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大庆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庆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庆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8学年度高一(下)6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宣纸是我国传统的书画用纸,被誉为“纸寿千年,墨韵万变”,其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机构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纸寿千年”是对宣纸耐久性的赞誉。
检测纸的耐久性可用人工加速老化的“达比”法:
把纸样置于105摄氏度的热恒温箱中,烘72小时即相当于纸样在自然条件下老化25年。
7种纸样经过126天的老化试验,3种宣纸纸样完好,其青檀皮纤维变化不明显;而其他4种纸样全部损坏。
试验表明:
宣纸“寿命”的下限可达1050年。
“墨韵万变”是指宣纸润墨性良好,墨色在宣纸上能产生丰富的变化。
宣纸落墨时,纸面会产生“发洇”的效果。
普通纸“发洇”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而宣纸的“发洇”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的变化。
如果水墨掌握得当,就能获得层次分明、墨色变化丰富的效果。
为什么宣纸具有如此良好的耐久性和润墨性呢?
研究发现,宣纸主要原料青檀皮纤维细胞壁的结构,与木材、稻麦草纤维的细胞壁结构不大一样,青檀皮纤维的规整程度好,相同长度的纤维约占总体的88%,纤维柔软适度。
经自然干燥,青檀皮纤维细胞壁会发生收缩,出现许多与纤维平行排列的“皱纹”,这些“皱纹”中有不少造纸过程中产生的碳酸钙微粒,这样即使在不良的外界条件下,也不会诱发出变色基团或者受空气中酸性分子的破坏。
因为这些碱性碳酸钙微粒,既能提高纸吸附水墨的能力,提升润墨效果;又能起到中和作用,防止纤维素发生酸性降解。
宣纸可分为生宣和熟宣两类,其润墨效果和功能用途各不相同。
生宣指直接从纸槽中抄造出来而未经过再加工的宣纸。
生宣能够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适宜于山水、人物、花鸟、虫禽等写意国画和书法。
但是,生宣的水墨渗透性强,尤其是刚出厂的生宣,浆性未脱,着墨于纸或浓或淡,较难掌握,加上水墨渗透迅速,要求画家落笔即定,所以工笔画一般不用生宣。
熟宣指在生宣的基础上,经过染色、洒金、砑光、填粉、施胶、涂蜡、印花、粘接等工序加工制作的宣纸。
将生宣加工制成熟宣的主要目的,在于阻塞纸张表面纤维间的多余毛细孔,以便书画家运笔时不致因走墨而洇染,从而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
熟宣不易渗透水分,尤其适宜于工笔画。
宣纸不仅用于书画创作,而且还可以用于书籍印刷。
据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统计,我国现存的纸质古籍约有3000万册,其中保存得最好的多为宣纸线装书。
1.下列关于“宣纸”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宣纸是我国传统的书画用纸,其传统制作技艺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名录”。
B.“纸寿千年”是对宣纸的生产历史悠久、保存时间长的赞誉,宣纸“寿命”达千年绝不是
夸张,而是已被证明。
C.“墨韵万变”是对宣纸润墨性的评价。
宣纸落墨得当,会因为发洇而产生层次分明、墨色
变化丰富的效果。
D.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中,有3种宣纸的青檀皮纤维变化不明显;有4种纸不能达到宣纸“寿
命”的下限。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木材、稻麦草纤维相比,宣纸的主要原料——青檀皮——纤维细胞壁的规整程度好,
纤维柔软适中。
B.宣纸作为传统书画用纸可分为生宣和熟宣两类,较之熟宣,生宣因水墨渗透性强,能够产
生更丰富的墨韵变化。
C.生宣指直接从纸槽中抄造出来而未经过再加工的宣纸。
因其润墨性强,着墨浓淡不易掌
握。
D.阻塞纸张表面纤维间的多余毛细孔是将生宣加工成熟宣的主要目的,熟宣适宜工笔画,
要求画家落笔即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材、稻麦草纤维中相同长度的纤维占其全部纤维的比例低于88%。
B.生产过程中的自然干燥工序对于提高宣纸的润墨性和耐久性有一定作用。
C.宣纸造纸过程中产生的碳酸钙微粒有吸附水墨的能力,以此防止纤维素发生酸性降解。
D.我国现存的纸质古籍中保存得最好的多为宣纸线装书,这与宣纸的制作工艺有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路遥的“平凡世界”
厚夫
1986年夏,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发表大体有眉目后,路遥决定去南方的广州逛几天。
一来,自己这几年埋头创作,对中国社会的变化不是很敏感,亲自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走走,现场感受那里的变化,寻求心灵体验,对接下来的创作有好处;二来,即将开工的第二部是写改革开放大潮下我国北方城乡底层人物的梦想与追求,不了解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社会生活的变化,又如何把握?
路遥就是这样一位严肃认真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是在深入生活体验与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文学想象,而不是不负责任地随意胡编乱造。
在广州的每一天,他都把自己的见闻与观感写到笔记本上。
笔记本写满了,他对同行的王天乐说:
回吧,犁地的绳子等着我哩……于是,他们又回到西安。
该想到的都想到了,该做的准备工作也告一段落了。
路遥又决定去一趟长安县柳青墓,看看长眠在那里的柳青老人。
从文学起步的那天起,路遥就受到柳青各方面的影响,包括精神姿态,包括创作风格。
这次,在《平凡的世界》三部曲的第二部即将开始创作之时,路遥去柳青墓显然是有目的的,而不是平平常常的祭扫。
很多年后王天乐这样回忆道:
“回到西安后,路遥忽然要领我去一趟长安县的柳青墓。
路遥好像对柳青墓地特别熟悉,哪里又多长了几根草都能说清楚。
他在柳青墓前转了很长时间,猛地跪倒在碑前,放声大哭。
……”路遥在柳青墓前为什么放声大哭?
到底想了些什么,说了什么?
这些已经永远是历史之谜了。
不过,按照路遥的性格来推断,他应是向柳青老人汇报了自己的创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创作决心。
路遥经常给朋友们说,作家要突破的永远是自己;作家在拳击台的对手就是自己,要不停地战胜自我。
柳青生前也经常告诫作家:
文学是愚人的事业,文学是以六十年为一个单元。
如今,在长篇小说创作进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沼泽之时,路遥虽是位精神硬汉,但也需要柳青赐予特定的精神力量!
路遥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精心建构的虚拟文学世界中,与小说中的人物倾心对话。
第二部是写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北方城乡人物的奋斗与悲欢离合,该出场的人物都已悉数出场了,他们在路遥精心搭建的文学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
故事在路遥的笔下不断延伸,人物在路遥笔下不断丰满,他的第二部不断接近目标。
在第二部初稿的最后创作过程中,路遥明显地感到自己身体变化呈加速度状态——苍老许多不用说,快速走路已力不从心,眼睛仍在发炎,难受得令人发狂。
他感到这来自身体内部的变化正在让所谓的“青年时代”在瞬间就永远结束了。
他还吟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诗句: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色的落叶堆满了我心间,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
第二部写到最后,路遥大声给三弟王天乐朗读起来。
他的眼里闪着泪花,王天乐的眼里也闪着泪花。
路遥笔下倾注了无限情感的中国农民,已经开始新的生活了……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路遥对待创作的态度严肃认真,他的文学想象是在深入生活体验与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的。
B.《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主要写改革开放大潮下北方城乡人物的奋斗与悲欢离合。
C.在长篇小说创作进入比较艰难的发展阶段时,路遥谨记柳青告诫,耐心等待。
D.王天乐陪同路遥体验生活,祭扫坟墓,共享新作,可以说是传主很多重要时刻的见证者。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广州之行,让路遥感受到了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社会生活的变化,为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作了准备。
B.路遥写作前专程祭拜柳青,在柳青墓前放声痛哭,这是向前辈汇报自己的创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创作决心。
C.路遥认为作家应该突破自我,不停地战胜自我;在精神姿态、创作风格上都应当有所创新,突破前人。
D.路遥是一位用生命写作的作家。
当这位“精神硬汉”发现青春已逝之时,他感到了自己的苍老和力不从心。
E.文章最后一段,在朗读刚完成的《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路遥“眼里闪着泪花”,其中饱含着激动欣喜等复杂感情。
6.赏析第二自然段中划线句子“回吧,犁地的绳子等着我哩……”(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已不在,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
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
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
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
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
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
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
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
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
“不辛苦,天天歇着。
”
“今年高寿了?
”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
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
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
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
——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思想,很有趣味。
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
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
“不买。
”他说,“那是玩具。
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
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
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
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
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
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
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
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
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
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
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
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
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
“你不是死了吗?
”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
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
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
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
好啊,抢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坟头’呢?
”
“平了。
”
“怎么又平了?
”
“那也是个挂碍。
”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摘自《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说以纯净自然之笔,叙述了一个老人看护寺院钟楼的事情。
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因而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不鲜明。
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使读者产生了真实感和亲切感;在叙述的同时穿插着议论、抒情,从而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C.文中说莲池老人是个“有功夫”的人。
这里的“功夫”指的是莲池老人不同于一般人的视觉与听觉。
D.莲池老人先“堆坟头”后又“平坟头”,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
8.请简要分析首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分)
9.“莲池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
然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又意修营垒,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
议者以聚敛闻,帝降御前金字牌,令此事日落住罢。
弃疾受牌而藏之,仍躬监办者,期一月营栅成,违者坐军制。
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
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
“须瓦几何?
”曰:
“二十万。
”弃疾曰:
“勿忧。
”于居民家征取沟敢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西大凶,诏弃疾督振荒。
始至,榜于通衢曰:
“屯米者配,强籴者斩。
”又令尽出官钱,量贷于吏民能者,令其于他处购运米粮,期终月至城下平粜,于是连樯而至,米直自减,民赖以济。
时信州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
“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即以米十之三予信。
帝嘉之,进一秩。
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B.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C.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D.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缗钱:
元狩四年,汉武帝下诏“初算缗钱”,对商人的财产进行征税,自此,“缗钱”即作为计税单位登上历史舞台,后泛指税金。
也可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
B.金字牌:
全称金字牌急脚递,是宋朝一种通信的凭证。
宋代驿传中以最快的速度发送的文件所悬的木牌,因其为朱漆黄金字﹐故名。
C.长短句:
词的别名。
还称作“诗余”“乐府”。
《草堂诗余》《汉乐府集》《稼轩长短句》,都是词集。
D.赠:
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一般用于特别表扬有贡献的死者。
《后汉书·公孙述传》中有记载,“初,常少、张隆劝述降,不从,并以忧死。
帝下诏追赠少为太常,隆为光禄勋。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衡很器重辛弃疾,入朝为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
辛弃疾在修建军队营垒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最终顶住压力,如期完成了修建工作。
B.辛弃疾督办江西赈灾工作时,令官府出钱,发放贷款给有能力的人,广纳米粮平价出售,最终稳定了粮价,使百姓熬过了饥荒。
他还慷慨地拿出米的十分之三帮助信州渡过难关。
C.文章的结尾,运用了传奇手法。
堂上急促的声音好像是辛弃疾在鸣发心中的不平,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辛弃疾壮志未酬、仕途坎坷的同情。
D.辛弃疾早年就有济世报国的宏伟抱负,于是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但最终因生不逢时,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一直不曾施展。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弃疾受牌而藏之,仍躬监办者,期一月营栅成,违者坐军制。
(5分)
(2)榜于通衢曰:
“屯米者配,强籴者斩。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①。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②。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万岁山、蓬壶殿:
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②膏锋锷:
指伤于刀锋。
1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从题目看,这是一首登临词,词人岳飞登高临远,畅叙情怀。
词的尾句“骑黄鹤”紧扣题目,结构上不失工致,情感表达酣畅。
B.上阕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将当年的繁盛景象与而今的“风尘恶”对比;同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回忆为虚,眼前景象为实。
C.“万岁山前珠翠绕”中,“珠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珠翠绕”又用了夸张手法,极言宫女多,歌舞升平。
D.“何日请缨提锐旅”中的“何日”之问,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的发问,都表达了词人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E.词上阕描绘的景象秀丽绮靡,下阕的景与情悲壮豪迈,整体的风格不能简单归为豪放或婉约。
15.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致。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当年青春年少的美好形象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中化用典故,写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伐北魏的结果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泰戈尔随笔一向以俊秀飘逸、意蕴丰厚著称,特别是由冰心翻译的《园丁集》,词约意丰,字字珠玑。
②很多人都试图证明外星生命的存在,但现有资料表明,银河系中存在浩如烟海的其他行星,但人类是唯一的生命形式。
③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④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津津乐道着“龙芯”1号的研发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又称“中国芯”。
⑤古人往往把归隐当作终南捷径,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渊明,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⑥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我去过不少。
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我却是第一次见到。
A.①⑤⑥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B.现在,很多国内医院的诊疗水平都可与欧美比肩。
北京医院的这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C.新华社发布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科学界人士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D、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学习了多少技能,关键在于他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
19.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3分)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20.下面是李平给“异形词整理课题组”负责人李教授的一封信,指出五处错误并改正。
(5分)
尊敬的李教授:
你好!
我认真审阅了您的《异形词九问》一文后,收获很大,很长时间以来时常总困扰着我的六个异形词的问题都豁然开朗了。
不过,我还有一点想赐教的是: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会不会回避?
此致
敬礼
****中学学生李平
2018年1月30日
21.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6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一句养花的谚语:
“养花先养叶,养叶先养根。
”如果花的根、茎、叶还未生长发育好,就急着让它去开花,那么,开出的花往往就会花期短,花头小,颜色也不鲜艳。
汽车有磨合期。
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
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开得过急过快,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6月月考答案
1.B“是对宣纸的生产历史悠久”错。
2.D“要求画家落笔即定”错。
3.C是“中和作用”防止纤维素发生酸性降解。
4.C“耐心等待”无中生有。
5.AE(B“这是向前辈汇报自己的创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创作决心”错,原文只是“推断”,“应是”。
C“在精神姿态、创作风格上都应当有所创新,突破前人”原文无依据。
D原文中只说“快速走路已力不从心”后面吟哦叶塞宁的诗也说明他能正视衰老,写作时也未力不从心。
)
6.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2分)。
将“要在纸上耕耘”喻为“犁地的绳子等着我”(1分),“等”又将绳子人格化(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已准备就绪,要回西安开始写作了(1分)。
7.B(A“因而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不鲜明”错。
C“功夫”不只指视力和听力,还有他纯净质朴的内心。
选项表述过于表浅。
D表现不出儒家的担当。
)
8.①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庙后街的一个寺院,引起下文;②渲染了环境的清静、美丽,奠定全文感情基调;③衬托人物性格,暗示出莲池老人的独特个性。
④铺垫主题,为表达对莲池老人以及所有平凡人的淡泊与担当的赞美作铺垫。
(答出三点给5分。
)
9.①对工作专注,尽职尽责;②生活勤俭,知足常乐:
③幽默达观,淡泊悠闲。
(每答出一点给2分,需要结合文本。
)
10.A
11.C《汉乐府集》不是词集,是乐府诗集。
12.D“政治军事才能一直不曾施展”错。
13.
(1)辛弃疾接到牌后把它藏了起来,仍亲自监督营建的人,约定(限定)一个月营栅建成,违约的人按军法治罪。
(得分点:
“躬”“期”“坐军制”三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辛弃疾在大路边张榜说:
“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
”(得分点:
“榜”“配”“籴”“榜于通衢”介宾作状语后置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AB(C“珠翠”用了借代的修辞。
D“倩何人唤取”表达的是无人赏识、壮志难酬的悲哀。
E此词是豪放词。
)
15.
(1)铁骑满郊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