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611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

《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

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标题】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陈义【关键词】中学生?

?

家庭教养方式?

?

影响因素【指导老师】郑红渠【专业】教育学【正文】

目录

1.前言………………………………………………………………………………………………1

2.概念界定?

…………………………………………………………………………………………1

2.1家庭教养方式概念的界定………………………………………………………………………1

2.2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界定?

?

……………………………………………………………1

3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的研究现状?

……………………………………………………2

3.1?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

…………………………………………………………………………2

3.2?

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人格的影响?

…………………………………………………………2

3.3?

家庭教养方式与学生行为的研究?

……………………………………………………………3

3.4?

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3

3.5?

前人研究的不足?

………………………………………………………………………………4

4?

理论假设…………………………………………………………………………………………4

5?

研究方法…………………………………………………………………………………………4

5.1研究对象…………………………………………………………………………………………4

5.2?

研究工具?

………………………………………………………………………………………4

5.3?

数据处理?

………………………………………………………………………………………5

6?

结果与分析………………………………………………………………………………………5

6.1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特征?

……………………………………………………………………5

6.2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6

7讨论?

………………………………………………………………………………………………8

8本研究的意义及启示……………………………………………………………………………9

8.1研究意义………………………………………………………………………………………9

8.2建立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10

9研究的不足和今后改进的方向…………………………………………………………………11

10结论?

……………………………………………………………………………………………11

参考文献?

…………………………………………………………………………………………13

附录?

?

………………………………………………………………………………………14

致谢?

?

………………………………………………………………………………………18

1.前言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荣格也强调早期的生长环境对儿童个性成长的作用。

而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儿童早期生长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能影响儿童智力、人格和行为的发育,乃至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密切的关系[5]。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很久以来一直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般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和概括,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目前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很多,家庭作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子女的成就,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探讨学习成绩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发现家庭教养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良好家庭教养方式的模型,提高父母对教育子女的正确认识,从而推动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概念界定

2.1家庭教养方式概念的界定

所谓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1]。

也有学者使用“抚养方式”、“教育方式”。

但“抚养方式”主要是指对儿童生理上的养育,旨意为满足儿童生理需求的方式,“教育方式”更注重对儿童思想、行为、态度、规范的教导方式。

本研究认为家庭教养方式应该既注重儿童的生理需求,又注重儿童的思想、行为、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2.2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界定

中学生是指在中学读书的学生(《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p1498),中学阶段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约从11岁、12岁到17、18岁结束,历时6年左右。

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是从11岁、12岁到14、15岁,这三年时间是个体发展的一个加速。

高中阶段又称为青年期,是从14、15岁到17岁、18岁。

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中学生的活动中通常试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具有一种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自我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与孩子的自我概念显著正相关,对学生的适应行为和学业成绩有较显著的积极影响。

父母对孩子关心理解,常常给孩子鼓励,能很好地与孩子配合,有利于孩子对外界事物的探索,可使孩子个性、心理得到良性的平衡发育,为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发育的成熟提供稳定和有安全感的环境。

[2]

3.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的研究现状

3.1?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

总体而言,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一般从两种取向进行研究,一是从父母教养行为的维度入手,探讨某一行为维度或行为维度下的具体的教养方法;二是将父母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

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

研究结论揭示,儿童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的某个行为维度决定,而要受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这个结论受到众多心理学家的支持。

桑标从“接受一拒绝”和“宽容一严厉”两个维度划分母亲的教养方式,从“肯定一否定”维度划分父亲的教养方式,探讨其对中日不同文化背景下孩子的性格的发展。

陶沙、董奇等研究了儿童母亲的教养行为的结构,结果表明,母亲的教养行为包括敏感性、接触与参与、交往指导、认知发展指导、积极情感的表达、消极情感的表达六方面。

学者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共识。

研究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生育孩子的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影响其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父母所处的文化背景也影响家庭教养方式:

王耘等研究了不同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因素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结构是影响母亲抚养行为的重要变量,主干家庭母亲的抚养行为总体上优于核心家庭的母亲。

张文新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城市青少年的父亲对孩子有更多的情感理解与温暖,城市母亲与农村母亲在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没有差异,但对孩子的干涉、保护、否认拒绝、惩罚严厉更多。

3.2?

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人格的影响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是人生相当重要的阶段。

此时身心发展的内在矛盾及情绪的不稳定性,加之缺乏对外部压力适当的调适方法,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2]。

近年来,国内研究报道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较为普遍和突出[3]。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初中生自我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子女是温和的,有情感的,孩子便有积极的评价。

相反,父母关心方式不当可能造成冲动情绪和孤独倾向。

过分关心,则会使他们缺乏对失败和挫折的应付能力,致使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度保护是不良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使之丧失情感支持,心情沮丧,对自己做出否定的评价,甚至产生行为和情绪问题。

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等不良养育方式会使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互动中得不到应有的良性支持,而缺乏信心、退缩和封闭,久而久之,孩子们可能会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变得孤僻、不合群,父母应多关注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变化,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足够关注的同时,要努力营造平等、和睦、民主的家庭气氛,与孩子一同成长,和孩子一起走过成长中的困境。

国内外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障碍的关系也有很多研究,结果也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人格特征、自我概念形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3.3?

家庭教养方式与学生行为的研究

初中生行为问题各因子包括有分裂样、抑郁、社交问题等[6]。

父母教养方式各因素有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等。

家庭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第一个微观生态环境。

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显著相关,?

分裂样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有负相关统计学显著性,与父母过度保护、偏爱有正相关统计学显著性;抑郁与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干涉、过保护、偏爱有正相关统计学显著性;强迫性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有负相关统计学显著性;与父亲惩罚、严厉等有正相关统计学显著性;攻击行为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有负相关统计学显著性,与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有正相关统计学显著性;违纪行为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有负相关统计学显著性,与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有正相关统计学显著性。

以上均提示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发生,因此父母应该对子女多加关注、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避免采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养育方式。

对青少年的教育,要走出那种认为对孩子“卡得紧,管理严”才是关心和爱护子女的认识误区。

3.4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家庭结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成员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它是家庭存在的社会形式。

家庭结构按照其完整性可以分为常态家庭与非常态家庭。

非常态家庭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指双亲曾有过离婚史的离异家庭;二是指父母或其中一方由于疾病、天灾等自然原因过早去世的缺损家庭;三是指继父母及收养关系的家庭。

中学生在这样一种失常的状态下,其后果之一就是削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情感联系与家长的榜样作用,使家庭教育职能大大减弱。

家长受教育水平也影响家庭教育方式。

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在教养问题上能理解和尊重子女,站在子女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积极探索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既是孩子的长辈,也是孩子的朋友;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在教育上或者溺爱、纵容,或者采用急躁粗暴的方式处理孩子的问题,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家长的情绪性格也对家庭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父母乐观、镇静、愉快的情绪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具大的感染力。

因此,父母应自觉克制来自各方面的烦恼、

black;background-color:

#ffff66'>伤感和忧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迷人。

青少年对一种家庭气氛的心理承受力表现在他对家庭成员形象的适应和接受,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情绪可能会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5?

前人研究的不足:

通过对查阅文献的分析,以往研究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对家庭教养方式特点的研究较少。

二是以往研究中对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因素探讨较少。

三是从研究方法、研究水平看,现有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和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