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常识判断必做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125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常识判断必做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常识判断必做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常识判断必做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常识判断必做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常识判断必做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常识判断必做题.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常识判断必做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常识判断必做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常识判断必做题.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常识判断必做题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常识判断必做题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准确答案。

  1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A.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B.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C.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D.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故选B。

  2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日前向各地发出“关于禁止大树移植进城的通知”。

下列不是国家禁止大树进城原因的是(  )。

  A.移植大树进城,能够起到快速有效绿化城市的效果

  B.移植大树违背树木生长自然规律,不利于树木生长

  C.移植大树成活率低,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城市绿化不利

  D.移植大树成本费用高,不符合节约原则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大树移植进城,虽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方面突然改变其自然生长环境,违背了自然生长规律,可致其生长衰败甚至死亡,造成森林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破坏;另一方面,对大树的无度采挖,也会对良好的原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

另外,移植大树的成本费用很高。

A项是促使大树进城的原因,而不是国家禁止大树进城的原因。

故选A。

  3根据市政府整顿农贸市场的决定,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对集贸市场实行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因某个体户乱设摊点,给予其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该个体户不服,申请复议。

此案应以谁为被申请人?

(  )

  A.某区工商局

  B.某区公安局

  C.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为共同被申请人

  D.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共同的上一级机关为被申请人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虽然是联合执法,但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只可由工商局作出,所以,此工商局为被申请人。

故选A。

  4当你一走近感应玻璃门,它就会自动向左右打开;你一走远,它又自动关上。

这是靠(  )感应到人来的。

  A.震动

  B.人体移动

  C.紫外线

  D.红外线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质都能够产生红外线,红外线感应门的原理就是红外探测器探测到热量的变化而改变感应器的电压输出,从而作出反应。

故选D。

  51900年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运动,组成了“八国联军”进攻中国。

“八国联军”是指(  )。

  A.英美法德俄日意奥

  B.英美法俄日德奥葡

  C.英美法德日葡荷意

  D.英美德法俄荷意比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的八国联合军队。

故选A。

  6关于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下列准确的是(  )。

  ①古埃及国王美尼斯初步统一埃及

  ②阿育王完成了古代印度半岛的统一大业

  ③赢政建立了中国历一个封建王朝

  ④古代巴比伦位于“新月沃地”的西部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④

  D.①和③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征服了埃及,完成了埃及最初的统一大业,故①准确;阿育王的祖父旃陀罗笈多完成了古代印度半岛的统一大业,故②错误;秦始皇赢政建立了中国历一个封建王朝~一秦,故③准确;古代巴比伦位于“新月沃地”的东部,故④错误。

故①③说法准确,D为准确选项。

故选D。

  7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对待外来物种的准确态度是(  )。

  A.有目的地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以促动本国生物多样化

  B.为保护本国生物多样化,所有外来物种应一概拒之门外

  C.引进外来物种应尽量选择生长快、繁殖快、适合性强的物种

  D.外来物种人侵对本地造成极大生态危害,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刻不容缓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对待外来物种,我们应该谨慎引进,提升物种引进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建立健全外来入侵物种防御体系。

A、B、C三项太过绝对、片面,不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

故选D。

  8从2004年到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锁定“三农”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这体现了(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人民民主是真实的

  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

  ④我国正在增加农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宪法已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并未扩大,排除④。

关于“三农”问题,连续十年下发中央“一号文件”,真实地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故选A。

  9海拔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海面潮起潮落,能够说没有一刻风平浪静的时候,而且每月每日涨潮与落潮的海面高度也是有明显差别的。

所以只能用一个确定的平均海水面作为海拔的起算面。

我国以(  )海域的平均海水面为基准来确定海拔起算面。

  A.东海

  B.南海

  C.黄海

  D.渤海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我国以青岛验潮站求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零点,作为我国的海拔起算点。

故选C。

  10下列关于血管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三绝大部分

  B.动脉是血液从全身流向心脏的管道,而静脉正好相反

  C.我们平常在自己胳膊上、腿上看到的“青筋”是静脉

  D.我们平常所说的脉搏,也就是医生诊病时所摸的脉,是动脉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动脉是将从心脏流出的血液运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静脉正好与之相反。

其他三项表述准确。

故选B。

  11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根据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标准规定,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为一类,适用这个类区的环境噪声标准是(  )。

  A.白天55分贝,夜间40分贝

  B.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

  C.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

  D.白天60分贝,夜间55分贝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噪音限值白天为55分贝,夜间为45分贝。

故选B。

  12在中国近代,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实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都是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

从中国内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

  A.军事战略的错误

  B.社会制度的****

  C.经济技术的落后

  D.思想观点的保守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者实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制度的****,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社会制度的****是其根本原因。

故选B。

  13以下哪个选项中的作品全部出自美国作家之手?

(  )

  A.《悲惨世界》《了不起的盖茨比》《百年孤独》

  B.《飞鸟集》《草叶集》《静静的顿河》

  C.《飘》《红字》《汤姆叔叔的小屋》

  D.《瓦尔登湖》《海底两万里》《堂吉诃德》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悲惨世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思,A项错误;《飞乌集》的作者是印度诗人泰戈尔,《草叶集》是美国诗人华特·惠特曼的诗集,《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B项错误;《飘》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红字》的作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C项准确;《瓦尔登湖》的作者是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D项错误。

故选C。

  14在超市里常常看到牛奶装在方形的容器中出售,而碳酸饮料则常装在圆形的容器中出售。

关于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视觉上圆形比方形更柔和舒缓,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

  B.圆柱形易拉罐下底可做成半球形凹槽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C.牛奶通常需要存放在冷藏柜中,立方体容器更节约空间

  D.碳酸饮料通常直接用包装罐饮用,圆柱体拿在手里更舒服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题中A项解释不合理,如果依照A项解释,那么所有的包装盒都应做成圆形的,就不存有用方形包装的产品了。

事实上生产商并没有这么做,说明该项解释不合理。

故选A。

  15在我们居住的北半球上,出现冬冷夏热这个自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季风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海洋暖流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地球自转是白天黑夜形成的原因,季风和海洋暖流均与冬冷夏热无关,而地球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之间移动,形成冬冷夏热的自然现象。

故选C。

  16史料大致能够分为两类:

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

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

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

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

  A.商朝卜辞

  B.《史记》

  C.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商朝卜.辞即甲骨文。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故选A。

  17电炉丝通电后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却不太热,这是因为(  )。

  A.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强度比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强度大

  B.铜导线的电阻小,所以消耗的电能少,电炉丝的电阻大,消耗的能量多,所以热得发红

  C.铜导丝有绝缘层,所以不怎么热

  D.铜导线比电阻丝传热快,所以不怎么热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根据热量公式Q=I2Rt,因为电阻丝的电阻很大,而铜导线的电阻非常小,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时,R越大,产生的热量就越大。

故选B。

  18下列表述中准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金属在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B.惰性气体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害的气体燃料

  D.钢是铁和碳按照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合金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题中B项错误,惰性气体又称稀有气体,它的化学性质虽不活泼,但仍能够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项错误,天然气作为燃料,可能会发生爆炸而造成伤亡,所以不能说天然气“无害”。

D项错误,钢是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并含有锰、镍、钒等其他元素的材料。

故选A。

  19下列相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夏天不宜穿深色衣服,深色衣服比浅色衣服更易吸收辐射热

  B.驱长虫药若饭后服用,不易达到的驱虫效果

  C.按照建筑采光要求,相同高度的住宅群,昆明的楼房问距应该比哈尔滨的楼房间距大

  D.在汽车玻璃清洗液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酒精,可使其抗冻效果更好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昆明地区的太阳高度角要大于哈尔滨,所以相同高度的住宅,昆明地区楼房间距应该小于哈尔滨。

故选C。

  20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是(  )。

  A.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能够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B.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

  C.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

  D.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理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能够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所以A项准确。

该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

”所以B项准确。

该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所以C项错误。

该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理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所以D项准确。

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