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复习提纲精品docx.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5525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文化遗产复习提纲精品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世界文化遗产复习提纲精品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世界文化遗产复习提纲精品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世界文化遗产复习提纲精品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世界文化遗产复习提纲精品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文化遗产复习提纲精品docx.docx

《世界文化遗产复习提纲精品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文化遗产复习提纲精品docx.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文化遗产复习提纲精品docx.docx

世界文化遗产复习提纲精品docx

1、矿物:

矿物是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分为原生矿物:

直接来源于母岩的矿物,其中岩浆岩是其主要来源

次生矿物:

由原生矿物分解转化而成的

2、岩石

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构成的矿物集合体。

岩石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体。

根据岩石的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

主要由地球内部的能源(以旋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等为主)引起的、且作用在整个地壳甚至整个岩石圈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

根据其动力和作用方式又可分为四利,:

构造运动:

促使地壳和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的机械作用。

在上面一节的地壳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构造运动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地震作用:

岩石圈的快速颤动。

岩浆作用:

岩浆的形成、运移直至冷凝固结成岩的全部作用过程。

变质作用:

原来的岩石基本上在固态下因内力而变成一种新岩石的过程。

外力地质作用:

主要由地球以外的能源(以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为主)所引起的、并且作用在地壳表层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

按作用方式可以分为:

风化作用:

在温度、大气、水溶液和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

剥蚀作用:

风、地表水和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的破坏并剥离原地。

搬运作用:

剥蚀下来的物质被风、刘水、冰川等搬运至他处。

沉积作用:

被搬运的物质在适当地点沉积下来,形成松散沉积物。

固结成岩作用:

松散沉积物固结成为岩石。

地质作用一方面不断形成新的矿物、岩石、构造和地表形态,另一方面又不断破坏原有的矿物、岩石、构造和地表形态;

4、岩浆作用

岩浆沿着岩石的裂缝或薄弱处向上运移,侵入岩石圈上部,甚至喷出地表。

在向上运移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岩浆自身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便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岩浆中所含的挥发性物质逐渐逸失,并且与围岩发生种种化学反应,最后冷凝固结而成岩浆岩。

这种从岩浆的形成、演化、运移,直到冷凝成岩石的整个活动过程就叫岩浆作用。

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岩浆岩是地壳和岩石圈的主体,按重量计算,约占地壳的65%,在大陆地表出露普遍。

岩浆岩又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类。

5>岩浆岩

由岩浆岩直接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喷出岩(火山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分布最广的是玄武岩(六方节理),洋底几乎全部由玄武岩构成,陆地上常形成大面积的高原或台地。

侵入岩:

深部岩浆向地壳转移,进入地下某一部位而未达地表,逐渐变冷、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又可分为:

浅成岩、深成岩

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

我国花岗岩出露面积达86万平方km,约占全国总面积的9%o

6、玄武岩

是一种基性的火山岩,常含有大量气孔,气孔中充填白色方解石或燧石等矿物,形状宛如杏仁,故称杏仁构造。

玄武岩中主要矿物为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冷凝,所以这些矿物的结晶程度低,多呈隐晶质或玻璃质(非晶质)结构。

而且玄武岩在冷凝时,往往产生大量原生节理,使岩体分裂成根根方形柱体。

南京桂子山的玄武岩六方节理就因景色奇特,成为“金陵四十景”之一。

7、花岗岩

是由长石、石英、云母三种矿物为主要成分构成的一种侵入岩,前两种矿物在花岗石中均成粒状晶体,晶体大小和均匀程度取决于冷凝形成时岩浆在地壳中所处的深度。

花岗岩一般呈肉红或灰白色,如普陀山即为肉红色粗粒花岗石构成,在蓝天碧海的映托下显得十分美丽。

由花岗岩形成的山:

黄山、九华山、华山、普陀山、天台山、横山、崂山、千山

8、沉积岩

沉积岩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7.9%,主要分布在地壳表层。

在大陆地表露出的三大类岩石中,它占总面积的75%。

沉积岩是地壳发展历史的重要纪录,一层层的沉积岩犹如万卷诗书向人们展示了地壳的发展历程。

沉积岩中含有丰富的矿产,它提供了全部可燃性矿产(煤、石油、天然气)和90%的铁矿。

另外,所有的古代生物化石也几乎全部保存在沉积岩中。

常见的沉积岩有:

碎屑岩类:

是陆源碎屑沉积物经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

按照碎屑的粒径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

我国南方湿热气候下形成的砂岩和砾岩,往往构成绮丽的丹霞风景;

质地坚硬的石英质砂岩构成的山峰,雄伟挺拔,如张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

泥岩质地细腻,含高岭石90%以上的泥岩是良好的橡胶工业和陶瓷工业的原料,我国瓷都景德镇的瓷器就是用它烧制的。

硅质岩类:

指山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富含SiO2的岩石。

岩石坚硬而脆,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风化分解。

重要岩石有硅藻土、燧石岩、碧玉岩等。

山东临胞所产硅藻土有薄如纸状的层理,翘起后成美丽的翻卷书页状,有“万卷书”之雅称。

碳酸盐岩类:

分布很广,在我国约占沉积岩分布的面积的55%,碳酸盐岩类大都是化学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的产物,主要有石灰岩和白云岩。

石灰岩是构成喀斯特地貌的素材。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和千姿百态的溶洞都位于石灰岩地区。

园林珍品“太湖石”就是石灰岩中的佼佼者。

9、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

岩石在固体状态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

变质岩主要产与地壳较下层位,由于地壳不均匀抬起并遭剥蚀才露出地面。

它在地面分布范围较小,也不均匀。

10、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

地壳运动

地壳的水平运动

是指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切线方向的运动。

常表现为地壳岩层的水平移动,并使地壳岩层在水平方向上遭受不同程度的挤压力或张引力,形成巨大而强烈的褶皱和断裂等构造。

也称造山运动。

水平运动主要形成褶皱和断裂,使地表起伏加大,昆仑山、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山等都是挤压褶皱形成的。

地壳的垂直运动

是指垂直于地球表面的地壳运动,也称地壳的升降运动。

主要引起地壳的隆起、拗陷和海陆变迁等。

当地壳上升时,海水退出陆地,陆地面积相对扩大,而海洋面积相对缩小,称为海退。

可以形成沙嘴、沙坝等地形,沙坝与沙坝相互连结时便形成潟湖。

如杭州的西湖;海岸线平直并且在海滩上残留有海蚀穴、海蚀柱等地形;另外有高出洪水位的河流阶地以及高出潜水面的岩溶溶洞。

当地壳下降时,海水侵漫陆地,陆地面积相对缩小,而海洋面积相对扩大,称为海侵。

形成悬崖、岛屿和二角港;河谷则形成溺谷。

地质构造

通过地壳运动使地壳产生并保存下来的变动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褶皱构造:

背斜向斜

断裂构造:

节理断层

构造地形

a.水平和垂直岩层的构造地形

b.倾斜岩层的构造地形单面山猪背岭

C.褶曲的构造地形

背斜山和向斜谷

背斜谷和向斜山(杭州飞来峰)

d.断层的构造地形

断层崖(台湾清水断层崖)

三角面山(南京幕府山)

断层谷

地垒和地堑(泰山;山西汾河)

11、山地

山地就是具有一定海拔高度和坡度的地面。

山地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广义的山地包括高原、盆地和丘陵;狭义的山地仅指山脉及其分支,是由突起在地平面上的岩石和松散堆积物组成的,不仅在高原、盆地及其边缘可以见到,就是在浩瀚的沙漠、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也时常可以见到孤峰和丘陵。

12、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从地图上看,我国有一条明显的内流与外流区的分界线,这条界线大致从东北的大兴安岭开始经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II月山、巳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直至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喀喇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为止。

在这条界线以东,除了鄂尔多斯草原和藏南羊卓雍湖一带有面积不大的内流区以外,都是外流区;在这条界线以西,除了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以外,都是内流区。

这条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多数是沿着山脊线通过的。

13、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

中国自然区划把中国划分成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的界线大体同内流区与外流区界线相一致。

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上的一个特殊区域,其界线大致沿昆仑山、祁连山、岷山、大雪山、锦屏山、玉龙山、横断山直至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

除了横断山区高山深谷、地形起伏大、界线切过河谷犬牙交错以外,基本都是完整的沿山脊线而过。

14、气候带的界线

秦岭山地是我国东部一条明显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南北的气候相差甚大,这是因为东西走向的山地阻挡了南北方向不同性质气流的通过,造成了两侧气候条件的差异,因此秦岭成为我国温带和亚热带的重要分界线。

婉蜒于湖南、江西与广东、广西之间的南岭山地,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而且山地两侧自然景观不同,岭北属中亚热带,岭南则属南亚热带,古人称“岭南桃花谢,岭北桃花开”。

此外,还有许多以山地作为自然分界线的情况。

如天山是新疆南北自然地理的分界线

冈底斯山与念青唐古拉山是西藏南北自然地理的分界线

乌蒙山是云南高原与贵州高原的分界线等

15、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

喀斯特原是斯洛文尼亚西部与意大利交界处的亚得里亚海滨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Kras。

那里发育着由石灰岩被溶蚀而形成的奇特景观,19世纪末塞尔维亚地理学家茨维伊奇(1865-1927)首先对该地发育的石灰岩被溶蚀而形成的地貌进行研究,并称其为喀斯特(Karst)。

以后对发生在可溶性岩石地区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取决于以下条件:

一是岩石的可溶性

石灰岩可直接溶于水中,但其溶解度与纯度有很大关系,质地纯粹的石灰岩溶解度大于不纯的石灰岩,岩溶过程和现象也较强烈。

二是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不像砂土,有透水性很好的孔隙,因此,其透水性主要取决于岩石中的裂隙度,即节理、断层越发育,透水性越好,碳酸盐的溶蚀度就越高。

三是水的溶蚀力

这与水中C02含量有关,由大气中扩散进入水中的C02量受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温度高,水中CO2含量少,压力大则含量多。

但温度高时,水的溶解度增大,H+和OH-离了增多,溶蚀力增强,相抵之下,溶解不是减弱而是增强。

四是水的流动性

流动的水溶蚀力强,而停滞的水会很快达到饱和,失去溶蚀力。

流动的水除溶蚀岩石外还有机械的侵蚀作用。

在湿热地区,降水量大,地表和地下水的循环都很快,具有较大的溶蚀力。

寒冷地区以降雪为主,而且土层长期冻结,水的流动受到阻碍,故溶蚀作用弱,干旱地区降水量少,溶液很快饱和,溶蚀作用更加微弱。

地表喀斯特地貌有多种形态,如石芽、石沟、圆洼地、岩溶盆地、溶斗、落水洞、峰林、峰丛、天生桥等;

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指溶洞和洞内的地下河、地下湖及洞穴堆积物。

16、溶洞的类型

溶洞按高程可分为低位溶洞和高位溶洞O

低位溶洞是发育于地下水水平流动带的溶洞,洞底尚未脱离饱水带,洞内多地下河、地下湖,水景丰富,适宜于开展洞穴水上观景游。

高位溶洞是山于地壳上升或侵蚀基准面下降而使原来发育于饱水带的低位溶洞位置上升、脱离地下水位而形成的旱洞。

这类溶洞中钟乳石、石笋等洞穴堆积物最为丰富,如贵州织金洞便是规模宏伟的高位溶洞,洞高50~60m(最高处达150m),拥有40多种岩溶堆积形态,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高位溶洞被抬升和溶蚀侵蚀,逐步崩塌,当穿过山体时便形成穿洞,如广西阳朔的月亮洞。

17、化学堆积物

地穴堆积物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即机械堆积物、生物堆积物和化学堆积物。

其中化学堆积物最为绚丽多姿,是观赏的主要对象。

化学堆积物是山含CaCO3的地下水沉淀结晶组成的。

18、石柱、石鳗、边石堤

石钟乳由洞顶向下生长,犹如冬天悬挂在屋檐下的冰柱,横剖面有同心圆状的层次。

石笋由洞底向上生长,也有同心圆状层次。

石钟乳上粗下细,石笋则上细下粗。

由于地下水从洞顶的裂隙中向下滴落,在洞顶上沉淀出石钟乳而在相应的洞底沉淀出石笋,所以石钟乳的下方往往生长有石笋。

石钟乳和石笋不断生长,两者相遇后便形成两头粗、中间细的石柱,经过很长的岁月石柱才逐渐变得粗细均匀。

石幔是片状水流在洞壁上漫流而形成的层状堆积物,表面有弯曲的流纹,高度可达数10m,十分壮观。

石瀑布类似石幔,但高度较大而幅度较小。

边石堤是洞底的堤状堆积物,高度不大,仅数厘m至数十厘m,犹如梯田的土埴排列在缓倾斜的洞底地面上,山上往下呈阶梯下降,并呈弧形向外弯曲。

堤内积水成池,称边石池。

19、丹霞地貌

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

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中国丹霞”项目是中国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贵州赤水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自然遗产,包含的6个申报点分别是:

福建泰宁、湖南莫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

20、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张家界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形成条件

A、坚硬、牢固和厚层的石英岩是本区峰林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

景区内大面积分布着晚泥盆世的紫红色石英砂岩夹砂页岩地层,由于质地坚硬、厚度大,产状平缓,在沟谷水系的强烈切割下形成高达300余米的峰柱,矗立不倒。

石英砂岩中的砂页岩夹层,因质地相对松软,抗风化力较弱,故在差异风化作用下,使峰柱表面形成节节凹面,呈现“金鞭岩”、“定海神针”、“南天一柱”等奇特景观。

另外在沟谷地带,流水把下部软弱岩层掏空,留下坚固厚层石英砂岩横跨沟谷,形成像腰子寨的天生桥和砂刀沟的自生桥景观。

B、特殊的地质构造是形成本区独特地貌景观的制约条件。

石英岩层厚,倾角小。

平缓叠置,使峰林石柱重心降低,层间摩擦系数加大。

这就是数百米高的石针、石柱长期不倒的原因。

另外这里发育的北西和北东向两组节理系统,垂直构成棋盘格状裂隙。

所以沿节理发育的沟谷、溪流几乎都呈垂直关系,如“水绕四门”就是山矿洞溪、龙尾溪、金鞭溪和索溪相交成十字形而成。

这两组裂隙还控制着景区柱状群峰的发育,如称为金鞭岩的高大石峰就是沟溪沿节理的裂隙面下切,并联合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

C、流水、重力等外力作用是本区峰林地貌形成的主导因素。

本区有“峰三千、水八百”之称,充沛的地表流水表现出强烈的深切、侧蚀、溯源侵蚀作用。

尤其是碰到石英砂岩中的松软夹层,会把它掏空而发生重力崩塌。

本区是近代地壳上升运动剧烈的地区,侵蚀基准面的不断降低加强了流水的深切作用,区内的深涧陡崖、石柱峰林就是水流强烈深切的产物。

21、花岗岩造型地貌

构成花岗岩造型地貌景观主要有:

峰林、石柱、峭壁悬崖、石蛋等地貌形态。

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的地方,由于多种内外力地质作用,易产生崩坍,形成峭壁悬崖、孤峰擎天、石柱林立等景观。

富有节理和断层的花岗岩在受强烈上升构造运动影响的高山地区,常因外力的风化剥蚀和沿断裂面的崩塌而形成危崖峭壁、峰林深谷的造型地貌。

我国的这类名山有黄山、三清山、华山、九华山、衡山、天台山、普陀山、崂山、千山等。

节理类型:

球状节理、格状节理、水平节理、枕状节理、垂直节理(华山)

22、石蛋地貌

花岗岩岩性成分比较均一,节理比较发育,SiO2含量很高,石英约占1/4,所以质地坚硬。

但易被节理切割成方块的岩体,随着昼夜温差、四季温差等物理风化作用,岩石表层层层剥落,加之化学风化作用,使岩石棱角逐渐消失,形成馒头状、蛋状、球状体,称为球状风化,所形成的地貌称为石蛋地貌。

如厦门的万石山和鼓浪屿上的日光岩便是以石蛋地貌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II光岩在龙头山顶,是一块花岗岩大石蛋,直径达20~30m,雄踞峰顶,日出东方,先照此石。

石蛋风景在花岗岩名山中俯拾皆是,如海南岛的天涯海角、苏州灵岩山的乌龟望太湖、黄山的仙桃石都是著名的景点。

23、水域风景地貌

主要特点:

地域性、时间性、多变性

A、江河风景地貌

河流是陆地表面沿线形凹槽运动的经常性或周期性的自然水流。

规模较大者称为江或河,较小者称为溪。

当流经溶洞或裂隙而没入地下时,就成为地下河,又称暗河或伏流。

一般大河可分为五个区段:

河源段、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和河口区。

以长江为例:

河源冰川雪山,荒凉神秘;

上游峡谷险滩,雄伟幽深;

中游曲流平湖,明媚秀丽;

下游水乡泽国,烟雨茫茫;

河口沙岛洲渚,水天一色。

长江第一湾

万里长江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到丽江石鼓镇陡然急转向北,形成著名的长江第一湾。

金沙江在这里转向180多度,冲开崇山峻岭的重重阻拦,掉头北上又东去,形成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湾”

长江源头称为沱沱河,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格拉丹东冰峰,主峰海拔6621m,四周散落二十多座山峰,山势险峻,此起彼伏,沟谷深切。

这些山峰上发育了五十多条冰川,750km2以上地区常年积雪不化。

巨大的冰川积累了千年万代,夏天融化时,冰水横溢,形成滔滔不绝的长江之源。

冰川上部的冰斗高悬山腰,下部的冰塔林造型奇幻,壮丽绝伦。

长江三峡

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瞿塘峡以雄奇险峻著称,巫峡以幽深秀丽著称,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

河流风景中有三种特殊类型,即溪涧、地下河和人工河。

24、湖泊风景地貌

湖泊类型:

构造湖由地壳的断裂、沉陷所形成的构造盆地和谷地积水成湖称为构造湖。

世界上大湖大都是构造湖,如我国的青海湖、鄱阳湖、滇池、洱海等。

俄国的贝加尔湖,长与宽分别为636km和50km,最大深度为1620m,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火山口湖由盆状古火山而成,如长白山天池、湛江湖光岩、云南腾冲大龙潭等。

它们的特点是处于山地峰顶,水源补给以雪水、雨水、泉水为主。

水深质清,视野开阔,环境优美。

堰塞湖由火山喷发的熔岩、冰川携带的冰渍物以及地震或山崩的碎屑物质堵塞河谷形成的湖泊。

五大连池、镜泊湖为熔岩堰塞湖,西藏安错湖为冰川堰塞湖。

岩溶湖也称溶蚀湖,是碳酸盐类岩层的溶蚀洼地积水而成的。

这类湖泊无一定排列方向,形状圆或椭圆,面积不大,水不深。

我国西南地区分布较多。

其特点是既有地上湖,又有地下湖,地上湖的湖水往往通过溶斗漏入地下,所以干季和湿季水量变化较大。

风蚀湖由风蚀洼地积水而成,也称风成湖,多为时令湖和小型湖泊,分布于我国沙漠地区。

内蒙巴丹吉林沙漠中高大的沙丘间低地上,分布着上百个小湖泊,面积大多不超过0.5km2,犹如茫茫荒原中的点点明珠。

敦煌月牙泉。

潟湖沿海地区,海湾被沙嘴、沙坝等封闭而形成的湖泊,又称海成湖。

如杭州西湖,以太湖为中心的洗涌湖群、阳澄湖群、淀测湖群等都是古潟湖分化的产物。

这类湖泊大多分布在沿海三角洲冲积平原上,湖区地势低平,一片水乡泽国风光。

河迹湖由于河道摆动,形成河曲,然后截弯取直而成的牛辘湖,或河流在平原地区淤积的天然堤之间。

因地势低洼而积水成湖,又名河成湖。

前者如东北嫩江海拉尔河沿岸星罗棋布的咸泡子;后者如江汉平原的湖群。

这类湖泊部位于大河中游平原地区,视野开阔,水产丰富。

牛辄湖形似弯月,与众不同。

冰川湖是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坑和水磺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

冰川湖主要分布在冰川作用过的地区,其中的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区较为普遍。

分布的海拔一般较高,而湖体较小,多数是有出口的小湖。

博格达山北坡的新疆天池,古称瑶池,峨边泰永场的大小天池、轮池、天生塘等,甘孜以西的新路海,青海省文果县的果海也是冰川湖。

新路海,是我国最大的冰川终硕堰塞湖,大约成湖于大理冰期后期。

25、世界名湖

贝加尔湖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东南部,世界第一深湖和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面积为31500km2,湖水透明度高,非常清澈,矿化度低,宜于饮用。

该湖平均水深730m,最深1620m,湖面海拔456m。

维多利亚湖

非洲最大湖泊,面积为6.9万km2,是东非大裂谷中断陷盆地积水而成。

它是白尼罗河的发源地,南美洲地势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的安第斯山上,被称为高原明珠。

面积8330km2,平均水深100m。

湖岸曲折,多半岛和港湾。

世界最高的可通行大船的大淡水湖

尼加拉瓜湖

尼加拉瓜湖是中美洲最大湖泊,位于尼加拉瓜西南部,面积8264km2,为太平洋海湾被火山喷发物隔离而成的特殊类型的潟湖。

日内瓦湖

阿尔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个,西欧著名风景区和疗养地,位于瑞士、法国之间。

湖长72km,宽8km,面积580km2,瑞、法各占一半。

平均水深150m,湖形如新月,湖水深蓝,波平似镜,终年不冻。

北美五大湖

在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有五个大湖,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五大淡水湖。

它们按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五大湖总面积约245660km2,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

湖水大致从西向东流,注入大西洋。

除密歇根湖和休伦湖外水平面相等外,各湖水面高度依次下降。

五大湖是始于约100万年前的冰川活动的最终产物。

里海

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位于辽阔平坦的中亚西部和欧洲东南端,西面为高加索山脉。

整个海域狭长,南北长约1200km,东西平均宽度320km„面积约386400km2,比北美五大淡水湖加在一起还要大出一倍多。

26.中国湖泊

我国湖泊以小型湖泊为主,大于500km2的大型湖泊仅有31个,湖泊面积5849km2。

主要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和太湖等。

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我国湖南省北部,湖面海拔33.5m,平均水深6.7m,最深处15m。

面积约2740km2,湖水蓄量17.8km3,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是一个构造断陷湖,曾为古梦泽湖一部分,后因长江泥沙淤积,成为洞庭湖。

洞庭湖承接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河流的全部流量,故有“容纳四水”之称。

对调节长江洪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又有“吞吐长江”之说,是一座巨大的天然蓄水库。

洞庭湖每年接受的河流泥沙量近2亿吨,湖底平均每年抬高4cm。

明清时期的洞庭湖面达6200km2,而目前枯水年份时湖面已经缩小到了940km2。

洞庭湖曾为中国第一大湖,现在已退居第二,昔日“八百里洞庭”今日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了。

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与南昌之间的长江中游南岸,南北长170km,东西最宽处达70km,湖岸线长600km,湖面积3583km2»湖面海拔21m,平均水深7m,最深处16m左右,蓄水量约25km3。

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是一个古老的断陷湖盆,约1.35亿年前沉陷成巨大的盆地,距今六七千年前积水成为湖泊。

由于历史上长江改道及人类的活动,大量泥沙沉积湖中,导致湖面不断缩小。

鄱阳湖汇集了赣、抚、跷、信、修五河之水,再外泄入长江干流。

随水量变化,鄱阳湖升降幅度较大,具有天然调节水量、蓄洪的功能。

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湖面海拔3196m,平均水深18.6m,最深32.8m,湖岸线长360kmo东西长106km,南北宽63km,面积4583km2,湖水容量为85.4km3»布哈河、甘子河等40余条河注入其中。

青海湖没有外流出口,所以成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青海湖约在距今200至2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一个断陷湖盆,湖盆积水开始流入黄河,后因周围山地升高,阻塞了湖水流出,便形成今日的内陆湖泊。

白头山天池

白头山天池又名长白山天池,古名有阀门、图们泊、温凉泊和龙谭等,其面积为9.82km2,湖面海拔2194m,最大水深204m,蓄水量2.004Xkm3,是我国第一深水湖和面积最大的火山口湖。

它位于吉林省延边自治州、中朝两国交界处的长白山之颠,周围重峦叠嶂,是由已熄灭的火山口积水而成,火山经过多次火山喷发,火山口被不断扩大而形成的典型火山口湖。

最近几次喷发是发生在1597、1668和1702年,均是爆发式喷发。

火山喷出物堆积在喷火口,形成高耸的锥状山体;环火山口形成了16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