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5999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docx

《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docx

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把握《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规范高中地理教学,特制定本意见。

本“指导意见”分章按“课程标准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编写。

“课程标准内容”是教学的目标源头,采取按章直接录用的方式,方便教师对应检索。

“教学要求”主要提出学生学习应达成的三维目标和教师应完成的教学任务。

“教学要求”按节采用表格形式,分为“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和“说明”三部分。

“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在必修阶段都要达到的要求;“发展要求”指有条件的学校或有这方面兴趣的学生在必修阶段逐步可以达到的要求,并非全体学生都应达到。

对地理知识和能力的学习要求,按照“课程标准”既定的能力层次来制订,并以行为动词来提示。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采用体会、认识、感受、感悟等心态词汇,以明确这一维度的要求。

“说明”部分主要指不宜拓展的内容(留待选修学习)、超标准的内容、建议删除的内容、限定深广度的内容等,对学生学习提出指导性建议。

“教学建议”是按章对如何实施教学和达成教学目标所提出的参考建议。

“教学建议”不是刚性要求,而是一个导向。

本“指导意见”采用提纲挈领的方式,力图对关键问题做出简要说明,让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必修《地理Ⅰ》

必修《地理Ⅰ》着重讲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自然环境的组成、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融合与协调。

要按本“指导意见”的要求,准确掌握每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落实每一个专题的三维教学目标,以确保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课程标准内容

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要求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基本要求

1.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其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能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4.对九大行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了解宇宙具有物质的特性和运动的特性,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发展要求

运用观测资料,描述月相的周期变化现象。

说明

1.对不同天体的特点建议仅作简单介绍,在选修1中将有详细说明。

2.活动“观测月相”可以不做,初中《科学》已有相同内容。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基本要求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

3.收集和分析有关太阳活动的资料,提高对材料的收集、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发展要求

能根据收集的材料,描述太阳活动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的影响。

说明

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有关内容在必修1和选修1中有较大重复,建议以必修1为主,在选修1中可以略讲或不讲。

 

1.3地球的运动

基本要求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能分析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5.观察演示实验和模拟演示实验,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6.通过模拟实验和绘图,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发展要求

观测当地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验证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说明

1.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学图解和数学计算公式可为学生课外学习内容。

2.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的成因在初中《科学》中已有讲述,这里可以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1.4地球的结构

基本要求

1.了解地球的内部和外部的圈层结构。

2.了解各圈层的特点和划分依据。

3.通过读图、绘制图表等活动,提高读图用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发展要求

收集资料,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地球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说明

对各圈层的特点要抓住其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三、本章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本章建议用8课时完成,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4课时,第四节1课时。

2.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学生在空间概念的建立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可以采用图解、模拟实验、多媒体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主要用图解法、表解法和数据分析法。

用图解法或表解法探究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总结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规律;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天体、天体系统和宇宙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欣赏宇宙的美,感受宇宙的奥妙;采用数据分析法来探究九大行星的太阳辐射、表面温度和水分状况等特点,理解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

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可以采用图示法和资料分析法。

用图示法讲解太阳活动的类型,使学生形成直观的太阳活动分布概念;用资料整理和分析法探究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互联网上资料的收集或报刊、书籍资料的整理、分析,强化探究过程。

第3节地球的运动

本节的教学内容在空间概念的建立上难度较大,应采用图解法、模拟实验和模拟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可以用图解法或模拟实验法探究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用模拟实验演示地转偏向力的存在;用模拟实验或模拟演示法探究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用模拟演示法探究昼夜更替的成因,使用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运动、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

第4节地球的结构

可以采用图示法和资料分析法。

用图示法讲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用资料整理和分析法探究地球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活动设计

活动排序基本按教材中呈现的次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中的相关活动做适当的增减(下同)。

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3个活动。

活动1:

“计算和思考”可以不组织。

活动2:

“月相观测”在初中《科学》中已经做过类似活动,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

活动3:

通过分析九大行星基本数据,讨论各行星的太阳辐射、表面温度和水分状况的特点,探讨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

可以用问答、讨论或辩论的方式组织学生交流。

本节教材建议增加两个活动。

活动4:

课前让每一位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在网上收集天体和宇宙的影像资料,在课内进行展示交流,归类并分析特点,形成宇宙的物质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的概念。

活动5:

用示意图或结构图,总结出宇宙中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3个活动。

活动1:

“计算和思考”可以不组织活动。

活动2:

探究太阳辐射能的利用与农业的关系。

观看大棚农业和一般农田的影象资料,讨论它们在生产条件、生产特点上的差异。

通过计算,了解太阳辐射能的利用效率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

讨论学校附近或城市近郊发展大棚农业的可行性。

活动3:

收集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资料(或教师提供有关资料),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第3节地球的运动

本节教材内容难度较大,空间思维要求较高,教材共设计了10个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活动1:

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太阳日和恒星日的长度;讨论计量时间的其它精确方法及其科学价值。

这个模拟实验因太阳光位置的确定有一定的难度,建议采用图示的方法进行演示。

活动2:

计算特定纬度的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探究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通过对计算数值的分析,总结规律。

活动3“演示昼夜交替”可以替换成:

用模拟实验探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和偏向规律。

准备一个地球仪和一个方向标(带箭头的硬纸板条或用铅笔代替),选择地球仪上三个点(南、北半球和赤道上各一个点)。

观察随着地球自转,在保持箭头起始方向不变的条件下,方向标相对于地球仪上的方向有什么变化。

活动4:

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

此活动应在课后进行,也可以由教师提供观测数据,在课堂内进行计算。

活动5、6、7可以替换成:

探究区时换算的方法和设立日期变更线的意义。

通过具体城市间区时的换算,总结区时换算的数学式。

说明:

时区的划分方法和区时的一般换算方法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已经学过,这里主要强调区时换算数学式的建立。

教材的活动6属于区时计算的案例,可以作为思考练习。

活动8:

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太阳直射点在不同位置上时,地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分布规律。

建议可用一个两面成直角的硬纸板替代太阳光(画好太阳光线)和晨昏线,或用一支铅笔代表太阳光,并始终位于黄道平面上,保持黄赤交角和地轴的指向不变(指向北极星),观察地球仪绕日(铅笔尾端)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铅笔头)在地球不同纬度运动的特点,并总结规律。

活动9:

关于日历上“二分二至”位置与地球公转运动的讨论,可作为思考题。

活动10可替换成:

用数学图解法探究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学计算式。

数学式的建立可以用数学几何图解的方法。

第4节地球的结构

本节教材只设计了一个活动,建议增加一个资料收集和分析讨论活动。

活动1:

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要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来绘制。

建议增加活动2:

课前在图书馆或互联网收集有关地球各圈层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材料,或教师提供相关材料,交流、讨论地球各圈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一、课程标准内容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基本要求

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过程。

3.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发展要求

1.进行实物观察和野外考察,采集岩石及化石标本,识别常见矿物,提高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能画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说明

1.在讲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时,不必深究各种地质作用。

2.关于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可适当拓展。

2.2地球表面形态

基本要求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加深对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

发展要求

根据实际条件,进行地质、地貌野外考察,探究地表形态成因。

说明

对原理性较强的知识点,突出主干知识即可,不必展开分析。

2.3大气环境

基本要求

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理解对流层大气在削弱短波辐射(太阳辐射)和长波辐射(地面辐射)时的差异性,进而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

4.了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5.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6.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7.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状况,理解其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8.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9.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及成因。

10.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

11.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低压(气旋)系统与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以及对天气的影响。

发展要求

1.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

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并绘制相关地理图表。

3.了解大气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提高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

说明

对于目前尚未定论的现象(如中纬高空西风等),实际教学中不必涉及。

2.4水循环和洋流

基本要求

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发展要求

调查家乡河流的基本状况,并能提出可行性治理和开发建议。

增强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说明

作为知识铺垫,可简单说明洋流的成因,但主要为学生课外学习内容。

三、本章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本章建议用12课时完成,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7课时,第四节2课时。

2.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能力要求高,学生在理性思维和空间想象方面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学中可采用讲练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探究法、模拟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第1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本节内容概念较多,考虑到学生尚未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可采用教师讲解、演示、引导学生实物观察、归纳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有条件的学校应强化实物观察和实验。

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

对原理性较强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可用讲解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但需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结合世界或我国某地实际地貌状况,启发学生思考,学会解释其中缘由。

采用图片或影像资料向学生展示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让学生在感受优美自然景观的同时,激发探究自然奥妙的热情。

第3节大气环境

教师可采用讲解法、比较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图示大气温室效应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大气温室效应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教材中的图示分析,了解太阳、地面和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特点;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三圈环流的特征;通过绘图、讲解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通过比较、推理、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季风环流的基本特征;通过案例法导入,引出锋面概念,分析锋面特征;通过讲解、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低气压、高气压系统的类型及天气特点。

第4节水循环和洋流

在使用讲解法解释水循环相关原理的同时,通过案例法着重分析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发展观。

充分利用各种素材和实际案例,重视引导学生对实际地理问题的探究。

3、活动设计

第1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3个活动。

活动1:

“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

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一些矿物标本。

教师要先介绍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方法。

在学生分组活动中每组人数不宜太多,4人一组为好。

要为每个小组提供常见矿物标本,活动结束时要让学生填写常见矿物鉴别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此活动延伸到野外。

活动2:

“野外采集岩石标本”可与活动1合并进行。

活动3:

让学生绘制简单的地壳物质循环图示,加深对基本规律的理解。

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8个活动。

活动1:

让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或我国具体地质现象、地形分布的成因,并鼓励学生敢于表明自己的不同见解,推崇科学的探究精神。

活动2:

“背斜谷与向斜山的形成”。

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考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活动3:

“断层构造”、活动4“褶皱构造”可与活动2同步进行。

活动5:

“火山喷发和地震对地形的影响”。

可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在网上收集有关影像资料,在课内组织展示交流。

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实地观察火山地貌。

活动6、7、8:

收集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进行对比分析、讨论。

第3节大气环境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11个活动。

活动1:

可以作为思考练习。

活动2与活动3:

仔细观察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图示,理解它们之间的能量转换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活动4:

阅读有关玻璃温室效应示意图,讨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5:

学生自己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活动6、7:

模仿绘制三圈环流示意图,并简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活动8:

结合生活体验,让学生描述季风现象,并由此引发思考,探究其根源,掌握季风环流的基本特征。

活动9、10、11: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收集相关气象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收集的气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解释天气现象的成因。

第4节水循环和洋流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4个活动。

活动1:

分析水循环示意图,讨论水循环的成因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活动2:

应分开实施,建议采用下面两个活动。

活动之一:

讨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通过讨论,进一步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活动之二:

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的河流状况。

要倡导合作学习,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方案、找出解决对策,并尝试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3:

绘制洋流分布模式简图(可尝试用计算机制作、演示洋流的动画)。

根据洋流分布模式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活动4:

可以作为思考练习。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课程标准内容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教学要求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基本要求

1.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尤其是生物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

2.了解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突变对地球生物的生存威胁。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懂得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4.搜集有关地理信息,对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相关结论进行解释。

发展要求

1.理解人类作为地理要素的特殊意义。

2.能科学地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案例。

说明

1.对生物演化的内容,不宜补充和拓展,抓住动物和植物主线,勾勒生物进化的基本线索即可。

2.地质年代的“纪”和“年份”为学生课外学习内容。

3.可以适当补充对恐龙灭绝事件的多种解释,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精神。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基本要求

1.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含义;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理解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性状的作用。

3.理解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尝试分析和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增强可持续发展观。

4.分析不同尺度上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发展要求

1.理解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中的“镜子”作用。

2.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说明

不要从土壤发生学角度增加土壤发育的知识,只要让学生建立土壤的形成与成土要素间的联系即可。

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基本要求

1.认识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2.了解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

3.理解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4.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森林、草原、荒漠)、分布,描述其基本特征。

5.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陆地资源的意义。

发展要求

运用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解释地球陆地表面自然带的分布特征;运用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对当地土地利用状况做出评价。

说明

对于自然带的概念不作展开;解释地理环境的分异现象用纬度、海陆、地形等影响因素即可,课堂教学中不宜引入“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非地带性”的概念;自然带概念、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等,为学生课外学习内容。

三、本章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本章建议用6课时完成,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3课时。

2.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阅历和视野的因素,存在对大尺度的地域分异和环境整体性的时空观察的局限,增加了本章内容学习的难度。

限于教学条件,课堂教学可能会导致抽象说教的教学行为。

因此,本章教学建议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尤其是模拟探究和情景引导。

具体建议如下:

第1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生物进化”内容,可以借助图表或时间轴讲解形式,梳理生物的进化链,强调说明地球环境改善对生物进化的意义;“生物(恐龙)灭绝”内容,可以采用探究方法,课内外结合,可延伸至课外。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内容,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评价、总结,揭示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对环境的影响,确立人地相关的地理观。

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环境整体性表现”内容,可运用图示解释和实验的方法;“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内容,可采用以土壤发育形成为案例加以论证的方法;“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内容,可采用举例和案例分析方法,说明地理要素关联性原理。

第3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采用多媒体手段,利用网络资源和影像资料进行教学。

“地域差异性表现”内容,采用图像或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地域分异基本规律”内容,采用图示和讲解,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区别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主要陆地自然带”内容,用图像观察和分析方法;“差异性和因地制宜”内容,用案例分析方法。

3.活动设计

第1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3个活动。

活动1:

学生读图完成生物进化链的填表内容,分析、讨论得出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

活动2:

有条件的学校,课前布置学生在网上搜索有关恐龙灭绝之谜的各种文字、音像和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课余展开适度讨论,引发学生的解谜兴趣;在课内,着重解决“小行星撞击”与“恐龙灭绝”之间的中间环节——“地球环境”变迁对生物的影响。

活动3:

让学生自主合作,以小组形式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教师事先提出活动具体要求,包括调查内容和目的、调查对象、时间安排和安全措施等,并设计好活动记录表。

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5个活动。

活动1:

思考“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如果找不到本地恰当的实例,可以让学生按图示“描述”和“解释”,描述是对观察到的现象的陈述,解释是对要素间的因果联系作出推断说明。

活动2:

“土壤冲刷”实验,如果当场实验有困难,可以事先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拍成录象。

活动的第④题作业是重要的结论,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完成。

活动3:

这类思考性的活动,不单独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来处理,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机地穿插在相关内容的教学中进行。

活动4:

本活动的部分内容需要在课外完成。

教师可以先设置一张表格,包括性状特点、成因分析、资料来源等栏目,布置活动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