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广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5855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州广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州广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州广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州广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州广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州广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docx

《州广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州广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州广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docx

州广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

(或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

结构形式

面积

121371.1平方米

层数

6层

建设单位

广州凯得文化娱乐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北京城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部门

北京城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项目部

编制人

张宏伟何继东

编制时间

报审时间

审批部门

审批时间

审批人

审批意见(填写讨论的主要结论包括应修改的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会审记录表

工程名称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

施工单位

北京城建-广州建筑联合总承包部

建设单位

广州凯得文化娱乐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广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工程概况: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工程位于广州市萝岗区中心区,总用地面积约6543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21371.1平方米,体育馆为符合NBA和AEG标准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将会举办一系列世界级的活动,观众座位共18345个。

停车楼位于体育馆北侧,机动车停车位共1247个。

施组编制人

张宏伟何继东

各部门审定意见

技术:

签字:

计划:

签字:

质量:

签字:

设备:

签字:

安全:

签字:

环保环卫:

签字:

消防保卫:

签字:

材料:

签字:

主持人:

年月日

施工组织设计评审记录表

工程名称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

修改意见:

 

提出人:

修改意见:

 

提出人:

注:

此表最终由技术管理部保存

 

NO.

 

施工组织设计

 

第C版

受控状态:

工程名称: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

文件编号:

施组/011-2009

编制单位:

北京城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总工程师:

批准日期:

年月日

 

北京城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集、施工及验收规范

序号

名称

编号

1

等电位联结安装

02D501-2

2

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03D501-3

3

建筑电气通用图集

92DQ1~13

4

防雷与接地安装

D501-1-4

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8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9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10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1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2003

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14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JGJ141-2004

15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16

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图集

91SB

17

电动采光排烟天窗

04J621-2

18

薄钢板法兰风管制作与安装

07K133

19

风管支吊架

03K132

20

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装

04S206

21

管道与设备保温

03S401

22

管道支架及吊架

03S402

23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铜管

03S407-1

24

住宅厨、卫给排水管道安装

03SS408

2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

03SS505

26

建筑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安装

04S409

1.2施工图纸

1.2.1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设计电气图纸及说明

1.2.2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

1.2.3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设计通风空调图纸及说明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工程位于广州市萝岗区中心区的南部,南邻开创大道,东北面为荔枝园公园,西面为文化中心,北面临山。

总用地面积约6543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21371.1平方米,体育馆为符合NBA和AEG标准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将会举办一系列世界级的活动,例如篮球、国际冰球比赛和大型音乐会,观众座位共18345个。

停车楼位于体育馆北侧,机动车停车位共1247个。

2.2建设各方

项目

内容

工程名称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工程

建设单位

广州凯得文化娱乐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设计单位

广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北京城建-广州建筑联合总承包部

2.3施工目标

2.3.1质量目标

确保广东省样板工程,争创鲁班奖。

其中:

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建筑工程一次验收合格,合格率100%。

2.3.2工期目标

体育馆工程总工期为710日历天,2008年10月20日开工,2010年9月30日竣工。

配合阶段工期为2008年10月20日至2009年6月21日。

安装阶段工期为2009年6月22日至2010年5月30日。

2.3.3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死亡、重伤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治安事件,因工程轻伤率控制在3‰以下。

2.3.4文明施工目标

力争广州市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2.4各专业施工工程简介

2.4.1电气工程简介

本工程强电包括如下几个系统:

变配电及应急电源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电力监控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七个系统。

本次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参照设计的初步设计说明编制,随着施工的进行、设计图纸的深入及甲方的具体要求,可适当调整本施组的内容,使之适应施工现场情况。

以下简介强电各部分内容:

2.4.1.1变配电及应急电源

本工程用电设备安装总容量15604kW,计算容量8623kW,变压器安装总容量12000kVA。

供电系统采用三路10kV电源专线供电(两用一备)加自备发电机的供电方式,三路10kV电源来自不同区域的变电站。

根据建筑平面布局,本工程开关房设在体育馆的首层,总高压配电房及变配电房设在体育馆的地下一层,柴油发电机设置在体育馆的首层。

体育馆的三路电源两用一备,其中两路正常情况下同时工作,各带50%负荷,第三路电源作为其备用,装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BZT)。

母联开关平时断开,当其中一路工作电源失电时,BZT工作,母联开关合闸,由第三路电源对失电电源所负担的负荷供电。

当失电回路恢复供电后,手动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体育馆低压系统设6台2000KVA干式变压器,每2台为一组。

低压母线接线方式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

低压配电母线均分为正常配电母线和事故配电母线两段,事故配电母线段由正常电源进线开关和发电机电源进线开关自投切换,两开关不允许同时合闸(电气和机械联锁),在正常及事故状态下,均保证对重要负荷的供电。

设置两台16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体育馆的备用电源,可根据负荷实际情况并车投入。

在市电高压电源停电时,发电机在15秒内自动启动,并在30秒内将低压系统重要负荷接入。

除柴油发电机组外,计时记分系统、计算机系统、各智能机房设备均采用UPS作为应急电源。

消防设备等一级负荷均由低压配电系统正常母线和事故母线段供给两回路电源,,两路电源在末级配电箱自动切换。

电容补偿:

在低压配电房设置集中补偿电容器柜,按负荷运行状态,采用自动补偿并带谐波抑制装置的补偿柜,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使功率因数不低于0.9,另外在无功功率偏低的场所设就地补偿电容器。

在场地扩声系统的工作电源前设隔离变压器。

在产生谐波的设备末端采用谐波抑制措施。

低压配电电压采用380/220V,TN-S系统,电源至用电点后,各用电回路除消防设备和条件不允许者外,凡人手可碰及的用电设备的配电回路均装设漏电开关保护。

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供电。

2.4.1.2动力配电系统

动力配电电压为交流220/380V,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

消防负荷和防灾中心(消防、保安监控)、应急照明、智能化系统等均采用双回路专线供电,末端自动切换。

为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各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电子设备还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

装在配电间、设备房内的配电箱,除大容量配电箱采用落地安装,其余采用明装挂墙式。

装在各类管理用房、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的配电箱,嵌入墙内安装。

面板开关、插座采用86系列产品。

墙边面板开关、调速控制器、按钮,暗装1.4m高,在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的插座暗装0.3m高。

配电箱选用挂墙或嵌入式配电箱配进口或合资MCB断路器。

本工程30kW及以下电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30kW以上的采用星三角或软启动器启动;消防设备的过载保护仅动作于报警,不动作切断主回路。

2.4.1.3照明系统

(1)场地照明:

比赛用照明灯具安装在马道上。

考虑摄像机的位置,沿着马道每隔一段距离进行安装,从而确保眩光程度最小,同时保证比赛球场上照度的均匀分布。

照明灯具选用易进行投射调整的灯具,并且具有一套完整地用于记录和追踪目标位置的设备。

共安装16台可控制的移动照明装置。

提供4个可以接受定制遮光玻璃的点阵照明装置。

便携式跟踪聚光灯可以在体育馆的马道上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必要时也可以移动到座席区内的更低位置。

每个正常的跟踪聚光灯的位置设置一个通讯用预监听耳机,用于和操作员进行操作提示。

(2)场地应急照明

在场内的场地和观众席均设置卤钨灯作应急照明灯,当失电或火灾且市电停电时,可通过柴油发电机电源瞬时点亮,以满足应急与疏散要求。

(3)其他照明

1)机房、办公等处采用三基色荧光灯,楼梯采用节能光管。

2)在楼梯、疏散通道等场所设疏散照明,采用智能应急疏散指示控制系统,可与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根据火灾具体部位调整疏散指示方向标志,指示最佳疏散路径,提高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3)高低压配电房、发电机房、消防中心、消防水泵房、消防风机房等重要机房照明由市电及发电机供电,并装设内带电池式应急照明灯作应急照明用,电池连续供电时间大于30分钟,应急照明照度满足正常照度要求。

4)正常情况下,各层正常照明及备用电源由市电供电,当市电停电时,备用照明电源回路在低压配电室切换,由发电机供电。

火灾情况下,用于疏散的应急照明由发电机供电或由应急疏散指示控制系统自带蓄电池供电。

(4)建筑物防雷接地

本工程属二类防雷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B级。

防雷措施包括防直击雷、防雷电波浸入及防雷击电磁脉冲保护。

利用建筑物结构基础做防雷接地装置,利用结构柱内或剪力墙内两根对称主钢筋作防雷及接地引下线,顶端与金属网架连通,底部与基础梁及桩基内主钢筋连通。

屋面金属拉杆相互连通,并使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x10m(12mx8m)的网格,利用金属屋面作接闪器。

所有进入建筑物的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及各种金属管道应在进出口处就近与接地装置连接。

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上下端与防雷系统接。

变压器高低压侧各相装设避雷器。

各层主配电箱以及重要设备配电箱,屋顶的配电箱设浪涌保护器,并与防雷分界处作等电位连接。

弱电机房及设备进线处设浪涌保护器。

每层圈梁外侧用两根水平钢筋连成闭合环路作均压环,外墙金属幕墙、金属门窗等与均压环连接。

所有防雷钢筋均应焊接连通,防雷接地与电气、弱电系统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Ω。

每类接地设专用接地干线。

在总配电房设总等电位连接端子。

卫生间、淋浴房等地设局部等电位端子箱。

区域内所有金属管道及在卫生间、淋浴房范围内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装置均接入此端子箱,作辅助等电位联接。

消防中心、弱电系统主机房预留专用接地端子箱,端子箱接地干线采用BV-25mm2穿PC32管引至联合接地极。

采用TN-S接地保护系统,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构架、线管等按规范规定,接于PE线保护。

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具体详见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说明)。

(5)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等级为一级,消防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消防控制中心设于首层,配备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设置,设有消防紧急广播,消防紧急广播和公共广播系统共用一套扬声器,广播系统主机设在消防控制中心。

设置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灯,消防设备供电线路干线采用矿物绝缘电缆梯型桥架明敷;支线采用有机绝缘耐火线(缆),联动控制线选用耐火型铜芯控制电缆,报警、消防电话、广播选用阻燃铜芯双绞线,穿金属电线管或封闭金属桥架敷设,并涂防火漆保护。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留有与安全防范系统通讯的接口,当火灾报警时,可联动出入口控制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等自动转入消防模式工作。

本工程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漏电火灾报警主机设在首层消防控制中心。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具有下列功能:

1)探测漏电电流、过电流等信号,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

2)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信号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2个月。

3)切断非消防漏电线路上的电源,并显示其状态。

4)显示系统电源状态。

5)各层楼层照明配电箱、动力配电箱、应急照明配电箱,以及消防水泵、消防风机等消防设备配电箱的进线设有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漏电电流设定值暂定为500mA,照明配电箱、动力配电箱当超过漏电电流设定值,切断线路的电源并报警。

应急照明配电箱,以及消防水泵、消防风机等消防设备配电箱当超过漏电电流设定值,发出报警信号。

2.4.2给排水工程和采暖工程简介

2.4.2.1生活给水系统

(1)水源采用市政自来水,考虑两路供水。

本工程东面、西面的17号路、1号路上都已预留有DN200给水口,从这两条路上预留口分别引入DN200供水支管,并设两个DN200水表和一个DN100水表(绿化)计量,供本工程用水。

(2)供水方式和分区:

冷水系统自下而上分为两个垂直的供水区。

其中下区包括地下层至首层,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水;上区包括二层至四层,由地下层全自动变频供水设备供水。

(3)生活贮水:

生活贮水设在地下层生活和消防合用水泵房内。

采用两个有效容积50m3的不锈钢装配式给水箱供上区用水。

生活水箱设外置式水箱自洁消毒器,具有消毒、灭菌和灭藻功能。

2.4.2.2生活热水系统

(1)热水供应部位:

地下层运动员、裁判员淋浴间、主厨房、贵宾卫生间、公共卫生间;首层和三层备餐间、公共卫生间;二层包厢卫生间、备餐间等。

四层公共卫生间分散设置电热水器供应热水。

(2)热源:

由首层热水炉房供来,采用大波节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加热,加热器设于热水机房。

2.4.2.3直饮水系统

(1)水源:

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自来水进入直饮水机房的原水水箱。

(2)直饮水供应部位:

各个包厢间、观众大厅集中饮水点、厨房、贵宾室等处采用集中直饮水供应系统。

(3)供水系统:

自来水经活性碳——纳滤——消毒净水处理工艺(含预处理、膜处理、后处理)后,由变频供水装置通过专用饮水管道供给各饮水龙头。

直饮水系统采用开式全循环同程式系统,循环水回流到直饮水机房中的直饮水水箱。

循环系统的启、停运行由循环流量控制装置自动控制。

2.4.2.4排水系统

(1)排水方式:

室内外均采用分流制。

室外雨、污水分流排入市政管网。

室内粪便污水与生活废水分流,粪便污水经室外三格化粪池处理后与生活废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生活污水系统:

首层以上的生活污水经排水支管、立管和横管重力排至室外;地下层的污水采用管道汇集至集水井,用潜污泵提升后排至室外。

各层公共卫生间均设置专用通气立管和环形透气管,集粪井人孔盖采用密闭防臭井盖,其通气管接入通气系统。

(3)雨水排水系统:

场馆区屋面雨水排水采用虹吸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由天面雨水沟收集,经虹吸雨水斗、雨水横管和立管排至室外雨水排水井(消能井)。

室外设置分散埋地式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回收场馆区屋面雨水,经处理达杂用水标准后,用于室外绿化和景观用水;车库屋面雨水排水采用重力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由天面雨水沟收集,经87型雨水斗、雨水立管和横管排至室外雨水排水井;地下室入口设截水沟,将雨水收集排入雨水排水井。

(4)其它:

空调机房内设排水地漏,采用有组织排水;地下室车库内的集水井、水泵房内的集水井、地下室集粪井内均各设两台潜污泵,逐台投入,互为备用。

厨房污水采用明沟收集,明沟设于垫层内,污水进入集水井前设隔油器初步隔油处理,以防潜污泵堵塞。

污水经潜污泵提升至室外,通过埋地式自动刮油隔油器进行二次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4.2.5采暖工程

(1)热源:

设置在停车楼首层的锅炉房,根据用热负荷和用热规律,本锅炉房选择2台2.1MW和1台0.7MW常压燃气热水锅炉,供回水温度为90/65℃。

(2)供热方式及使用地点:

本工程为集中供热,锅炉房做为集中供热热源。

热水供主馆内热水机房、溜冰场机房、空调机房使用。

(3)热水系统定压补水方式:

本工程锅炉房热水系统采用高位膨胀水箱定压补水方式。

膨胀水箱补水采用软化水。

2.4.3通风、空调工程简介

2.4.3.1空调冷、热源

(1)冷源方式

本工程冷源采用4台螺杆式冷水机组和2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机房设置在地下一层。

(2)冷源容量

为便于冷水机组的能量调节,在冷冻机房设置4台制冷量为900冷吨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2台制冷量300冷吨高效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空调冷源总装机容量为4200冷吨。

(3)热源方式

本工程热源由热水锅炉房集中提供,主要为国际体育中心的卫生热水机房、空调机房、溜冰场融冰提供高温热水。

热水机房设置在车库首层。

(4)热源容量

根据用热负荷和用热规律,本锅炉房选择2台2.1MW和1台0.7MW的常压燃气热水锅炉,锅炉供回水温度为90/65℃。

2.4.3.2空调风系统

(1)碗状观众区采用冷/暖两管制单盘管变风量空调送风系统。

4个空调风柜房设置在四层设备层,采用圆形风管环形布置在网架层上部、不同尺寸及风量的鼓形可调方向矩形风口分区域向观众区及比赛场地送风。

空调系统回风经地下一层通道、首至三层观众出入口等,进入外围环形大厅,由设置在环形大厅外侧竖向风井内的4根回风立管,将地下一层、首层~三层的回风接到四层空调风柜房。

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经蒸发式全热回收装置进行热交换,再经预冷盘管冷却除湿,最后经转轮除湿机进行深度除湿处理,处理后的干燥室外新风与回风在回风箱内混合,经室内空调风柜过滤、冷却处理至送风状态后由风管均匀送入室内。

新风柜、回风机均设变频控制,通过变频控制调节新回风量。

新回风热回收系统及转轮除湿机组均设旁通控制,过渡季节可加大新风量,直至全新风运行。

(2)餐厅、练习馆、零售店、入口大厅等大空间采用冷/暖四管制双盘管变风量空调送风系统,集中回风,新风由外窗或屋顶经新风竖井进入各空调机房。

空气处理机组设回风箱,回风经回风管接入回风箱,新回风量由电动对开式多叶调节阀进行调节,新风与回风在回风箱内混合,经风柜过滤、降焓除湿处理至送风状态后由风管均匀送入室内。

过渡季节可加大新风量,直至全新风运行。

(3)地下一层包房、更衣室、俱乐部、小卖部及三层贵宾套房等小空间采用冷/暖四管制双盘管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新风由新风机组过滤、降温除湿(加热)处理后通过风管送至风机盘管送风管。

(4)空调风柜、非碗状观众区新风机组、三层贵宾套房风机盘管机组设初效过滤器及静电式过滤器进行空气过滤净化处理,碗状观众区新风机组其他区域风机盘管机组仅设初效过滤处理。

2.4.3.3空调水系统

(1)冷冻水系统供回水温度为4.5℃/12.5℃。

(2)供暖热水系统供回水温度为60℃/50℃,由热水锅炉供给的90℃/65℃一次热水经过板式换热器提供。

(3)冷却水系统供回水温度为32℃/37℃,采用用双管异程式。

中央空调系统采用8台400m3/h及2台250m3/h低噪声方型横流式冷却塔,以拼装组合的形式布置于停车楼四层露天设备布置平台。

(4)根据不同功能区域要求,空调水系统共分为冷冻水管、热水管、冷冻水/热水转换水管、冷藏设备循环水管四个循环回路,其中设双盘管的空调末端设备接冷冻水管及热水管;设单盘管的碗形观众区风柜及新风柜接冷冻水/热水转换水管;冷藏设备接冷藏设备循环水管。

(5)冷冻水管、热水管、冷冻水/热水转换水管、冷藏设备循环水管在地下一层为环形同程设置,各组循环管分别引出四对从地下一层至四层的异程立管接各层设备。

(6)空调冷却水、冷冻水、供暖热水、冷藏设备循环水系统均为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冷冻水泵、冷却水泵、供暖热水泵、冷藏设备循环水泵均采用变频控制,以降低水泵的输送能耗。

(7)两台阻力较小300RT的空调主机冷冻水及冷却水出水管安装静态平衡阀,以平衡各台主机水流量。

(8)空调冷冻水系统、热水系统采用闭式自动补水排气定压装置,对系统进行定压及排除空气。

(9)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旁流综合水处理装置进行水质稳定,除澡及防锈、防腐蚀、防水垢。

(10)空调热水系统采用旁流综合水处理装置进行水质稳定,除澡及防锈、防腐蚀、防水垢。

(11)空调冷却水系统采用旁滤及旁流综合水处理装置进行水质稳定,除澡及防锈、防腐蚀、防水垢。

(12)每层风机盘管、风柜及新风柜冷凝水管分别接冷凝水立管或直接排至地漏。

(13)食品加工及厨房冷藏设备排热循环水系统采用32℃/37℃冷却水方案,但由于现阶段食品加工及厨房冷藏设备容量和技术参数未定,此部分待工艺条件成熟后继续深化设计。

2.4.3.4消防防排烟系统

(1)停车楼地下一层、夹层及首层设消防排烟系统,平时排风与消防排烟共用一套风管系统和箱式离心风机,平时排风,消防时排烟;二层、三层仅设消防排烟系统,消防时通过高温轴流排烟风机及排烟管道进行排烟。

各排烟系统在排烟风机房入口处设排烟防火调节阀,当消防排烟烟气温度超过280℃,排烟防火调节阀自动关闭,并输出关闭排烟风机信号,联锁关闭排烟风机。

排烟系统排烟量按不小于6次/h计算。

地下一层及夹层同时设置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风量的50%。

(2)地下一层按排烟分区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各系统排烟风机风量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120m3/(h.m2)计算。

排烟风机设置在四层,通过竖向管道连接至地下一层排烟支道。

地下一层同时设置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面积超过50m2的房间均设排烟口,排烟量按60m3/(h.m2)计算.补风直接送到房间或集中送到走道。

(3)首~三层环形大厅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各系统排烟风机风量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120m3/(h.m2)计算。

排烟风机设置在四层,通过竖向管道连接至各层排烟支道。

首层及三层通过外门补风,二层通过平时空调回风风机及管道补风,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4)三层长度超过20m的无外窗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0m3/(h.m2)计算。

排烟风机设置在四层。

(5)四层长度超过20m的无外窗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0m3/(h.m2)计算。

排烟系统与首~三层环形大厅共用排烟风机及管道。

(6)碗形观众区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风机风量按碗形观众区及比赛场地面积60m3/(h.m2)计算。

排烟风机设置在四层,通过设置在网架层的排烟管道进行排烟。

同时设置机械补风系统,补风系统与平时空调回风系统共用风机及管道,通过设置在四层的补风风机及竖向管道,补风至地下一层通道,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7)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分别设正压送风系统。

每层设一常开百叶,消防时由消防控制中心控制,开启轴流加压风机,对防烟楼梯间进行加压送风。

加压送风量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计算。

(8)不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