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5385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docx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docx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四)

(2010-07-1112:

19:

13)

转载

标签:

杂谈

 

 

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

单元备课

一、单元目标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

2、爱科学,学科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崇尚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培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二、体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要为人类造福。

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三、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新科技,新生活”斑竹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超越梦想”是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科技爱边了世界。

“科技是把‘双刃箭”围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影响设置本主题。

“崇尚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励学生树立科学态度,反对迷信、邪教。

四、建议授课时间

《新科技,新生活》          2课时

《超越梦想》                2课时

《科技是把‘双刃箭’》       2课时

《崇尚科学精神》            1课时

第一课   新科技   新生活

第一课时  生活好帮手  总第21        4.5

活动目标:

1、 了解家庭生活用品的发展变化,感受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帮助。

2、 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生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的热情。

3、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观察、采访“奶奶的一天”和“妈妈的一天”,了解他们是如何操持家务的。

2、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新产品。

活动过程:

一、“奶奶的一天”和“妈妈的一天”

1、同学们,大家利用周末时间观察了“奶奶的一天”和“妈妈的一天”,她们是如何操持家务的呢?

2、学生自由表达。

3、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4、 教师小结。

二、走进时光隧道

1、课件出示旧的生活用品:

看一看,你们认识它们吗?

他们是干什么的?

现在还用不用这些东西,为什么不用了?

2、课件出示现代家庭生活新用品,小组交流:

你们家新添置了哪些生活用品?

没有它们的时候,家里的生活怎样?

现在呢?

3、拓展: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科技产品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5、 教师小结。

三、我的感想

1、观看资料一:

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

2、观看资料二: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知道通信的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传递速度的加快,还可以给学生看看备课系统里的《我们的生活与未来科技》。

3、全班交流感想与体会。

4、把自己的体会写到书上。

四、课堂总结

教后札记

了解家庭生活用品的发展变化,感受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帮助。

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生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的热情。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卡走天下     总第22          4.6

活动目标:

1、 寻找身边的科技产品,感受智能卡等高科技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帮助。

2、 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精神。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寻找身边的智能卡”——公交卡、银行卡、电话卡、考勤卡、就餐卡、游戏卡,了解他们的用途。

2、了解生活中的新科技产品。

活动过程:

一、寻找身边的智能卡

1、同学们,课前大家调查、搜集了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各种智能卡,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这些智能卡的使用方法及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2、交流:

小小一张卡,怎么能有这么多的用途呢?

谈谈各自的感受。

4、 教师小结。

二、寻找身边的高科技产品

1、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存在着高科技产品。

课前,大家也进行了调查,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寻找、了解生活中的高科技产品。

“农田里的高科技”:

“新型交通工具”:

“医学上的高科技”

三、我们的生活多幸福

1、亲身体验:

用一用摄像手机,拍摄学生上课时的发现,感受高科技产品带来的快乐。

2、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

举办“新科技   新生活”的征文比赛。

教后札记

寻找身边的科技产品,感受智能卡等高科技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帮助。

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精神。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二课  超越梦想

第一课时  从活字印刷到激光照排   总第23        4.8

活动目标:

1、从印刷技术、电脑技术等科技的发展进步感受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体会高科技给人类社会、生产带来的好处。

2、培养孩子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创造意识。

3、通过搜集重大科技发明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 

2、学生准备肥皂。

3、课前搜集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

(一)、感受印刷术的飞跃

1、学生交流课前参观印刷厂所看到的和听到的。

2、教师向学生介绍王选教授和激光找排。

3、提问:

古人使用什么印刷方法?

(刻字)

4、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肥皂在上面刻一个字,并算准用多少时间?

5、如果我们今天使用的课本用这种古老的印刷方法,大约多长时间,造成多少损失?

6、印刷术今昔对比,你有什么感受?

(二)、感受电脑对人类的作用

1、多媒体出示:

1945年的第一台计算机和1981年的第一台电脑

2、交流今天的电脑的用途。

二、感受科学发明的巨大威力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科技发明及科学家的故事。

2、交流这些科技发明及科学家是怎样改变世界的?

3、想象一百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三、拓展:

1、播放教学光盘

2、准备演讲会:

假如没有……

教后札记

从印刷技术、电脑技术等科技的发展进步感受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体会高科技给人类社会、生产带来的好处。

培养孩子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创造意识。

通过搜集重大科技发明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二课时   科技带你走向未来   总第24      4.2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培养孩子爱科技的精神,激发创造意识。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搜集科幻故事。

2、搜集人类登上月球及人类在太空遨游的资料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感情

1、教师讲述:

小时侯怎样渴望能在电灯下学习、怎样渴望能看一场电影、怎样渴望能坐一坐汽车 的迫切心情。

2、学生交流现在的生活 。

3、交流资料和图片

(1)杨利伟乘坐的“神州五号”资料和图片。

(2)费俊龙和聂海胜乘坐的“神州六号”的资料和图片。

 

4、想象:

“神州七号”、……等将来飞向月球去干什么?

二、畅想未来

1、播放教学光盘

2、想象20XX年、2100年、2999年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3、交流:

你心目中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三、制作手抄报

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把人类未来生活的设计制作手抄报。

教后札记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培养孩子爱科技的精神,激发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三课  科技是把“双刃剑”

第一课时  原子弹与核电站      总第25         4.24

活动目标:

1、 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含义,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2、 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学的道德观,懂得科学技术必须为人类造福的道理;

3、 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1、 搜集有关核武器的有关历史事件或图片;

2、 搜集有关核能的利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利益;

3、 搜集有关大亚湾、秦山核电站的图片或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展示资料,引发思考

1、师: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的资料,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搜集的资料。

2、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3、师:

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丰富的资料,通过刚才的交流,那你认为核能的开发是利大于弊,还是避大于利?

4、学生举手表决

二、阐明观点,据理力争

1、师:

请同学们首先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用你掌握的资料,(既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证明你的观点。

2、 生自由组合,阐明观点,据理力争。

3、 生在阐明观点的同时,教师随即播放光盘内容《核电站安全吗?

》。

4、全班交流总结学生的观点。

三、深入思考,科技是把“双刃剑”

1、师: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深刻认识到,核武器的爆炸的威力和辐射造成的污染能够毁灭全人类,但核能的正确开发与利用,同样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福音。

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清洁的新能源,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

2、 同学们谈谈自己是怎样理解:

科技是把“双刃剑”这句话的含义?

3、 生谈自己的理解。

4、 师随即播放光盘内容《科技是把“双刃剑”》。

四、课外延伸

师:

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善恶的,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滥用科学技术。

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它,就能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

教后札记

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含义,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学的道德观,懂得科学技术必须为人类造福的道理;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二课时  让人欢喜让人忧     总第26          4.26

活动目标:

1、学生了解“克隆技术”。

2、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学的道德观,懂得科学技术必须为人类造福的道理;

3、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搜集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文字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交流资料,初步感知

1、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克隆技术吗?

能用一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吗?

2、学生讲述克隆羊多利的故事。

3、交流搜集其他一些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

4、播放光盘《什么是克隆》。

二、大胆想象,深入思考

1、在生活中,克隆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你希望克隆什么东西?

为什么?

3、播放光盘《人体器官是怎样克隆出来的》。

4、寻找身边的科技产品的利与弊,讨论如何避免这些产品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课外延伸

1、播放光盘《让人欢喜让人优》。

2、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核能利用、克隆技术、纳米材料……各种辉煌的成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但科技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惑和问题……

3、回忆克隆技术:

播放光盘《克隆技术大事记》。

4、阅读小资料《不该颁发的诺贝尔奖》。

四、让人欢喜让人忧

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有关的克隆技术方面的资料读一读,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四课  崇尚科学精神    总第27            5.8

教学目标:

 

1、相信科学不迷信,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2、尝试用科学来破除迷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学生留心生活中的迷信现象,并搜集关于迷信、邪教(如@@@@@@)危害群众的资料、图片。

教师准备:

教师准备迷信、邪教害人的资料图片及实验用品(氢氧化钾溶液、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生活中有关迷信的不少资料,大家一定很震惊吧。

1、 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全班交流。

2、观察课本图片,以小组为单位,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编说故事。

3、让同学们想象如果人人都相信迷信的话,我们的国家将变成什么样。

二、小小辩论会:

迷信邪教对人有害还是有益

1、教师作为主持人,全班分成两队,即正方:

迷信邪教对人有害;反方:

迷信邪教对人有益。

2、辩论开始。

正方展示迷信及@@@@@@危害群众的资料图片。

反方对身边发生的迷信事(对人有益)进行辩论。

3、教师公布辩论结果

三、号召学生们行动起来:

用科学破除迷信

1、教师:

同学们,迷信害人不浅,敛光钱财、危害生命,看到这些我们应该怎么做?

现在让老师就用科学来揭开迷信神秘、虚伪的面纱。

2、欣赏小实验:

“神符显灵”。

(1)教师演示“神符显灵”:

拿一张白纸,在火上一考―――显字了!

纸上出现了“今天别出门,出门有灾!

(2)学生质疑。

(3)教师演示显字的过程,揭开“神符显灵”谜底:

先用氢氧化钾溶液在纸上写一些字(因为这种溶液是无色的,所以字迹看不出来),再用火烤一铐,瞧!

字变黑了!

3、交流:

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迷信现象吗?

我们能不能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呢?

4、也许,你心中还有很多谜暂时无法解开,还有好多事没法解释。

把它们记下来,当成你的科学梦想,然后努力去解答它们吧。

四、课外延伸:

举办一个小展览。

教后札记

通过教学,使学生相信科学不迷信,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尝试用科学来破除迷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留心生活中的迷信现象,并搜集关于迷信、邪教(如@@@@@@)危害群众的资料、图片。

主题活动一:

“商品的故事”

活动目的:

1. 初步了解商业活动是由于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 从日常生活用品的变化感受人们生活的进步,为祖国经济的发展感到自豪;

3. 让学生探究、交流,了解商业街的繁荣,寻找家庭用品的变化,体会家乡建设的成就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时间:

3~4课时

活动准备:

1. 教师:

实景录象课件《繁华的商业街》;

2. 学生:

搜集古代商品交换的故事、收集平时不用的学习用品以及玩具准备开展跳蚤市场 的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都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平时经常随同父母一起逛超市购物,而且他们自己也常有机会独自购物,因此对于商品以及商业活动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本次活动着重让学生了解商业活动的起源,了解货币的产生,了解商业的发展过程,并尝试让学生模拟商业活动,创设情景让他们去体会商业活动,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

一、 师生交流,引出话题

1. 你家日常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是从哪儿买的?

2. 教师播放“繁华的商业街”的实景录象课件,学生观看后交流:

你能用什么词语来概括见到的商业街?

3. 你能想象没有商店、没有商业街的生活是怎样的吗?

二、 探讨商业的起源

1. 讲故事:

很久以前,一艘船在海上遇难,只有鲁滨逊和星期五俩人运气好,搭上了救生艇漂流到无人荒岛。

倒霉的是,岛上什么食物也没有。

碰巧鲁滨逊带了几桶淡水,星期五也有一些面包,但是光喝水的鲁滨逊饿得眼冒金星;只吃面包的星期五也渴得要命。

你说这该怎么办?

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人们就会彼此交换物品。

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就是最早的商业活动。

想想看,“易”是什么意思?

2. 看教材第87页,了解古人的“以物易物”的情况。

3. 活动:

5分钟跳蚤市场

4. 小组交流:

在参加跳蚤市场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感想?

“以物易物”的方式有什么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5. 了解钱币的产生和发展。

出示课件:

贝壳、兽皮、象牙——青铜、金、银——硬币、纸币——

想想看:

为什么古代的钱币会被现代的纸币取代?

未来的钱币会是什么样子呢?

6. 小结: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人们就通过简单的商业活动获取自己生活的必需品。

三、 活动:

商品的旅行

1. 猜一猜:

作为世界四大饮料之一、鼎鼎有名的最早产于中国的茶是怎样传到世界各地的?

在传往世界各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 金点子征集大赛:

如果你是经销商,希望能把湖南名茶“君山银峰”推荐给五湖四海的朋友,你有什么好点子?

3. 设计商品推广计划。

(以湖南名茶“君山银峰”为例)

四、 活动:

导游带你逛长沙

1. 谈话:

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有着鲜明的现代特色,吸引着许多外来的游客。

虽然他们来去匆匆,可也要抽时间逛逛街,买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带些有特色的纪念品回去,同时也感受一下长沙的城市氛围。

去哪儿逛逛好呢?

你能给外地的朋友介绍介绍吗?

2. 学生发言。

3. 谁能介绍一下长沙近几年变化最大的商业场所?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大家可以互相提问、采访采访。

4. 评比最佳小导游。

5. 讨论:

你对改善长沙的购物环境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五、 探究商业街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 讨论:

你发现商业街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了什么影响?

你觉得哪种购物场所是我们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2. 结合教材第90页、第91页小结商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3. 你从家里的长辈那儿见到过书上所写的这些票证吗?

有没有听家人说过这样的故事?

4. 总结:

时代进步了,人们的需求不断增长,商品越来越丰富,购物也越来越轻松、方便。

我们处处都可以体会到这种变化。

六、 布置课后作业

在以下活动中任选其一,独立或分组完成。

1. 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老照片,写一篇纪实报道《老街的变迁》;

2. 寻找家中的旧商品、旧票证,以《××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日记。

主题活动二:

“寻找商标的国籍”

活动目的:

1. 进一步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感受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初步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活动时间:

1~2课时

活动准备:

1. 教师:

四张大白纸和世界地图;

2. 学生:

课前调查、收集的进口商品情况(商标、产地等),制作商标情报卡

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对于商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商品的品牌却没有几个人关注过。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商品的商标、商标的国籍这些内容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方面。

因此,在教学中,这是一个新的生活领域,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去发现其中的秘密与乐趣。

活动过程:

一、 商品调查准备工作

1. 明确目标:

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

2. 调查要求:

在家庭、商业街、停车场等场所观察,做好商品产地或商标名称记录。

尽可能多地寻找和记录一些产品,把调查过程中的问题也记下来。

3. 知识准备:

a. 怎样区分进口商品和“混血儿”商品?

(看产地、看商标、看生产商)

b. 什么是商标?

(俗称“牌子”,是制造商或经销商加在商品上的标志。

一般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商标”的饿定义为:

“商标是用来区别某一工业或商业企业或这种企业集团的商品的标志”。

二、 汇报、交流

1. 小组内展示商品情报卡,评价谁的情报卡最有特色?

2. 每组发一张大白纸,布置学生给商品分类,可以按国籍分,可以按商品类型分,可以把进口商品和“混血儿”区别开来等等。

3. 讨论:

你们记录的商品中,哪一类的商品最多?

哪些国家的商品最多?

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在资料的整理过程中,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有趣的问题吗?

把大家的问题和发现都提出来。

4. 出示世界地图,自由交流:

当你看到世界地图时,你能告诉大家什么?

你想了解些什么?

5. 教师用图例在地图上标出几种学生关注的商品,引导学生思考物产与地理环境的联系。

(结合教材第96页和97页)

6. 学生分组看地图,标注、讨论,把自己最想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问题记录下来。

7. 读读教材第98页的学生作品,教师提示学生课后搜集资料,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进一步研究。

三、 回顾与总结

1. 粗略估算一下,全班同学一共找到了多少种进口商品?

2. 想一想,如果没有了这些商品,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3. 小结:

世界各国的地理环境不同,社会发展也不均衡,物产分布就不同,所以需要用商业活动来进行交流。

正因为现代商业的繁荣,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这么丰富、舒适、便捷。

主题活动四:

“你好,WTO”

活动目标:

1. 简单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作用,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意义;

2. 初步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为适应未来的竞争环境做好准备。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准备:

1. 教师收集关于中国加入WTO后的有关案例;

2. 学生搜集关于WTO的相关资料,了解其知识点;

3. 学生课前进行社会调查,收集身边的人的采访实录。

学情分析:

关于“WTO”这一概念,部分关注新闻或者家长讲述过的学生有一点点了解,但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它的存在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些学生几乎没有什么感觉。

尤其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关心经济、关注国际国内大事的意识,因此,这一领域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差不多是一块空白的内容。

准确地说,就是作为老师的我,对此也了解不多。

所以,讲述起来还颇有几分为难。

活动过程:

一、 知识介绍

1. 你知道WTO是什么?

2. 关于WTO,你想了解些什么?

3. 小结:

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美丽城市日内瓦。

它的全称叫“World Trade Ora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

目前,全世界共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WTO。

在全球贸易活动中,各成员国必须平等竞争、相互合作,共同遵守WTO的游戏规则。

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4. 你还知道WTO的哪些知识点?

二、 学生交流

1. 谈话:

中国加入WTO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 学生交流:

加入WTO后,在生活中,你最明显、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 学生讨论:

当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医院……进入我们的生活中时,又会带来哪些变化?

三、 开展活动:

我的调查记录

1. 课前,关于加入WTO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你采访了谁?

采访到了什么?

2. 学生汇报、交流。

3. 除了便捷与好处,是不是也存在一些我们不能适应,或者不能接受的事例呢?

4. 反思:

你觉得为了更好地迎接全球化的经济贸易,我们该做好哪些准备?

四、 活动延伸:

畅想明日生活

1. 谈话:

今天,我们好象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地的商品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人民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

20年后,世界将是什么样子?

我们在哪里完成学业?

从事怎样的工作?

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改变?

……请试着描述一下20年后的生活情景。

2. 学生尽情、大胆的想象。

3. 活动:

给20年后的你设计一张名片。

        

第一课  新科技  新生活

第一课时 生活好帮手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生活用品的发展变化,感受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帮助。

2、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生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的热情。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观察、采访父母或爷爷奶奶,了解他们使用过的和现在不同的生活用品。

2、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新产品。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

旧的生活用品

1、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的生活用品也丰富多彩了。

你们访问父母或爷爷奶奶那时用的生活用品有哪些?

2、学生自由发言。

(煤油灯、洗衣板、搓衣板、火柴等)

3、教师:

现在你们还用这些东西吗?

为什么不用了?

二、走进时光隧道

1、课件出示现代家庭生活新用品,小组交流:

你们家新添置了哪些生活用品?

没有它们的时候,家里的生活怎样?

现在呢?

厨房:

电冰箱煤气灶高压锅微波炉报警壶电饭褒……

洗手间:

洗衣机浴霸热水器座便器多功能毛巾架……

客厅:

电视机音响空调饮水机电话折叠沙发……

卧房:

百叶窗电吹风化妆箱装饰灯折叠床……

书房:

电脑多功能书架护眼台灯各种新型文具玩具……

3、拓展: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科技产品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仿照广告来夸夸它们。

(举例:

电话电话真奇妙,不用见面来说话。

空调空调有创意,有冷有热真舒服。

4、教师小结。

三、我的感想

1、观看资料一:

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

2、观看资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