文王B、武王C、姜尚D、周公9、周公的()论是儒家“德主刑辅”思想的渊源。

A、“轻徭薄赋”B、“以德配天”C、“明德慎罚”D、“天命”、“天罚”10、周公“慎罚”说的主要内容包括()。

A、对罪犯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B、刑罚适中C、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D、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11、()是西周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

A、“明德慎罚”B、“亲亲”、“尊尊”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D、“世卿世制”12、“明德慎罚”就是要()。

  A、加强自我克制B、实行德治C、谨慎用刑D、反对滥杀无辜二、名词解释1、“五刑”

 

2、“亲亲”和“尊尊”

 

3、“明德慎罚”

 

4、“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三、简答题1、简述周公“明德”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夏、商神权法思想的表现。

 

3、简述西周“以德配天”说的意义。

 

平时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1.在秦王朝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汉初的治国指导思想是()。

A.“礼治”思想B.“法治”思想C.黄老学说D.“兼爱”思想3.试图把儒家礼治理论具体化、制度化、法律化,并力求付诸实践的第一人是()。

A.刘安B.贾谊C.董仲舒D.荀况4.将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实践的第一人是()。

A.刘安B.贾谊C.董仲舒D.荀况5.董仲舒创造的“天人感应”说()。

A.是一种神学目的论B.属于黄老之学C.含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D.秉承于墨家的“天志”说6.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是以()为基础形成和发展的。

A.秦的专任“法治”B.汉初黄老“无为”C.阴阳五行学说D.董仲舒新儒学7.早期黄老之学具有明显的性质是()。

A.儒法结合B.儒道结合D.道法结合D.神学、经学相结合8.汉初黄老学说的发展,最终以()所辑的《淮南子》一书的发展而达于顶峰。

A.陆贾B.萧何C.陈平D.刘安9.()一书实际上为汉初统治阶级提供了系统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治国理论。

A.《淮南子》B.《论衡》C.《新语》D.《韩非子》10.《淮南子》以()思想为主,融合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11.()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完备而又最系统地神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全面论证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的思想家。

A.贾谊B.董仲舒C.萧何D.陈平12.董仲舒认为()是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

A.礼B.法C.三纲D.经义13.东汉时期,律学已十分盛行,以经义注释汉律的就有数家,其中最有影响的是()A.叔孙宣B.郭令卿C.马融D.郑玄14.杜预认为,立法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是()。

A.“格之以名分”B.“简直”C.“穷理尽性”D.“变礼”15.杜预区分了律和令的界限。

他所谓的“律”()。

A.仅指刑法总论B.仅指刑法分论C.仅指刑法D.不但包括刑法,还包括其他各种规章制度16.杜预贯彻了其修律和法律之始终的基本精神是()。

A.“格之以名分”B.“简直”C.“穷理尽性”D.“变礼”17.杜预主张以()为标准解释法律。

A.名分B.民意C.语言D.历史18.张斐提出的“以例求其名”指()。

A.以判例定罪B.实行类推定罪C.实行罪刑法定D.实行罪刑相适应  19.刑、礼、道“迭相为用”的唐代思想家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孟浩然20.关于韩愈的“性三品”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继承了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但又有所发展B.认为性是“接于物而生”C.认为不仅有性,而且有情,情包括仁、义、礼、智、信D.是一种唯物主义的人性论二、多项选择题1.汉文帝在“约法省刑”方面有突出建树,他改革“秦朝遗留的严刑苛法的措施”主要有()。

A.废除连坐妆孥法B.废除诽谤妖言法C.废除肉刑D.下诏允许狱疑上呈有司2.《淮南子》对儒法两家学说的态度是()。

A.重儒轻法B.重法轻儒C.兼采儒法,以仁义为本D.兼采儒法,而注重“法治”3.下列观点中,属于西汉以来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所宣扬的神权思想的是()。

A.“天人感应”B.“君权神授”C.“天罚”D.“明于天人之分”4.秦朝统治者根据()原则,在原有法律的基础上,加以修订、补充,制定了统一的法律。

A.“事皆决于法”B.“事统上法”C.“法令由一统”D.“法治”5.()秦始皇“事统上去”的理论根据。

A.法家学说B.事皆决于法C.法治D.阴阳五行家的“五德终结”说6.早期黄老学派的代表作有()。

A.《春秋》B.《老子》C.《韩非子》D.《皇帝四经》7.《淮南子》的法律思想包括()。

A.“无为”是法的根本原理B.“法与时变,礼与俗化”C.兼采儒法,注重“法讼”D.贤人执法,“待圣而治”8.董仲舒对()作了神秘主义的解释,为说服它们都符合“天意”,同时把它们绝对化、永恒化。

A.“三纲”B.《春秋》法统主C.“德主刑辅”D.“君权神授”9.董仲舒维护皇权的《春秋》法统说,包括()。

A.《春秋》“大一统”思想B.“更化论”C.“罢黜百家”,统一思想D.“天人感应”与天罚论10.以下哪些法学家参与修定《秦始律》()。

A.贾充B.郑冲C.杜预D.斐楷11.杜预在律学方面的贡献主要是()。

A.参与修定《泰始律》B.第一个明确提出无君,无政府主张C.阐发“刑名”在法律中的性质地位作用D.为《泰始律》作注释、著“刑法律本二十一卷”12.张斐“理直刑正”法律观的具体表现有()。

A.明确区分和规定各种犯罪概念B.提出了“随事取法”、“临时观衅”的司法原则C.提出了“刑”、“理”、“心”、“情”、“事”综合的审讯原则D.提出了“纲举网疏”的主张13.对于如何“随事取法”,张斐认为应该()。

A.以类推定罪B.以判例定罪C.根据学者的一般看法定罪 D.“刑”、“理”、“非”、“情”、“事”综合审讯原则14.“安人宁国”方针的思想基础是()。

A.以儒家思想为主,推崇儒学B.吸收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C.吸收法家思想D.吸收佛教思想15.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李世民司法方面的主张()。

A.慎狱恤刑B.创立九卿议刑制度C.完善死刑的审批程序D.反对严讯,务求其实四、名词解释

1、《唐律疏义》

 

2.文张武设

 

3.三纲五常

 

五、简答题和论述题

1、简述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2、试述《淮南子》杂采众家的法律思想。

 

3、简述董仲舒的法律思想及其特点。

 

4、简述杜预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5、试述魏孝文帝对正统法律思想的吸收。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