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5200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美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谈美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谈美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谈美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谈美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美读书笔记.docx

《谈美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美读书笔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美读书笔记.docx

谈美读书笔记

篇一:

《谈美》读书笔记

美学初探

——《谈美》读书笔记

杜鹃1090100084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这部文艺理论的著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启发,引领我们如何进行“审美”及如何“创造美”,赋予我们另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

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先是告诉我们“美感是什么”,到最后将“美”上升到人生的高度,对最终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对人生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如何欣赏美和”以及“如何创造美”。

前三章主要围绕“美感是什么”进行了回答和探讨;四至六章则针对“一般人将寻常快感、联想以及考据与批评认为美感的经验是一种大误解”这一问题进行说明;第七章和第八章则针对“自然美”这一概念进行阐释;第九章到第十四章则引导读者“如何创造美”;最后一章则约略地探讨了人生与艺术的关系。

从什么是“美感”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先是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继而“如何创造美”,再到如何“将美与人生意义相结合”,让“零基础”的读者从最浅显的概念开始,一步步深入美学的世界,从对美的“欣赏者”的角度慢慢转变为“创造者”,最后在了解了这最基本的美学知识后开始尝试将所学融入到生活中,上升到“如何做人”这一看似“深奥”的话题。

然而作者轻松的笔触与合理的结构安排,却并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沉重感,将学术与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浑然天成地融合,让刚刚还在沉浸在“美学”的学术熏陶中读者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尽显大师风范。

下面我就对于每一部分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想。

一.美学初探——“美感是什么?

为了使几乎对美学处于“零基础”的读者更好地进入“美学”的世界,朱光潜先生用一棵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一棵古松作例,揭示了人们三种不同的态度,即“实用的态度”之“善”、“科学的态度”之“真”、“美感的态度”之“美”。

可见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实用的态度是来自于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起源于实用的知觉,强调“环境”对于人的作用及如何利用环境。

科学的态度则是客观的、理论的,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旨在找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

而这两种态度与“美感的态度”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他们对待事物的意象都不是孤立的、绝缘的——这也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的特点。

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能获得美感经验,产生“美”的感觉。

而“美感的态度”则是被视为“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凌驾于只能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上的,体现出美事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而许多历史上遗留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不朽则体现出“真正的美感”所具有的超越时空、政治、宗教、民族的永恒性。

接下来,作者为我们揭示了“美感”获得一条重要途径——即“美和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他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无论是对于游历新境时所感到的美,还是历史上话题人物身世和人格的所感,其实都是将事物独立于世俗之外,即使其与环境及一切条件绝缘,才能获得“真正的美”,使其孤立于功利的用途。

我通过旅行获得一种感想,即“乌托邦永远在远方”,即便旅行的目的地物质贫瘠、生活困苦,仍旧使我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新鲜的“美感”,正是因为我不会在当地长久生活,不会过多考虑这并不优越的条件为我的实际生活造成什么不便,因此才能专注于当地迥异的美景与文化,将这些与我原本生活不同之处当成一幅“孤立”的美景来看,因此获得了美感。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美的事物一定要和实际的人生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还是以我上述个人经历为例,如果我真的过于长久地生活在一个条件不优越的“旅行目的地”,我也一定会感到不适,正是因为我把一种“本来不熟悉”的生活变成了一种“我熟悉”的生活,美感也随之消失,更多的是带来生活上的麻烦。

这一体验,大概也能够验证这一观点。

接下来,作者又阐述了美感经与移情作用的关系,揭示了美感产生的基础。

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中却含有移情作用。

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个人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即不单是由个人及物,同时也是由物及人的。

以古松的例子来看,而想获得真正地美感体验,就要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是古松便不再是古松,而是一个承载了“我”情感的载体,表现了“自我”而正是古松遒劲的身姿,更符合我所认可的高风亮节这一品质的联想。

而正是这样的“移情作用”,让宇宙中的万物变得有生气,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以变得具有人情。

这“宇宙的人情化”不仅使人体现了“自我”,反映了人的情趣,更使得“物的特质”对人也产生了陶冶性情的功效。

二.关于美学的误区的探讨

朱光潜先生在接下来的章节里,针对读者易将其与美感混淆的概念——“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把考证和批评认为是欣赏”,以及“自然美”这一矛盾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和论述。

可以看到,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著名学者,都对“美感与快感”产生过一定混淆,即便弗洛伊德也将“在文艺作品中被满足的性欲”当成美感。

但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与实际要求的满足。

由于快感离实际的人生距离太近,则并不是美感。

而真正的美感,是可以独立于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而存在的。

就如希腊女神的雕像,她即便对于人类最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来说是“无用的”,但这座艺术作品的美依旧是不可被否认的。

那么,联想是不是美感呢?

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因此艺术是不能离开联想的,但是,联想却是“辗转不止的乱想”,与人聚精会神地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所产生的“美感”是有区别的,而且美感是不带思考的,联想则难免带上个人的思考,不能使人“一心一意”地进行审美活动。

朱光潜先生还对一些误“将考据、批评当作欣赏”的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考据所得的知识可以作为进行欣赏活动的准备,然而若只是了解了知识并不能走入文艺的领域。

而一些“不会创作”只会进行“批评”、或者按照固定的标准评判作品好坏的学者,则只是抱着“科学的态度”的冷静的、不加情感的“批评家”。

他们站在作品之外、不能感受到“身在文章中的身临其境感”,又如何得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

因此,考据和批评都不是欣赏。

然而他还主张,欣赏也离不开考据与批评,应该先进行脚踏实地考据的,再进行的活动。

而在历史上引起过激烈争论的“自然美”这一概念,更是容易使人陷入审美的误区。

一般人常认为的“自然美”,好像以为即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依然在那里。

然而朱光潜先生则用一副“线条”图为例,让读者亲自体验审美的过程,证明了“自然美”其实是一个矛盾的概念。

如果人们觉得“自然美”,其实自然就已经经过艺术化成为了人为的“艺术品”,是经过人情化和理想化的,不再是粗糙的自然了。

而主张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人们则是误用了“自然美”这一本身就矛盾的概念。

他们主张“自然的美丑与艺术的美丑是一回事”、“艺术美就是从自然美中模仿出来的”。

然而作者却举了两个例子来驳斥这样的主张——“自然美也可以化成艺术丑”、“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

而“自然美”这一概念其实已经包括两个含义,即“事物的常态”和“艺术美”。

这两种主张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三.如何创造美?

在前面的章节中,朱光潜先生先是告诉了读者“什么是美感”,并且帮助读者理清了“关于美学的几个误区”。

再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之后,朱光潜先生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探讨了“如何创造美”。

在阅读这几个章节后,窃将创造美的过程比作同一个“建房子”的过程——从儿时游戏中获得的体验为地基,以模仿为砖,以想象为瓦,以情感为水泥,以格律为结构,以灵感为色彩。

创造之中有欣赏,但创造却不全是欣赏。

欣赏只是要见到一种意境,而创造要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活动。

而获得创造这一过程的体验,早期往往是从游戏中获得的。

艺术和游戏一样,都是讲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这个意象便是情趣的集中点,并且将其外射,变成一个具体的情境,这便是创造。

除此之外,这两项活动的进行中都会达到一种“聚精会神”的状态,并且都带有移情作用,而且都可作为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

不同的是,艺术带有社会性,并且需要由“作品来传达”。

想象的作用则体现在“将已有意象进行重新配合”。

通过“分想”,人们能从旧材料、平常的事物中选择出“孤立的”、具有“特殊美感”的意象;而通过联

想,人们运用象征的手法,达到“寓理于象”。

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有机体。

通过运用想象,艺术家们或从主观出发,或从客观出发,辟出实际人生和艺术中一种距离,达到使观者获得美感体验的目的。

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又是嵌在格律里面的。

格律本为自然律,后来进行总结后变为了规范律。

是否有能力驾驭格律,或者是反被格律驾驭则是衡量“艺术家”的标准。

能否打破“从心所欲”和“不越矩”这个矛盾,则是对“大艺术家”的必要要求。

我认为,模仿则是对于创造的一种“材料积累”。

朱光潜先生指出:

“创造时旧经验的新综合,就经验大半得效仿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新裁。

”而“熟能生巧”这一成语便是印证了这一点。

但凡是艺术家都需要诗人的妙悟和匠人的手腕。

如果说匠人的手腕是一种对前人模仿而获得的材料,那么诗人的妙悟就是将其升华。

想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除了靠模仿所获得“材料”,还需要那“妙悟”,即“灵感”。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这所谓的“工作”,即“灵感的培养”不必限于读书,在工作范围之外下功夫,让思绪沉淀一段时间,然后在用本行艺术的媒介翻译出来。

可见,灵感的获得,除了本人的基因和环境影响,用心才是最重要的。

四.人生的艺术化

在这一章里,朱光潜先生将“美学”这一学术化主题的探讨与实用的人生相结合,将美学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更是为读者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启迪。

朱光潜先生提出了如下主张:

第一,如同一篇好文章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像这样的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

叫做“人格”。

我们应该像对待一幅完美的艺术品一样,完善自己的人格,认真地生活。

第二,至情至性地去生活,不要有丝毫的假借。

如同把生命流露与语言文字就

是好文章,流露于言行的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第三,参照艺术家估定事物的价值以是否能纳入和谐整体为标准,营造和谐的

人生,尝试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坚持适度原则。

最后,作者提出了“情趣”这一重要的概念。

提倡读者过“有情趣的”的人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生活。

并附上了他的叮咛——“慢慢走,欣赏啊!

”告诉读者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朱光潜先生的这部著作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对人生的指导上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次对他表示敬意,深感收获颇多。

篇二:

《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

摘抄

通篇读来,其中具有开创性的观点比比皆是,现在简要归纳辑录如下:

“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

“学习美学的方法应是:

在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同时,应多结合其他流派的观点考察美学。

“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在审美中,人有意识的依据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和发现美,所以,美也是一种生产劳动。

“美是有阶级性的,但同时,美更本质的性质是人性,阶级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

这及时的更正了人们关于美的错误意识。

“美与生理状态的内在联系,并认为美的文艺作品中应有思想性的渗透,但不是直接,而是间接从作品中表现出来。

“现实主义从客观出发,而浪漫主义从主观出发,并据此认为我们不能容忍一个人因一点小过错而失败,从而产生出悲剧感,惊恐和哀怜是悲剧的情感基础,悲剧更为本质,好的喜剧作品中一定有悲剧性。

“崇高是我们由压抑而产生的,它是由恐惧转为振奋的,并在其中体会到一种自尊或愉悦。

崇高侧重于对立和冲突,而秀美侧重于平衡和和谐。

读书笔记

〈一〉

美的本质。

从柏拉图开始许多的哲学家、美学家以及文艺理论家都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

但最终的回答仍然莫衷一是;可见美的问题本身有着不可测度的奥秘。

这同样也告诉我们:

美学是一种概念。

美学之路,自然就艰难远久。

朱光潜先生却强调:

“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本源。

”即人类对美的追求源于日常生活和经验。

学美学,首先应知道什么,了解什么。

或者必备什么认知呢?

朱光潜先生回答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理解起来似乎就是:

各人资凛不同,环境不同。

学美的性质自然也不相同。

美源于一点;自然最终也会归就于一点。

在探讨和研究的道路上。

尽管途径各不相同。

其结果却都一样。

〈二〉

谈美与审美。

最直观的就是人。

因为无论是对人的批评还是欣赏。

都源于美的界定和价值。

对美的判断力并非人类诞生时就存在。

而是随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而逐步完善所成为的一种情感意识。

人是一个整体。

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各种能力的有机统一体。

它会将自然中的一些单一性适当融合。

正是由于这种融合,才促使美体现在人类的“认知、情感、意志”中。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美学的基本;但也并非学懂了马克思主义就能学通美学。

如果一个人学懂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他并不具备认真刻苦、勇猛前进的时代精神;那么,他也不会在坎坷的学美之路上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三〉

个人精神的结合产生了情感。

人与人的结合产生了社会。

当人们心中具备某

些东西后;他们就会开始宣释自己内心的美的感受。

这其中自然就会要劳动。

用劳动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在这个社会。

展现的内容,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繁复的。

这其中不禁要包括许多的学术限界。

即不要因为不超越学术界限而宣扬单一的美学。

这样不禁使美学空洞和抽象了。

艺术体现美,反映了现实中的自然。

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创造,是一种劳动产物,所以艺术又被称为“第二自然”。

艺术叙述了人们心中的情感,思维和梦想。

通过艺术,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思维高度和精神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

生活通过修辞转化成艺术。

艺术也就无形式。

尽管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主义思想。

”但艺术的终端。

我想也会回归于生活。

篇三: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

专业:

10对外汉语学号:

1050130005姓名:

孙亚丽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美,何谓美?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只要能够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的事物都是美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由得感叹某些事物或者人“美”。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所想的并不是真正对的呢?

到底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没呢?

美具有哪些特征呢?

我们该如何审美以及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呢?

读了朱光潜的《谈美》之后,才对“美”有了真正的认识。

朱光潜先生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美不在心,即不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也不在物,即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它在心物的关系上。

朱先生把这种观点简约地表述为:

美是物的形象,或者美是意象。

这种观点朱先生在早期和晚期是一以贯之的。

《谈美》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朱先生清新的文风,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审美享受。

整篇文章给人一种轻松的氛围,许多言论的提出,都伴随着许多比喻和例子。

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称赞。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

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

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他们三类人眼里显现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

“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要把实用的态度丢开,把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审美的态度去看待事物。

美不具有功利性,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事物,他们指引我们的灵魂、净化我们的思想。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

“距离产生美”。

美的欣赏是要有距离的,近了,容易迷惑;远了,又看不清。

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

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

所谓: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应该也是其中道理。

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这里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体验的道理,即:

美感体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

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

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

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除却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还有个人对古松的内心欣赏情趣也会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赏者的个人认知经验在里面,也就是说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情趣独立产生,而是两者的结合造就了人的美感体验。

四、“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这是多么优美的意境,罗裙飘飘,芳草凄凄,这样我们不禁联想到罗敷,诗文中美丽的女子。

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

美感体验可以使人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体验。

朱先生提到:

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

而联想漫无飘渺,浮想联翩,带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感体验。

五、“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

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

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

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

俗话

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

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

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

七、“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我们常说: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塑造美,过一种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

保持豁达乐观的心境,坚持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努力向前但也不要忘了驻足下来,不要忘记眼前的风景,品味当下的生活。

篇四:

《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心得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

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

究竟美在哪里?

究竟什么是美?

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

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

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正是因为植物学家与木商不能够跳出他们的专业的实用范畴才不能发现古松自然的“盘屈如龙蛇的弦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说的“审美无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说法。

但是,等到后面又谈到创造美的部分时,这种观点未免又有一点片面了。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品真正是不朽的。

”的确,真正的艺术品自然会永垂不朽,但如果脱离了孕育它的历史环境,再伟大的艺术品也是无从产生,更别提什么永垂不朽了。

朱光潜先生如此说,当然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于审美无用的误解。

说动人心魄的历史于我们无意义而《短歌行》于我们亲切,其实是漫长的时间已经把厚重的历史和我们的实用的范畴远远的疏离开来,让我们有机会以身处之外的心理来享受历史的跌宕起伏。

艺术品作为一种对历史的记录或演绎,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这种美的享受大概不是当年历史的亲历者所能感受到的。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

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或者说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来客观审视。

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虽然艺术来自于生活,但是艺术所用的情感却并不是生糙而是经过反省的。

书中说,“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站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

也就是说,在艺术家亲身经历人生的大起与大落之时是无法将这种情感客观的表现出来,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绪得以跳出之时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作为材料进行加工和创作,产生艺术品。

而这种由主观到客观的过程,也即是摆脱实用性的过程。

当然,除去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基于虚构的人生感受。

既然没有实际的亲身经历可以跳出,就需要艺术家能够将自己融入所要刻画人的心境与生活中去,去获得主观的情感已获得可以客观刻画的材料。

美的艺术的创作,既不可过于主观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绝对客观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此时说到底,发现美的过程即是脱离实用性、逐渐走向客观的过程。

人事景物,脱离了我们的日常实用,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才有机会被我们所发现。

既然发现了美,就要去欣赏美。

我们常常感到,自然风景是不变的,可是人与人对它的感受却千差外别。

这种对于事物的审美差异,正如朱光潜先生书中所说,始于我们在欣赏时的“移情作用”的差异。

我们之所以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因为我们由于不同的心境和经历,对于物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动。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心情愉快时看秋风扫落叶或许会对自然的变化赞叹不已,而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恐怕再见此情此景只会徒增心中的悲凉。

根据书中的观点,我们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带有无意的模仿。

我们听舒缓的音乐感觉舒缓;听雄壮的节拍会感觉心潮澎湃。

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不同的音乐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为音乐本身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之分,而是因为我们在聆听舒缓的音乐时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调节拍进行舒缓的活动,进而勾起了我们记忆里面某种舒缓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因此,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

我们虽在移情中模仿着外物,却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也在进行着某种创作,而这种创作产生了我们千差

万别的审美体验。

然而,我们什么时候知道我们是在审美呢?

审美的过程似乎就像在做梦。

我们在做梦时通常不会意识到梦境,只有等梦醒之后才隐约对之前的梦境有所唏嘘。

同样的,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越入迷,我们就越难觉察到自己是在欣赏它,也难以察觉自己在审美中所享受的快乐。

这种感受似乎与上面的“审美脱离实用”以及“客观”的原则相悖,因为既然我们已经沉浸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又如何断言我们已经和作品脱离了实用的关系了呢?

朱光潜先生谈到美感有两个要素:

一是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中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二是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

要说明这两点,就要分明“快感”与“美感”二者。

正如之前所说,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感到满足,喝水、饮食异能感到满足,这二者之满足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区分“美感”与“快感”的关键所在。

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我们因为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快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